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33篇“ 大学生行为“的相关文章
- 四级联动机制在民办高校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构建策略
- 2024年
- 大学是一个人生命里特别关键的时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习惯的成型和定型期。在此期间,强调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大学生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不仅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更是一件紧迫的事。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将“分院-班级-宿舍-个人”四级联动机制融入贯穿于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全过程。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渗透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通过精细有步骤的引导和教育,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意识;通过实践,促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 严琼
-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民办高校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路径探究
- 2024年
-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有当代大学生的共性特点,在道德行为、学习行为、生活行为和心理行为上又有其鲜明的自身特征。积极心理学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教育理念、工作目标、研究内容上存在契合性,对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成效具有促进作用。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可以从挖掘学生自我管理的主体功能、强化学校立德树人的主导作用、汇聚家庭协同育人的正向能量、创设社会广泛参与的支持氛围四个维度构建民办高校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路径。
- 陈英征
-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民办高校大学生养成教育
- 大学生行为抑制系统和行为激活系统对抑郁影响的中介效应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究大学生行为抑制系统(BIS)、行为激活系统(BAS)与抑郁、述情障碍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述情障碍在BIS、BAS和抑郁关系中的作用。方法2022年5月通过线上问卷星平台向四川、深圳等地高校大学生发放量表,包括BIS、BAS量表和Beck抑郁量表(BDI)及述情障碍量表(BVAQ),共对1152名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抑郁与BIS呈正相关(r=0.392,P<0.001),与BAS呈负相关(r=-0.268,P<0.001);述情障碍与抑郁呈负相关(r=-0.206,P<0.001),与BIS(r=0.123,P<0.001)、BAS(r=0.339,P<0.001)呈正相关;大学生BIS(β=0.413,P<0.001)、BAS(β=-0.200,P<0.001)直接影响抑郁,述情障碍在行为系统与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BIS正向影响抑郁、BAS负向影响抑郁,且述情障碍在其BIS、BAS以及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
- 南恬罗跃嘉
- 关键词:述情障碍抑郁中介效应
- 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下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讨
- 2024年
- 为充分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需要相关教育院校高度关注指导大学生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并在教育全程穿插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高效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性教育目标。本文主要结合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涵,提出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下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原则和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 公惟莹韩小艳
- 关键词:高素质人才大学生养成教育
- 广西大学生性行为与自我控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了解广西大学生性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及自我控制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对性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广西3所高校56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性行为现状、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等。结果大学生性行为的发生率为33.5%,男生、高年级、壮族以及城市生源地的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较高(χ^(2)值分别为14.617、27.047、30.276、5.398,P值均<0.05);发生性行为者在冲动控制、节制娱乐、抵制诱惑维度上得分低于没有发生性行为者(t值分别为-2.890、-4.204、-2.592,P值均<0.05);在父亲过度保护和母亲过度保护维度上,发生性行为者得分高于没有发生性行为者(t值分别为3.005、3.235,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OR=0.574,95%CI:0.379~0.868)、大一(OR=0.182,95%CI:0.079~0.424)、大二(OR=0.447,95%CI:0.243~0.822)、农村生源地大学生(OR=0.569,95%CI:0.373~0.869)发生性行为的风险较低,壮族大学生(OR=3.111,95%CI:2.042~4.741)、母亲过度保护评分高(OR=0.878,95%CI:0.810~0.953)、节制娱乐评分低(OR=1.077,95%CI:1.022~1.135)的大学生发生性行为的风险增加。结论学校应重视性健康教育尤其是针对男性、高年级的大学生,父母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构建高质量的亲子关系,同时大学生自身也要合理安排娱乐时间。
- 卢慧芳邓树嵩马迎教马柠
- 关键词:性行为自我控制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行为养成路径研究
- 2024年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开展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生行为养成过程中需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现状,提出高职院校大学生行为养成路径。本研究有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高职院校育人工作有序开展。
- 杨君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行为养成
- 大学生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以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 2024年
- 为探讨大学生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A型行为问卷调查大学生行为,检测血型以及测量血压、身高和体重,并应用SPSS11.5软件统计分析大学生行为与性别、血型、血压、BMI指数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男性A型行为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AB血型的CH值显著低于其余三种血型(P<0.05);A型行为人群收缩压显著高于其余三种行为人群(P<0.05);肥胖人群TH值显著高于过轻和正常人群(P<0.05)。及时干预A型行为,可有效预防心身疾病,促进身心健康。因此,学校应定期开展A型行为筛检,加强对肥胖、血压收缩压偏高等人群的行为监控,采取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体育干预等措施,帮助A型行为学生矫正行为、改善心理状态和不良生活习惯。
- 姜炳正杨洪喜陈亚王永芳陈立花
- 关键词:血型BMI血压
- 基于大学生行为分析的个人职业发展评价体系探析
- 2024年
- 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规模逐年攀升,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个人属性、行为模式、行为轨迹等因素与个人职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构建了一个基于大学生行为分析的个人职业发展评价体系,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助力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和提高大学生个人职业发展水平,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 陈继锋邵政熙马李洋
-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
- “亚文化”短视频对大学生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 2024年
- 随着短视频的盛行,“亚文化”逐渐在短视频领域体现。本研究基于刺激-有机体-反应(SOR)模型,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探析了“亚文化”短视频对大学生群体的行为影响,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 赵一潇李苏
- 关键词:问卷调查
- 组织行为学视域下的新生代大学生行为管理研究
- 2023年
- 新生代大学生,作为 21 世纪教育体系的一部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旨在通过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框架,探讨新生代大学生的行为管理。首先,介绍了新生代大学生特点,包括技术的普及、多元文化背景和社交媒体的影响。其次,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些特点如何影响他们在学校和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最后,提出了一些行为管理的建议,以更好地适应这一代大学生的需求。
- 郭旺杰冯小桃
- 关键词:新生代大学生
相关作者
- 王耕

- 作品数:34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生 高校 新媒体 新媒体环境 实证分析
- 石昌远

- 作品数:31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
- 研究主题:大学生 高校 辅导员工作 手机依赖 手机使用
- 高顺文

- 作品数:8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生行为 大学生 社会分层 职业声望 高校
- 李长真

- 作品数:46被引量:100H指数:6
- 供职机构:陕西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大学文化 先进文化 文化创新 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陶菊良

- 作品数:31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五年制高职 养成教育 高职学生 高职院校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