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0篇“ 地震损伤评估“的相关文章
钢构套加固震损CFSST框架边节点地震损伤评估
2025年
为了对钢构套加固震损方钢管混凝土(CFSST)框架边节点地震损伤进行评估,基于已有试验,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通过材料性能折减的方法来模拟地震损伤影响,选择合适的地震损伤模型,探究节点的损伤演化规律,运用该模型研究外包钢构套强度、外包钢构套厚度、外包钢构套非核心区加固高度对方钢管混凝土柱框架边节点的抗震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性能折减法能够较好模拟地震损伤;通过计算得出轻度震损和中度震损的试件经加固后其抗震性能能够恢复甚至超过原始试件;当钢构套强度由Q235分别提升至Q345、Q390、Q420时,节点的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6.27%、10.57%、13.70%;当钢构套厚度从4 mm提升至6 mm、8 mm时,节点的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4.02%、9.68%;提升钢构套非核心区高度对节点的抗震承载力影响较小,将钢构套高度由200 mm提升至400 mm,其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0.86%和4.56%。
许成祥廖泽瀚
关键词:地震损伤评估有限元分析
考虑网壳结构失效特征的修正Park-Ang地震损伤评估研究
2025年
为研究三维地震作用下网壳结构损伤程度,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对网壳结构两种典型失效特征进行分析并加以讨论。通过修正Park-Ang地震损伤模型公式相关参数项,考虑结构变形和能量两个动力响应指标的影响,建立网壳结构损伤判别准则,提出网壳结构不同失效状态对应的损伤性能水准。结果表明:网壳结构的失效破坏特征分为动力强度失效和动力失稳失效,修正的Park-Ang地震损伤模型可较好地评估这两种失效模式的损伤程度,网壳结构失效时的损伤值收敛于1.00且离散性较小。网壳结构的破坏程度可以划分为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倒塌,对应的损伤界限值分别为0、0.15、0.65、1.00。根据规范要求,选取四条不同类型地震波加以验证,证明修正的Park-Ang地震损伤模型能够较好地考虑位移与耗能的耦合效应,对网壳结构整体损伤评估更为合理。
黄建铭刘翔王香茹刘涛
关键词:网壳结构地震损伤模型
基于OpenSEES的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损伤评估被引量:1
2024年
近年来,地震作用下主体结构未发生倒塌,但填充墙倒塌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对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地震损伤评估的研究非常重要。为获取表征整个结构的地震损伤值,使用加权系数对构件层次地震损伤值进行加权,从而获得楼层损伤和整体结构损伤。设计六层三跨的填充墙RC框架结构,并通过OpenSEES有限元模拟平台对填充墙RC框架结构进行地震损伤分析,通过计算结构构件损伤、楼层损伤和整体损伤值,以此来判断结构薄弱层位置和损伤状态,用以确定在结构抗震设计中是否需要对薄弱位置进行加强设计。
徐廉政马先红王浩
基于Park-Ang模型的弯曲型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构件地震损伤评估研究
2024年
建筑震后损伤和性能水平评估是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关键流程之一。针对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DSCW)缺乏地震损伤评价指标的问题,建立了包含37组弯曲型DSCW滞回试验的数据库,并基于现有的修正双参数Park-Ang损伤评估模型,确定了组合系数β关于DSCW设计参数(轴压比、剪跨比、截面长宽比、含钢率等)的经验表达式。基于我国“三水准,两阶段”的抗震设计理念,根据DSCW构件骨架曲线上的等效屈服点、峰值点和极限点,将DSCW构件损伤状态划分为基本完好(D_(1))、轻中度损伤(D_(2))、严重损伤(D_(3))和构件失效(D_(4)),对应的损伤指标限值分别为0.086、0.517和1.020。本文研究结果可为DSCW结构基于构件的震损评估、抗震设计和震后加固提供依据。
侯皓文王伟
关键词:地震损伤评估
基于TCN的区域RC框架结构地震损伤评估
2024年
为准确评估区域RC框架结构震后损伤状态,提出了基于时序卷积神经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TCN)模型的结构地震损伤评估方法。首先选取几何参数中的结构高度、x向跨度和设计参数中的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作为结构特征参数,设计了48个RC框架结构模型;然后用OpenSees软件计算结构在地震过程中的加速度响应数据,采用最大层间位移角作为结构损伤指标,并建立结构损伤指标与加速度响应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以此得到震损数据集;最后通过建立基于TCN模型的区域RC框架结构震损评估模型,利用贝叶斯优化算法找出模型中的最优参数组合,分析了TCN模型的损伤评估准确率、计算资源及在噪声作用下的泛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TCN模型损伤评估准确率高达86.6%,评估效果优于CNN-LSTM模型,且具有更少的参数量,在噪声作用下也有较好的鲁棒性。
李一民康帅董正方殷琳
关键词:地震响应
多层基础隔震结构超烈度地震损伤评估方法研究
龙雨欣
竖向收进钢束筒结构楼层地震损伤评估研究
2024年
为定量评估钢束筒结构地震后楼层的损伤情况,基于算例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两类不同竖向收进方式的3种钢束筒结构进行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通过楼层的变形与能量分析,基于归一化的位移和塑性耗能双参数破坏模型,研究给出确定钢束筒结构地震下楼层损伤程度指标——楼层损伤因子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得到的楼层损伤程度与基于损伤现象确定的楼层损伤程度基本吻合,该计算公式可用于成束钢框筒结构楼层地震损伤程度的定量评估。钢束筒结构楼层通过灰色关联-逐步分析耦合模型评估地震损伤程度与基于损伤现象确定的地震损伤程度一致,表明基于灰色关联-逐步分析耦合模型的楼层损伤程度评估方法可以准确地对楼层的地震损伤情况进行评估
郝勇陈丰杜春晖丁秋雨雷浩胡鹏程
关键词:弹塑性时程分析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城市供水管网地震损伤评估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城市供水管网地震损伤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研究区域网格化;2、生成由不同网格尺寸离散化的研究区域所对应的空间相关的峰值地面速度分布图;3、评估每个峰值地面速度分布图上管网中每条管道...
杜文琪赵荣恒李典庆曹子君
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多指标云模型地震损伤评估被引量:3
2023年
目前的既有钢混结构地震损伤研究没有同时考虑不同抗震设计规范差异和耐久性两个因素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且损伤指标较简单,在动力损伤分析中也存在局限。基于云模型的特点,提出了包括弹塑性耗能差率、刚度损伤指数、层间位移角和顶点位移角的多元结构损伤状态综合评估方法,能够同时考虑结构各损伤指数的随机性和模糊性。考虑不同版本抗震设计规范造成的结构性能差异和耐久性下降对结构性能的影响,设计3个典型五层钢混框架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验证损伤评估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随着抗震规范版本的更新,结构的损伤程度有适当减轻;同一结构的损伤程度因混凝土碳化作用先减轻后加重;采用弹塑性耗能差率表征既有结构的地震损伤效果优于刚度损伤指数;基于多指标云模型损伤评估方法获得的云模型综合隶属度和综合损伤值能够更加细化和精确地描述结构损伤状态。
何浩祥赵鑫丽程时涛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云模型
砖砌古塔抗震性能分析与地震损伤评估
砖砌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载体,广泛分布在我国大江南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但因为砖砌古塔自身结构高大且采用密度较大的砖石材料所建造,这使得其对地震荷载相较其它类型的古建筑更为敏感,地震是造成我国绝大多数砖砌...
徐敦峰
关键词:古建筑振动台试验抗震评估

相关作者

李忠献
作品数:533被引量:3,602H指数:33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研究主题:地震反应 钢筋混凝土 爆炸荷载 半主动控制 磁流变阻尼器
何浩祥
作品数:403被引量:980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耗能 减振 阻尼器 调谐 损伤识别
周锡元
作品数:330被引量:3,211H指数:36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建筑结构 隔震 橡胶支座 抗震性能 反应谱
邵长江
作品数:94被引量:317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空心墩 桥梁工程 拟静力试验 混凝土 光纤光学
金国芳
作品数:93被引量:256H指数:9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抗震加固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有限元 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