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386篇“ 外周血T细胞“的相关文章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与外周血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分子3、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与外周血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分子3(Tim-3)、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83例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组,选取体检健康者86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组织及外周血Tim-3、SOCS3表达。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自身免疫相关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6、IL-21以及趋化因子C-C Motif趋化因子配体2(CCL2)、C-X-C Motif趋化因子配体9(CXCL9)、趋化因子C-C-基元受体6(CCR6)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Tim-3、SOCS3表达与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im-3、SOCS3表达水平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价值。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自身免疫性肝炎组Tim-3、SOCS3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炎组炎症因子(IL-2、IL-6、IL-21)、趋化因子(CCL2、CXCL9、CCR6)以及Tim-3和SOCS3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im-3、SOCS3与炎症因子IL-2、IL-6、IL-21及趋化因子CCL2、CXCL9、CCR6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im-3、SOCS3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价值优于各自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Tim-3、SOCS3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肝组织及外周血中均呈高表达,两者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张静妮张莹岳虹
关键词: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肺部肿瘤射频消融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肺部肿瘤射频消融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1月泰安市中医医院行射频消融的120例肺部肿瘤患者,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行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射频消融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45/60)比对照组的55.00%(33/6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5,P<0.05)。治疗前,两组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小板降低、消化道症状及肝肾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射频消融对肺部肿瘤疗效较好,可调节肺部肿瘤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改善患者免疫抑制状态。
刘峰乔元勋
关键词:肺部肿瘤射频消融外周血T细胞亚群
加味过敏煎联合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特应性皮炎风湿蕴肤证患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细胞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观察加味过敏煎联合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特应性皮炎(AD)风湿蕴肤证患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亚群细胞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4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AD风湿蕴肤证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度普利尤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加味过敏煎联合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特应性皮炎积分(SCORAD)评分、外周血Th1、Th2细胞比例、Th1/Th2、Th17细胞比例及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17、γ干扰素(IFN-γ)]水平。统计治疗3个月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8.15%,高于对照组(9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皮肤病变范围、皮损程度、主观症状、SCORAD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皮肤病变范围、皮损程度、主观症状、SCORAD总分分别为(10.97±2.01)、(3.37±1.06)、(2.35±0.86)、(16.34±3.75)分,均低于对照组[(18.52±2.49)、(6.68±1.37)、(3.27±1.04)、(23.81±5.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外周血Th1、Th1/Th2均较治疗前升高,Th2、Th17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外周血Th1、Th1/Th2分别为(14.17±2.95)%、2.17±0.35,均高于对照组[(12.23±2.16)%、1.74±0.26],Th2、Th17分别为(6.54±1.09)%、(19.36±3.44)%,均低于对照组[(7.02±1.23)%、(20.89±3.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清IL-4、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清IL-4、IL-17水平分别为(7.59±1.10)、(20.69±3.29)ng/L,均低于对照组[(9.01±1.13)、(21.64±3.38)ng/L],IFN-γ水平为(18.02±3.65)ng/L,高于对照组[(16.46±3.2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过敏
姚荣李元文胡博任雪雯邓宇童孟醒
关键词:加味过敏煎特应性皮炎辅助性T细胞亚群
采用栓弹力图监测指导液制品输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凝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老年恶性肿瘤患者采用栓弹力图监测(TEG)指导输外周血T细胞亚群、凝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2月—2024年11月合肥京东方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指导输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研究组予以TEG指导输,对照组则予以传统方法指导输。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凝功能指标[凝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活酶时间(APTT)、凝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栓弹力图指标[凝块形成时间(K)、最大凝块强度(MA)、综合凝指数(CI)、凝反应时间(R)、凝块生成速率(Angle)]、输注液情况。结果输后,2组患者CD8^(+)值与同组输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3^(+)、CD4^(+)和CD4^(+)/CD8^(+)值均低于同组输前(P<0.05),研究组CD3^(+)、CD4^(+)和CD4^(+)/CD8^(+)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TT、APTT、PT值均小于同组输前(P<0.05),FIB水平均高于同组输前(P<0.05),研究组患者TT、APTT、PT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而FI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K、R值小于输前(P<0.05),而MA、Angle、CI值升大于输前(P<0.05)。结论TEG用于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输指导中,可能改善患者凝功能,而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
袁珊珊高德玉
关键词:老年恶性肿瘤血栓弹力图输血治疗细胞免疫功能
泼尼松龙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泼尼松龙(PDNL)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SLEN)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医院收治的126例SLEN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PDNL治疗)与研究组[63例,PDNL+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CTX)治疗],比较2组治疗6个月时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外周血T细胞水平、炎症相关指标水平、肾功能指标水平,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时,研究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Z=3.61,χ^(2)=5.90,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6个月时,外周血T细胞CD3^(+)、CD4^(+)、CD4^(+)/CD8^(+)水平均升高,CD8^(+)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t=10.92、11.21、8.56、11.77,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6个月时白细胞介素(IL)-4、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肌酐、尿素氮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水平较对照组低(t=14.50、13.34、14.94,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0.05)。结论PDNL联合免疫抑制剂CTX治疗SLEN临床疗效较好,利于降低机体炎症水平,改善患者外周血T细胞水平及免疫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联合用药安全性较高。
查会波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慢性淋巴细胞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对慢性淋巴细胞病(CLL)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2例CL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BTK抑制剂+常规治疗)和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T细胞亚群治疗前后的变化、不良反应事件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3.3%,高于对照组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1402±478)个/μl、CD4^(+)(700±241)个/μl、NK细胞(389±168)个/μl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52±272)个/μl、(585±192)个/μl、(302±134)个/μl]。观察组出(1例)、消化道不适(0例)及不良反应种类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TK抑制剂对CLL患者具有疗效,能够促进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恢复,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同时减少部分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施方静罗信国蒋志勇
HBV相关肝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细胞因子水平研究
2024年
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细胞因子水平与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不同疾病程度的HBV相关肝病患者的T细胞细胞因子水平及与肝病阶段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探究.目的探究不同阶段HBV相关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计数、细胞因子变化特点及关联性.方法本研究为一项观察性研究,共纳入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6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decompensated cirrhosis,DCC)患者122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109例,收集患者一般信息、病史、治疗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Child-Paugh分级及HCC患者肿瘤巴塞罗那分期,分析各项指标,尤其是T细胞亚群计数及细胞因子的组间差异及特征.结果HBV相关肝硬化、HCC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水平与Child分级A到C呈负相关.HCC患者CD8^(+)T细胞绝对计数显著低于DCC[240(150-379)cells/μLvs 277(154-435)cells/μL,P<0.05]及CHB[240(150-379)cells/μL vs 452(269-706)cells/μL,P<0.001]患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在HCC组均最高.DCC、HCC患者Child-Paugh分级越差,CD3^(+)、CD8^(+)T细胞水平越低,IL-6水平越高.HCC患者CD3^(+)、CD8^(+)T细胞水平随着肿瘤巴塞罗那分期由A到D呈下降趋势,IL-6呈上升趋势.且肝硬化、HCC患者CD3^(+)(r=-0.340,P<0.001)、CD8^(+)(r=-0.353,P<0.001)T细胞水平与IL-6升高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HBV相关肝硬化、HCC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计数与Child分级(由A到C)呈负相关,且IL-6水平与CD8^(+)T细胞计数存在负相关关系.
刘晨瑞李亚萍王怡恺张雯郝苗王文俊李婷党双锁
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期细胞因子
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PD-1分子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及CD4+T细胞、CD8+T细胞及其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PD-1)的表达水平;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及CD4+T细胞、CD8+...
张龙志
关键词:肺癌小细胞肺癌CD4+T细胞CD8+T细胞
抑郁症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Tregs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
2024年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郁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初诊抑郁症患者82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的4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将病例组患者分为重度抑郁组(23例)和轻中度抑郁组(59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T细胞Tregs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浆中IL-6、IL-10、INF-γ以及TNF-α水平,对比分析T细胞亚群、Tregs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初诊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CD8^(+)TTregs细胞比例显著升高,CD4^(+)/CD8^(+)比值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13±9.24)%比(26.72±8.12)%,(5.31±1.65)%比(12.41±2.52)%,(1.71±0.32)比(1.28±0.51),t=3.22、5.94、4.20,P值均<0.05],CD3^(+)T、CD4^(+)T细胞比例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IL-6和INF-γ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89±2.11)pg/mL比(1.81±1.17)pg/mL,(28.12±11.02)pg/mL比(13.18±6.41)pg/mL,t=5.10、7.59,P值均<0.05],IL-10、TNF-α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抑郁症患者Tregs和IL-6水平较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3.11±2.92)%比(8.31±2.05)%,(3.21±2.37)pg/mL比(2.59±1.91)pg/mL,t=7.43、5.93,P值均<0.05],而CD8^(+)T、INF-γ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抑郁症患者CD8^(+)TTregs细胞比例,IL-6、INF-γ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72±8.12)%比(22.18±8.14)%,(12.41±2.52)%比(8.11±1.95)%,(2.89±2.11)pg/mL比(
杨娟许华斌张光满孙斌张利红
关键词:抑郁症T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细胞因子
基于外周血T细胞亚群判断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外周血T细胞亚群判断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及其应用,该系统包括:样本采集和处理模块,被设置为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检测模块,被设置为针对通过所述样本采集和处理模块获得的所...
张琦荀敬张金禄姜晓琳刘宾王西墨

相关作者

李扬秋
作品数:593被引量:804H指数:1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研究主题:TCR T细胞 白血病 基因扫描 克隆性
陈少华
作品数:471被引量:979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TCR T细胞 外周血 T细胞受体 VΒ
杨力建
作品数:347被引量:435H指数:10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研究主题:TCR T细胞 VΒ T细胞受体 克隆性
李萡
作品数:109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研究主题:TCR 再生障碍性贫血 外周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基因表达
刘薇薇
作品数:191被引量:604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
研究主题:中毒 苯中毒 1,2-二氯乙烷 亚急性 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