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69 篇“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 “的相关文章
外周血 嗜 酸 粒细胞 百分比联合鼻窦CT评分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2025年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实施外周血 嗜 酸 粒细胞 (eosinophil,EOS)百分比联合鼻窦CT评分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23年1—12月诊断的80例CRSwNP患者,以病理组织EOS计数为准,分为嗜 酸 粒细胞 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ECRSwNP)组(38例)和非嗜 酸 粒细胞 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non-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Non-ECRSwNP)组(42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外周血 EOS个数、百分比、绝对值,鼻窦CT嗅裂、筛窦、上颌窦总评分与筛窦评分/上颌窦评分(E/M)比值。结果ECRSwNP组外周血 EOS个数(95.28±27.02)个、EOS百分比(8.63±1.25)%、EOS绝对值(0.61±0.12)×10^(9)/L,鼻窦CT嗅裂总评分(3.13±0.76)分、筛窦总评分(6.67±1.32)分、E/M比值(3.34±0.71),均高于Non-ECRSwNP组的(66.19±18.64)个、(3.04±0.96)%、(0.25±0.07)×10^(9)/L、(1.94±0.25)分、(4.51±1.06)分、(1.58±0.46),鼻窦CT上颌窦总评分(1.87±0.36)分比Non-ECRSwNP组的(2.97±0.54)分更低(P<0.05);回归分析显示,CRSwNP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外周血 EOS个数、EOS百分比及鼻窦CT中的嗅裂总评分、筛窦总评分(P=0.005、0.007、0.012、0.018),外周血 EOS百分比、E/M比值是预测ECRSwNP的主要影响因素(P=0.004、0.035)。结论外周血 EOS百分比联合鼻窦CT评分可有效鉴别诊断ECRSwNP与Non-ECRSwNP。 刘虎山 李静 罗丽丽关键词: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伴有外周血 嗜 酸 粒细胞 升高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合并外周血 嗜 酸 粒细胞 (EOS)升高的临床特征情况。方法对洛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EOS升高情况分为EOS正常组(30例,EOS<100个/μL)与EOS升高组(32例,EOS≥100个/μL),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情况和三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OS升高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均高于EOS正常组,肺功能指标与6 min行走距离均低于EOS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OS升高组患者接受三联治疗有效率高于EOS正常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合并EOS升高疾病程度更为严重,三联治疗效果较优。 任兵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肺功能及外周血 嗜 酸 粒细胞 计数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呼气末一氧化氮(FeNO)、肺功能与外周血 嗜 酸 粒细胞 计数(Eos)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航天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就诊的92例慢性咳嗽患者,根据国内最新指南标准分为CVA组、非CVA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肺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FeNO、血 常规、外周血 Eos计数检测。结果CVA组患者的FeNO、外周血 Eos计数水平显著高于非CV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CVA组的肺功能FEV_(1)、FEV_(1)/FVC低于非CVA组,两组间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CVA组内,FeNO与外周血 Eos计数存在相关性(r=0.593,P<0.05)。结论肺功能、FeNO、外周血 Eos计数可以作为帮助CVA诊断的重要参考因素。 朱卫华关键词:肺功能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 沙美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对哮喘-COPD重叠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及外周血 嗜 酸 粒细胞 、总IgE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对其肺功能、外周血 嗜 酸 粒细胞 (EOS)、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ACOS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噻托溴铵)42例、观察组(沙美特罗+噻托溴铵)42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病情相关评分(ACT、CAT)、肺功能、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 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外周血 EOS、总IgE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95%(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CT评分、肺功能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 清CRP、IL-6、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 EOS、总Ig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沙美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ACOS的疗效确切,可促进肺功能恢复,改善气道高反应性,纠正炎性因子紊乱状态,且安全可靠。 李赛赛 李军利 冯剑关键词:沙美特罗 噻托溴铵 肺功能 外周血 嗜 酸 性粒细胞 计数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2024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 嗜 酸 性粒细胞 (eosinophil,EOS)计数及其动态变化对中晚期肝细胞 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01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曾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HCC患者81例。收集免疫治疗前(EOS0、NLR0、PLR0)和免疫治疗3周期后(EOS3、NLR3、PLR3)的EOS、NLR、PLR,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EOS、NLR与PLR对于预测HCC免疫治疗生存疗效的差异。应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之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ROC曲线表明EOS3对晚期HCC患者免疫治疗远期疗效的预测价值优于NLR3及PLR3。不同水平的EOS0及EOS3组与3周后疗效评价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高EOS0组中位PFS高于低EOS0组(10个月vs 7.5个月,P=0.023);高EOS3组中位PFS高于低EOS3组(10个月vs 8个月,P=0.037);高EOS0组中位OS高于低EOS0组(10个月vs 4个月,P=0.009);高EOS3组中位OS高于低EOS3组(11个月vs 4个月,P=0.005);多因素Cox分析表明,EOS33周期后疗效评价是PFS的独立预测因素,EOS0、EOS3是OS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较高水平EOS0与EOS3患者的PFS及OS更长,EOS的动态变化与患者的免疫治疗疗效显著相关。因此,EOS可能是预测中晚期HC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和预后的潜在指标。 陈晓晓 刘浩楠 韩正祥 潘迪 渠琬溪 冯守信关键词:EOS 中晚期肝癌 免疫治疗 基于外周血 嗜 酸 粒细胞 及中性粒细胞 比较不同表型AECOPD临床特征及恶化风险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基于外周血 嗜 酸 粒细胞 及中性粒细胞 的粒细胞 分型,评估不同表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临床特征及恶化风险对个体化治疗和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采用非随机对照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AECOPD患者448例,根据入院时第一次抽取的外周血 细胞 计数结果,将患者分为嗜 酸 粒细胞 组(n=158)、中性粒细胞 组(n=174)、混合粒细胞 组(n=46)和乏粒细胞 组(n=70),比较4组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特征,以出院后再发需要住院治疗的急性加重作为随访结局,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时间,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进一步对恶化危险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住院期间呼吸衰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静脉激素及高级抗生素使用率均以中性粒细胞 组最高,嗜 酸 粒细胞 组较低(48.3%比31.0%,33.3%比7.0%,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中性粒细胞 组再发急性加重率最高,其次为混合粒细胞 组,嗜 酸 粒细胞 组及乏粒细胞 组再发急性加重率较低(P=0.003)。以嗜 酸 粒细胞 组作为对照组,中性粒细胞 组再发急性加重风险较高(HR=1.95,95%CI:1.13~3.37,P=0.017),其他恶化因素包括年龄(HR=1.04,95%CI:1.01~1.07,P=0.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HR=0.98,95%CI:0.96~0.99,P=0.002)以及吸入性糖皮质激素(HR=1.61,95%CI:1.01~2.57,P=0.046)。结论基于外周血 嗜 酸 粒细胞 及中性粒细胞 的粒细胞 分型,中性粒细胞 型AECOPD相比于嗜 酸 粒细胞 型AECOPD住院期间病情严重,且再发急性加重风险高。 龙波 李娜 蒋幼凡关键词:嗜酸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外周血细胞 过敏患者总IgE水平分布及与过敏原和外周血 嗜 酸 粒细胞 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过敏患者总IgE水平分布特征及与过敏原和外周血 嗜 酸 粒细胞 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的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过敏患者141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 清总IgE,以总IgE>60 kU/L为总IgE升高。采用全自动血 液分析仪检测血 常规。使用吸入性和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盒,采用欧蒙印迹体外半定量法检测血 清或血 浆各过敏原的特异性抗体IgE。结果:1417例过敏患者中,总IgE升高617例(43.54%),总IgE正常800例(56.46%);存在变应性749例(52.86%),最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为尘螨[38.72%(218/563)],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为花生[24.01%(109/454)]。总IgE和嗜 酸 粒细胞 正常且无变应性患者占19.20%(272/1417)。总IgE升高患者男性比例、嗜 酸 粒细胞 比例、嗜 酸 粒细胞 计数、吸入过敏原过敏总指数、非吸入过敏原过敏总指数、阳性过敏原数量、总阳性指数和平均阳性指数明显高于总IgE正常患者,年龄明显低于总IgE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IgE<60 kU/L(总IgE正常)800例,总IgE 60~499 kU/L(总IgE轻度升高)487例,总IgE 500~999 kU/L(总IgE中度升高)78例,总IgE≥1000 kU/L(总IgE重度升高)52例。总IgE重度升高患者和总IgE中度升高患者男性比例和年龄明显大于总IgE轻度升高患者和总IgE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IgE重度升高患者复合过敏率明显高于总IgE中度升高患者、总IgE轻度升高患者和总IgE正常患者[73.08%(38/52)比60.26%(47/78)、38.40%(187/487)、17.00%(13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 酸 粒细胞 比例、嗜 酸 粒细胞 计数和阳性过敏原数量均随着总IgE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IgE中度升高患者尘螨/粉尘螨过敏明显多于总IgE重度升高患者、总IgE轻度升高患者和总IgE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IgE正常不能排� 胡婧玮 包婺平 赵磊 宋雅君 张旻关键词:过敏反应 免疫球蛋白E 嗜酸细胞 外周血 嗜 酸 粒细胞 、CK-MB及cTnT表达与慢阻肺患者心肌损伤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外周血 嗜 酸 粒细胞 、CK-MB及cTnT表达与慢阻肺患者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94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n=41)和无心肌损伤组(n=53)。对比两组外周血 嗜 酸 粒细胞 、CK-MB及cTnT表达。对比两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导致慢阻肺患者心肌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相比无心肌损伤组,心肌受损组外周血 嗜 酸 粒细胞 、CK-MB及cTnT显著更高(P<0.05);两组者在COPD病程、存在高血 压、存在糖尿病、无创机械通气时间、PaO_(2)、PaCO_(2)、CRP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 嗜 酸 粒细胞 、CK-MB、cTnT、COPD病程、存在高血 压、存在糖尿病、无创机械通气时间、PaO_(2)、PaCO_(2)、CRP是慢阻肺患者合并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慢阻肺患者出现心肌损伤与患者的外周血 嗜 酸 粒细胞 、CK-MB、cTnT、COPD病程、存在高血 压、存在糖尿病、无创机械通气时间、Pa O_(2)、PaCO_(2)、CRP有关。 谢秀峰关键词:外周血嗜酸粒细胞 CK-MB CTNT 慢阻肺 外周血 嗜 酸 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结合鼻窦CT评分对鼻内镜术后鼻息肉复发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外周血 嗜 酸 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和鼻窦CT评分联合应用对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鼻内镜术后鼻息肉复发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确诊患者385例,2020年2月—2022年2月就诊,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行回顾性研究,由同一批医护人员行鼻内镜手术,将患者分成复发组(n=44)和未复发组(n=341),比较二组临床特征、外周血 嗜 酸 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免疫球蛋白E水平和鼻窦CT评分,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评估指标联合和单独应用对术后鼻息肉复发的评估价值。结果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吸烟、饮酒情况和既往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中性粒细胞 计数、免疫球蛋白E水平和鼻窦CT评分明显高于非复发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二组嗜 酸 性粒细胞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联合评估鼻内镜术后鼻息肉复发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7.73%,明显优于单项检测指标。结论外周血 嗜 酸 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免疫球蛋白E、鼻窦CT评分可用于预测鼻息肉鼻内镜术后鼻息肉复发,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评估价值。 王保成 李海春 裴雪艳 李扬 王岚 胡艳红关键词:嗜酸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鼻息肉 复发 外周血 嗜 酸 粒细胞 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临床特征及短期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 嗜 酸 粒细胞 (EOS)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临床特征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2020年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43例。将外周血 EOS百分比≥2%的患者作为阳性组(n=62),<2%的患者作为阴性组(n=81)。比较阳性组与阴性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肺功能指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评估(CAT)评分、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记录患者出院后30 d内因急性加重再次入院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外周血 EOS与老年AECOPD患者出院后30 d内因急性加重再次入院的关系。结果阳性组近12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2次者占比高于阴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全身性糖皮质激素使用天数短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FeNO高于阴性组(P<0.05)。31例患者出院后30 d内因急性加重再次入院,将其作为再入院组,其余患者作为非再入院组。再入院组近12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2次者占比、外周血 EOS阳性者占比、FeNO高于非再入院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12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2次、外周血 EOS阳性及FeNO升高是老年AECOPD患者出院后30 d内因急性加重再次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周血 EOS百分比≥2%的老年AECOPD患者急性加重次数更多,CRP、PCT、FeNO更高,但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全身性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较短,且外周血 EOS百分比≥2%是老年AECOPD患者出院后30 d因内急性加重再次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 尹婧婧 张巍 张茗 严之红 王昱关键词:嗜酸粒细胞 短期预后 急性加重
相关作者
蔡绍曦 作品数:445 被引量:1,757 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哮喘 支气管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 TDI FENO 赵海金 作品数:252 被引量:745 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哮喘 TDI 支气管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 葛春龙 作品数:10 被引量:31 H指数:3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 研究主题:支气管哮喘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 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 儿童 张英英 作品数:25 被引量:362 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研究主题:艾灸 老年人 针灸疗法 哮喘 衰老 马淑兰 作品数:64 被引量:300 H指数:1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哮喘 针刺血清 实验教学 去卵巢大鼠 电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