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9篇“ 大切口“的相关文章
一种术中测量切口张力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术中测量切口张力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主要包括并排的固定设置的两个固定滑轮;以及可竖直上下移动的移动滑轮,所述移动滑轮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滑轮的中间位置的上方,并且,所述移动滑轮连接...
马小睦岳强刘春军周娅琳刘温悦曹子龙
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切除术和切口白内障切除术对泪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比较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切除术和切口白内障切除术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切口白内障切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泪膜功能及治疗前后矫正视力、角膜散光度水平。结果术后1周、1个月,两组的泪膜破裂时间(tBUT)均短于术前,泪液分泌试验(SⅠt)均小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SⅠt均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周的tBUT长于对照组,SⅠt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个月的tBUT与SⅠ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矫正视力和对照组的角膜散光度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的矫正视力(0.65±0.27)、角膜散光度(0.75±0.39)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0.46±0.24)、(0.88±0.3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切除术和切口白内障切除术均会给白内障患者造成干眼症状,但小切口手术对术后早期患者的泪膜功能影响较小,更值得临床推广。
吴伟琳
关键词:泪膜功能
肱骨外科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微创mippo技术)治疗优于手法复位外固定及传统手术切口治疗的优点
2021年
目的:探讨肱骨外科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微创mippo技术)比单纯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优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20年2月共在我院收治,随访28例(65岁以上24例,青壮年4例)。NEER分型2部分及以上骨折,其中男性20例,女性8例。手法复位外固定2例(男2例)。切开复位内固定26例(微创锁定钢板mippo技术“在后文中出现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均为此技术”)通过与手法复位外固定和传统切口手术治疗的住院时间,治疗过程中副损伤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随访患者肩关节功能,患者生活质量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等进行评估。结果: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治疗过程中住院时间,治疗后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随访患肢肩关节功能,患者生活质量及肩关节评分上比较,所有患者治疗与住院时间比较短,无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断端移位及肩关节慢性疼痛等,术后12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定,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明显优于保守手法复位外固定及传统手术方法。结论: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NEER分型2部分以上骨折,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明显优于手法复位内外固定及传统切口手术治疗。
穆恩德
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内固定
腹部创伤后腹壁切口疝的临床诊疗特点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总结腹部创伤后形成腹壁切口疝患者的发病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对2006-2013年腹部创伤后出现腹壁切口疝并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治疗的43例病例进行回顾,总结分析疾病成因、腹腔镜中转开腹情况、术后复发情况、并发症及应对措施。结果①所有病例均采用人工补片修补,其中39例经腹膜前间隙放置补片(Sublay)方式行腹壁缺损修补,4例以经腹腔镜辅助腹腔内放置补片(IPOM)方式修补;7例尝试经腹腔镜疝修补的病例中3例中转开腹,成功率约为57.14%。②术后并发症:全部病例无围术期死亡。术后共有8例出现并发症,术后切口感染3例(6.98%),其中2例合并肠瘘2例;出现皮下血肿和脂肪液化5例(11.63%)。③复发情况:随访平均时间81个月(50~103个月)。有2例病例分别于出院后第9个月和第12个月再次发现切口疝,复发占比约为4.65%。结论有腹部创伤急诊手术史的患者常合并多项切口疝形成因素,是腹壁切口疝的高风险人群。在此类患者中,合并腹腔内脏器损伤患者常存在严重的腹腔内粘连,因此不推荐腹腔镜辅助的IPOM作为首选术式,而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人工补片经Sublay方式治疗。
蔡轩吴全崔爱民刘亚奇毕敬涛柏楠
关键词:腹壁切口疝腹部创伤疝修补
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联合围术期护理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联合围术期护理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01-01至2018-09-01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均接受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联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联合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后癌痛临床实践指南(NRS)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肛瘘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对照组与观察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NRS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护理前对照组PSQI总分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PSQI总分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肛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周脓肿患者采用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联合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降低肛瘘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朱红云
关键词:脓肿肛门疾病
反倾斜条件下高危42m砖烟囱切口定向爆破拆除
2018年
为了排除42m砖烟囱因筒体出现裂缝和倾斜2°30′所构成的安全隐患,采用定向爆破拆除该烟囱。根据周围环境,经分析计算与安全校核,确定了反倾斜定向爆破方案,并设计了合理的爆破参数、255°切口角、分段毫秒延时起爆方式。该烟囱按预定方向顺利倒塌,未对附近建筑物造成影响,为烟囱的反倾斜定向爆破拆除施工提供了经验。
袁铁峻张智宇雷振黄永辉尹久清
关键词:砖烟囱定向爆破
甲状腺小切口手术与切口手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美观度的比较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探讨甲状腺小切口手术与甲状腺切口手术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美观度的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切口手术,观察组患者进行小切口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切口等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切口美观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0.00%(1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7,P<0.001)。观察组患者对切口美观满意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切口美观满意率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84,P=0.011)。结论甲状腺小切口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轻的优点,可有效保护颈部的生理功能,明显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美观度较高。
詹学斌刘谊和马剑锋
关键词:临床疗效
改良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评价改良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8例(32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改良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核硬度Ⅲ级20眼,Ⅳ级11眼,Ⅴ级1眼,术后随访212个月,观察视力、屈光度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32眼中,28眼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优于术前;4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无改善,眼底检查均发现较严重的高度近视性眼底病变。术后和术前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为0.84±0.71和1.43±0.73,等效球镜度数(-1.86±1.41)D和(-15.33±5.0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中发生部分悬韧带离断者1眼,1眼娩核时出现虹膜出血;术后轻度角膜水肿11眼、前房积血1眼、短暂性高眼压1眼、葡萄膜炎症反应3眼,经处理均在1周内病变消失。术后1眼人工晶状体植入于睫状沟,其余病例人工晶状体均植入囊袋内。随访期间未发现人工晶状体偏移。结论改良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适用于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
杜雅莉马迪黄育强黄楚开张婉琪王耿
关键词:高度近视白内障前房维持器
改良“W”形切口与腋中线切口治疗腋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比较改良"W"形切口与腋中线切口治疗腋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腋臭患者,对应用改良"W"形切口和腋中线切口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腋中线切口腋臭患者治疗有效率97.30%,改良"W"形切口法患者有效率9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中线切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多于改良"W"形切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改良"W"形切口法治疗腋臭术后发生血肿、皮瓣坏死的风险小,伤口感染发生率低,预后瘢痕不明显,是目前临床治疗腋臭的较好方法。
张道军朱堂友雷霞张英
关键词:腋臭
甲状腺小切口手术与甲状腺切口手术的疗效及预后美观度比较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比较甲状腺小切口手术与甲状腺切口手术的疗效及预后美观度。方法选择长垣县中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9例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5)与B组(n=44)。A组行小切口手术,B组行传统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切口美观度满意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术中输血量少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吞咽不适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4%;B组颈部感觉减退或异常6例,吞咽不适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切口美观度满意率为97.8%,显著高于B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切口手术相比,甲状腺小切口手术可方便而直接到达甲状腺表面,且切口小、创伤轻,更好保护颈部生理功能,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均更少,美观度高,具有较应用价值。
李相鹤
关键词:甲状腺小切口

相关作者

陈双
作品数:304被引量:2,654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腹股沟疝 腹腔镜 腹股沟 疝修补术 切口疝
唐健雄
作品数:287被引量:3,519H指数:2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研究主题:腹股沟疝 腹壁切口疝 腹壁外科 腹股沟 腹壁疝
江志鹏
作品数:104被引量:76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腹股沟疝 腹腔镜 疝修补术 切口疝 腹股沟
周太成
作品数:102被引量:48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食管裂孔疝 切口疝
宋晓华
作品数:46被引量:228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研究主题:围手术期 老年患者 切口疝 老年 腹壁切口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