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61篇“ 大气运动“的相关文章
由一道试题看大气运动与降水
2025年
大气运动与降水”是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变的重要基础,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大气运动与降水”内容。“大气运动与降水”内容是自然地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地理试题必考的内容。高考地理试题在对该内容进行考查时,常常借助大气运动图,以气候、大气环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关注相关地理必备知识,掌握地理关键能力,提升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重点培养空间思维和动态思维,熟练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和地理基本规律,在具体区域的分析中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明确大气环流形势以及洋流、地形等下垫面状况。学生还要注意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下面以2024年高考广东地理卷第13~14题为例进行具体的说明。
吕丹
关键词:大气运动高考地理空间思维动态思维
同化风云四号A星大气运动矢量产品对台风预报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大气运动矢量(AMVs)又称为云导风或云迹风,对全球的数值天气预报有积极的影响。风云四号系列卫星作为中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其功能和性能比第一代卫星有大幅提升。为研究风云四号卫星云导风产品同化对台风预报的影响,同时对比新旧两代风云系列静止卫星反演产品之间的差异,分别对风云二号G星和风云四号A星的大气运动矢量反演产品进行数据质量评估和同化预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风云四号A星的云导风数据质量略优于风云二号G星,同化两颗卫星大气运动矢量产品均对台风预报具有正面的影响,同时同化两颗静止卫星的大气运动矢量产品可以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这一结果对AMVs的后续应用是相当鼓舞人心的。
官培根陈科艺
关键词:资料同化风云二号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试题解题思路
2024年
大气运动内容是高中地理考试中的必考点。学生在复习期间需梳理、整合相关知识,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知识运用与迁移能力,提升解题效率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1.明确图文信息。学生在解答有关大气运动的试题时需明确关键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关键信息进行正确解读。学生不仅需要从材料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还需要快速且准确地调用相关的地理知识。
云德明
关键词:高中地理大气运动图文信息解题思路解题效率
基于跨学科概念的高中地理学习进阶研究--以“大气运动”为例
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各省份逐步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山东省作为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于2020年夏季高考起开始采用“3+3”新高考模式。调查研究表明,在新...
郝广丽
关键词:学习进阶高中地理大气运动
风云静止气象卫星的图像导航和大气运动矢量(特邀)
2024年
本文介绍了风云静止气象卫星图像配准定位和大气运动矢量的算法。图像配准和定位统称图像导航,是图像观测的重要步骤。图像导航的数学模型须要在每一个观测瞬间,获得卫星的位置以及从卫星指向观测目标物的矢量。风云二号是自旋稳定卫星,它用图像上地球影像中心位置的时间序列求解卫星的姿态,并对图像进行定位。风云四号是三轴稳定卫星,存在影响卫星对地观测光路指向的因素。所以风云四号卫星的观测和图像定位,通过更加密切的星地协同操作实现。在连续的图像上追踪云的运动,获得大气运动矢量。大气运动矢量所在的高度,是用物理方法确定的。从密实云上行的辐射,主要来自云。把云的温度与数值预报模式中各个高度层面上的温度相匹配,得到云的高度。从半透明的薄云上行的辐射,一部分来自云体,其余部分来自云下的背景。云的半透明程度主要和云的密实程度有关,所以在窗区和半透明通道的卫星测值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据此可以更加准确地计算出云的半透明程度,以及在云的高度上大气的温度。半透明云高度计算方法的改善,提高了大气运动矢量的精度。
许健民陆风杨磊张晓虎曹赟张其松商建
关键词:静止气象卫星图像配准图像定位
利用生成对抗网络从地球静止卫星图像中反演大气运动矢量
2023年
深度学习技术中的生成对抗网络(GAN)方法由于能够从输入的大量数据中抽取变量特征,生成更为真实的气象图像预测,在遥感领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目前该算法在大气运动矢量(AMVs)的反演中应用较少,而AMVs是数值天气预报资料同化系统所需的重要产品资料。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利用生成对抗网络pix2pix从静止气象卫星图像反演AMVs的方法,由pix2pix模型将遥感影像转换为200 hPa和850 hPa的矢量风场。在最佳的资料和模型架构条件下,该方法反演得到的AMVs与传统算法所得产品资料质量相当,且克服了传统算法高度订正困难、无法获得某一层面完整风场和低层样本数偏低等缺点。个例分析亦表明,该方法针对具体的天气系统也有良好的表现。
李孝涌陈科艺
关键词:大气光学气象学
一种三圈环流大气运动模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提供一种三圈环流大气运动模型,包括球体及支架部;支架部包括第一连接架以及第二连接架,第一连接架包括设置于球体表面且沿球体中部向上下两端半径依次递减的环状圈、沿球体竖向中心轴环呈环形阵列设置的多个第一连接件...
徐梅
例谈高考地理中“大气运动”专题试题的命题特点及解题思路
2023年
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大气运动”部分是高频考点,几乎每年都有考题。从考查的内容看,试题多以某一特定区域为背景,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大气受热过程、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气象灾害等知识点,一直是高考考查的核心内容。从试题形式看,试题多以中等难度的选择题为主、综合题为辅,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原理、阐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徐正江
关键词:大气运动地理知识高考地理高频考点解题思路
浅谈系统与区域融合的地理专题复习策略——以“大气运动”为例
2023年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确立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其中区域认知要求学生运用空间认知的观念和方法研究区域环境问题。高考地理综合题的设计大多以区域为背景,着力于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的核心素养。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探究,无疑提升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学会运用区域地理要素分析某一地区的区域特征、自然现象,探寻区域问题和解决对策。
车丹丹
关键词:《课程标准》真实情境大气运动地理要素
基于大概念和STEM教育的地理教学设计以“大气运动”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大概念是一个学科最为核心的概念,其能够把不同的学科知识、技能和现象联系在一起并赋予它们特定意义。STEM教育可以促使学生把各类型概念及其关联内容有效整合为一体,构建出关于某一问题所涵盖的学科概念的知识体系,辅助学生高效链接知识,强化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章以“大气运动”为例,从地理大概念出发,借助STEM教育的可操作性,探讨地理教学中有效形成大概念体系的具体路径,为教师设计和实施基于大概念的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张兴卫袁晓程菊
关键词:大气运动

相关作者

穆穆
作品数:76被引量:41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可预报性 非线性 大气运动 可预报性研究 稳定性
曾庆存
作品数:247被引量:2,189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模式 季风 气候
巢纪平
作品数:85被引量:46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热带 厄尔尼诺 ROSSBY波 KELVIN波 拉尼娜
陈忠明
作品数:83被引量:829H指数:19
供职机构:四川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暴雨 中尺度系统 西南低涡 低空急流 暴雨天气
王文兰
作品数:9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大气运动 北半球夏季 热带地区 持续性 冰冻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