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5篇“ 多房棘球绦虫“的相关文章
一种房棘球绦虫亮氨酸氨基肽酶体外荧光底物酶活性检测方法
2025年
目的构建房棘球绦虫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yl aminopeptidase,LAP)体外荧光酶活性检测方法,并与化学发色底物酶活性检测方法进行对比。方法确立荧光底物体外酶活性检测方法的反应条件,并通过分子对接、抑制率、精密度对比荧光底物L-亮氨酸-7-氨基-4-甲基香豆素盐酸盐(Leu-AMC)与化学发色底物L-亮氨酸-4-硝基苯氨(Leu-pNA)之间的差异。结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荧光底物Leu-AMC与蛋白的亲和力大于化学发色底物Leu-pNA。通过观察改变反应条件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确立荧光酶活性检测方法在反应温度为37℃、反应pH为9.0、蛋白浓度为800 nmol/L、反应时长60 min的情况下该检测方法反应效果明显。Leu-AMC在5μmol/L的底物浓度和底物浓度变化的情况下有明显的反应效果和反应差异,通过加入不同抑制剂,荧光底物检测方法相较于化学发色底物检测方法存在组间差异。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以Leu-AMC为底物的房棘球蚴亮氨酸氨基肽酶体外荧光酶活性检测方法,与化学发色底物相比该方法灵敏度更高。
陈嘉瑀戴瑶王顺娟肖杨闫鑫宗刘通袁智浩史凯丽李润乐汤锋
关键词:多房棘球蚴LAP酶活性
一种房棘球绦虫重组P29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房棘球绦虫重组P29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涉及P29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实验动物饲养;重组蛋白P29的构建纯化;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杂交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本...
黎明朱亚洲赵巍
房棘球绦虫感染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2024年
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中绦期)——棘球蚴引起的一类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感染棘球绦虫的终末宿主(犬、狐狸等)是传染源,及时准确检测终末宿主感染状况是防控棘球蚴病的关键环节。本文综述了房棘球绦虫感染的病原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终末宿主房棘球绦虫感染的检测方法研究和试剂盒研发提供指导。
游杰李立孙继文詹舒懿逯文颖周蜓蜓殷宏贾万忠贾万忠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犬科动物分子生物学检测免疫学诊断
房棘球绦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2024年
泡型包虫病是由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房棘球蚴引起的一类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近十年来,随着分子流行病学的发展,房棘球绦虫流行病学研究有了重大进展。本文将从房棘球绦虫国内外流行现状、遗传样性及流行因素进行综述,了解相关研究技术与方法,以期为泡型包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防治及监测提供技术参考。
秦俊梅种世桂陈根马慧赵玉敏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基因分型
青海地区房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遗传分化特征
2024年
目的 对青海地区房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遗传分化特征进行分析,为青海省棘球蚴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玉树、果洛、黄南藏族自治州等棘球绦虫主要自然疫源地捕捉小型哺乳动物,剖检采集包囊,提取包囊组织基因组DNA,PCR扩增细胞色素氧化酶1 (cox1)基因并测序,运用DnaSP v6、Iqtree、BEAST v2.7.4等软件进行单倍型分析、核苷酸态性分析、系统进化树构建及棘球绦虫属分化时间估算。结果从2 864只小型哺乳动物中共获得55份棘球蚴包囊。55份包囊DNA样品均扩增出长度约800 bp的cox1条带,其中37份为房棘球绦虫,18份为石渠棘球绦虫,青海田鼠房棘球蚴患病率为1.96%(37/1 884),高原鼠兔石渠棘球蚴患病率为1.84%(18/980)。37条房棘球绦虫cox1序列共有单倍型5个,以EmH3单倍型为主(占33/37),单倍体样性指数为0.207,核苷酸样性指数为0.033 55,共有156个变异位点。18条石渠棘球绦虫cox1序列共有单倍型8个,以EsH2单倍型为主(占8/18),单倍型样性指数为0.778,核苷酸样性指数为0.060 52;共有14个变异位点。房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的13个单倍型上传GenBank,单倍型EmH1~EmH5的登录号依次为OR821706、 OR821707、 OR830343、 OR830344、 OR826123, EsH1~EsH8登录号依次为OR835156、 OR835157、OR830376、OR830378、OR831110、OR875250、OR835161、OR841080。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房棘球绦虫的5个单倍型与房棘球绦虫亚洲株聚为一支,石渠棘球绦虫的8个单倍型与GenBank中的石渠棘球绦虫聚为一支。基于cox1基因的分化时间结果显示,细粒棘球绦虫房棘球绦虫、石渠棘球绦虫、少节棘球绦虫和伏氏棘球绦虫的共同祖先存在于约5.67百万年前(Mya)(95%CI:4.72~6.66 Mya),细粒棘球绦虫、石渠棘球绦虫房棘球绦虫的平均分化时间约为2.02 Mya (95%CI:1.51~2.49 Mya)。结论 青海地区房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
付永张海宁陈旺开师正合张学勇张学勇朵红郭志宏孟茹朵红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单倍型系统发育分析
房棘球绦虫蛋白Musashi-1的克隆及RNA结合功能初步鉴定
2024年
初步探究Musashi-1蛋白在房棘球蚴中的分布及其与RNA结合的能力。利用RACE技术获得Musashi-1全长,扩增该基因并克隆到载体pET-28a上,表达并纯化Musashi-1重组蛋白用于制备克隆抗体;免疫荧光观察Musashi-1在房棘球蚴组织中的分布;双荧光素酶试验检测Musashi-1蛋白与RNA结合能力。结果显示房棘球绦虫Musashi-1基因有两个转录本,分别为1017 bp和966 bp。Western-blot结果表明,制备的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天然房棘球绦虫Musashi-1蛋白。免疫荧光试验表明Musashi-1蛋白主要分布在房棘球蚴生发层细胞中。在亚细胞水平上,Musashi-1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双荧光素酶试验表明Musashi-1蛋白能够与Musashi家族共识别RNA基序(富含GUA)结合。本研究确定了编码Musashi-1基因的全长,证实Musashi-1蛋白主要分布在房棘球蚴生发层细胞中,具有RNA结合能力。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房棘球绦虫Musashi-1蛋白在房棘球蚴生发层细胞中的功能提供了帮助。
吴易璇仲顺虎郭小腊陈轶霞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RNA结合蛋白MUSASHI-1
房棘球绦虫的纳米抗体EmCN4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提供了抗房棘球绦虫的纳米抗体EmCN4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纳米抗体EmCN4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通过噬菌体展示文库筛选针...
李润乐汤锋胥瑾格日力高申涵辛明远刘文婧马敬唯彭司南赵嘉李玉姣
房棘球绦虫EM13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2024年
目的 构建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Em13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在NCBI数据库中检索并下载EM1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EM13蛋白质的基本理化性质及功能。通过PCR方法扩增Em13基因。双酶切目的基因和载体质粒pET28a,经T4连接酶连接,将连接产物转化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结果 EM13蛋白由426个氨基酸组成,包括63个酸性氨基酸和56个碱性氨基酸,分子质量为47 535.12,等电点为5.64,为亲水性蛋白,不含有信号肽序列和跨膜结构域,含F-BAR和SH3结构域。磷酸化位点预测显示有29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16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7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以及25个翻译后修饰位点。其二级结构α-螺旋所占的比例为58.45%,β-转角占2.58%,无规则卷曲占35.45%。抗原表位预测显示EM13含有5个潜在的优势B细胞表位、24个潜在优势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和14个潜在优势辅助性T细胞表位。序列比对显示与房棘球绦虫EM13蛋白序列同源性最高的来自细粒棘球绦虫EG13。构建了Em13/pET28a重组质粒,测序后与NCBI中录入的序列进行比对,结果一致。结论 EM13蛋白具有较的抗原结合位点,且构建了Em13/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为EM13蛋白作为泡性棘球蚴病的特异性诊断抗原或疫苗候选抗原的鉴定奠定了基础。
尚再玲王明霞乔飞李亚宁马学琳黑君虎王娅娜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生物信息学重组质粒
一种用于同时检测细粒棘球绦虫房棘球绦虫的双重PCR引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同时检测细粒棘球绦虫房棘球绦虫的双重PCR引物,所述细粒棘球绦虫引物的碱基序列为SEQ ID NO:1、SEQ ID NO:2,房棘球绦虫引物的碱基序列为SEQ ID NO:3、SEQ ID N...
刘帅 赵莉 班万里 吾力江·卡马力 潘星羽 王冰洁 张壮志 王延 张旭 雒维东 王思云 艾分·沙比汗 喀迪尔丁·艾尔肯 权晨曦 穆尼拉·特列吾汗 柳梦婕
乳酸乳球菌介导的房棘球绦虫EmⅡ/3疫苗的构建、鉴定及表达
2024年
目的构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LL)介导的房棘球绦虫EmⅡ/3疫苗,并探讨其表达效率。方法以pCD-EmⅡ/3质粒为模板扩增EmⅡ/3基因,采用XbaⅠ和Hin dⅢ双酶切后插入pMG36e质粒,构建重组质粒pMG36e-EmⅡ/3,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抽提质粒进行双酶切鉴定;电穿孔转化LL MG1363株,构建房棘球绦虫重组(r)LL-EmⅡ/3疫苗。对rLL菌株进行罗红霉素抗性筛选后,抽提质粒进行PCR鉴定,并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进行表达鉴定。结果pMG36e-EmⅡ/3重组质粒双酶切鉴定,出现大小约3600 bp的载体条带和1759 bp的EmⅡ/3基因条带。以具有罗红霉素抗性的rLL菌株中抽提的质粒为模板,PCR可扩增出大小为1759 bp的EmⅡ/3基因;SDS-PAGE显示,rLL-EmⅡ/3疫苗可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66×103的EmⅡ/3蛋白,培养3 d的表达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Western blot显示,表达蛋白可被泡型棘球蚴感染的鼠血清识别。结论成功构建房棘球绦虫rLL-EmⅡ/3疫苗,其表达的EmⅡ/3蛋白具有特异的抗原性。
李文桂欧兴坤何爱琳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乳酸乳球菌疫苗

相关作者

李文桂
作品数:393被引量:757H指数:17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疫苗 细粒棘球绦虫 日本血吸虫 多房棘球绦虫 铜绿假单胞菌
朱佑明
作品数:87被引量:316H指数:11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多房棘球绦虫 疫苗 细粒棘球绦虫 重组BCG-EM14-3-3疫苗 重组BCG-EG95疫苗
王鸿
作品数:37被引量:98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多房棘球绦虫 疫苗 重组BCG-EM14-3-3疫苗 免疫小鼠 重组BCG
陈雅棠
作品数:265被引量:778H指数:17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疫苗 卡氏肺孢子虫 载体介导 双氢青蒿素 细粒棘球绦虫
杨梅
作品数:47被引量:115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航天医院
研究主题:细粒棘球绦虫 BB 多房棘球绦虫 疫苗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