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8篇“ 地表糙度“的相关文章
- 一种基于微地形的地表糙度的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 本申请涉及地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是一种基于微地形的地表糙度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微地形的地表参数以及流量参数;根据所述流量参数以及坡面参数,获取所述微地形的入渗参数;根据所述坡面参数、...
- 杨婷周平黄俊祥
- 一种基于微地形的地表糙度的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 本申请涉及地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是一种基于微地形的地表糙度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微地形的地表参数以及流量参数;根据所述流量参数以及坡面参数,获取所述微地形的入渗参数;根据所述坡面参数、...
- 杨婷周平黄俊祥
- 地表糙度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地表微地形测量是地表粗糙度定量化的基础,对地表形态动态监测和土壤侵蚀过程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链条法、照相机法和无人机法,选取常规人工降雨土槽和野外径流小区,设置裸地和植物根系2个处理,分别测定其地表糙度。结果表明:(1)链条法、照相机法和无人机法测定的平均弯曲性指数分别为0.257,0.219,0.248,与标件实际平均弯曲性指数0.242偏差小于<10%;其中链条法测定的弯曲性指数整体偏大(6.2%),照相机法测定的弯曲性指数整体偏小(-9.5%),无人机法测定的弯曲性指数略有偏大,但误差仅为2.5%。(2)裸地土槽细沟较深,链条法和照相机法测定结果与实际不符,无人机法测定结果与实际较为一致,链条法和照相机法相对无人机法均偏小了50.0%和40.3%;有根系土槽链条法测定结果与实际不符,照相机法和无人机法测定结果与实际较为一致,链条法相对于照相机法和无人机法均偏小了48.2%和57.8%。(3)受地形因素限制,照相机法无法测定径流小区地表糙度;对于裸地和有根系小区,无人机法测定结果与实际较为相符,而链条法测定结果与地表起伏不一致,链条法相对于无人机法测定的地表弯曲性指数分别偏大了28.6%和24.8%。总体而言,立体摄影测量能有效地反映地表糙度,但受拍摄高度和地形因素的限制,照相机法测定结果会存在低估或使用受限,无人机法测定结果相对稳定;受人为操作和本身测定过程误差的影响,链条法测定结果偏差相对较大,但对于立体摄影测量无法测定的立地环境,链条法仍可作为地表糙度测量的有效方法。
- 张娜娜王兵张宝琦李永宁
- 关键词:地表糙度
- 雨强和地表糙度对坡面微地形及侵蚀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9年
- 地表糙度是影响坡面侵蚀产沙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往研究多关注糙度对坡面产流产沙特征的影响,而较少关注不同糙度条件下坡面微地形变化和侵蚀产沙的关系。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结合Photoscan技术研究了不同雨强和地表糙度对坡面微地形及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降雨后光滑坡面和粗糙坡面4个微地形因子(地表糙度、地形起伏度、地表切割度、洼地蓄积量)数值均减小,且有随雨强增大,其减幅增大的趋势;相同雨强和降雨历时条件下,粗糙坡面微地形因子变化幅度大于光滑坡面,微地形因子变化量与侵蚀产沙量呈明显正相关;与光滑地表相比,粗糙地表只在降雨初期能有效减少产流,随着降雨时间延长,2种坡面的产流率趋于一致;在试验选取的4个雨强条件下,粗糙坡面和光滑坡面产流率均呈现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粗糙坡面产沙率和产流率变化规律一致,但光滑坡面产沙率表现出在产流初期迅速增大,而后呈降低并趋于稳定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揭示坡面土壤侵蚀机理和建立坡面侵蚀产沙模型提供参考。
- 李清溪丁文峰朱秀迪庞延杰
- 关键词:雨强地表糙度微地形产流产沙
- 玉米季山地黄壤坡耕地地表糙度变化特征及其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 黄壤作为四川省坡耕地第二大土壤类型,易发生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严重制约着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玉米作为黄壤坡耕地的主栽作物之一,全生期(玉米季)与雨季重叠。因此,本研究以四川盆周山地黄壤坡耕地为对象,采用野外...
- 张皓崴
- 关键词:黄壤坡耕地自然降雨地表糙度产流产沙
- 文献传递
- 不同地表糙度下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为研究不同地表糙度条件下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采用变坡实验水槽,利用定床阻力冲刷实验研究了坡面流阻力和流速与流量、坡度、粗糙度和雷诺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流速与粗糙度呈负相关;当颗粒粒径小于0.2 mm时,流速与坡度呈正相关。粗糙度越大,阻力系数越大,当颗粒粒径大于0.5 mm时,阻力系数随流量增加而递减,随坡度增加而递增。水流雷诺数与粗糙度呈负相关,粗糙度越大,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相关性越大。
- 汪孟尧姚原宗芯伊
- 关键词:坡面流粗糙度坡度
- 横垄坡面地表糙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对片蚀的响应被引量:6
- 2018年
- 为揭示地表糙度的片蚀效应,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横垄坡面地表糙度在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地表糙度的变化对片蚀过程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0mm/min降雨强度条件,随着玉米生育期的推进,地表糙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玉米苗期增幅最大,在成熟期降幅最大。1.5,2.0mm/min降雨强度条件,随着玉米生育期的推进,地表糙度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且玉米苗期—拔节期地表糙度变幅却最大。降雨强度1.0mm/min条件下,随着玉米生育期的推进,地表糙度的变化与径流量变化同步,均呈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变化趋势。降雨强度1.5,2.0mm/min条件下,在玉米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地表糙度与径流量呈同步的变化,而在抽雄期—成熟期,地表糙度呈减少的变化趋势,而地表径流量却呈增加的变化。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在玉米苗期和拔节期,地表糙度的变化与产沙强度呈同步变化;在抽雄期和成熟期,两者间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玉米拔节期,地表糙度变幅与径流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抽雄期地表糙度变幅却与径流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玉米苗期、拔节期和成熟期,地表糙度变幅与侵蚀产沙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玉米抽雄期,地表糙度变幅却与侵蚀产沙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揭示地表糙度在片蚀作用下的本质特征和坡耕地水土流失有效防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 何淑勤秦凤宫渊波郑子成
- 关键词:玉米地表糙度片蚀径流
- 水蚀过程中玉米生长季横垄坡面地表糙度变化及其与侵蚀量的关系被引量:5
- 2018年
- 旨为探明川中丘陵紫色土区玉米生长季横垄坡面地表糙度与侵蚀量的关系。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和微小区相结合,探讨不同降雨强度(1. 0、1. 5和2. 0 mm/min)条件下,水蚀过程中玉米全生育期地表糙度和侵蚀量变化特征,并分析地表糙度与侵蚀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细沟侵蚀阶段地表糙度变幅最大;苗期地表糙度最大降幅达到58. 87%,抽雄期地表糙度变幅最低。2)玉米各生育期细沟侵蚀量显著高于溅蚀和片蚀;溅蚀阶段苗期侵蚀量随降雨强度增加而增加,其他生育期变化趋势与之相反;片蚀和细沟侵蚀量在2. 0 mm/min降雨强度条件下最大;玉米苗期侵蚀量显著高于其他生育期,分别为拔节期、抽雄期和成熟期的1. 60、3. 18和1. 79倍。3)片蚀和细沟侵蚀阶段玉米各生育期初始地表糙度,地表糙度变幅和降雨强度与侵蚀量显著相关,溅蚀阶段玉米全生育期降雨强度和地表糙度变幅与侵蚀量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玉米全生育期地表糙度变幅对侵蚀量预测效果较优。
- 王莹郑子成李廷轩何淑勤
- 关键词:玉米生育期水蚀过程地表糙度侵蚀量
- 基于GIS技术的降雨对微地形地表糙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从微观上研究降雨过程中各个地表糙度的变化特征和规律,以杨凌坡耕地表层土为供试土壤,采用人工模拟降雨、GIS技术和激光扫描测量方法,通过室内试验与计算机模拟,研究了人工锄耕措施下雨强为60 mm/h,坡度分别为5°和10°的地表糙度变化特征,并进行了水文分析。结果表明:地表粗糙度溅蚀阶段的变化最为明显,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加;地形指数在细沟出现时变化最明显,其余阶段相对稳定;形状系数在溅蚀阶段达到最高值,随后逐渐减小,在细沟出现后,稳定在相对较低值。文中结果丰富了坡面径流理论,以期为研究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指导。
- 夏积德吴发启张青峰王健刘宝峰
- 关键词:地表糙度微地形GIS技术水文分析坡面径流
- 模拟降雨条件下坡度与地表糙度对径流产沙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6年
- 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坡度与地表糙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根据研究区坡耕地特点,试验共设计5个坡度,分别为9°,12°,15°,20°,25°,设计雨强为1.0mm/min,降雨历时为60min。结果表明:(1)5个坡度下坡面径流总量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少,在20°与25°坡面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地表糙度变异率降幅为12°>9°>25°>15°>20°;(2)次降雨产流量与坡度、糙度变异变率呈显著指数函数关系;(3)5个坡度其坡面产沙量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少,产沙量在坡面梯度为3°的坡面之间以及20°与25°坡面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坡度对产沙量有显著影响;(4)次降雨产沙量与坡度、糙度变异变率呈极显著线性关系;(5)次降雨量、产沙量与坡度、糙度变异变率的回归关系均优于分别与坡度、糙度变异变率的回归关系。研究成果为揭示水蚀过程中坡度与地表糙度对侵蚀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参考。
- 王添任宗萍李鹏张辉苏远逸支再兴马田田孙倩
- 关键词:黄土坡度地表糙度
相关作者
- 吴发启

- 作品数:363被引量:3,690H指数:31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 坡耕地 土壤侵蚀 地表糙度 耕作措施
- 赵龙山

- 作品数:68被引量:389H指数:12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地表糙度 耕作措施 土壤侵蚀 微地形 DEM
- 郑子成

- 作品数:192被引量:1,715H指数:26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土壤 坡耕地 土壤团聚体 地表糙度 玉米
- 何淑勤

- 作品数:106被引量:728H指数:15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土壤 地表糙度 径流量 玉米 土壤侵蚀
- 张青峰

- 作品数:155被引量:1,091H指数:17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微地形 黄土高原 DEM 黄土 土壤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