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08篇“ 地震反射特征“的相关文章
- 准东煤田西山窑组煤层地震反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2024年
- 应用陆相聚煤盆地沉积学的理论,通过对地震反射波特征的认识,揭示了地震响应所反映的煤岩层赋存形态的地质意义;结合钻井岩心描述、测井资料等构建初始模型,反演煤层反射波物性参数,建立地震资料与复煤层宏观结构的联系,描述了煤层的赋存形态。
- 王秀东孔祥贵鲁楠陈亦磊王琛
- 关键词:陆相盆地地震反射特征地质意义新疆准噶尔盆地
- 薄互层砂体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松辽盆地北部龙西地区萨一油层组为例
- 本文基于薄互层的"楔状模型",利用正演模拟,重点考虑薄互层的单砂体厚度、间隔、岩性组合等因素,研究薄互层中累积砂岩厚度与峰值振幅的关系。正演结果表明,随累积砂岩厚度增大,峰值振幅先增大后减小,与单砂层楔状模型的变化趋势相...
- 朱绪峰杨波纪学武刘士靖安鹏
- 关键词:薄互层
- 火成岩影响地震反射特征变化及规律的定量分析方法
- 本发明涉及火成岩发育区储层的地质勘探开发领域,特别是火成岩影响地震反射特征变化及规律的定量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依据火成岩影响地震反射特征因素,设计地质模型;步骤(2)通过地震正演模拟获得步骤(1)所...
- 张云银姜蕾尚新民孙明江谷国翠汤梦静杨靖
- 海水层对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研究
- 2023年
- 在海洋地震勘探中,地震反射特征对于AVO分析、海底参数反演以及构造分析等具有重要作用。地震波在海洋中传播,其产生的地震反射特征受到海水层和海底以下沉积物的综合影响,但目前业界主要针对海底以下沉积物对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开展研究,关于海水层对地震反射特征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研究地震波在海水层中传播时地震波场的变化特征,首先从流体—固体分界面和自由界面的边界条件出发,推导出弹性界面入射和反射时的P-P振幅比,得到海水层效应的数学表达式。然后分析入射波频率、海水层深度、海底阻抗差和入射角等因素对海水层滤波效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海水层对于地震P波具有周期性的选频滤波效应;选频滤波效应的周期与入射波频率和海水层深度成反比,与入射角成正比;入射角越大,地震P波衰减越严重;阻抗差对振幅的影响与入射波频率和海水层深度有关。最后利用数值模拟验证了海水层对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
- 杜燚镜孙成禹王志农蔡瑞乾王升荣焦峻峰
- 关键词:地震反射特征
- 珠海南部某海域浅层气地震反射特征研究
- 2023年
- 海底浅层气是一种典型的海底地质现象,是诱发海底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它的存在改变了周围地层的岩土物理性质,使上伏土层强度降低,稳定性破坏,压实能力减小。当有外力介入时,气体易发生偏移,海底含气土层会发生明显沉降,上部地层可能出现塌陷,致使海底建筑物倾斜倒塌,严重影响海上工程的施工安全。通过单道地震测量方法,对珠海南部某海域开展浅地层剖面探究,了解区内浅层气地震反射特征及分布情况。区内海底地层剖面上浅层气地震反射特征主要表现为声学空白、声学幕和不规则强反射界面几种。不同的地震反射特征代表着浅层气在地层中不同的富集状态。
- 段晓旭段军张翔翔林振文
- 关键词:浅层气地震反射特征
- 松辽盆地古龙断陷葡西洼槽地震反射特征及构造演化史分析
- 2023年
- 葡西洼槽周边4口井钻遇地层比较齐全,能够比较好地反映该地区的地层特征。通过层位标定,本区深层T_(4)、T_(4c)、T_(41)、T_(42)、T_(5)等5个地震反射界面比较清晰,特征比较明显,通过离葡西最近地层较全的ps1井,根据4个界面的区域特征确认葡西4个地震反射层。再根据地震反射特征分析,结合古龙断陷构造发育史研究,确定葡西洼槽的构造演化经历了4个阶段:(1)断陷初期火山强烈喷发伴随粗碎屑快速堆积阶段;(2)断陷中期火山弱喷发较稳定沉积阶段;(3)断陷晚期火山强喷发阶段;(4)断陷后整体抬升剥蚀阶段。结合地震反射特征和构造演化史分析,可以有效地指导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
- 狄嘉祥刘红艳许金双刘家军
- 关键词:地震反射特征构造演化史
- 一种无典型地震反射特征海洋水合物识别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典型地震反射特征海洋水合物识别方法,包括对叠前道集优化、层位拾取、沿层相干速度分析、速度特征提取、速度异常解释等步骤,结合无典型地震反射特征海洋水合物地震资料的特点,设计适合于该类水合物识别的技术流程,通...
- 徐华宁刘欣欣王小杰刘鸿杨睿
- 济阳探区主要储集体地震反射特征及描述技术图册
- 本书讨论了渤海湾盆地胜利油田济阳探区发育的8种典型储集体类型,系统剖析了其沉积相特征、构造发育特征,综合实际地震剖面及地质模型正演模拟明确了典型地震反射特征,建立了典型储集体的地震反射模式,形成了地质-地震-测井相结合的...
- 王长江
- 根据低角度前积地震反射特征划分分流砂坝型浅水三角洲相带被引量:4
- 2023年
- Z6区块钻井分布不均,目标储层砂泥岩构成复杂且砂岩、泥岩波阻抗特征相近,因此对于Z6区块西侧少井地区,分析有利沉积相带展布特征及准确刻画砂体边界存在一定困难。单凭地震反射振幅特征难以区分砂、泥岩,应用常规叠后地震反演等技术无法有效预测储层展布范围。为此,借助三维地震及钻井资料,结合前人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研究成果,建立适合Z6区块的沉积模式和正演模型,通过砂体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地震属性优选,预测有利储层展布范围,获得以下认识:①低角度前积或侧积对于下伏地层地震波形的影响是判断砂体边界的关键,适用于划分分流砂坝型浅水三角洲沉积相带,对勘探阶段预测有利储层的延展范围尤为关键;②相较于传统的振幅类属性,瞬时相位和瞬时频率属性更清晰地刻画了Z6区块分流砂坝和分流间湾边界,尤其是瞬时相位属性不受振幅影响,对于岩性尖灭等地质体的相位变化也十分敏感;③靠近物源方向,砂体受分流河道控制较明显,呈条状特征;靠近湖中心位置,砂体受湖浪改造作用更明显,呈坨状、朵叶状。上述研究表明,在少井情况下,在沉积模式的指导下,利用地震属性分析预测的分流砂坝砂体展布范围与钻井资料揭示的砂、泥岩发育情况吻合较好,通过分析有效的地震属性可合理地刻画分流砂坝型浅水三角洲砂体边界。
- 周琨
- 关键词:地震属性
- 复杂岩性背景下储层地震反射特征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风险探井JT1井在寒武系沧浪铺组测试获气51.62×10^(4)m^(3),实现了四川盆地沧浪铺组油气勘探首次突破。但是沧浪铺组为混积相,其复杂的岩性造成了内幕地震响应特征复杂,且前期针对沧浪铺组研究程度极低,并未系统开展过地球物理研究,给勘探推进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基于此,综合钻井及地震资料,围绕川中地区沧浪铺组岩相及储层的地震响应模式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川中地区沧浪铺组存在5种岩相-地震相反射模式,其中,单轴模式和单轴复波模式为最优质的碳酸盐岩地震相。2)SOM波形聚类方法和波阻抗反演验证了地震相的准确性,可以进一步精细刻画沧浪铺组内部碳酸盐岩分布。3)古隆起北斜坡沧浪铺组存在两种优质储层地震反射模式,薄互层储层为岩性界面强轴伴复波模式,厚储层为岩性界面强轴伴亮点模式。综合研究认为,北斜坡沧浪铺组发育3个呈NW—SE向条带状展布的有利区,具有形成岩性圈闭的良好条件,合计面积达1270 km2,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领域。建立了一套针对川中地区沧浪铺组复杂岩性背景下储层地震反射特征研究方法,为混积相薄储层地震预测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思路。
- 代瑞雪郗诚冉崎陈康梁瀚
- 关键词:波阻抗反演
相关作者
- 印兴耀

- 作品数:676被引量:3,398H指数:37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研究主题:弹性阻抗 反演 地震 岩石物理 地震勘探
- 宗兆云

- 作品数:249被引量:791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研究主题:叠前地震 岩石物理 弹性阻抗 岩石物理模型 流体识别
- 王小品

- 作品数:39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地震数据 地震信号 地震道 层位 子波
- 李坤

- 作品数:92被引量:7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研究主题:叠前地震 存储介质 地震反演方法 油气勘探开发 频率域
- 张志珣

- 作品数:114被引量:864H指数:18
-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南黄海 表层沉积物 沉积环境 沉积物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