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9532篇“ 大学经济学“的相关文章
-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来自安徽大学经济学专业实践探索研究
- 2025年
-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虽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劳动教育,但部分大学生仍存在错误劳动思想,缺乏基本劳动习惯与技能。文章通过梳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安徽大学经济学专业“八位一体”劳动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与实践探索,提出了优化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对策建议。
- 王玉燕
- 本硕创新型人才联动培养模式研究——以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专业为例
- 2024年
- 文章以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专业为例,首先论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然后概述了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及核心素质,接着说明了经济学专业本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容,最后阐述了本硕创新型人才联动培养模式,包括组织机构联动、资源平台联动、培养方案联动、本硕导师联动。
- 陈悦王倩
-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
- 大学经济学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
- 2024年
- 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率先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高等教育必须走在教育现代化的前列,经济学作为核心通识教育的重要课程,其授课方式、教学设计也应该顺应中国式现代化的趋势,做出改革与创新。文章以经济学概论课程为切入点,探讨高校核心通识类课程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革与创新的理念与思路,提出教学闭环、分组考核以及全过程思政教育等具体教学举措,旨在提高育人为本的核心通识课程的教学水平与效果。
- 梁媛
-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举措
- “三位一体”教学理念下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培养为例被引量:3
- 2024年
- 中国式现代化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都要求加大对高级财经类人才的培养力度,本文通过对新疆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研究生自身创新意识薄弱、教学模式不完善、实践环节缺乏、导师队伍建设相对缓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构建财经类专业研究生“1-2-3-4-5”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思路,采用“项目驱动+导师驱动”双管齐下的培养模式,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 李翔肖培英努尔娅·阿布都热合曼
- 关键词:科研创新能力财经类
- 清华大学经济学系列教材 数字经济学
- 本书大体按照微观、中观和宏观三大板块来组织。微观部分包括第2章至第6章,主要阐述了数字经济时代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和决策的一些新特征;中观部分包括第7章至第10章,主要涵盖市场运作和产业组织方面的内容;宏观部分包括第11章至...
- 刘涛雄编
-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材系列 财政学系列 公共支出成本效益分析
- 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20世纪30年代该方法被引入政府活动领域。“成本效益分析”早已被引入发达国家经济学院和商学院的课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2010年起在全国高校率先开...
- 蒋云赟编
- 上海外国语大学经济学研究丛书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研究
- 股权激励机制是中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重要制度,是缓解公司代理问题的重要安排。2005年末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拉开中同资本市场股权激励实践的大幕。十几年过去,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及广大投资者...
- 汤晓燕作
- 持续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专家学者议两会论点精选(2024年)
- 2024年
- 崔建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认为,2023年,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中国经济开局良好,稳中有进,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相信2024年的中国经济会更上新台阶。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的作用一枝独秀.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
- 云南大学经济学学科建设
- 2023年
- 云南大学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23年东陆大学初建的经济系。根据《东陆大学本科暂行章程》,经济系为东陆大学最先开设的文科3系(政治、经济、教育)之一,也是我国大学中最早成立的经济系之一。经济系历经私立东陆大学(1923~1930年)、省立东陆大学(1930~1934年)、省立云南大学(1934~1938年)、国立云南大学(1938~1949年)、云南大学(1949年至今)的不断发展而屹立前行。
- 无
- 关键词:经济学学科经济系
- 大学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策略探析
- 2023年
- “课程思政”是高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提出的,是高校对“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积极回应。课程思政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由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拓展到各类课程,强调专业课教师要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发挥各类课程的思政功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协同育人。大学经济学课程与经济生活联系紧密,对其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转变教师教学模式、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在学习经济学知识同时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提高其综合素质,最终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对大学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策略进行了探讨。
- 邱晓伟
- 关键词:大学经济学大学生
相关作者
- 张静

- 作品数:2,413被引量:14,138H指数:3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儿童 护理 微波辐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聂海清

- 作品数:27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 研究主题:素质教育 中小学教育 教学质量 教育改革 教育质量
- 郑惠伶

- 作品数:23被引量:20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 研究主题:MYLIBRARY 引文 中国人民 馆际互借 高校
- 董新兴

- 作品数:21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 研究主题:规模经济 交易成本 农耕 游牧 大学经济学
- 周建军

- 作品数:186被引量:885H指数:15
-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商学院
- 研究主题:房价 醚类化合物 凝胶化 锂离子电池 可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