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20篇“ 多基因遗传“的相关文章
- 4个水稻谷粒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 2025年
- 谷粒性状是决定水稻产量和米质的重要性状。为阐明水稻谷粒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创制长粒高产型水稻育种材料提供遗传信息,分别以复粒稻、老挝常规稻为母本,太空小农占2号、美香占2号和R3189为父本配制了复粒稻/太空小农占2号(C1)、复粒稻/美香占2号(C2)、复粒稻/R3189(C3)和老挝常规稻/美香占2号(C4)4个不同类型的杂交组合,调查4个组合P_(1)、P_(2)、F_(1)和F_(2)群体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4个谷粒相关性状,分析4个性状间的相关性,同时利用SEA软件包对4个谷粒性状进行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水稻谷粒长宽比与粒长、粒宽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分别表现出正相关和负相关,千粒重与粒长、粒宽间的相关性均为正向极显著相关,4个组合中表现一致;除C1、C3中的粒长和C4中的粒长、长宽比和千粒重表现出受1对主基因控制外,其余组合中的谷粒性状均表现出受2对主基因控制,但主基因间的作用方式不尽相同。4个组合的4个谷粒性状均表现为主基因遗传,可采用杂交、回交和复交的方法,对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4个谷粒性状进行遗传改良。
- 卢超唐小美周娟李柱龚立华鲁方华彭元群操成波王中美
- 关键词:水稻谷粒性状
- 辣椒果实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蔬菜种质资源创新实验室提供的辣椒品系AA5与CK18为亲本构建F 2代群体,统计调查群体各性状的分离情况,经相关性分析以及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的方法来获得辣椒6个果实性状的主基因模型以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6个果实性状皆是受主基因调控的数量性状,而且其相关性密切。辣椒果形指数、果肉厚度和果宽等3个性状中存在两组等加性主基因,属于2MG-EA模型;果长和单果质量存在两组加-显性主基因,属于2MG-AD模型;果皮硬度性状的遗传属于1MG-AD模型,存在一组加-显性主基因。辣椒的果形指数和单果质量第1对主基因的正加性更显著。果皮硬度和果长性状的主基因效应为负显性以及正加性。果宽和果肉厚度性状的两对主基因表现为正向等加性。主基因遗传率∶单果质量(53.69)>果宽(48.42)>果长(34.67)>果肉厚度(25.42)>果皮硬度(22.91)>果形指数(22.23)。因此辣椒的这6个果实性状不宜于低代开展选育。研究结果为本材料的后续分子标记以及更高效、更具针对性的辣椒分子选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 陈楠周云云陈朗张华锋陈儒钢
- 关键词:辣椒果实性状主基因+多基因
- 茄子果实形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果实形状是园艺作物商品性的主要指标之一。明确茄子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可为开发相关分子标记以及选育消费者喜欢的果形新品种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卵圆茄BC01和长条茄Rf为亲本,构建P_(1)、P_(2)、F_(1)、F_(2)世代遗传群体,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果实纵径、横径和果形指数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茄子果实纵径、横径和果形指数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性,F_(2)代的果实纵径、横径和果形指数均呈双峰偏态分布。果实纵径由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遗传效应以加性效应控制为主,主基因起增效作用,在F_(2)代的遗传率为73.41%;果实横径由2对等加性主基因控制,主基因起减效作用,在F_(2)代的遗传率为90.99%;果形指数由1对加性主基因控制,在F_(2)代的遗传率为81.46%。
- 张永楠黄诗诗胡胜平王鹏钟川阳燕娟于文进
- 关键词:茄子果实形状主基因+多基因
- 节瓜果肉叶绿素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对节瓜果肉叶绿素含量进行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研究果肉颜色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及遗传机理,为选育优质节瓜品种奠定基础。【方法】该研究利用节瓜自交系J16(白肉)和FJ5(绿肉)形成P_(1)、P_(2)、F_(1)、F_(2)4个世代群体,通过肉眼观察节瓜果肉颜色并测量其叶绿素含量,利用遗传模型分析软件包对果肉叶绿素含量进行遗传模型的分析,得出极大似然函数值和最小赤池信息量准则(AIC)值。随后选择3个AIC值最小的模型作为备用模型并进行适合性检验。最后计算出最优遗传模型的一、二阶遗传参数,并对主基因、多基因等遗传效应值进行分析。【结果】叶绿素含量是节瓜绿色果肉形成的关键因素,节瓜F_(1)代果肉颜色和叶绿素含量介于亲本之间且稍偏向于白肉亲本(P_(1)),F_(2)代果肉颜色和叶绿素含量表现为数量性状特征。果肉叶绿素含量最适遗传模型为MX2-ADI-ADI,即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在一阶遗传参数中,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绝对值之和(d_(a)+d_(b))大于2对显性效应绝对值之和(ha+hb),且d_(a)>d_(b),表明第1对主基因的负向加性效应为主。在上位性遗传效应中,以基因加性-加性互作正向效应为主。二阶遗传参数表明,主基因遗传方差为32.1590,多基因遗传方差为1.1540,同时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3.69%和3.36%。【结论】节瓜果肉颜色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均远大于多基因遗传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因此,在节瓜果肉颜色育种过程中要重视利用主基因,可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以及采用组合育种的途径对节瓜进行改良。
- 高银彭家柱汪国平乔燕春
- 关键词:节瓜果肉颜色叶绿素含量主基因
- 花椰菜“坐球高度”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坐球高度”是评价花椰菜品种是否适合机械化采收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为了解析花椰菜“坐球高度”性状的遗传规律,使用早熟、紧实型花椰菜F 7代自交系ZAASC4101与芥蓝F_(6)代自交系ZAASJ1401为亲本构建了包括P_(1)、P_(2)、F_(1)、F_(2)、B_(1)、B_(2)的6个联合世代群体,利用主茎高度(六世代群体)和叶痕间距(F_(2)群体)两个指标来锚定“坐球高度”性状。研究结果表明,F_(2)群体中主茎高度与叶痕间距数值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52),并且这两个指标均为连续性的近似正态分布,符合数量遗传的特征;主茎高度的六世代群体遗传分析和叶痕间距的F_(2)群体遗传分析结果均表明,花椰菜“坐球高度”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为: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表明该性状主要受两对主基因+多个微效基因的控制,并且遗传率达到97.84%。因此,可以利用连锁分子标记在早期世代对花椰菜“坐球高度”性状进行辅助选择和遗传改良。综上,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定位和挖掘控制花椰菜“坐球高度”性状的关键基因,最终利用生物技术手段育成适宜机械化采收的花椰菜新品种奠定了前期研究基础。
- 蔡诗怡虞慧芳王建升祝彪沈钰森顾宏辉盛小光
- 关键词:花椰菜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数量性状
- 薄皮甜瓜果实单瓜种子数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 2024年
- 为探究薄皮甜瓜果实单瓜种子数的遗传规律,本研究以薄皮甜瓜自交系M125(P_(1))为母本,M30(P_(2))为父本,构建6世代(P_(1)、P_(2)、F_(1)、F_(2)、B_(1)、B_(2))群体,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和多世代联合分析法对单瓜种子数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薄皮甜瓜单瓜种子数最优遗传模型为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MX2-ADI-ADI),F_(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0.2622%和16.2708%,表明单瓜种子数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因此,在育种过程中对薄皮甜瓜单瓜种子数的选择适宜在较早世代进行。
- 陈英达李怡冰潘玉朋郭静茹徐蒙刘振宁张宁
- 关键词:薄皮甜瓜主基因+多基因
- 有棱丝瓜早熟相关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 2024年
- 【目的】通过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有棱丝瓜早熟性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为早熟丝瓜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高代自交系有棱丝瓜LC034(♀)和LC052(♂)为亲本构建6世代群体,采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离法分析有棱丝瓜的4个早熟相关性状(第一雌花节位、始花期、第一坐果节位和始收期)遗传规律。【结果】LC034的4个早熟相关性状均极显著低于LC052(P<0.01)。F_(1)、BC_(1)P_(1)、BC_(1)P_(2)和F_(2)代群体的4个早熟相关性状变异系数为8.70%~25.46%、14.77%~37.67%、19.93%~38.97%和22.37%~46.81%,且4个早熟相关性状在F_(2)代群体的分离频率分布均包含多种正态分布的混合分布。MX2-ADI-ADI为第一雌花节位和第一坐果节位的最优遗传模型,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第一雌花节位在BC_(1)P_(1)、BC_(1)P_(2)和F_(2)代群体的主基因遗传率(h^(2)_(mg))分别为4.63%、84.69%和79.99%,多基因遗传率(h^(2)_(pg))为74.60%、0和0;第一坐果节位在BC_(1)P_(1)、BC_(1)P_(2)和F_(2)代群体的h^(2)_(mg)分别为2.38%、82.86%和76.45%,h^(2)_(pg)为57.04%、0和0。2MG-ADI为始花期的最优遗传模型,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在BC_(1)P_(1)、BC_(1)P_(2)和F_(2)代群体的h^(2)_(mg)分别为72.02%、79.05%和86.53%。2MG-AD为有棱丝瓜始收期最优遗传模型,属于2对主基因控制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在BC_(1)P_(1)、BC_(1)P_(2)和F_(2)代群体的h^(2)_(mg)分别为62.33%、84.79%和85.07%。【结论】有棱丝瓜的第一雌花节位、始花期、第一坐果节位和始收期均表现为数量性状的特点,受多基因的控制,其中第一雌花节位和第一坐果节位受2对主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始花期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始收期受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
- 陈琴郭元元李洋康德贤张力孙晓研宋焕忠唐娟文俊丽陈振东
- 关键词:有棱丝瓜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 识别阿尔茨海默病高危人群的多基因遗传风险分数模型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阿尔茨海默病高危人群识别的SNP标志物的多基因遗传风险分数模型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阿尔茨海默病高危人群识别的SNP标志物的多基因遗传风险分数模型及其试剂盒和应用,所述标志物包括rs429358、...
- 赵东生易翔龚雪情
- 一种利用伊辛模型的多基因遗传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伊辛模型的多基因遗传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读取原始样本的SNP数据,计算各单核苷酸多态性之间的相关系数;获取目标疾病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公开数据,设定P值的阈值,作为后续筛选SNP的基准:根据原始...
- 徐宸原王曰海戴庭舸
- 一种基于组织特异调控网络图谱的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计算方法和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组织特异调控网络图谱的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计算方法和系统。该方法的步骤包括:对于给定表型或者疾病,获取其GWAS的汇总统计数据以及人群的表型和基因型数据;利用获取的数据,构建以组织特异调控网络图谱为基础的...
- 冯占营王勇
相关作者
- 戚存扣

- 作品数:294被引量:1,859H指数:26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甘蓝型油菜 油菜 甘蓝型 选育 杂交油菜
- 洪德林

- 作品数:130被引量:776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粳稻 水稻 杂交粳稻 配合力 SSR标记
- 陈俊意

- 作品数:98被引量:137H指数:7
- 供职机构: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青蒿 磷效率 玉米 玉米基因型 青蒿素含量
- 于海秋

- 作品数:157被引量:1,025H指数:19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花生 玉米 低钾胁迫 花生品种 光合特性
- 岳辉

- 作品数:41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丹东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玉米 玉米杂交种 玉米自交系 自交系 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