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5篇“ 基面力“的相关文章
基于基面元法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损伤分析
2024年
以势能原理的基面元法为基础,本文建立了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分析模型,使用该模型对轴压作用下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破坏及学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对钢纤维混凝土的受压破坏进行了分析,探究了钢纤维长度对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学分析结果与宏观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钢纤维长度过短或过长均会使混凝土受压强度下降。该模型可较为准确地反映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单轴受压破坏过程,为分析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学性能提供了新路径。
孙钰程隋奕
关键词: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钢纤维体积率
基于余能原理基面元法的轻骨料混凝土骨料均匀性分析
2024年
本文提出一种轻骨料混凝土骨料均匀度评价方法及相应的评价指标,并运用余能原理基面元法建立轻骨料混凝土模型并进行细观损伤分析,同时探究轻骨料混凝土中骨料分散均匀性对轻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得到的结论为:基于余能原理基面元法的轻骨料混凝土模型能够很好的进行轻骨料混凝土试件静态单轴受压以及受拉的模拟计算,同时清晰的展现了轻骨料混凝土试件加载后的损伤破坏过程。轻骨料混凝土试件轴心受压承载受轻骨料分布均匀性影响较为明显,且均匀性指标值在1.6左右时,试件学性能较好,当均匀性指标低于1.4时,轻骨料混凝土试件由于强度较弱的轻骨料相分散性较好试件整体的学性能较差,而当大于1.6时随着数值增大试件中出现较多骨料聚集存在较多薄弱区域,试件的整体性能也在降低,同时轻骨料混凝土试件受压承载性能会随水灰比的增高明显降低。
宿爽隋奕
关键词:轻骨料混凝土余能原理
橡胶混凝土受压破坏机理的余能基面元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建立橡胶混凝土二维混合随机骨料模型,基于余能原理基面元法对橡胶混凝土的细观学性能进行分析,获得了应-应变曲线图、破坏过程图和最大主应、应变云图,模拟了橡胶混凝土破坏过程,分析了橡胶混凝土受压破坏机理,并探究了橡胶颗粒的不同粒径及掺量对橡胶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压强度随着橡胶掺量的提高,明显降低。相同掺量下,采用大粒径的橡胶颗粒可以使抗压强度略有提高。破坏最开始发生于橡胶颗粒较为密集区域,故而在配置橡胶混凝土时应尽量将橡胶颗粒分散均匀。该模型为分析并预测橡胶混凝土的细观学性能提供了新方法。
付毓马东翼王耀
关键词:橡胶混凝土余能原理抗压强度
基于势能显式基面元法的再生混凝土细观裂缝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为研究再生混凝土内部微裂纹演变过程与再生骨料取代率、骨料分布及骨料形状的关系,建立再生骨料取代率为0%,30%,50%,70%及100%的二维圆形及任意凸多边形随机骨料模型,通过势能显式基面元法模拟位移控制模式的单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基面元法可以用于研究再生混凝土等非均质材料的细观断裂损伤;单轴受压时内部微裂纹首先出现在粘结带位置,随后绕骨料形成离散裂纹,最终在骨料密集区域形成1~2条斜向45°连续破坏裂缝;试件内部微裂纹沿圆形骨料切向方向发展为与骨料直径呈垂直状态的斜向连续破坏裂缝,沿凸型骨料外轮廓线向骨料尖端方向发展为与骨料外轮廓线呈平行状态的斜向连续破坏裂缝;随着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逐渐递减,最终趋于稳定,凸型骨料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略高于圆形骨料再生混凝土。
王耀王耀吴春杨吴春杨
关键词:再生骨料取代率
基面单元法在空间几何非线性问题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基于基面的概念,并结合Euler角的位移描述方法,提出了适用于几何非线性计算的空间6结点余能基面单元.使用MATLAB语言编程并对典型梁、板结构进行弹性大变形数值模拟.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基于余能原理的基面元法(BFEM)在计算构件的空间大变形时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对比传统有限元计算方法具有网格尺寸影响小和抗畸变能强的特点,有良好的计算性能.
龚琳琦陈曦昀郭庆彭一江
关键词:余能原理有限元
利用基面单元法分析再生混凝土端部摩擦效应
2021年
本文利用基面单元法,建立了二维再生混凝土随机骨料细观模型,该模型采用了与界面对齐的Delaunay三角形剖分,模型中的各相材料均采用多折线损伤本构模型,并运用Kupfer双轴强度破坏准则作为双压区损伤的判定依据。其中采用零厚度界面单元考虑了再生混凝土试件与加载垫板之间的摩擦,并讨论了端部摩擦对再生混凝土试件峰值强度和破坏模式的影响。数值结果与前人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本文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再生混凝土试件的宏观学行为。此外,数值结果表明:端部摩擦会显著影响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强度和破坏模式,并且随着高宽比减小,影响程度增大;端部摩擦的影响范围有限,距离端部越远,受到的影响越小。
王茜应黎坪彭一江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随机骨料高宽比细观模型
基于基面元法的再生混凝土细观损伤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根据再生混凝土的细观结构特点,建立三维球形随机骨料模型;基于M-H细观结构模型,识别再生粗骨料单元、老砂浆单元、新砂浆单元、老黏结带单元、新黏结带单元,并赋予相应的学参数。基于连续介质学理论及"基面元法",推导空间八节点正六面体单元刚度矩阵及单元应变显式表达式,建立三维基面元数值模型。运用自编的再生混凝土损伤问题的三维基面元程序,通过位移加载,模拟再生混凝土的单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三维球形随机骨料模型能够较好反应再生混凝土的细观结构特征;荷载作用下,内部微裂纹首先出现在老黏结带及新黏结带,最终绕过骨料贯通;基于"基面元法"的单元刚度矩阵及单元应变具有精确的表达式,计算速度快且能够有效避免数值积分带来的精度损失,可以用于研究非均质材料的断裂机理及细观损伤分析。
王耀褚昊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细观损伤数值模拟
基于界面等效模型的再生混凝土基面元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从细观角度分析再生混凝土的学特性,以往都是将再生混凝土视为由骨料、新砂浆、新界面、老砂浆、老界面五相介质组成的复合材料来分析,为了简化这种常规五相再生混凝土模型,提出了基于界面等效模型的再生混凝土基面元分析方法。首先运用三相球理论模型将再生混凝土中的老砂浆、新界面、老界面三相介质等效成一种介质,得到三相介质的再生混凝土界面等效模型;然后利用势能原理的基面元法编制出损伤基面元程序,对不同尺寸的再生混凝土试块进行单轴拉伸试验模拟。给出了应-应变曲线及破坏过程图,并与普通五相模型进行了对比,两种曲线基本吻合。因此,等效模型可以代替普通五相模型,从而简化多相再生混凝土的损伤分析,提高模拟效率。
孟德泉应黎坪杨欣欣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
基于基面概念的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混凝土细观损伤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基于"基面"概念及连续介质学理论,介绍基于势能原理的三角形基面元数值模型,推导单元刚度矩阵及单元应变显式表达式。根据再生混凝土的细观结构特点,建立再生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25%、50%、75%、100%的二维圆形随机骨料模型,研究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及内部微裂纹的开展机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基于"基面"概念的新型有限元算法,可以用于研究非均质材料的细观损伤及断裂机理;位移加载时,内部微裂纹首先出现在黏结带位置,随后绕过骨料扩展为横向贯穿破坏裂缝;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裂缝主要围绕再生骨料分布,试件抗拉强度逐渐递减;骨料密集区域裂缝曲折重叠,发展路径更随机,裂缝面桥现象更明显。
王耀赵华玮胥民尧褚昊
关键词:数值模拟再生骨料取代率
基于基面概念的二维凸多边形再生混凝土细观裂缝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基于"基面"概念及势能原理,给出任意三角形单元刚度矩阵及应变显式表达式。根据不同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的细观结构特征,建立再生骨料取代率为0、25%、50%、75%、100%的二维任意多边形随机骨料模型,研究再生混凝土细观裂缝开展机理及抗拉强度。结果表明:基于"基面"概念的新型有限元算法-"基面元法",可以用于非均质材料的细观损伤及断裂机理研究;在圆形骨料内部生成基框架并延伸建立凸型骨料,效率高、更符合天然骨料形状;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裂纹主要围绕再生骨料分布,裂纹扩展更随机,抗拉强度逐渐降低;位移加载时,内部微裂纹首先出现在新黏结带区域,随后向骨料尖端发展并贯穿新老砂浆,最终在骨料密集区域形成横向贯穿破坏裂缝。
王耀王耀胥民尧纵岗纵岗
关键词:基面力再生骨料取代率数值模拟

相关作者

彭一江
作品数:75被引量:367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基面力 余能原理 有限元 数值模拟 再生混凝土
董占龙
作品数:9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基面力 余能原理 势能原理 有限元 线弹性
金明
作品数:36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基面力 余能原理 有限元 本构模型 有限元方法
宗娜娜
作品数:9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基面力 余能原理 势能原理 有限元法 有限元
任聪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基面力 余能原理 桁架 工程算例 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