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106篇“ 城市空间重构“的相关文章
超大城市空间重构中的“村政城治”被引量:1
2024年
超大城市的规模扩张意味着广域范围的城市乡村的联动发展。在这一空间重构过程中,城乡关系的分野被忽视了,超大城市借助于交通、项目甚至新城建设“侵入”乡村,从而模糊了城乡边界。随着新城直接面向乡村治理,超大城市实现了“乡政村治”向“村政城治”的逻辑转换。在这一过程中,超大城市通过织密权力网络、集中居住等政策强化城市在地性公共服务对于乡村治理的引领,但是这一思路又强化了村庄对于超大城市的依附。超大城市的乡村振兴需要承认城乡关系的历时性特征,系统反思新城建设、乡村发展中的空间、产业与人口关系联动,通过政策均衡实现超大城市生态、生产、生活功能的内在契合。
姚尚建
关键词:城乡关系
收缩城市空间重构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以集安为例
城市收缩是现在国内外面临的普遍问题。我国收缩城市数量不断增多,收缩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中国东北出现了区域性集聚收缩,收缩面积不断扩大,呈连片分布特点。由于“马太效应”,东北地区的小乡镇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集安位于中...
代涵宇
尺度重组视角下南宁城市空间重构研究
伴随着1980年代以来的“全球性转变(globalshift)”,城市-区域逐渐成为财富积累、城市化与国家调控的主要尺度。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类似的尺度重组过程,国家实行沿海开放战略和梯度开发战略,使沿海地区先富起来。...
雷宇宏
关键词:城市规划
假说需要实证:论大卫·哈维的资本论对城市空间重构的解释被引量:5
2021年
大卫·哈维似乎在中国相当受欢迎,其著作的中译本封面充满歌颂的词汇——"当代西方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最富洞察力的智慧声音","让我们生活的世界更理性、更可控"。大卫·哈维的资本论认为资本主义城市空间不均衡发展是其突出表现,阶级垄断租金是其重要特征。这一论点似是而非,且令人困惑的是其著作文中几乎没有任何实证数据,也没有显示出任何兴趣做实证研究。
朱介鸣
关键词:城市空间重构大卫·哈维资本论似是而非实证数据
转型期企业空间动态、园区发展与城市空间重构研究--以西安为例
全球制造业转移和以贸易保护主义为代表的逆全球化等外部因素,以及国内经济增长动力的变化的内部因素,都促使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各类园区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不仅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而且其自身的功能也面临着转型和升级;此...
李恩龙
关键词:园区发展城市空间重构
大都区扩张下的县级城市空间重构研究——以齐河县为例
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背景下,为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城市规模不断增大同时,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物质、信息、能量交流也日益频繁。由中心城市和外围区域组成的大都区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之中的重要组织形态。县级城市作为中心外围周边...
李浩福
关键词:城市空间重构
文献传递
城市空间重构与职住变迁 北京观察与国际比较
此书以北京为主要观察对象,系统分析了空间演变脉络中的“变”与“不变”和职住分离的深层驱动原因;也结合多中心与职住关系、边缘城镇与职住关系、功能疏解与职住关系等视角,对“多中心利于职住平衡”“睡城的存在不合理”“疏解将让交...
杨明
后中等发展期我国城市空间重构的反思和应对--以嘉兴南湖区为例
我国到了后中等发展期,不仅在经济上到了“新常态”——依靠规模速度型的发展方式、增量扩能的经济结构不再产生与之前快速发展时同样的效能,除此之外,空间发展、思维成长、个体进步都遇到了同样的瓶颈。针对城市结构来说,本就匮乏的资...
张嘉帅
关键词:整体主义
文献传递
大事件与企业家城市空间重构——上海世博再认知被引量:1
2018年
大事件作为一种企业家城市空间创新策略正越来越受到中西方城市政策制定者的青睐。本文以上海世博为案例,借助企业家城市空间创新策略框架,即引入新的城市空间以形成新的生产模式并开拓新的消费场,分析世博会影响下上海城市经济空间及社会空间重构过程。世博会不仅是一项世界级的博览盛会,更是上海巩固其全球城市排位的重要举措。本文将其视作企业家城市的全球城市化战略,发现其在上海后工业化转向和人口疏解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以往企业家城市文献突出政企联盟或政府场化运作不同,本文侧重分析城市政府本身在具体战略实施中的职能。研究表明:强政府力是转型背景下城市大型项目实施的重要保障,而大型事件作为政府力的承载策略也因其国际盛会的标签催化了经济和社会空间的重组。
李凌月
关键词:上海世博
高铁时代文化产业城市空间重构与应对策略被引量:3
2018年
高铁时代是依托由高铁站、高铁线构成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高铁综合体和高铁经济的发展阶段,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形成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是发展高铁经济的难点。回顾文化产业导向的产城融合模式发展历程,以高铁网络空间溢出效应为出发点,依次从现象表征、空间重构、产业发展、城市更新和区域融合等方面分析高铁时代文化产业的城市空间重构模式。以长三角城市群内的杭州与上海的比较为例,在评估高铁枢纽影响力和文化产业城际空间重构的基础上,从提升高铁枢纽等级、发挥高铁线作用、依托高铁新城、培育高铁楼宇经济等方面提出城市空间重构的应对策略。
李明超
关键词:高铁时代区域经济交通枢纽文化产业

相关作者

柴彦威
作品数:346被引量:5,274H指数:5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 生活圈 行为地理学 城市规划 郊区化
刘志林
作品数:62被引量:1,947H指数:2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住房 低碳城市 碳排放 气候变化 低碳
张艳
作品数:303被引量:1,867H指数:26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主题:容忍 颌下腺 病理生理学 芳香 化合物
姚尚建
作品数:180被引量:612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城市政治 权利 城市 城市发展 乡村
塔娜
作品数:40被引量:573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性 杂化 家庭 住房 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