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9篇“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文章
- 急性酒精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合并急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急性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常见于一氧化碳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本研究报道1例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在经过短暂的“假愈期”后又出现新的中枢、周围神经损害的症状,通过应用激素冲击、高压氧及康复训炼等治疗后患者基本恢复日常生活。急性酒精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合并急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例较为罕见,这也提示临床中要关注中毒性疾病演变的特点及早期利用多结构影像学进行分析评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尽早诊断及治疗。
- 方婷张少浩何新界林麒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害激素冲击
- 岭南火针治疗痰瘀阻络型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 目的:以手足三阳经之井、经、合穴取穴为切入点,观察岭南火针对痰瘀阻络型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Diabetes Distal Symmetrical Polyneuropathy,DSPN)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相关发病...
- 李美玲
- 关键词:META火针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 免疫异常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1例
- 2022年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或Buerger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节段性炎症性血栓闭塞性周围血管疾病,通常累及年轻男性吸烟者的中、小血管。目前研究认为TAO是一种与免疫和自身免疫相关的炎症性疾病,但还未有明确的生物标志物表明在有异常疾病表现的患者或有动脉粥样硬化或自身抗体的风险因素的患者中可以诊断为TAO,因此对于TAO的诊断和治疗仍然存在巨大的争议。因此本研究通过对1例免疫异常的TAO患者诊疗过程做一汇报,同时对目前TAO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提出对TAO的诊断及治疗的体会。
- 程敏马敏江吕桦崔小丽
- 关键词:免疫异常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神经节苷酯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20年
- 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属于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最常见类型。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血糖情况未能很好控制,同时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并且随着病程的逐渐延长,DPN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Kim等报道了一组糖尿病患者,经过随访25年,其DPN的发生率由最初的7.5%增加至25.0%。由于诊断DPN的标准及检查手段不一,临床上报道的发生比例也不一。如果以周围神经电生理检查为诊断依据,DPN的发生率几乎可以占到全部糖尿病患者的90%。面对临床上越来越多的DPN患者,面对患者越来越高的生活质量需求,本科自2015年开始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注射液(简称GM1)联合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短期积极治疗DPN,效果非常显著。现报告如下。
- 陆金鑫吴建国方志荣
- 关键词:神经系统并发症神经节苷酯神经电生理检查GM1高压氧治疗DPN
- 中医综合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DSPN)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1
- 2019年
- 观察'中药内服+皮肤针扣刺+背部走罐'的中医综合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皮肤针扣刺+背部走罐'治疗,对照组采用'硫辛酸+前列地尔+甲钴胺'治疗。以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iton Velocity,NCV)、密歇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评分(Michigan Diabetic Neuropathy Score,MDNS)、中医症状评分及SF-36为观察指标,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在SF-36评分及中医症候评分上有统计学差异,且治疗后疗效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MDNS评分及SF-36评分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改善MDNS评分及NCV评分方面疗效相当(P>0.05)。结论:中医综合干预能够有效改善DSPN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方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周建伟王欣欣郑玉英赵菁菁黄晓华张继成皮燕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34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34例临床疗效。方法:68例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并根据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糖神安汤剂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34例临床疗效显著,改善了生活质量和预后,提高了治愈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伍学瀚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 针刺治疗糖尿病患者肢体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8
- 2016年
- 目的:比较针刺与西药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患者肢体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1例)和西药组(29例)。两组皆进行基础治疗,使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此基础上,针刺组予以针刺膈俞、胃脘下俞、肝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太溪、阿是穴等进行治疗;西药组采用硫辛酸0.6g、前列地尔10mg静脉滴注。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d,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针刺组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各自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两组间腓总神经SNCV及MNCV比较,针刺组优于西药组(均P<0.05);两组间正中神经MNCV比较,针刺组优于西药组(P<0.05);正中神经S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3.9%(26/31),优于西药组的62.1%(18/29,P<0.05)。结论:针刺和常规西药方法治疗糖尿病患者肢体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皆具有良好的疗效,针刺在改善患者感觉障碍、反射及肌力减弱等临床体征、提高患者神经的传导性及临床疗效方面优于西药组。
- 路玫李昆珊王佳丽
- 关键词: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 甲钴胺辛伐他汀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佐治糖尿病性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分析甲钴胺、辛伐他汀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佐治糖尿病性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DSPN)的临床疗效。方法:进入研究并确诊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给予甲钴胺、辛伐他汀,方剂补阳还五汤加味;对照组单纯采用甲钴胺、辛伐他汀片口服,不加中药方剂。2周为一疗程,1疗程结束后休息1-2d,继续下一疗程。2个疗程作为一个观察周期。结果:观察组中,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中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SPN临床疗效较好,尤其是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在治疗中作用值得肯定。
- 周加权廖启东刘兵
-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
- 温经通络方外用治疗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94例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温经通络方外用治疗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对94例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饮食治疗、体育运动以及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外用温经通络方浸泡,擦浴。结果显效45例,有效4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2.6%。结论温经通络方外用治疗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较为满意,遵医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董云飞
-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浸泡擦浴
- 用于预防或治疗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小牛血去蛋白制剂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小牛血去蛋白制剂,其中将所述小牛血去蛋白制剂经肠胃外给药至少一次并且其中在经肠胃外给药后进行一段时间的经肠给药。优选地,每日一次静脉内给予20个剂量的小牛血去蛋白制剂...
- L·莫夫西斯扬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