搜索到557篇“ 孔型房间隔缺损“的相关文章
- 应用ICE指导经皮介入封堵双孔型房间隔缺损1例报道
- 2023年
- 本文报道1例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ICE)指导下的双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介入封堵术。患者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提示为双孔型ASD(继发孔型),大小分别为12 mm和13 mm,两处相距约6 mm;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及ICE引导下,成功应用20 mm小腰大边ASD封堵器进行封堵,术后即刻ICE提示房间隔无分流,封堵器位置、大小、形态良好,对周围结构无影响。
- 张璇张晓春张蕾李明飞陈莎莎潘文志周达新葛均波
- 关键词:介入封堵术
- 双伞交错夹合封堵多孔型房间隔缺损1例的介入治疗思考
- 2023年
-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结构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房间隔的发生、吸收和融合出现异常,导致左、右心房隔膜之间残留未闭的缺损。根据房间隔缺损发病机制和解剖学特点可分为原发孔型和继发孔型,尤以后者常见,约占总数的60%~70%。其经典治疗方法为体外循环辅助下外科手术修补,但传统外科手术需要行体外循环,不仅有体外循环潜在的并发症,而且创伤大,需要输入血液制品,手术切口瘢痕大,甚至可影响患者心理健康。
- 刘磊李瑞赵虎周强
- 关键词:介入封堵结构性心脏病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右腋下小切口双伞法封堵术治疗多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宽间距多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患儿行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引导下经右腋下小切口双伞法封堵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宽间距多发孔型ASD患儿21例,2处缺损9例,3处缺损5例,筛孔型7例,ASD较大孔直径(10.1±3.1)mm,ASD较小孔直径(3.6±0.9)mm,缺损孔间距(9.4±1.8)mm,均行TEE引导下经右腋下小切口双伞法封堵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右心房横径、左心房前后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结果21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均置入2个ASD封堵器,较大孔封堵伞直径(12.9±3.7)mm,较小孔封堵伞直径(6.0±0.6)mm,手术时间(49.0±7.0)min,住院时间(7.1±2.2)d。术后即刻完全封堵率为85.7%,3例存在残余分流(分流束直径<2 mm)者予以密切观察,其中2例出院前复查心脏彩超示残余分流消失,1例出院后1个月复查心脏彩超示分流消失;2例术后发现胸腔积液者经闭式引流治愈。术后1、3、6、12个月随访,21例均未发生封堵器脱落及移位、新发瓣膜反流、肺静脉回流梗阻及室性期前收缩、传导阻滞。术后3个月右心房横径[(31.50±5.91)mm]、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19.53±4.16)mm]均小于术前[(34.28±6.56)、(22.83±4.79)mm](P<0.05),左心房前后径[(25.89±4.18)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38.35±4.86)mm]与术前[(26.35±4.32)、(37.69±5.07)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宽间距多发孔型ASD患儿行TEE引导下经右腋下小切口双伞法封堵术近期效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
- 于文波陈振良董向阳陈忠建杨房王鹏高翟波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右腋下小切口
- 小腰大边型房间隔封堵器封堵多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小腰大边型房间隔封堵器在多孔型房间隔缺损(Multiple atrial septal defects,mASDs)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5月~2018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
- 詹羿王珍全吴蓉洲
- 关键词:介入治疗
- 卵圆孔未闭封堵器在儿童多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中的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总结卵圆孔未闭(PFO)封堵器介入治疗儿童多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采用PFO封堵器进行介入封堵治疗儿童多孔型ASD的患儿共40例进行总结,术前经临床及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术中心导管结合经胸超声心动图及术后随访,观察术后右心房前后径,左右径,右心室内径变化,观察封堵器位置,有无残余分流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儿均成功置入PFO封堵器,所有患儿术后未发现明显心律失常。术后封堵器位置良好,未出现移位,未出现心脏穿孔、封堵器脱落以及栓塞等不良反应。术后1、3、6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患儿右心房前后径,左右径,右心室内径,较术前均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封堵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39例完全闭合,1例术后6个月仍有少量残余分流,但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结论:PFO封堵器对于封堵儿童多孔型ASD,具有封堵器效率较高,短期疗效可靠的特点,在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封堵效果。
- 王祥陈智肖云彬杨舟王勋左超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儿童介入治疗
- 成人多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总结成人多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4年5月,13例在本中心进行介入封堵手术多孔型ASD患者,男性4例,女性9例,年龄18~67岁,平均(39.6±15.6)岁。术前通过超声心动图确诊ASD诊断,13例患者存在27处缺损。彩色多普勒探及均为左向右分流、无右向左分流或双向分流。全部患者在本中心通过经导管介入封堵手术治疗ASD。术后通过门诊体检及超声心动图进行随访。结果:术中超声测量ASD大缺损和小缺损的平均(19.2±5.9)mm和(7.3±3.9)mm。13例患者共使用14枚封堵器,封堵器大小为16~40mm,平均(29.1±7.4)mm。封堵器释放后经胸超声监测封堵器位置形态良好,3例存在少量残余分流,随访中仅1例患者存在微量分流,心腔大小不同程度回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成人多孔型ASD通过介入封堵治疗近中期效果满意。
- 李铁铮黄连军蒲俊舟刘光锐吴文辉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
- 多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被引量:1
- 2014年
- 近几年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临床报道此方法疗效满意.但对于多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介入封堵治疗报道较少.现将笔者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 戴海龙张伟华鲁一兵光雪峰尹小龙邓洁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
- 多孔筛状房间隔封堵器封堵小儿多孔型房间隔缺损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介绍使用多孔筛状房间隔封堵器(amplatzer cribriform occluder,ACO)封堵多孔型房间隔缺损(multi-fenestrated ASD,mf ASD)的经验,并评估其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使用ACO经导管介入封堵mf ASD的5例患儿,并介绍手术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3例mf ASD(Ⅱ)患儿2处缺损距离分别为5 mm、7.4 mm和3.8 mm,选择25 mm ACO进行封堵。1例ASD(Ⅱ)4.5 mm、2.0 mm(位置略偏前),选择18 mm ACO。1例房间隔瘤形成,瘤底8.5 mm,瘤高12.2 mm,ASD 2处,一处位于中央8 mm×8 mm,另一处位于房间隔瘤下方,大小为2.5 mm,两处缺损相距5.2 mm,选择25 mm ACO。术中及术后超声心动图均显示无残余分流,术后第2天及1、3个月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正常。短期随访结果令人满意,尚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 ACO应用于封堵mf ASD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封堵效率较高,是患儿mf ASD封堵的选择之一。
- 王鉴陈笋孙锟武育蓉谢静杨健萍
- 关键词:房间隔瘤
- 多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小儿多孔型房间隔缺损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评估新型多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小儿多发性房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收治多发性房间隔缺损患儿3例,女1例,男2例。术前完善常规检查,根据超声和心导管检查结果先选择合适球囊和封堵器进行球囊扩张和缺损封堵,术后3 d出院,出院后予阿司匹林(每天3~5 mg/kg)口服。结果第1例心脏超声示房间隔缺损(Ⅱ),存在3个分流口,前两者相距5.4 mm,后两者相距3.6 mm,中间孔距主动脉瓣13.2 mm,距左房室瓣10.3 mm,房间隔长约28 mm,选择25 mmCribriform封堵。第2例心脏超声示有2个分流口,两者相距3 mm,房间隔长度为35 mm,术中选取25 mm Cribriform封堵器。第3例心脏超声示房间隔缺损(多发),术中选取30 mm Cribriform封堵。所有封堵器释放后位置好,心脏超声显示无残余分流和瓣膜反流。结论 Cribriform可应用于多发性房间隔缺损的封堵,疗效可靠,并发症少,但需注意术后抗凝治疗。
- 赵鹏军高伟余志庆刘廷亮黄美蓉李奋傅立军郭颖
- 关键词:并发症儿童
- 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房间隔膨出瘤伴多孔型房间隔缺损三例
- 2011年
- 病例1 患者女,49岁,活动后心慌、气促20年,加重1个月入院.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房间隔中部向右心房侧膨出,随心动周期摆动,主动脉侧回声中断12 mm,距离主动脉根部3.9 mm,近心房底侧见4.3 mm左向右分流束,距离主动脉对侧8.4 mm,两个缺损相距24.8 mm;膨出瘤中部见3.7 mm左向右分流束(动态图1).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从右心房侧观察房间隔呈圆顶样向右心房膨出(动态图2),从左心房侧观察房间隔凸向右心房(动态图3),主动脉侧见形态不规则缺损,最大斜径约15 mm,另可见多个类圆形小缺损.诊断:房间隔膨出瘤伴多孔型房间隔缺损.术中所见:房间隔缺损为继发孔中央型,直径约10 mm,其下方约25 mm×20 mm范围菲薄,并可见2处约3 mm小缺损.将菲薄的房间隔切除,以补片修补房间隔缺损.
- 宋军高东梅董璠刘庆鑫
- 关键词:孔型房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术中所见补片修补继发孔
相关作者
- 朱鲜阳

- 作品数:674被引量:1,564H指数:16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 徐仲英

- 作品数:224被引量:1,628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房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插入术 动脉导管未闭 封堵器
- 蒋世良

- 作品数:432被引量:3,510H指数:29
- 供职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房间隔缺损 磁共振成像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 戴汝平

- 作品数:301被引量:2,834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电子束CT 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CT
- 张戈军

- 作品数:148被引量:1,054H指数:16
- 供职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研究主题:房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心脏导管插入术 动脉导管未闭 先天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