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9 篇“ 垂体前叶激素 “的相关文章
不同类型垂体 腺瘤垂体前叶 激素 水平与瘤体大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总结不同激素 分泌类型垂体 腺瘤患者垂体前叶 功能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1946例垂体 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不同类型的垂体 腺瘤的肿瘤大小与垂体前叶 激素 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946例垂体 腺瘤患者中男性857例(44.0%),中位确诊年龄45.1岁,肿瘤最大直径[M(Q1,Q3)]为22(14,30)mm。1191例无功能瘤的肿瘤大小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r=-0.11,P<0.001)、生长激素 (r=-0.13,P<0.001)及黄体生成素水平负相关(男性:r=-0.26,P<0.001,女性:r=-0.31,P<0.001);297例生长激素 瘤的肿瘤大小与生长激素 正相关(r=0.46,P<0.001),而与男性睾酮水平负相关(r=-0.41,P<0.001);155例ACTH瘤的肿瘤大小与8∶00 AM的ACTH水平正相关(r=0.25,P<0.001),而与8∶00 AM皮质醇之间未发现相关性(P>0.05);303例泌乳素瘤的肿瘤大小与泌乳素水平呈正相关趋势(男性:r=0.34,P=0.001;女性:r=0.13,P=0.070)。结论:垂体前叶 功能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与垂体 瘤的细胞来源及特定的激素 分泌类型有关。生长激素 瘤、ACTH瘤及泌乳素瘤中,均表现出肿瘤大小与其肿瘤对应高分泌激素 水平的正相关关系,而无功能瘤患者的肿瘤大小与垂体 -肾上腺轴、垂体 -生长激素 轴的激素 水平负相关。 王岳鹏 李一君 李冰 臧丽 陈康 杜锦 窦京涛 吕朝晖 谷伟军 母义明关键词:垂体肿瘤 垂体激素类 前叶 肿瘤大小 重症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血清垂体前叶 激素 的变化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重症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血清垂体前叶 激素 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晋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109例的临床资料,在颅脑损伤后1~3 d采取静脉血检测血清垂体前叶 激素 水平,按照是否出现血清垂体前叶 激素 分泌异常分为正常组(n=60)与异常组(n=49),对影响血清垂体前叶 激素 分泌异常的高危因素进行探讨。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异常组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颅底骨折、GCS评分3~8分、弥漫性轴索损伤、脑疝、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GCS评分3~8分以及存在颅底骨折、弥漫性轴索损伤、脑疝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均为影响血清垂体前叶 激素 分泌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症创伤性颅脑损伤急性期存在较高的血清垂体前叶 激素 分泌异常的发生风险,其中能够对血清垂体前叶 激素 分泌异常带来影响的危险因素包括GCS评分3~8分以及存在颅底骨折、弥漫性轴索损伤、脑疝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监测血清垂体前叶 激素 分泌情况,对临床病情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李敏 陈贵平 田志华 申建波 崔杰 段海锋 张浩 茹小红关键词:垂体前叶激素 重症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垂体前叶 激素 水平异常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重症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垂体前叶 激素 水平异常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厦门市中医院就诊的74例重症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激素 分泌异常组及正常组的一般资料,包含年龄、性别、硬膜外血肿情况、硬膜下血肿情况、是否颅底骨折、Glasgow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脑疝情况、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研究影响垂体前叶 激素 水平异常的因素。随访3个月后,通过Glasgow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组,GOS>3分)和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组,GOS≤3分),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垂体前叶 激素 水平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出颅底骨折、脑疝、GCS评分均为垂体前叶 激素 分泌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颅底骨折、GCS评分均为垂体前叶 激素 水平分泌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预后良好组TSH为(3.70±0.18)μIU/ml,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的(4.51±0.65)μIU/ml;FSH为(18.13±1.20)mIU/L,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的(20.59±3.06)mIU/L;LH为(9.75±0.57)mIU/L,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的(11.10±0.95)mIU/L;PRL为(479.03±51.45)mIU/L,低于预后不良组的(519.50±61.12)m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73、5.000、7.515、2.890,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TSH、FSH、LH、PRL预测预后的AUC依次为0.929、0.779、0.911、0.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底骨折、GCS评分为影响重症TBI患者垂体前叶 激素 水平分泌异常的危险因素,TSH、FSH、LH、PRL在重症TBI患者预后中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在临床诊断时,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实际病例各项指标状况做出合理判断。 王雅静 付之雄关键词:垂体前叶激素 影响因素 预后 垂体前叶 激素 及甲状腺激素 在不同疾病严重程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与分析垂体前叶 激素 及甲状腺激素 在不同疾病严重程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晋城市人民医院自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103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58例,女45例,年龄(43.12±4.11)岁,合并颅骨骨折5例、脑震荡7例、脑挫伤11例、硬膜外血肿9例、硬膜下血肿8例,伤后入院时间(30.25±4.11)h,对该组人员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发生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的第1、7、14、30天的血清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 (FSH)、促黄体生成素(LH)、促甲状腺激素 (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进行测量。另选择同时期来晋城市人民医院接受常规体检的正常人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43.20±4.34)岁,测量上述相同指标,对两组的垂体前叶 激素 及甲状腺激素 水平进行对比。同时将观察组患者按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组,分为轻型组(13~14分)、中型组(9~12分)与重型组(3~8分);将观察组患者按照不同预后分为死亡组、残疾组及良好组;对不同GCS分组、不同预后分组下下丘脑垂体前叶 激素 及甲状腺激素 水平进行对比。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颅脑损伤后1 d、7 d分别与对照组相比PRL、FSH、LH、TSH、T4水平均较高,T3水平均较低,观察组于颅脑损伤后7 d开始PRL、FSH、LH、TSH、T4水平逐渐降低,T3水平升高,在颅脑损伤后14 d的PRL、FSH、LH、TSH、T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仍较高,T3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型组分别与中型组、轻型组相比PRL、FSH、LH、TSH、T4水平较高,T3水平较低,中型组与轻型组相比PRL、FSH、LH、TSH、T4水平较高,T3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分别与残疾组、良好组相比PRL、FSH、LH、TSH、T4水平较高,T3水� 黄可丰 陈贵平 李敏 段海锋 崔杰 张浩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 垂体前叶激素 甲状腺激素 创伤性颅脑损伤急性期垂体前叶 激素 及甲状腺激素 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研究创伤性颅脑损伤急性期垂体前叶 激素 及甲状腺激素 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8-06—2019-08间收治的9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GCS评分分为轻型组36例、中型组29例、重型组25例。记录3组患者伤后第1天的垂体前叶 激素 (GH、ATCH、PRL、FSH、LH、TSH)和甲状腺激素 (TT3、FT3、TT4、FT4)水平,探讨严重程度与两种激素 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中型、重型组GH、ATCH、PRL、FSH较轻型组增高,TT3、FT3较轻型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GH、ATCH、PRL、FSH较中型组增高,TT3、FT3较中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分泌激素 水平变化对于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的损伤程度具有重要的价值,检测颅脑损伤患者垂体前叶 激素 水平和靶腺之一的甲状腺相关激素 水平的变化,可评估患者的损伤严重程度。 李玲玲 陶有为 扈俊华 胡承啸 柴超 张晓娜 高玉松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 垂体前叶激素 甲状腺激素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垂体前叶 激素 水平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泌乳素、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 (FSH)及生长激素 (GH)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a 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发病后1~3 d血清ACTH、TSH、泌乳素、FSH、LH、GH的数据进行收集,并同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依据垂体前叶 激素 水平将患者分为垂体 激素 分泌异常组(PD组,32例)和垂体 激素 分泌正常组(PN,59例),并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结果共纳入91例aSAH患者,男52例,女39例;年龄29~65岁,平均(52±9)岁。PD组血管痉挛发生率、Hunt-Hess分级≥Ⅳ级及Fisher分级≥Ⅲ级患者比例高于PN组[分别为56.2%(18/32)比28.8%(17/59),40.6%(13/32)比16.9%(10/59),56.2%(18/32)比22.0%(13/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598、6.158、10.814,均P<0.05);PD组56.2%(18/32)患者责任动脉瘤位于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较PN组动脉瘤部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6.598,P<0.05);PD组ACTH、TSH明显低于PN组[10.26(5.79,32.22)ng/L比28.20(13.78,33.57)ng/L,0.92(0.54,2.27)mU/L比2.32(0.79,3.12)m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557、-2.154,均P<0.05);PD组预后不良率(31.0%,9/29)高于PN组(9.6%,5/52;χ^2=5.974,P<0.05)。结论a SAH患者垂体前叶 激素 分泌异常与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动脉瘤部位、脑血管痉挛及预后有关。 曲鑫 赵浩 王宁 尚峰 程玮涛 齐猛 徐跃峤 蒋丽丹 陈文劲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垂体激素 血管痉挛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垂体前叶 激素 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垂体前叶 功能减退发生情况,与临床病情的相关性及随访期间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aSAH患者发病后3天、1周、3周、3月和6月的垂体前叶 激素 分泌情况,并分析与改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的相关性。结果aSAH后3月和6月出现ACTH和GH降低,改良Fisher分级4级患者ACTH水平降低,改良Fisher分级3级和4级患者GH水平降低,Hunt-HessⅣ~Ⅴ级患者GH水平降低。结论aSAH恢复期出现ACTH和GH降低,与改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有相关性。 陈钰 邵波 陈慧慧 何玺君 彭余江 杨帆 滕灵方关键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垂体前叶激素 颅内动脉瘤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垂体前叶 激素 及C反应蛋白水平与病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的垂体前叶 激素 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受试对象,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A组(轻度颅脑损伤)59例、B组(中度颅脑损伤)48例和C组(重度颅脑损伤)33例。观察所有患者外周血垂体前叶 激素 及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C组的外周血黄体生成素(LH)、生长激素 (GH)、卵泡刺激素 (FSH)、促甲状腺激素 (TSH)和泌乳素(PRL)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A组(P<0.05),B组的外周血LH、GH、FSH、TSH和PRL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三组CRP水平组内各时刻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C组各时刻的CRP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和A组,B组各时刻的CRP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外周血中的垂体前叶 激素 和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急性脑颅损伤越严重,因此可作为评估病情程度的指标。 贾晓红 危保松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 外周血 垂体前叶激素 C反应蛋白 病情 重症颅脑损伤后血清垂体前叶 激素 的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重症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血清垂体前叶 激素 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8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伤外科住院治疗的113例重症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损伤部位、是否合并硬膜外血肿、是否合并硬膜下血肿、是否伴有颅底骨折、受伤时间、Glasgow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中线移位程度、是否合并弥漫性轴索损伤、是否合并脑疝、是否合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等;采用单因素r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垂体前叶 激素 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48例出现垂体前叶 激素 分泌异常,其中1种激素 分泌异常者10例;2种及2种以上激素 分泌异常者38例;生长激素 (GH)水平异常降低20例、促甲状腺激素 (TSH)水平异常降低18例、促卵泡激素 (FSH)水平异常降低12例、催乳素(PRL)水平异常增高10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水平异常降低9例、黄体生成素(LH)水平异常降低8例。单因素矿检验提示是否合并颅底骨折(P=0.006)、中线移位程度(P=0.OO7)、GCS评分(P=0.004)、是否合并弥漫性轴索损伤(P=-0.001)、是否合并脑疝(P=0.001)、是否合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0.001)是垂体前叶 激素 分泌异常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底骨折(P=0.019)、中线移位〉1cm(P=0.015)、GCS评分(舟O.024)、弥漫性轴索损伤(P=0.008)、脑疝(P=-0.001)、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0.010)是垂体前叶 激素 分泌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重症TBI患者远期并发垂体前叶 激素 异常风险较高,其中颅底骨折、中线移位〉1cm、GCS评分、弥漫性轴索损伤、脑疝、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垂体前叶 激素 分泌异常的危险因素。 徐洪波 程水兵 谢先海 赵峰 吴广宇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 垂体 激素 急性颅脑损伤外周血垂体前叶 激素 及脑脊液硫化氢水平变化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垂体前叶 激素 、脑脊液硫化氢(H2S)水平与急性颅脑损伤病情的关系。方法 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收治急性颅脑损伤90例,根据入院时GCS评分分为轻型组(GCS评分13~15分)、中型组(GCS评分9~12分)及重型组(GCS评分3~8分),各30例。伤后1 d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促甲状腺激素 (TSH)、泌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 (FSH)、生长激素 (GH),另外测定脑脊液H_2S水平。结果外周血GH、PRL水平以及脑脊液H_2S水平随颅脑损伤程度加重明显增高(P<0.05),而外周血TSH、LH、FSH与颅脑损伤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外周血GH、PRL及脑脊液H_2S水平可作为评估急性颅脑损伤病情的指标。 肖高华 陈钢 陈峥 刘科 刘笑 熊绍棠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 垂体前叶激素 外周血 脑脊液 硫化氢
相关作者
魏晓捷 作品数:65 被引量:237 H指数:8 供职机构:慈溪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高血压脑出血 颅脑损伤患者 神经外科 预后 许信龙 作品数:76 被引量:207 H指数:8 供职机构:慈溪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高血压脑出血 慢性硬膜下血肿 颅脑损伤患者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陈再丰 作品数:58 被引量:194 H指数:7 供职机构:慈溪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患者 高血压脑出血 预后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傅小君 作品数:72 被引量:198 H指数:7 供职机构:慈溪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高血压脑出血 颅脑损伤患者 慢性硬膜下血肿 颅脑创伤 龚德生 作品数:56 被引量:190 H指数: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预后 脑胶质瘤 外科手术 胶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