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6 篇“ 大地水准面起伏 “的相关文章
大地 水准面 起伏 对国际地磁参考场计算的间接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在利用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型计算主磁场时,往往采用海拔高而非大地 高,并且忽略了大地 水准面 起伏 的间接影响。通过全球的实际计算表明,若忽略大地 水准面 起伏 ,可引起地表主磁场的北向、东向、垂向与水平分量以及总模量的误差范围分别为-2.37~1.59nT、-0.51~0.33nT、-1.95~2.09nT、-2.37~1.59nT与-2.39~1.82nT。 胡正旺 杜劲松 陈超关键词:国际地磁参考场 地磁要素 大地水准面起伏 大地 水准面 起伏 对重力归算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针对目前重力探测中重力改正时常用的两个高程参考系统存在偏差这一事实,选取两个大地 水准面 起伏 变化较大的剖面 区域,分析大地 水准面 起伏 对重力归算的影响。结果表明,剖面 跨度和剖面 大地 水准面 起伏 梯度都会对布格重力异常产生影响,所以当重力探测区域大地 水准面 起伏 差距较大时,大地 水准面 与参考椭球面 之间的差异对重力归算的影响比较突出,在利用布格重力异常反演、解释地壳密度结构时,大地 水准面 起伏 的影响必须考虑。 张品 申重阳 杨光亮 王同庆 陈兆辉 张双喜关键词:高程系统 大地水准面起伏 布格重力异常 大地 水准面 起伏 对地球内部密度结构反演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计算了中国大陆地区大地 水准面 起伏 引起的重力效应,得到了改正后的布格重力异常。讨论了在不同地形情况下大地 水准面 起伏 重力效应及其与布格重力异常之间的相对比值,发现两者与地形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前者在盆地地区最大,后者在我国地形第三阶梯最大,盆地地区次之。建议在利用布格重力异常反演和解释地球内部密度结构时,要考虑大地 水准面 起伏 引起的重力效应,尤其是在我国地形第三阶梯和盆地地区。 王新胜 方剑关键词:布格重力异常 大地水准面 反演 地球重力位模型确定局部大地 水准面 起伏 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009年 分析了EGM2008、EGM96、GGM02等几种地球重力位模型的阶方差,为得到各模型中长波分量和短波分量的精度,利用研究区域内GPS水准 数据分别对所选模型120阶和360阶计算得到的大地 水准面 高进行了比较,又考虑到地形和实测重力数据缺失对大地 水准面 的影响,把研究区域划分为平原和山地丘陵两部分,并比较了两个地区内参考点上模型计算值的精度,利用最小二乘原理对模型计算值进行了拟合改正。 林淼 朱建军 杨经豪 邱斌关键词:位系数 大地水准面起伏 Geoid Deformation and Elevation Influence Caused by Building Loading 2009年 The paper studies the ground vertical deformation and the geoid undulation caused by loading of neighboring buildings, based on the loading tides theory. The influence on elevation is also conside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ound vertical deformation and the geoid undulation both reach millimeter magnitude. Therefore, it is obvious that the building loading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precise engineering surveying, and it must be seriously considered in application. 王解先 季善标 曹月玲 余美义建筑群负荷引起的大地 水准面 起伏 及对高程的影响 被引量:2 2008年 以负荷潮理论为基础,利用上海市测绘院所提供的上海市楼群分布数据,计算和分析了高层建筑群作为地表负荷引起的地面 径向形变及大地 水准面 起伏 ,进而分析其对高程产生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地面 的垂直形变和大地 水准面 起伏 均已达到mm级,大都市高密集建筑群对城市精密工程测量和形变监测影响非常大,在实际应用中应予以充分考虑。 王解先 季善标 曹月玲 余美义关键词:地面形变 大地水准面起伏 用GPS水准 模拟和解释喜玛拉雅山脉西北部Ladak地区的大地 水准面 起伏 2005年 小于20km基线的快速准确相对定位可用双频GPS接收机完成。使用不同的水准 测量技术,通过测量出若干GPS站点的正高,可模拟出大地 水准面 的起伏 ,从而使GPS技术成为比地面 测量更快、更经济的测量正高方法。大地 水准面 异常对于研究地壳构造非常有用。在平均海拔4000m喜玛拉雅山脉西北部的印度Ladak地区,地形起伏 非常大,我们联合GPS、水准 和重力测量,完成了一段长达200km的测量工作。在28个GPS水准 测站和67个GPS重力测站上测量大地 水准面 起伏 与重力异常。局部区域的大地 水准面 下陷将近4m,这与一个陡降的地球重力阶梯相对应;新近来自地球物理研究的成果发现,印度—西藏板块边缘以北,西藏板块一侧有一块厚20~30km的低流速层,这两个发现完全吻合。地形、重力和大地 水准面 数据表明,很可能实际的板块分界线应该比地理上惯用的传统雅努藏布江缝合带板块分界线更靠北边。比较实测大地 水准面 与由OSU91和EGM96重力位模型计算出的数据,说明单独使用GPS来测量喜玛拉雅地区的正高,可以达到1~2m的精度。 P. Banerjee G. R. Foulger Satyaprakash C. P. Dabral 李寿兵关键词:GPS水准 西北部 大地水准面异常 地壳构造 地球重力 利用大地 水准面 起伏 模拟琉球海沟洋坡岩石圈的挠曲 被引量:2 2004年 利用大地 水准面 起伏 模拟琉球海沟南、中、北段岩石圈的挠曲 ,经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 ,得到琉球海沟洋坡各段岩石圈的有效弹性厚度 (Te)。模拟结果表明 ,琉球海沟洋坡的Te中段小 ,南北段大 ;南北段相比 ,南段小 ,北段大 ;与其他海沟相比琉球海沟洋坡的Te非常小。不同的Te值表明俯冲板片与岛弧之间不同的耦合程度 ,为进一步研究西太平洋边缘沟 弧 陈美 高金耀 金翔龙 张涛关键词:琉球海沟 岩石圈 大地水准面 有效弹性厚度 动力学问题 利用卫星测高数据推求中国近海及邻域大地 水准面 起伏 和重力异常研究 被引量:36 1999年 首先对中国近海及邻域(0°-40°N,105°─135°E)内4年的T/P卫星测高数据(1992-10-03-1996-10-09)和1年多的ERS-1卫星测高数据(1992-10-23-1994-01-20)进行了预处理以剔除数据中的粗差影响.然后,对卫星的重复轨迹采用"共线"处理方法得到该海域的平均海平面 .在扣除海面 地形的影响后得到该海域30'×X30'大地 水准面 起伏 。再分别采用Stokes公式逆运算加FFT技术和最小二乘配置法恢复出该海域30'×30'海洋重力异常.所得到的海洋大地 水准面 起伏 精度为8.5cm,恢复出的重力异常的精度为35×10-5m/s2. 许厚泽 王海瑛 陆洋 王广运关键词:卫星测高 大地水准面 近海 华北地区大地 水准面 起伏 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4 1998年 利用GPS水准 对几个重力场模型计算的大地 水准面 进行了检验。利用WDM94模型编制了华北地区不同阶次的大地 水准面 起伏 图,讨论了大地 水准面 起伏 和该地区构造横向不均匀性的关系。结果显示:华北地区大地 水准面 由东向西逐渐降低,总体形态和本区地壳厚度呈镜像关系,且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大地 水准面 的梯度带和本区3种不同地形的分界带(华北平原,太行山区,鄂尔多斯块体)一致,其中115°(E)分界带和我国东部的主要地壳厚度梯度带一致;大地 水准面 零等值线的两侧是地震比较集中的地带。 徐菊生 赖锡安 卓力格图 晁定波 李建成 李延兴 胡新康 刘烈昭关键词:大地水准面 GPS水准
相关作者
许厚泽 作品数:438 被引量:2,621 H指数:3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球重力场 GRACE 青藏高原 卫星重力 大地水准面 金翔龙 作品数:150 被引量:1,133 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院 研究主题:天然气水合物 冲绳海槽 有效弹性厚度 琉球海沟 多金属结核 张涛 作品数:133 被引量:366 H指数:12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滑道 科考船 外侧壁 水下机器人 甲板 陈美 作品数:14 被引量:28 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琉球海沟 岩石圈 有效弹性厚度 俯冲板片 大地水准面起伏 高金耀 作品数:197 被引量:732 H指数:15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 研究主题:冲绳海槽 卫星测高 岩石圈 南海北部 有效弹性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