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96篇“ 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的相关文章
- 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测胎儿机械性QT间期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在测量胎儿机械性QT间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胎儿心脏无异常的早孕期、中孕期和晚孕期孕妇各100名行胎儿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记录左心室流入道及流出道血流频谱,测量机械性QT间期,即自二尖瓣舒张期A峰结束至下一个舒张期E峰开始的时间,同时测量胎儿心率。结果胎儿机械性QT间期和心率呈正态分布,早孕、中孕和晚孕组胎儿机械性QT间期均值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225.25~231.21ms、241.21~248.79ms和253.23~259.45ms;不同孕期组间胎儿机械性QT间期和心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胎儿机械性QT间期与孕周呈正相关(r=0.499,P<0.01),胎儿心率与孕周呈负相关(r=-0.628,P<0.01)。结论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测胎儿机械性QT间期简便易行,图像清晰且重复性好,可为临床诊断胎儿心律失常提供重要依据。
- 耿丹明王鸿吴琳琅王玉新
- 关键词:胎儿心脏QT间期
- 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对QRS时间增宽合并ST段压低的左心室不同步化运动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电活动同步化和机械活动同步化保证心脏正常功能。引起心脏不同步化运动的因素很多,随着彩色脉冲多普勒检查对心脏不同步化运动研究的发展,
- 张伟平
-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同步化运动观ST段压低QRS时间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评价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附52例报告
- 2002年
- 李小毅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糖尿病左心室舒张功能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诊断瓣膜腱索断裂──附7例临床分析
- 1998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CDE)诊断瓣膜腱索断裂的价值。方法:对7例瓣膜腱索断裂者(二尖瓣腱索断裂5例,三尖瓣腱索断裂2例)进行M型UCG、二维UCG及彩色多普勒(CD)检查。在二维UCG上特别注意瓣膜运动情况。结果:二维UCG显示腱索断裂的瓣叶呈特征性的"连枷样"或"挥鞭样"的改变。CD显示过二尖瓣或三尖瓣在收缩期出现五彩镶嵌的反流束。结论:CDE对瓣膜腱索断裂有特异性诊断价值,可代替心血管造影检查。
- 徐宏贵
- 关键词:瓣膜腱索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
- 应用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对心房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及左房容积指数定量评价冠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左房功能的价值。方法冠心病患者153例,根据有或无肺动脉压增高将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组(PH组)和无肺动脉高压组(NPH组)。测量左房被动射血分数、主动射血分数、左房容积指数、左房整体及节段运动速度并进行比较。结果与NPH组患者比较,PH患者左房被动射血分数、主动射血分数和左房整体及节段速度均显著降低(P值均<0.01),左房容积指数显著增高(P<0.01)。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左房容积指数和左房平均组织速度与左房助力泵功能独立相关。结论冠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左房功能减低,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及左房容积指数均能定量评价患者的左房功能。
- 纪宇宏阎国辉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冠状动脉硬化肺动脉高压左心房功能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及临床价值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对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检查的75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房间隔缺损(ASD)16例;室间隔缺损(VSD)26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7例;法洛四联症4例;肺动脉口狭窄4例;其他先天性心脏病8例。其中继发肺动脉高压25例。结论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CDE特征明显,能够明确诊断,为临床提供合理治疗依据。
- 黄培隽
- 肥厚型心肌病与高血压伴室壁增厚患者左心室Tei指数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用Tei指数评价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相近的肥厚型心肌病与高血压伴左心室壁增厚患者左心室功能。方法选取正常人35例(正常组),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增高的高血压患者31例(高血压组),以及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7例(肥厚型心肌病组)。在常规超声检测基础上采用二尖瓣多普勒血流频谱(PW)、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TVI)方法测量Tei指数。结果高血压组与肥厚型心肌病组左心室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W和TVI所测Tei指数(TeiPW和TeiTVI)以及这两种方法测得Tei指数平均值(TeiM)均为正常组(0.38±0.015、0.46±0.07、0.45±0.11)小于高血压组(0.51±0.11、0.60±0.15、0.55±0.08)小于肥厚型心肌病组(0.61±0.10、0.71±0.23、0.63±1.73),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之间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本实验所有超声心动图指标中,上述Tei指数均与室间隔厚度(IVS)和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E峰(E’)相关性较好。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上述Tei指数的独立预测因子一致,为E’和IVS。结论 Tei指数对LVEF正常的肥厚型心肌病与高血压伴室壁肥厚者的左心室整体心功能早期改变具有诊断价值,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减低较高血压伴室壁增厚患者更明显,这两种病变心功能的早期改变以舒张功能减退为主。
- 郭亮李越
-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左心室功能
- 慢性肺动脉高压大鼠下腔静脉多普勒血流频谱的改变与意义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大鼠慢性肺动脉高压模型下腔静脉多普勒血流频谱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野百合碱腹腔注射建立SD大鼠慢性肺动脉高压模型,肺动脉高压模型组32只,对照组8只(注射相同剂量0.9%氯化钠无水乙醇溶液)。采用超声多普勒技术观察记录模型建立前后下腔静脉多普勒血流频谱变化,行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压力。结果成功建立慢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28只,肺动脉高压模型组大鼠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右心室收缩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给药4周后大鼠右心室及右心房上下径增大,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高压模型组给药4周后下腔静脉回心血流速度峰值(S)较给药前显著降低(P﹤0.01),4周后的离心血流速度峰值(a)较给药前显著增高(P<0.01),回心血流峰值与离心血流峰值的比值(S/a)降低,与给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027±1.094,5.768±2.545,P﹤0.01)。结论下腔静脉血流频谱变化可以反映肺动脉压力变化,下腔静脉回心血流峰值与离心血流峰值的比值可以为肺动脉压力评估提供有效参考指标。
- 梁宁南孙丹丹段云友陈洪茂王跃民曹玮刘禧曹铁生
-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肺动脉高压下腔静脉
- 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兔心肌应变及应变率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兔心肌应变及应变率的作用,以评价其对心肌局部功能的影响和意义。方法30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TL组,6只)、慢性心力衰竭组(CHF组,12只)和卡维地洛干预心衰组(CVD组,12只)。CHF组和CVD组兔每周2次耳缘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溶液(浓度:1mg.mL-1)1mL.kg-1,共计8周;对照组同期耳缘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模型组兔自第12周始每日以生理盐水(5mg.kg-1.d-1)灌胃,CVD组兔以等量卡维地洛生理盐水(浓度:1mg.mL-1)灌胃,共8周。分别于第12,20周测定3组兔血清B型钠尿肽(BNP)水平,心脏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缩短分数(FS)等,同时应用心肌应变率显像(SRI)技术检测3组兔左室侧壁和室间隔基底部心肌的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s和SRe)、收缩期和舒张期峰值应变(PSS和PDS)的变化。结果①CHF组和CVD组兔在12周时,其血清BNP水平较CTL组明显升高、LVEDD扩大、LVEF和FS下降,左室侧壁和室间隔基底部心肌SRs,SRe,PSS,PDS明显降低。②20周时,CVD组兔较12周时血清BNP水平和LVEDD明显下降、LVEF和FS明显升高,SRs,SRe,PSS,PDS显著增高;CHF组和对照组上述指标与第12周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慢性心衰时局部心肌收缩期和舒张期峰值应变和应变率降低;卡维地洛可以改善心力衰竭兔整体心肌收缩功能、改善心脏重构;也可以增加收缩期和舒张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改善局部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
- 严静张召才杨继东胡才宝陈昌勤姚丽娜
- 关键词:应变率成像慢性心力衰竭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
- 超声心动图对儿童川崎病早期诊断的作用探讨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ECHO)在儿童川崎病(KD)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1月417例儿童川崎病超声心动图表现,与167例发热待查患儿对比,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儿童川崎病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优势比(DOR)。结果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扩张(41.00%)、管壁及管周异常回声(65.20%)、冠状动脉流速增加(77.93%)和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70.26%)均比发热待查患儿显著增高(P<0.005);川崎病二尖瓣反流(19.9%)和心包积液(4.8%)发病率也比发热待查高(P<0.05);但主动脉根部扩张两组没有差异(P>0.05)。超声心动图诊断儿童川崎病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优势比(95%CI)分别是:(1)冠状动脉瘤:4%、100%、16.0(0.02~9830.33);(2)冠状动脉扩张:41%、98%、39.0(3.00~560.05);(3)管壁及管周异常回声:65%、94%、30.0(6.00~120.36);(4)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70%、88%、17.0(5.00~53.84);(5)冠状动脉峰值流速增加:78%、73%、9.0(4.00~24.01);(6)二尖瓣反流:20%、92%、3.0(0.70~10.65);(7)主动脉根部扩张:4%、93%、0.6(0.11~3.40);(8)心包积液:5%、99%、4.0(0.15~116.42)。早期超声检查组302例(病程<10d)与延迟检查组115例(病程≥10d)比较,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较早,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明显减低(P<0.005)。结论冠状动脉瘤是儿童川崎病特征性表现;管壁及管周异常回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冠状动脉峰值流速增加和冠状动脉扩张可作为超声心动图早期诊断儿童川崎病的主要依据,超声心动图早期诊断川崎病对减少冠状动脉瘤的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 夏焙李姝娜邱宝明陶宏伟袁雄伟李永柏李成荣
-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