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4 篇“ 多神经根神经炎 “的相关文章
急性感染性多 神经 根 神经炎 从寒湿论治的体会 被引量:11 1997年 急性感染性多 神经 根 神经炎 ,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属祖国医学“痿证”范畴。在我们经治的66例GBS中,发现寒湿为其重要致病因素,并从寒湿论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1 寒湿为因 GBS一年四季皆可发病。 孔祥梅 张延群 毛兴爱关键词:G-B综合征 祛寒 痿证 多 神经 根 神经炎 的电生理改变1991年 测定了30例多 神经 根 神经炎 (PRN)正中神经 F波传导速度(FWCV)、运动传导速度(MCV)和F比率(Fr),腓神经 MCV,胫后神经 H反射传导速度(HCV),肌电图,正中和胫后神经 体感诱发电位(SEPs)和脑电图(EEG)。结果FWCV,MCV,Fr和HCV与相应对照组相比P<0.01或0.001。正中神经 近段FWCV和远段MCV之间R=0.36,P<0.01。失神经 电位出现率为14.68%。EEG异常20%,边缘状态23.33%,正常56.67%。正中神经 SEPs各波异常以P_(13)、N_(16)、N_(18)、P_(22)多 见。PRN的N_7-P_(13)、P_(13)-N_(16)、N_(16)-N_(18)峰间潜伏期异常率在成人分别为43.33%,23.33%和20%;在儿童分别为23.33%,30.00%和46.67%。PRN的胫后神经 SEPs各波P_(40),N_(50),P_(60),N_(80)的异常率在成人分别为26.67%、36.67%、36.67%和40.00%;在儿童分别为10.00%、6.67%、16.67%和6.67%。提示PRN对整个周围神经 均有影响,但主要影响近段神经 (可能是神经 根 ),部分患者的中枢神经 系统受累。 郭斌 朱汉英 高雁 曹克勇 唐百府关键词:多神经根神经炎 电生理学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脑电描记术 “独取膀胱经五脏俞”治疗痿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观察应用电针膀胱经五脏俞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验证“治痿独取膀胱经五脏俞”理论。方法:①选择2000-09/2004-05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 内科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住院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49例。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25例及药物组24例。②2组患者根 据病情给予一般常规治疗。针刺组:在基础常规治疗基础上,取心俞、肝俞、脾俞、肺俞、肾俞进行针刺治疗。针刺后接电针仪,用疏密波,电压2V,频率2~30Hz。1次/d,15min/次,共治疗14d。药物组:给予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0.4g/(kg·d),1次/d,连续用5d。③在病程6个月内,对每位观察对象按Hughes运动功能缺损评分法(正常为0分,具有轻微症状及体征1分,能独行5m以上2分,需他人扶持或借助拐杖行走5m3分,卧床不起4分,需人工辅助呼吸5分,死亡6分。)进行动态记录。④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运动功能缺损评分≤2分;无效:治疗后病情无任何好转或虽好转但此后又加重至以前程度或更重,运动功能缺损评分≥3分)。⑤采用t检验进行两样本均数比较,对后期疗效及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4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P>0.05)。②在病程6个月内的临床过程针刺组与药物组发展至高峰的时间、高峰时的运动功能缺损评分、改善1分所需时间、达到≤2分的比率、达到2分所需时间、用呼吸器者未达到2分的比率、平均住院日差异不明显(P>0.05),但针刺组高峰期持续时间明显短于药物组(P<0.05)。③两组患者就诊时、高峰期、病程2周、病程3和6个月运动功能缺损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进入恢复期后,在1个月药物组运动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针刺组(P<0.05)。④两组1年时后遗症的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无副反应发� 王洪峰 黎明全 王富春 东贵荣 王健 张二力关键词:多神经根神经炎 针灸疗法 电针 膀胱经 痿证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预后:5年254例资料回顾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回顾分析各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随访结果,为该病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①选择2000-01/2005-01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收治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254例男154例,女100例,平均(35±19)岁;符合Asbury和美国神经 病学会制订的急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断标准的病历资料。②将全部病例的年龄、性别、发病月份、前驱病史、发病至高峰期及住院时间、首发症状、运动症状、感觉症状、波及颅神经 、植物神经 情况、辅助检查、治疗、随访等均列入Excel病例统计表进行分析统计。并根 据吉兰-巴雷综合征电生理记载和临床表现,结合各型诊断标准对资料较为完整者进行分型。比较各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情况,发病月份分布,前驱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用药情况和康复特点。③计数资料统计描述采用数字或率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计量结果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①分型:经典吉兰-巴雷综合征即急性炎 症性多 发性神经 病89例、吉兰-巴雷综合征变异型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 病32例、未分型急性炎 症性多 发性神经 病或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 病72例、Fisher综合征14例、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34例、复发型吉兰-巴雷综合征5例、全植物神经 功能不全3例。②年龄、性别分布:在各型中性别分布大部分为男多 于女,仅复发性和植物神经 型吉兰-巴雷综合征女>男。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及复发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年龄明显高于急性炎 症性多 发性神经 病、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 病患者(P<0.05~0.01)。③发病月份分布:7,9,10月为吉兰-巴综合征发病高峰。④前驱病史: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有病前感染史比例(25%)明显低于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53.3%)。⑤临床表现:93%以上患者以四肢无力为主要症状;重者患者都迅速出现肢体� 代亚美 王德生 王淑荣 胡晓蕾 赵庆杰 张黎明关键词:多神经根神经炎 康复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重型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观察 2003年 目的 :观察大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 (HD IVIG)治疗重型格林 巴利综合征 (GBS)的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重型GBS的病例 13例 ,于首次发病后 2周内给予HD IVIG治疗 ,剂量为 0 .4 g·kg-1·d-1,连续 5天为一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神经 功能缺损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3例GBS患者治疗前后神经 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 4 .2 3± 0 .4 4与 2 .5 4± 1.4 5 ,治疗后比治疗前降低 1.6 9± 1.18,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同时治疗前后有很高的相关性 (P <0 .0 1)。结论 :HD IVIG治疗重型GBS疗效出现早 ,人工辅助通气时间短 。 钱伟东 李强 屈洪党 丁可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 多神经根神经炎 免疫球蛋白 空肠弯曲菌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003年 空肠弯曲菌属螺旋科弯曲菌属胎儿亚种,为革兰氏阴性弧菌,1972年首次从腹泻患者粪便中成功分离出,并证实为胃肠道疾病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已有30多 年的研究历史,大量报道表明该菌与腹泻、吉兰-巴雷综合征、反应性关节炎 等疾病相关,本文就空肠弯曲菌相关疾病的研究概况及进展综述如下。 肖政 孙万邦 姚新生关键词:肠道疾病 多神经根神经炎 格林-巴利综合征运动神经 传导参数特点 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运动神经 传导参数的异常百分比在不同神经 、不同病程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近20年诊断的100例GBS患者的电生理资料,应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例GBS患者中病程在4周以内的68例,其中正中神经 运动传导速度(MCV)、远端潜伏期(DML)、神经 传导阻滞和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dCAMP)异常率分别为45.6%、27.9%、14.7%和77.9%。在病程第1周内检测,dCAMP异常率最高,其次是MCV和DML。χ2检验表明,各参数的异常率在正中神经 和腓总神经 之间以及在不同病程阶段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GBS运动传导各参数的异常率在正中神经 和腓总神经 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对GBS患者早期进行电生理检测也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王津存 江文 万琪 徐燕 王洪典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 多神经根神经炎 电生理学 GBS 急性Guillain-Barré综合征外周血TNF-α及sIL-2R的变化及发病机制探讨 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olubleinterleukln-2 receptor,sIL-2R)在急性 Guillain-Barre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对30例急性GBS患者外周血TNF-α及sIL-2R水平进行检测,并与24例其他神经 系统疾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CBS患者外周血TNF-α及SIL-2R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及其他神经 系统疾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外周血TNF-α水平的明显增高与GBS的病情进展有关。结论 急性GBS患者有多 种细胞因子异常,TNF-α、SIL-2R可能参与了急性GBS的免疫发病机制过程。 华耀松 钟述猷关键词:SIL-2R 发病机制 双抗体夹心ELISA法 多神经根神经炎 TNF-Α 空肠弯曲菌相关疾病的分子生物学致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002年 空肠弯曲菌(CJ)是引起胃肠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并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及眼肌麻痹-共济失调-无反射综合征的发生关系密切,均以儿童发病率高。近年来在分子水平对CJ致病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发现peblA和 CheY基因的编码蛋白直接参与了 CJ对肠道的黏附和侵袭过程,是 CJ致肠道疾病的重要因素:CJ菌体脂多 糖(LPS)通过分子模拟造成周围神经 损伤,是导致GBS的关键因素,其中neu,cgtA等基因簇参与LPS的唾液酸化,而唾液酸残基一旦与β-D半乳糖结合,就显示出与神经 节苷脂结构上的分子拟似性。这些研究将有利于开展CJ感染的预防工作并为研制CJ疫苗提供新的前景。 冯永嘉关键词:弯曲菌感染 肠道疾病 多神经根神经炎 分子生物学 致病机制 肠道感染 Guillain- Barré syndrome in northwestern China 被引量:1 2001年 We reviewed 100 cases with Guillain- Barré syndrome (GBS) from 1980 to 1999, and found that the features of GBS in electrophysiological classification, age, area, seasonal distributions, and in preceding illness in northwestern China are different in some aspects from those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or in northern China. The demyelinating pattern appeares as a major subtype not only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but also in different test times after symptom onset. 江文关键词:G-B综合征 多神经根神经炎 电生理学 轴索变性
相关作者
江文 作品数:182 被引量:684 H指数:14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癫痫 抗癫痫药物 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 5-溴脱氧尿核苷 齿状回 徐燕 作品数:19 被引量:49 H指数: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元 多神经根神经炎 电生理学 红藻氨酸 视上核 王洪典 作品数:80 被引量:436 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脑缺血 脑出血 5-溴脱氧尿核苷 齿状回 脑缺血再灌注 吴保仁 作品数:65 被引量:172 H指数:6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基因缺失 肌营养不良 基因诊断 DNA微阵列 超微结构 王津存 作品数:70 被引量:309 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5-溴脱氧尿核苷 癫痫持续状态 锂-匹罗卡品 电针穴位刺激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