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342篇“ 城市地域结构“的相关文章
空间基因视角下现代城市中轴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组织作用探究
2025年
城市是一个复杂、多元、动态、非线性的有机生命体。在经历近代中轴作用式微之后,中轴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组织作用重新凸显。文章简要剖析了中轴在中国近代式微的客观原因,以空间基因为理论视角,探究城市生命体结构的组成要素与互动方式,探究现代城市中轴及其空间基因的生成机制,从3个方面探究如何把握城市中轴与城市生命体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利用中轴的能动性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高效组织,并以凤阳为案例进行实证探究。
胡再冉王红扬周扬
关键词:中轴线
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口规模的关系及演变规律
2025年
城市在产业转型升级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以2006—2019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辖区为研究样本,从城市标度律的视角探索城市产业转型与人口规模的基本关系及演变规律。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产业发展受产业整体发展趋势和城市人口规模变化的影响,产业标度因子与产业区位商间的对应关系得到验证:大城市(人口规模排序前5%)的特征产业有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其标度因子为超线性;小城市(人口规模排序末75%)的特征产业有农、林、牧、渔业、采矿业等产业,其标度因子为次线性;人口规模排序为5%~25%的城市产业结构介于前两类城市的过渡阶段。(2)以中国证据验证了城市产业演进规律,平均产业重演指数为0.49,平均城市重演指数为0.37。城市产业结构城市人口规模“梯度转移”,大城市带动产业升级,并对小城市形成辐射带动效应。研究结论对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具有政策启示。
张耀军陈芸巫锡炜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型城市人口规模
数字经济驱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时空演变
2025年
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将为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带来机遇。文章基于2004—2021年中国30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样本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模型、重心迁移模型等刻画了数字经济发展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时空演变特征,并使用固定效应和空间计量模型对数字经济驱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成果显著,二者空间依赖与集聚特征鲜明,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等地区形成了高值空间集聚区。②数字经济驱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对位于东部或长江经济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更高、产业结构基础更优的城市而言,数字经济促进其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效应更显著。③数字经济不仅能促进本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还对周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
吴志军舒晓杰孔欣紫
关键词: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空间计量模型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5年
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7—2022年中国29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夜间灯光数据计算赫芬达尔指数以表征城市空间结构,通过空间自相关研究其空间分异规律,建立双向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全国和不同类型城市均呈现多中心演变趋势,且全局空间自相关性明显,局部空间自相关以高—低型和低—低型为主;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城市空间结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现“先趋于单中心后趋于多中心”演化过程,物流通信基础设施发展推动城市空间结构向多中心演化,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居民生活和消费水平提高有利于城市空间结构向单中心发展。
王妍刘凯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因素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道路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道路结构,它解决了现有城市道路排水导流不均等问题,其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端安装有支撑砖,相邻支撑砖之间留有排水间隙,支撑架内设置有与排水间隙相对的导流组件,支撑架与支撑砖之间设置有与...
陈慧瑛程冬春
本世纪以来我国城市体系结构和空间形态的变化
2025年
基于628个城市2006—2020年的城区常住人口数据,对我国及不同地区城市体系结构和空间形态的变化开展分析,研究发现:其一,我国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人口增长更快,带动了城市体系结构向上推移。不同地区、不同省份和不同城市群的城市体系结构具有差别。东部地区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部地区城市体系主要由中等城市和I型小城市所主导,西部地区城市体系主要由Ⅱ型大城市和Ⅰ型小城市共同主导,东北地区城市体系两极化趋势明显,城市人口主要居住在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两端。其二,城市体系的空间形态表现出集聚性增强的特点。东部地区的集聚程度最高,中部地区的城市体系形态相对分散。分省、分城市群的城市体系空间形态总体上是更加集聚,但是表现出多样性。在分省层面上的城市体系空间形态以“整体集聚、首位集中”为主,东部省份的“整体集聚”特征突出,中西部和东北省份的“首位集中”特征突出。城市群的城市体系分布形态以“整体集聚、首位分散”为主。通过对不同城市群的观察,可以发现当城市群发育到一定阶段,首位城市会倾向于向周围城市形成有限扩散,从而实现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苏聪文任远
关键词:城镇化城市体系城市规模分布首位度
高铁流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网络结构时空演变研究
2025年
高铁的发展压缩了区域的时空距离,改变了城市网络的空间格局,高铁流逐渐成为城市网络研究的重要视角。以“十二五”、“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为研究节点,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高铁流视角探讨了长三角城市网络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长三角基本实现高铁城市全覆盖,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密度有序提升,省内和省际联系均达到了较高水平;②高铁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发育期、青春期,走向成年期,网络集聚程度减弱且趋于稳定,呈以省会为核心的多中心、均衡化多极网络模式;③高铁网络城市联系稠密化趋势明显,沪宁、沪杭、宁杭线形成了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使得更复杂的城市网络结构取代了轴线式联系形态。
秦育罗张丽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
基于持续同调的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拥堵关系度量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持续同调的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拥堵关系度量方法,属于交通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步骤1,将目标地区的目标数据与路网匹配,并识别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与交通拥堵特征;步骤2,将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和交通拥堵...
石岩刘海嫣汤仲安李明辉王达刘宝举邓敏
东非共同体区域城市网络结构——基于引力模型和航空流的分析
2025年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非洲等欠发达地区的城市网络形成过程及其结构特征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基于航空流、城市人口和道路等级数据,构建东非共同体区域的城市网络并分析其结构特征,评估城市在网络中的中心性和控制功能。结果表明:①引力模拟网络由77个节点和543条边相互连接,呈现出由多个中心串联的半弧形结构。处于前25%的节点主要分布在区域中部,包括内罗毕及其周围中小城镇,以及坎帕拉、基加利、阿鲁沙、姆万扎、蒙巴萨等大中城市;②航空网络包含51个节点和147条航线,与模拟网络的差异在于强化了内罗毕、达累斯萨拉姆、坎帕拉等首位城市的地位,同时提升了马赛马拉等旅游性城市的转变中心性;③将复合网络中91个节点城市以转变中心性和控制力值为依据,划分为区域级、国家级和地方级,3类节点的数量呈金字塔结构,数量之比为1∶6∶84。马赛马拉是最接近区域性枢纽城市的节点,达累斯萨拉姆接近区域级门户城市,多多马、姆万扎等次区域中心则具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刘圳南陈爽陈爽
关键词:城市体系航空网络引力模型中心性
便于检修的城市排水结构
本申请涉及一种便于检修的城市排水结构,其包括设置于地下的排水管道、设置于地下的检查井和设置于路面的密封层,检查井的两侧开设有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均供排水管道连接,第一连接口用于进水,第二连接口用...
李仁方

相关作者

阎小培
作品数:142被引量:3,482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珠江三角洲 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 城市 信息产业
吴启焰
作品数:64被引量:2,159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空间 城市 区域经济差异 城镇化质量 城市规划
林培英
作品数:116被引量:549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地理 地理教学 中学地理 地理教师 高中地理
马玫
作品数:3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 空间结构 传统文化 城市形态
刘波涛
作品数:54被引量:126H指数:7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物联网 TCP/IP 气井 嵌入式WEB服务器 物联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