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7篇“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相关文章
- 关于环评报告中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设置的研究
- 2024年
- 2018年12月1日,2018年版大气环境导则实施,其对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定义与2008年版定义并不一致,时至今日,部分环保管理工作人员对此并未注意到,导致仍存在大量的认知偏差,甚至争议。正是基于此,根据大气环境导则中的相关规定,结合环评实际工作经验,对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设置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供广大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人员参考。
- 徐殿木
- 关键词: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AERMOD模式应用与影响因素研究
- 2024年
-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居民健康和环境质量构成了直接威胁。环境影响评价(EIA)作为防控污染的重要手段,其核心任务之一是科学设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以确保敏感区域的安全。本文基于AERMOD模型,分析了工业化进程中的典型污染源特性,探讨了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因素及模型在防护距离预测中的应用。通过结合地形、气象条件和污染源参数,AERMOD模型能够动态模拟污染物的扩散过程,从而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科学设定提供有效依据。研究表明,合理设定防护距离不仅能够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优化工业布局,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环评报告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
- 苏雅拉康佳佳
-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防护距离AERMOD模式
- 长三角地区制药企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范围设定的研究
- 2024年
- 以长三角地区制药企业为例,采用AERMOD模型研究了制药企业废气排放量对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影响,分析了化工园区防护距离的设定,并给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制药企业在废气达标排放的情况下,废气中的苯乙烯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较大;②当制药企业废气量增大至10万m^(3)/h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约250 m。
- 曾辉
- 关键词: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制药AERMOD模型环境影响评价
-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划定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
- 2020年
- 生态环境部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以下简称2018版导则)并于2018年12月1日实施,新旧导则对于大气环境防护区域确定方法有了较大区别。主要区别体现在:1)基于的模型不同;2)计算的源强不同;3)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起点不同;4)突出的重点不同。
- 侯德琦
-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厂界污染物执行标准的关系
- 2020年
- 本文针对建设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划定,以及厂界外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执行标准,结合日常审批中的经验、建设项目周边现状及其预测浓度,对建设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厂界外污染物浓度执行标准进行探讨。
- 张兴华
- 关键词: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污染物
- 建设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划定方法探析——基于2018版大气环评导则被引量:3
- 2019年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 2—2018)中的要求,分别计算不同基准年内焦化车间所有污染源(包括现有工程污染源)对厂界外苯并[a]芘(BaP)的短期贡献浓度分布情况,最终提出合理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建议,保证项目厂址附近长期居住人群的身体健康。对比现状监测结果,发现根据预测结果设置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较为保守。
- 丁琼宋淼
- 关键词:大气环境防护距离CALPUFFBAP
-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8年
- 本文介绍了卫生防护距离、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定义及其区别,强调了这三类防护距离的易混淆性和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对三类防护距离的演变过程、研究管理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阐述。三类防护距离虽然设置前提、主要控制对象等多有不同,但在关键管理措施上具有共性。建议坚持问题导向,提高三类防护距离立法和标准化的权威性、科学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政府刚性落实产业布局规划,企业坚持本质安全清洁生产,评价单位严格规范评价,切实保障群众安全健康。
- 张鸽
-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卫生防护距离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 左侧嗅阈值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中的应用
- 2018年
- 通过对比恶臭物质的嗅阈值与该恶臭物质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值,筛选左侧嗅阈值,通过实例论述左侧嗅阈值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中的具体应用.
- 宫苏弟
- 关键词: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 基于量化分析技术的城市型炼厂VOCs排放源强分析及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研究
- 随着'城市型炼厂'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型炼厂VOCs排放源强及与周边社会关注区域防护距离难以科学界定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体现在:厂界内不同装置作为点源排放气体组分差异明显;区域内不同工厂作为面源排放气体非均匀混合...
- 姜雪
- 关于环评中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设置问题的探讨被引量:2
- 2017年
- 主要对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设置选用的预测模型及预测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推荐采用Aermod模式进行预测,即,计算项目所有排放源产生的污染物,并考虑地形影响,预测近三年气象条件下污染物小时浓度最大贡献值超标区域,设为大气环境防护区域。此方法更为准确地表达了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设置意义,也更符合实际情况。
- 吴凡
-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防护距离AERMOD模式
相关作者
- 王栋成

- 作品数:68被引量:34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山东省气象局
- 研究主题:无组织排放 环境影响评价 风廓线雷达 卫生防护距离 技术方法
- 仝纪龙

- 作品数:125被引量:45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环境影响评价 AERMOD 卫生防护距离 AERMOD模式 面源
- 潘峰

- 作品数:131被引量:48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AERMOD 环境影响评价 卫生防护距离 AERMOD模式 环境影响
- 王静

- 作品数:39被引量:292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东省气象局
- 研究主题:卫生防护距离 无组织排放 技术方法 建设项目 L波段雷达
- 莫华

- 作品数:30被引量:489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 研究主题:燃煤电厂 超低排放 火电 火电行业 环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