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1篇“ 垂直液态含水量“的相关文章
重庆铜梁雷暴大风雷达回波特征统计分析
2023年
本文利用铜梁地区2012~2021年的雷达资料配合大风的实况观测资料,根据雷暴大风的定义,筛选出18例雷暴大风天气个例,并详细分析每个个例中的雷达回波特征,得到以下结论:(1) 铜梁的雷暴大风过程基本发生在汛期(4~9月),8月是汛期发生雷暴大风频率最高的,9月份几乎不发生;(2) CR ≥ 50 dbz的最大组合反射率因子强度是雷暴大风(8级)产生的阈值,CR ≥ 60 dbz是产生9级以上雷暴大风的阈值;(3) ET值 ≥ 12 km可以视为雷暴大风发生的理论阈值,VIL值 ≥ 15 kg/m2是铜梁雷暴大风过程可能发生的阈值。
周燕秋喻琴昆王志毅
关键词:雷暴大风反射率因子垂直液态含水量
永州南部一次雷雨大风强对流天气分析
2017年
应用永州雷达和探空资料、中小尺度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15年5月8日永州市一次雷雨大风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综合分析,探讨雷暴大风预警着眼点及其可预警性。
毛振乾
关键词:雷雨大风弓形回波垂直液态含水量地形影响
东莞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多种资料特征被引量:5
2017年
利用常规、非常规观测资料及灾害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产品,对2015年9月7日上午发生在东莞的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该次短时强降水是高空槽后偏西北气流引导低层弱冷空气南下,在华南强不稳定层结环境下,边界层弱冷空气诱发中尺度切变辐合抬升加强,触发高能高湿区能量释放,产生强降水;水汽来源主要为超低空及地面边界层。(2)Swan系统平台区域自动站网实时风演变能有效分析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短时发展,对短时临近预警有较好的指示性;1 h预估降水量(QPF1)与实况比较接近,对降水临近定量预报有较好参考作用;垂直液态含水量(VIL)值较低,降水次效率高,以强降水为主的对流天气。(3)垂直风廓线、GPS可降水量(PWV)在强降水产生前4~6 h都有明显的变化,对临近预警有较好的指示性。
张劲梅
关键词:天气学短时强降水垂直液态含水量风廓线
雷达资料在湖南降水与降水效率特征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7年
根据湖南怀化历史雷达资料,统计分析了垂直液态含水量、最大反射率等降水特征因子以及云内凝结液态水,并结合全省区域观测站同步雨量资料,采用"按行政区域划分到县"方法,计算出怀化地区实时地面降水量与降水效率。分析结果表明:选取的2015年怀化地区层积混合云降水个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怀化地区上空垂直液态含水量充沛,最大反射率为57dBz,最大垂直液态含水量为2.40*107m^3,6min平均垂直液态含水量为2.16*107m^3,6min平均地面降雨量为4.81*106m^3,降水效率为18.21%。研究结论对湖南省人影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技术指导作用。
李琼唐林汪玲徐冬英高沁
关键词:雷达垂直液态含水量降水效率
雷达资料在湘降水与降水效率特征分析的应用
根据湖南怀化历史雷达资料,对垂直液态含水量、最大反射率等降水特征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计算出云内凝结液态水。结合全省区域观测站同步雨量资料,采用'按行政区域划分到县'方法,较准确地计算出怀化地区的实时地面降水量与降水效率...
李琼唐林汪玲兰明才陈龙高沁
关键词:雷达垂直液态含水量降水效率
文献传递
2016年梧州市一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利用梧州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自动站及micaps资料等,对2016年3月20日梧州市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梧州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本反射率明显特征为多个对流单体排列而成的带状回波,对应地面图上为一条明显的中尺度...
欧坚莲欧欣格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辐合线垂直液态含水量带状回波
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建立那曲县冰雹天气要素指标初探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那曲县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探空实况资料、500hp实况场对那曲县2014年至2015年发生的29例冰雹个例进行分析,确立出了符合那曲县本地冰雹天气要素指标,为那曲县冰雹天气预报预警提供科学支撑,结果显示:那曲产生冰雹前,环流中有西风槽、风场中有切变线或那曲县位于高压边缘;当垂直风切变较明显时,有利于冰雹的生成;那曲雷达反射率因子在40dbz以上可作为预警冰雹发生的临界值;回波顶高在10~11公里为宜;当反射率因子大于40dbz,并存在中气旋时,可以有效预警预报冰雹天气。
李积宏刘益次仁卓玛旦增卓玛
关键词:环流特征反射率因子垂直液态含水量径向速度
2016年梧州市首场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利用梧州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自动站及micaps资料等,对2016年梧州市首场(3月20日)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梧州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本反射率明显特征为多个对流单体排列而成的带状回波,对应地面图上为一条明显的...
欧坚莲欧欣格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辐合线垂直液态含水量三体散射
文献传递
2011-06-11豫北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被引量:21
2015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地面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回波等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回波演变特征等方面对2011年6月11日午后发生在豫北地区的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发现:高空冷平流和24 h显著降温区叠加在低层暖区之上,形成上干冷下暖湿的位势不稳定层结,为强对流的产生提供了层结条件;地面暖低压发展和辐合中心、辐合线是这次强对流天气的触发机制;0-6 km较大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展和维持。卫星云图和雷达产品显示:对流云团的发展和移动与地面切变线、雷达回波一致,并可预测强天气落区。当回波中心强度≥50 d Bz、回波顶高≥12 km、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45 kg/m^2时,极易造成短时强降水和冰雹天气。三体散射特征和中气旋的出现对确定发布冰雹预警有指示意义,17:50第一次观测到三体散射特征发布冰雹预警,时效在20-90 min。垂直液态含水量在强降水发生前20 min开始剧增,为判别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提供有效依据。
芦阿咪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不稳定层结地面辐合线三体散射中气旋垂直液态含水量
河南省一次致灾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分析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中尺度分析产品和雷达资料对2013年8月1日凌晨发生在河南省西部、北部的一次致灾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是在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大气层结条件下产生的,较大的垂直风切变出现在强对流发生...
王金兰陈红霞段中夏
关键词:强对流中尺度分析雷达产品垂直液态含水量

相关作者

董金莲
作品数:11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白城市气象局
研究主题:局地强对流天气 冰雹指数 垂直液态含水量 冰雹 回波特征
顾松山
作品数:119被引量:965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研究主题:多普勒天气雷达 天气雷达 多普勒雷达 新一代天气雷达 自动识别
王忠范
作品数:30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机场 暴雨 雷电 雷达 大暴雨
王国安
作品数:24被引量:209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省气候中心
研究主题:自动站 自动气象站 预审 数据处理 地面气象记录
陈荣
作品数:2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研究主题:垂直液态含水量 风切变 多普勒雷达特征 飑线 强飑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