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49篇“ 妇科腹腔镜术“的相关文章
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在妇科腹腔镜中麻醉效果的比较
2025年
目的探究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分别联合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在妇科腹腔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4例行腹腔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所有患者均行TAPB手,试验组联合苯磺酸瑞马唑仑,对照组联合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指标[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水平、麻醉苏醒情况、后疼痛评分(VAS)、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MAP、BIS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后2、12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丙泊酚相比,TAPB联合瑞马唑仑在妇科腹腔镜应用中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患者围手期生命体征水平较为稳定,麻醉苏醒时间较短,疼痛感较轻,且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张宝华杨帆周倩倩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腹横肌平面阻滞丙泊酚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妇科腹腔镜预后分析
2024年
通过对比方式分析妇科腹腔镜患者围期护理时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妇科部治疗患者中选取2023年1月-2023年6月实施腹腔镜治疗患者120例,忽略患者基本病例差异,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治疗后,按照后日常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实验组患者同样实施后日常护理,但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后评估患者疾病情况,组建专门护理小组,结合疾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实施手前,向患者进行疾病知识介绍,中按照手方式摆放舒适体位,并严密观察患者疾病情况,手后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实施护理,出院前进行科学的指导。统计两组患者发生气体栓塞、呕吐并发症和阴道感染、下腹部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均产生效果,相对而言实验组发生气体栓塞率,与对照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阴道感染、下腹部疼痛病例少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治疗围手期为患者开展相应的集束化护理模式,能有效预防气体栓塞、呕吐并发症发生,同时预防阴道感染和下腹部疼痛,值得临床应用。
张正琴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
阶梯性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阶梯性镇痛方案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妇科腹腔镜患者疼痛、应激反应及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行妇科腹腔镜的2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镇痛护理方案分为研究组(阶梯性镇痛方案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120例)和对照组(传统后镇痛方案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160例)。比较两组后12~48 h的疼痛数字评分(NRS)、5点口头评分法(VRS-5)、Ramasay镇静评分,以及胃肠道反应。结果NRS、VRS-5评分的时间因素、组间因素、时间因素与组间因素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12~48 h研究组的NRS、VRS-5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Ramasay镇静评分的时间因素、组间因素、时间因素与组间因素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12~48 h研究组的Ramasay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梯性镇痛方案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患者,可有效减轻后疼痛、应激反应以及胃肠道反应。
苗杨雷伟张金良宫宏宇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妇科腹腔镜术应激反应胃肠道反应
快速康复护理在妇科腹腔镜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2024年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20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快速康复护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情绪得分、应激情况、炎症情况、满意度、手指标、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温且木·阿布都拉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应用及效果
妇科腹腔镜中应用超声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中应用超声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拟于青海红十字医院行妇科腹腔镜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麻醉基础上,观察组中实施超声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对照干预。对比两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和镇痛效果。结果:两组诱导前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插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高于诱导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拔管时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高于诱导前,观察组收缩压及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拔管时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后8 h、24 h及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后4 h(P<0.05);观察组后4 h、8 h、24 h及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妇科腹腔镜中应用超声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并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
谢玉海
关键词:腹腔镜血压心率
妇科腹腔镜中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效果及操作技巧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妇科腹腔镜后应激反应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1月于本院妇产科行妇科腹腔镜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0例,分别给予超声引导下SGB或星状神经节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分析两组手前后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后首次排气(尿)时间及排尿量。结果:观察组后20min及24h外周血IL-6、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后20min VAS(3.26±1.35分)低于对照组(5.63±1.42分);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6.73±1.52h)、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0.97±0.16h)均早于对照组(9.67±2.04h、1.75±0.73h),首次排尿量(0.24±0.06L)大于对照组(0.11±0.03L),总不良反应(20.0%)低于对照组(42.9%)(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SGB在妇科后对患者应激反应控制及康复均有积极作用,且用药安全。
许丽妍彭文勇朱忠权蓝志坚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星状神经节阻滞应激反应术后康复
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对妇科腹腔镜胃肠动力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妇科腹腔镜的麻醉效果,分析对患者胃动素、后恶心呕吐等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接受妇科腹腔镜患者,按照麻醉方式随机均分为全凭静脉麻醉(TIVA)组60例、静吸复合麻醉(CIVIA)组60例。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胃动素水平以及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CIVIA组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9.27±2.31 min)、后睁眼时间(10.15±2.04 min)、拔管时间(13.52±2.78 min)和定向恢复时间(16.08±2.49 min)均短于TIVA组(12.09±1.95 min、13.72±2.26 min、15.34±2.63 min、19.63±2.52 min),毕和后24h胃动素水平(354.23±79.05 pg/ml、318.62±69.48 pg/ml)高于TIVA组(321.47±82.41 pg/ml、290.56±76.32 pg/ml),恶心呕吐发生率(26.7%)高于TIVA组(11.7%)(均P<0.05);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相比TIVA方式,选择CIVIA的妇科腹腔镜患者的苏醒和恢复更快,但须注意药物控制胃动素的释放,以有效降低后恶心呕吐等不良胃肠反应的发生。
许丽妍彭文勇蓝志坚朱忠权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恶心呕吐胃动素
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患者血液动力学及应激介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患者血液动力学及应激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本院行妇科腹腔镜患者154例,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手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麻醉前(T0)、麻醉5min(T1)、手10min(T2)、手完成时(T3)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介质。结果:两组手时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3.6±0.7min)、气管拔管(3.8±0.7min)、意识清醒时间(6.9±1.3min)均短于对照组(6.0±0.8min、6.1±0.8min、6.9±1.3min),后6h、12h、24h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心率(HR)在T1、T2、T3高于T0,平均动脉压(MAP)T1、T2、T3高于T0,血氧饱和度(SPO2)T2低于T0,但T1、T2、T3时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MAP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在T1、T2高于T0,对照组NE、E在T1、T2、T3高于T0,但在T1、T2、T3时观察组NE、E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6.5%)低于对照组(22.1%)(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可有效缩短后清醒时间,减轻后疼痛,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麻醉效果好。
孙文龙刘飞宋燕项余华陈爱芳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术瑞芬太尼舒芬太尼血液动力学
不同麻醉药物对妇科腹腔镜患者血流动力学、中指标及预后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中应用不同麻醉药物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中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患者78例临床资料,按照中麻醉药物使用不同分为瑞芬太尼组(n=40)、枸橼酸芬太尼组(n=38),观察两组麻醉前(T0)、诱导后(T1)、插管时(T2)、切皮时(T3)、拔管时(T4)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情况,麻醉维持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初次镇痛时间;采用警觉/镇静观察(OAA/S)评分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估患者后意识状态及疼痛程度;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观察两组镇痛后48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本院自拟满意度量表调查两组麻醉满意度。结果:中不同时间点观察显示,枸橼酸芬太尼组中HR、SBP、DBP变化稳定程度均优于瑞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麻醉维持时间(97.59±15.05min)长于枸橼酸芬太尼组(85.36±8.27min),苏醒时间(5.40±0.87min)、拔管时间(6.51±0.86min)及初次阵痛时间(10.50±0.87min)均短于枸橼酸芬太尼组(13.09±1.81min、18.67±1.62min、53.68±7.84min),后苏醒时OAA/S评分(2.88±0.76分)高于枸橼酸芬太尼组(1.92±0.85分)(均P<0.05),但后48h VAS评分两组无差异;瑞芬太尼组后不良反应总发生(5.0%)低于枸橼酸芬太尼组(26.3%),麻醉满意度(77.5%)高于枸橼酸芬太尼组(52.6%)(均P<0.05)。结论:相比于瑞芬太尼,枸橼酸芬太尼更能够保持患者麻醉状态下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但瑞芬太尼后恢复时间优于枸橼酸芬太尼,且镇痛时间短于枸橼酸芬太尼,因此在使用瑞芬太尼时后需及时注意患者的镇痛需求。
郭文汪明珠胡敬万磊高鹏飞尹学军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药物枸橼酸芬太尼血流动力学
妇科腹腔镜中行依托咪酯靶控输注联合纳布啡的效果及对患者PGE2、VEGF-C水平的影响
2023年
分析妇科腹腔镜中行依托咪酯靶控输注联合纳布啡的效果及对患者前列腺素E2(PG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水平的影响。方法 择选本院实施妇科腹腔镜治疗的112例患者(2022年1月-2022年12月)回顾分析,根据麻醉方案的不同分组(观察组56例,行依托咪酯靶控输注联合纳布啡麻醉;对照组56例,行依托咪酯靶控输注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观察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水平、PGE2与VEGF-C水平及不良反应并对比。结果 实施麻醉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水平较为稳定,且后2h,观察组PGE2与VEGF-C水平均较低,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应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联合纳布啡麻醉,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应激反应更少,且麻醉用药较为安全。
徐雅洁郭馨瑶魏娜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依托咪酯

相关作者

李煜
作品数:18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市妇婴医院
研究主题:剖宫产术 妇科腹腔镜 舒芬太尼 韩氏仪 超前镇痛
顾晓琴
作品数:30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妇科腹腔镜术后 妇科手术 腹腔镜术 血栓
张永福
作品数:25被引量:131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市妇婴医院
研究主题:舒芬太尼 妇科腹腔镜 剖宫产术 超前镇痛 妇科腹腔镜术后
甘秀妮
作品数:169被引量:1,745H指数:2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干预 ICU患者 ICU
赵建华
作品数:54被引量:137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
研究主题:超前镇痛 七氟烷 曲马多 术后疼痛 急性肺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