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20篇“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相关文章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及其发展趋势研究——以洛阳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在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收集洛阳2011—2017年的数据,运用熵值法确定权重以及通过stata计算发展趋势,探索洛阳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演化关系。研究发现,社会经济效益指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间2012年增长速度略有下降。生态效益也呈现上升趋势,但相较于前者,该系统波动较大,其中环境效益递减且波动较大。从整体系统来看,洛阳社会经济效益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与生态保护呈正相关。
张慧琳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益
长三角中心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2023年
基于土地利用效益及其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建立了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变异系数权重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了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在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耦合协调度基本呈现出在时间上的增长趋势和在空间上的差异性;长三角中心区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耦合协调度具有类似的时空特征,增长趋势相对明显且区间差异更为显著;长三角中心区城市土地利用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耦合协调度具有类似时空特征,增长趋势较不明显且在空间上差异较小。
丁玲玲杨剑孙小舟
关键词: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度
近20年来山东半岛城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变动比较研究
2023年
土地利用效益是衡量集约利用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在梳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法对近20年来半岛城市群8个设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近20年来,山东半岛城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明显提高,其中经济效益提高幅度最大,在8个设区城市中日照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提升最为显著;2)山东半岛城市群各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普遍不高,8个城市中有一半城市历年综合效益指数在0.5以下,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指数空间分布具有高度一致性;3)行政区划调整和经济发展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时空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撤县设区带来城市范围扩张,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土地利用效益下降;经济发展直接推动了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也为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提供了资本保障。
王富喜尹鹏段佩利
关键词:土地利用效益山东半岛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城市韧性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协调性分析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索长三角城市群2010—2020年的城市韧性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时空演变特征、耦合协调程度及相对发展状况,为推动长三角城市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方法]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相对发展度模型,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长三角城市城市韧性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协调关系展开了相关研究。[结果](1)研究时间段内,长三角城市城市韧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超过80%的城市其韧性水平出现上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呈波动变化趋势。二者皆呈现出“东中部高、南北边缘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城市韧性由相对零散分布向集聚分布转变,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由“7”字形分布向“大”字形分布转变;(2)二者的耦合度总体较高,以高水平耦合为主;协调程度总体较低,但呈现出上升的发展趋势和“东高西低、中心高外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3)近1/2城市城市韧性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实现了同步发展,其余城市在2010—2015年多以超前型(城市韧性超前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为主,2015—2020年多以滞后型(城市韧性滞后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为主。[结论]长三角城市城市韧性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协调度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二者没有实现同步发展,未来应加强城市产业结构及土地利用布局的调控和引导,促进城市经济及土地利用的区域协调,统筹城市韧性与城市土地利用协调发展。
陶倩兰安军范泽孟钱方艳邹永偲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效益长三角城市群
政府环境规制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本研究将理论分析与计量实证相结合,先通过逻辑演绎与数理模型推导得到理论结果,再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大数据文本挖掘等获取2008—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此进行多元线性与非线性回归等,以工具变量法证明二者存在因果关系后,对理论结果进行了验证与修正。分析发现,理论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政府环境规制水平之间呈现“初期负相关、适中期正相关、过度期负相关”的关系,但实际上在中国主要表现为由适中期与过度期构成的倒U型曲线。教育水平能够使曲线形状发生形变,如拐点后移与后端扭转。该结论被中国的区域分异证实,西部区倒U型显著,且目前暂时处于下降区间;东中部区交叉效应显著,两者在区间内正相关且教育对正相关系数的边际效用递减。整体上需继续增强环境规制水平,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尤其是东中部区;同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教育现代化改变曲线形状,尤其是西部区。
李晓春张谦雅
关键词:政府环境规制土地利用效益文本挖掘工具变量法面板数据
东北城市韧性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协调研究被引量:17
2021年
本文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0~2019年东北城市韧性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进行综合测度,并对其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东北城市韧性总体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N"字形变化趋势和"南高北低、城市群内高外低、经济带轴高翼低"的空间格局;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和"南高北低、交通带轴高翼低"的空间格局。城市韧性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没有实现同步发展,多以滞后型为主;(2)城市韧性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程度总体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且均为拮抗阶段;耦合度较高的城市主要集聚在哈大交通经济带上,辽中南城市群、吉林中部城市群和哈大齐工业走廊城市的耦合度相对次之,耦合度较低的城市主要集中在辽宁西部、吉林侧翼和黑龙江北部。辽宁省整体耦合度较高,中高强度耦合城市比例超过黑龙江和吉林;(3)城市韧性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协调程度呈现"先降后升"的"V"字形变化趋势,且以濒临失调、轻度失调、中度失调和严重失调为主;协调度较高的城市均位于哈大交通经济带上,并沿着哈大交通经济带梯度减弱。
张明斗张蕊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产业结构自然资源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和空间载体,合理充分利用能够促进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够大幅度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二者之间存在耦合的关系。当前,我国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这种快速发展给...
王英
关键词: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利用效益城市化
文献传递
海峡西岸城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及其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被引量:14
2021年
的高效利用和配置优化是城市化进程的现实需求,探究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从而实现对土地利用可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三个子系统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探究海峡西岸城市群2008—2017年的土地利用效益及其时空演化过程和耦合协调关系,进一步识别限制各城市耦合协调关系提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海峡西岸城市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存在持续上升的时序特征,空间上表现为"东高西低",高效益单元主要分布于沿海门户城市及中心城市,且趋于聚集,低值单元主要长期分布于内陆城市和南部沿海城市,且范围不断缩减。(2)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在时序上表现出持续上升的特征,空间上表现为"中高西低",西部低值区范围明显变小;社会效益小幅增长,中东部形成"环状"中效益区;生态效益整体较低,中部低效益区范围扩张显著。(3)各城市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度呈不同程度增长趋势,近年以协调发展为主,耦合协调程度表现出由沿海向内陆城市递减的空间异质性,土地利用耦合协调发展主要受复合因素制约。
廖佶慧彭贤伟王权简萍吴清婷
关键词:土地利用效益海峡西岸城市群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中原城市群为例
中国经历了建设用大规模扩张的快速城镇化发展,依赖财政的高速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城市粗放,资源短缺与生态恶化现象突出,城市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发展不协调,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及人类福祉。城市群是经济发...
何旺
关键词:土地利用效益时空分异中原城市群
基于灰色线性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益预测--以厦门为例
平衡生产、生活、生态的用关系是当下国空间规划中的重大任务.本研究以快速发展的厦门为例,梳理并分析2007—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基于灰色线性模型GM(1,1)计算厦门2020年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下的结构比例...
丁锶湲曾坚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效益

相关作者

陈松林
作品数:298被引量:1,433H指数:19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建设用地 集约利用 土地利用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
刘朝晖
作品数:33被引量:203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高校 PPP模式 可行性 廉租房融资 土地资源
袁丽丽
作品数:20被引量:189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城市土地 城市化进程 空间结构 城市化 城市用地结构
杨永春
作品数:312被引量:3,709H指数:3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河谷型城市 城市 影响因素 城市网络 制造业
何如海
作品数:87被引量:506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土地生态安全 土地利用 PSR模型 耦合协调度 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