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7篇“ 大众民主“的相关文章
- 论陈独秀的大众民主思想
- 2020年
- 陈独秀认为民主主义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动力,并不完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之后,不应抛弃民主主义,而应扩大民主主义,不能把民主主义仅仅当作推翻资产阶级专政的手段而非我们的目的。无产阶级是民主主义的真正代表,共产主义者是真正的民主主义者。陈独秀追求建立在社会主义基础之上的大众民主。大众民主比无产阶级民主范围更广,对资本主义并不发达、农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中国而言,有其合理之处。他主张将以往人类社会创造的民主制度的有益内容纳入到大众民主之中,体现了其民主思想的螺旋式上升。
- 贾可卿
- 关键词:民主主义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大众民主
- “供给侧改革”视阈下的大众民主及其治理——基于国内外经验的考察
- 2019年
- 任何国家都面临大众如何或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政治事务的问题。作为公众政治参与的一种模式,大众民主也存在着供给侧改革的需求。大众民主的供给侧主要包括民主权利的供给和管理制度的供给。当前,大众民主权利的供给存在着抽象、过剩或不足的问题,大众民主的管理供给存在着制度供给不足、法治管理欠缺以及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大众民主治理的供给侧改革必须强化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和领导作用,加强大众民主管理制度的有效供给,提升民主供给质量,避免劣质民主的输送;同时,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缓步慢行的供给原则,切忌急躁冒进。
- 刘继荣
- 关键词:大众民主政治参与政治权利
- 论西方大众民主与精英民主的交融与竞争——以欧洲公投制度为背景
- 2018年
- 西方民主制度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大众民主与精英民主的竞争,而大众民主与精英民主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公投制度与议会决策。公投作为欧洲国家独特的制度,实行该制度的国家普遍具有权威性,而英国脱欧事件表明公投还兼具咨商性与建议性,公投只是代表选民的意见,投票的结果不能认为是对政府的命令,也不具有约束力。由此体现出精英民主与大众民主并非绝对对立,而是交融与竞争的关系,并且精英民主在国家决策中的意义与日俱增。
- 王荣艳
- 关键词:精英民主大众民主公投
- 大众民主的幻灭与精英民主的萌生——莫斯卡精英主义理论新探
- 2017年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议制民主陷入时代危机催生了对民主理论和民主实践的反思,莫斯卡以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得出了统治阶级原理并以此为逻辑起点解构了大众民主、构建了精英主义的民主学说,对代议制民主进行了修正性肯定。莫斯卡的精英主义理论并非是反民主的,而是开启了民主研究的实证范式、发出了精英民主的先声。
- 樊友凯
- 关键词:民主理论大众民主精英民主
- 从精英民主、大众民主到民粹化民主——论西方民主的民粹化趋向被引量:45
- 2017年
- 西方民主本身的民粹化,包括民主制度、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民粹化。民主内含着民粹主义的基因,即平等主义与个体主义,因而具有向民粹发展的内在趋向。平等主义和个体主义是民主成长的强大动力,它使民主走向繁荣,焕发出活力;但如果它们走向极端,也会驱动民主滑向民粹主义。平等主义由有限平等发展为泛化的极端的平等,形成越平等越好的原则;个体主义突破各种限制走向放纵的个体主义,形成越自由越好的原则;民主由精英民主走向大众民主并进而滑向民粹民主,形成越民主越好的原则。这是民粹主义的三原则。从长过程来看,滑向这三个原则是民主的大趋势。民主的民粹化,导致西方古代民主的两次衰落。现代西方民主从中世纪起源,经历了从精英民主向大众民主的发展。上个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是一个分水岭。当代西方民主受上述三原则的影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民粹化了,并仍然在朝这个方向继续发展。
- 丛日云
- 关键词:民主平等主义个体主义
- 精英民主与大众民主的结合——2017年香港行政长官普选方案的政治分析
- 2017年
- 行政长官普选不仅是关系到香港民主政治发展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国家整体利益的大事,必须把香港行政长官普选放在整个国家层面、放在“一国两制”的大框架下来考量,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行政长官普选的重要意义。从政治学理论来看,2017年香港行政长官普选方案是香港社会彼此冲突的不同利益和原则相互竞争和妥协的产物,是精英民主与大众民主结合而成的结果。提名委员会制度体现了精英民主的精髓,行政长官普选反映了大众民主的要求。提名委员会制度和行政长官普选相互妥协、互为补充。香港只有依据《基本法》,结合历史和现实条件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选举制度.才能走出适应本土的独特民主道路。
- 张定淮刘剑
- 关键词:行政长官精英民主大众民主普选
- “大众民主”与社会整合:中国政党制度构建的理论依据被引量:5
- 2017年
- 分析研究中国政党制度,关键要从政党理论创新的视角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分析中国政党制度不能脱离政党制度运行的政治体制,即建立在群众路线和人民民主基础之上的"大众民主"。"大众民主"一方面是大多数人的民主,另一方面又是积极的、体现人民主体地位的民主。它是党的群众路线与人民民主结合的产物。"大众民主"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所具有的社会整合功能。对社会平等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大众民主"的实现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政治与社会相融合的过程,中国政党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领导职能,政治协商是领导职能发挥的重要方式。
- 董亚炜
- 关键词:大众民主社会整合
- 大众民主、政府扩张与国际体系变迁——对西方国家债务困境的政治解释被引量:3
- 2016年
- 当前西方国家的债务困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不断发展和积累的结果。大众民主到来、政府角色扩张和国际体系变迁构成了西方国家深陷债务困境的基本逻辑,具体机理可表述为:大众民主带来了社会福利的刚性化,这在影响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却使得政府的公共支出持续扩大,进而导致严重的财政失衡。当在大众民主框架内增加税收和削减福利难以实现时,借钱消费成为了政治家与选民的"理性选择"。社会经济事务的复杂化赋予西方国家政府扩张以"合法性",政府维持财政平衡的传统教义被管理有效需求的时代要求所取代,这从另一角度推动了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的加重。不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西方国家利用霸权机制汲取国际财富资源,成功化解了内部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然而,随着国际体系的变迁,西方霸权呈现相对衰落趋势,其国内代价国际转移的做法日益不可持续。霸权红利的减少必然加剧西方国家的债务困境,甚至引发新的政治和社会冲突。
- 刘世强王翔宇
- 关键词:大众民主债务困境
- 协商民主:精英民主与大众民主的融合被引量:1
- 2015年
- 协商民主作为当前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不断地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其关键在于它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实现了精英和民众之间的相互融合,以协商对话等方式改变了以往传统政治格局,对促进精英民主和大众民主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我们应继续完善协商民主形式,寻求更广泛的发展途径以保障精英和民众的有机结合。
- 封艳萍
- 关键词:协商民主精英民众
- 陈独秀大众民主思想研究
- 如果说,思想家的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其结果又反过来影响或创造时代,陈独秀(1879—1942)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中共一大到五大时期的最高领导人,无疑是快速变动的近代中国思想史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其毕...
- 杜哲焱
-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政治建设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郭为桂

- 作品数:59被引量:293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 研究主题:大众民主 民主 公共空间 中央与地方关系 党建
- 刘继荣

- 作品数:30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北大学
- 研究主题:公共领域 思想政治工作 大学生 公共性 互联网条件
- 韩慈

-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研究主题:乌托邦 晚年 大众民主 宪政思想 宪政
- 汪婷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公共空间 大众民主 激进主义 精英民主 民主模式
- 董亚炜

- 作品数:33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 研究主题:行业协会 国家权力 政府职能转变 国家自主性 基层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