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9篇“ 外交策略“的相关文章
-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化与周边外交策略选择
- 2025年
- 特朗普再次执政后大国关系面临更大不确定性,安全因素对经济合作产生更大干扰,中国周边热点问题管控难度增大。同时,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地区环境凸显了国际合作的重要价值,加快发展仍然是周边地区的主要问题,中国周边国家需加强经贸合作以应对特朗普冲击,美国扩展盟伴体系的边际空间有限,这些因素给中国周边外交带来重要机遇。面对周边安全环境新变化,中国可积极向国际社会注入更多确定性,向外部世界展示自身坚持对外开放、推进国际合作的态度和行动,有效参与管控周边热点问题,推动经济合作“去安全化”,稳步提升对周边秩序的影响力、塑造力。
- 周方银
- 关键词:周边外交地区秩序
- 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策略之我见被引量:1
- 2024年
- 自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来,美国的对外政策愈发体现出加深与中国的对抗,以崛起国与守成国的冲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国际格局形成。同时,部分西方学者开始借修昔底德陷阱暗喻中美之间的大国博弈。经过分析认为,中美两国的关系并不符合修昔底德陷阱的各个要素,中美之间并未爆发直接冲突,在很多领域还存在着密切合作,形成了一种新竞争关系。基于此,中国应把握两国关系的实质,构建竞争与合作并进的中美关系,实施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政策,发挥国际组织在危机调解中的重要作用。
- 马莹莹朴龙国
- 关键词:中美博弈
- 当代摩洛哥的多重制衡外交策略探析
- 2024年
- 摩洛哥在外交方面的多重制衡策略为该国的发展营造了安全的国际环境并扩大了海外市场。该国外交政策的驱动因素——确保对西撒哈拉的领土主权和发展经济——塑造了其外部议程,该国外交政策的两个基本方向:(1)巩固与传统同盟地区(即欧洲和海湾地区)的关系;(2)扩大和加深与其他地区的关系,特别是与具有国际地位的新兴国家和强国(俄罗斯和中国)以及与非洲的关系,以免过分依赖传统盟友。在具体做法方面,在不同的国家间构建不同组合的外交三边关系在摩洛哥的外交策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阿拉伯之春”后,经济、宗教、移民(包括难民)、恐怖主义等因素使得摩洛哥在与外部大国的博弈中有了更多谈判的筹码。通过多重制衡的外交策略,摩洛哥在国际和地区层面获得了对西撒哈拉问题的支持和使国内经济增长更容易、成本更低的资源。
- 江琪唐晓阳
- 关键词:外交欧盟
- 晚清驻英、俄公使关于西北边疆问题的外交策略
- 2024年
- 晚清驻英、俄公使是中国最早深入西方社会的一批人,他们出使海外,向西方学习了诸多舆地、国际法等知识,加之自身多是洋务人士,对于西北边疆形势有着较时人更为准确的认识,在与英、俄两国围绕西北边疆问题展开交涉时,他们对处理西北交涉问题的看法、外交策略都有了较国内其他人士更为先进的认识。晚清中国与英、俄在西北边疆的交涉焦点为伊犁、喀什噶尔、帕米尔三处,多位驻英、俄公使参与其中,并就如何处理交涉事宜发表意见,所采取的外交策略多有共性,如以“公法”争“国权”、定边界以免纷争和“以夷制夷”的策略,积极维护国家权益。
- 熊晨曦何永明
- 关键词:西北边疆外交策略
- 媒介化公共外交策略下的美国智库涉华议题研究
- 美国智库作为西方世界思想话语的主要生产者,随着媒介环境变化以及媒介技术的发展,在美国的媒介化公共外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超越仅仅作为思想研究的学术机构,成为了能够自行大众传播的传播机构。在涉华议题的研究中,美国传...
- 胡锦洲
- 关键词:国家形象
- 机遇与挑战: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的河北省公共外交策略
- 2024年
-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河北省对外开放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机遇,当地的公共外交水平也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在河北省公共外交领域,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开展公共外交不仅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而且在多个方面面临比较复杂且严峻的挑战。在本文中,将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河北省的公共外交策略进行研究。在探讨相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区域联合公共外交实践进行研究,而且在这一基础上探讨河北省公共外交取得的成就、河北省公共外交应遵循的原则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提升河北省公共外交水平的策略。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促进河北省公共外交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 连艳辉闻竞
- 关键词:公共外交
- 近世东亚视域下的中琉日关系——以萨摩藩侵略琉球后的三国外交策略为例
- 2024年
- 17世纪初受到日本挟制的琉球向宗主国明王朝隐瞒了实情并美化日本萨摩藩和德川幕府形象。明王朝改变了对琉态度,下令琉球停止朝贡10年;德川幕府意欲以琉球为媒介重开中日勘合贸易;萨摩藩本想吞并琉球,但在德川幕府的外交政策下改变对琉策略,暗中介入琉球朝贡贸易以从中谋利。萨摩藩入侵后的琉球外交策略与中日两国的对琉政策变化,是17世纪初期东亚区域政治势力的内外冲突和平衡的折射,表明17世纪初期东亚国际区域形势已发生变化。
- 黄子钰赖正维
- 关键词:中琉关系
- 《人民日报》对俄社交媒体VK数字化外交策略研究(2020-2021)
- 在中国共产党二十大的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可亲、可爱、可信的中国形象成为对外语人的新要求。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人民日报》一直以来承担着在各类公共外交活动中传播中国声音的重任,如《人民日报》在俄罗斯社交...
- 倪文静
- 关键词:《人民日报》
- 秦昭襄王时期外交策略研究
- 秦史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学界相关研究成果颇多。秦昭襄王时期是秦国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阶段,学界目前的研究多侧重于将这一时期整体把握研究,少有重点关注这一时期自身发展的特殊性。所以文章以秦昭襄王时期的外交策略为主线,探...
- 赵洪
- 关键词:外交策略秦文化
- 人心之争:美国应对反美情绪的公共外交策略机制
- 2023年
- 美国为实现全球战略目标,需要良好的舆论和民意基础,而从反美情绪视角出发的美国公共外交策略研究仍待系统化。文章提出双边关系现状和反美情绪是否紧急两大变量,分析美国在应对或消解全球范围内不断变化的反美情绪时的公共外交策略选择机制。具体而言,以“关系基础”“战略价值”和“美国意图”三个维度确定双边关系状态,美国在三类情境下采取管控策略;根据反美情绪的紧急程度,美国分别运用“物质援助”“文化交流”“迎合诉求”“自主叙事”“议程设置”和“激活情感”六类手段,针对性地应对反美情绪以塑造民意、争夺人心。文章选取不同情境下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初步验证美国公共外交策略的选择和实施机制,其经验与教训亦能为他国开展公共外交活动、改善民意基础、争夺人心提供一定借鉴。
- 孙成昊杨奕萌
- 关键词:反美情绪美国公共外交民意国家形象
相关作者
- 李细珠

- 作品数:100被引量:372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 研究主题:清末新政 台湾史 预备立宪 倭仁 张之洞
- 何永明

- 作品数:35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
- 研究主题:外交策略 锡伯族 西迁 钩沉 洋务运动
- 许冠亭

- 作品数:40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商会 国民外交 上海总商会 五卅 毛泽东
- 戴建忠

- 作品数:55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区块链 区块 双创 大学生 大数据
- 李根斌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 研究主题:冷战后 外交策略 中印关系 不结盟政策 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