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68篇“ 地理种群“的相关文章
基于耳石几何形态的拉森氏拟南极鱼地理种群识别
2025年
为了探究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和南乔治亚岛海区拉森氏拟南极鱼(Nototheniops larseni)的种群差异,通过形态学测量并利用离散小波系数重建耳石轮廓,对两海域稚鱼耳石形态参数、形态学指标和最重要小波系数进行形态学分析,并利用基于距离的冗余分析(dbRDA)和多元判别分析(MDA)对两海域拉森氏拟南极鱼耳石形态参数、形态学指标以及反映耳石形态特征的5个最重要小波系数进行分析。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小波系数的分析显示两海域拉森氏拟南极鱼耳石形态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基于形态参数和形态学指标的分析并未显示两个海域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体长与形态参数拟合的方程可知,两海域拉森氏拟南极鱼体长与耳石形态参数之间均符合幂函数关系。耳石大小随体长增长而增大,体长与耳石大小呈显著正相关。多元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形态参数和形态学指标判别效果较好,判别成功率高达97.87%,而小波系数判别成功率为87.23%。3种手段均能够较好地将两海区拉森氏拟南极鱼样本分开。研究表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和南乔治亚岛拉森氏拟南极鱼存在两个独立的种群。如综合dbRDA和MDA,推荐可采用基于两种耳石外形指标开展种群划分研究。
周洁彭友凤朱国平
关键词:种群结构
马口鱼不同水系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025年
【目的】进一步了解马口鱼的种质资源现状,为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的保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利用PCR扩增获得5个马口鱼群体(牡丹江、建溪、富屯溪、汀江和南渡江)共计136尾个体的线粒体Cyt b基因和D-loop区序列部分片段,分析了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和遗传多样性。【结果】基于Cyt b基因和D-loop区序列定义的单倍型分别为35和37,整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22和0.05426、0.875和0.02824,2个标记均显示汀江群体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牡丹江群体相对较低。基于Cyt b基因和D-loop区序列计算的马口鱼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0304~0.10311、0.00089~0.05153。马口鱼群体间的遗传变异[96.00%(Cyt b)、62.23%(D-loop)]远高于群体内[4.00%(Cyt b)、33.77%(D-loop)],群体间遗传分化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基于Cyt b基因单倍型系统进化树显示,5个马口鱼群体可以分为3支,闽江建溪、闽江富屯溪、汀江群体与九龙江群体聚为一支,牡丹江群体与阿穆尔河、图们江和辽河群体聚为一支,南渡江群体与海南群体聚为一支,形成明显的地理谱系格局。牡丹江、闽江(建溪和富屯溪)和汀江群体在历史上均未发生扩张事件,而南渡江群体在历史上可能发生过扩张事件。【结论】南渡江和汀江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牡丹江、闽江相对较贫乏,应加大对牡丹江和闽江马口鱼的保护力度。
何美峰薛凌展吴斌樊海平崔利峰
关键词:马口鱼D-LOOP区
荔枝蒂蛀虫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
2024年
【目的】明确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特征、遗传多样性水平及分子变异情况,为其起源和演化研究提供科学证据,为不同区域的荔枝蒂蛀虫防治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选用我国南方5个产区的荔枝蒂蛀虫为材料,利用GBS(Genotyping-by-sequencing)技术对样本进行基因分型,再利用SAMTOOLS软件鉴定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根据SNP基因分型结果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利用GBS技术对5个地区荔枝蒂蛀虫进行测序,共获得高质量有效数据27.39 Gb(平均每个样本5.48 Gb)、高质量SNP位点11767个。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四川泸州种群单独聚为一支,与其他4个种群亲缘关系较远。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5个地区荔枝蒂蛀虫可划分为2个类群,四川泸州种群单独为一簇,明显区分于其他4个种群。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均表明不同地理来源的荔枝蒂蛀虫在遗传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个种群观测杂合度(Ho)为0.2099~0.2531、期望杂合度(He)为0.1937~0.2203、核苷酸多样性(π)为0.2495~0.2748,表明5个荔枝蒂蛀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AMOVA分析结果表明,荔枝蒂蛀虫种群间的遗传变异(0.87%)小于种群内(99.13%),表明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而不是种群间。【结论】不同地区的荔枝蒂蛀虫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其中,四川泸州种群遗传分化程度较高,与其他4个种群亲缘关系较远。
郭义李鹏燕李敦松
关键词:荔枝蒂蛀虫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系统进化树
两种赤眼蜂不同地理种群寄主适应性及其遗传差异分析
利用天敌控制农林害虫种群是一种高效的、安全的生物防治手段,我国天敌昆虫资源十分丰富,是生物防治的重要部分。其中,卵寄生蜂赤眼蜂(Trichogramma),是现阶段应用面积最大,防治效果最好的天敌昆虫之一。赤眼蜂种类和品...
张宇菲
关键词:玉米螟赤眼蜂稻螟赤眼蜂优势种群生物防治
不同地理种群腐食酪螨遗传变异和遗传分化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不同地理种群腐食酪螨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方法2018年6—7月在安徽省芜湖市(WH)、阜阳市(FY)和河北省石家庄市(SJZ)、张家口市(ZJK)4个地区的面粉厂和米厂采集螨虫标本并经形态学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ox1)分子鉴定筛选出腐食酪螨,PCR扩增腐食酪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并测序。使用Chromas 2和DNAStar 1.00软件对基因序列进行校对和拼接,使用DnaSP 5.10.00软件计算各种群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态性(Pi),用MEGA 10.2软件包分析种群遗传变异和遗传分化指数(Fst)及基因流(Nm),用Arlequin3.1软件计算Tajima’s D值和Fu’s FS值并进行中性检验和分子方差分析,使用Network 10.2基于Median-joining法构建单倍型网络关系图,采用最大似然法(ML)对单倍型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腐食酪螨呈椭圆形,表皮柔软,乳白色或黄棕色,口器高度变异或退化;本研究获得的cox1与GenBank中腐食酪螨cox1(登录号:LC190838.1)的序列一致性大于98%。腐食酪螨样本Cytb基因长度为372 bp,16个单倍型(H1~H16)中仅H4为共享单倍型(为来自WH和FY种群的9个个体共享),其余为独享单倍型。4个地理种群Hd较高,整体值为0.895(>0.5),其中以WH种群最高(Hd=0.867),SJZ种群最低(Hd=0.464)。基于Cytb序列分析显示腐食酪螨4个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Pi>0.005);分子方差分析可见腐食酪螨4个地理种群Fst>0.15(P<0.05);中性检验结果显示,腐食酪螨Tajima’s D值为-0.73722,Fu’s FS值为2.33633(均P>0.05)。单倍型网络图与系统进化树结果一致,4个地理种群个体相互交织分布,仅ZJK种群个别个体聚为另外一支。ITS序列长度为1259~1405 bp,32个单倍型(G1~G2)均为独享单倍型。4个地理种群Hd较高,整体值与分别值为1.000(>0.5)。基于ITS序列分析显示腐食酪螨4个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Pi>0.005),Fst>0.25(P<0.05);Tajima’s D值和Fu’s FS值分别为2
乔婷婷陶香林叶长江李政周笑妍孙恩涛
关键词:腐食酪螨细胞色素B内转录间隔区种群遗传多样性
三叶斑潜蝇两个地理种群的高温耐受性比较研究
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Burgess)是一种危害设施蔬菜、观赏花卉等经济作物的入侵性害虫,目前认为其起源于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并随菊花进出口贸易在世界范围内入侵扩散。2005年,在我国广东省首次发现...
闫玉卿
关键词:三叶斑潜蝇不同地理种群HSPSRNAI
不同地理种群野生大黄鱼部分生长相关性状间的通径分析
2024年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不同地理种群的多样性体现在形态性状上,依据不同地理种群选育出的大黄鱼的形态特征也略有不同。为给养殖大黄鱼的品种选育和人工增殖放流过程中的苗种选择提供表型性状参考依据,分别从广东湛江、福建厦门和浙江舟山3个地点采集野生大黄鱼,测定其全长、体长、体高和尾柄高,并对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系数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理种群的大黄鱼体质量间的变异系数介于17.44%~19.79%;不同种群间各表型性状的相关系数也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湛江、厦门和舟山种群起主要作用的表型性状分别有2个(体长、体高)、3个(全长、体长和体高)和2个(全长、体长);3个种群对体质量有重要影响的个体表型特征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962、0.915和0.964。经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去除与体质量相关性不显著的表型性状,得到的回归方程中的形态指标和通径分析结果相同。
张雨情郭华阳张楠刘宝锁朱克诚冼霖朱腾飞张殿昌
关键词:大黄鱼地理种群相关性状通径分析
光周期对大豆食心虫三个地理种群生长发育、种群繁殖和滞育的影响
大豆食心虫是我国大豆最主要的蛀荚害虫,以幼虫取食大豆籽粒为害。该虫在我国境内分布广泛,各地大豆产区均受其为害而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已有研究发现大豆食心虫不同地理种群间存在种下分化现象,其中贵州、广西和其他种群间分化最为明...
夏烨
关键词:大豆食心虫地理种群光周期生长发育种群繁殖滞育
一种采用COI和ITS标记解析松阿扁叶蜂不同地理种群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多样性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COI和ITS标记解析松阿扁叶蜂不同地理种群的方法。此方法结合两种分子标记进行分析,一种是线粒体基因<I>COI</I>标记,另一种是核糖体DNA内部转录组间隔区<I>IT...
王梅 刘梦飞王小艺王鸿斌李国宏 孙凯 毛益婷
基于九个微卫星标记的核桃举肢蛾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是核桃Juglans regia上的一种重要蛀果性害虫,在我国北京、山东、山西、陕西、四川等核桃种植产业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商品价值,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旨在明确核桃举肢蛾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和地理分布特点,阐明其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结构,了解其种群扩散规律,为核桃举肢蛾的防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基于核桃举肢蛾转录组测序结果,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毛细管电泳分型方法,利用筛选的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对我国8个省/市(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和四川)的16个地理种群共319头核桃举肢蛾样本进行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使用STRUCTURE和BAPS软件分析其种群遗传结构,并对影响其地理分布的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核桃举肢蛾9个SSR位点具有较高的多态性,且多数位点未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核桃举肢蛾各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中等偏低(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34~1.824,期望杂合度He为0.203~0.342),种群间遗传分化较小(遗传分化系数F_(ST)<0.142),种群间基因流差异较大(Nm为1.518~23.800)。核桃举肢蛾地理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与地理距离间有显著相关性(R^(2)=0.226)。16个核桃举肢蛾地理种群可分为两支,即东部和西部种群。AMOVA分析表明,核桃举肢蛾种群间遗传变异较小,且种群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种群内的遗传分化系数FCT值在0.03941~0.06449之间,表明地理阻隔和气候差异不是影响核桃举肢种群遗传结构和地理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结论】核桃举肢蛾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中等偏低,不同地理种群间存在较低水平的遗传分化和差异较大的基因流。鉴于核桃举肢蛾特殊的生活史和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种群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我们推测河流对核桃举肢蛾地理种群基因流的阻碍作用强于�
王琦琦孙艳唐光辉
关键词:核桃举肢蛾地理种群微卫星标记种群遗传结构基因流

相关作者

王振营
作品数:347被引量:2,703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研究主题:亚洲玉米螟 玉米 玉米螟 为害 桃蛀螟
何康来
作品数:251被引量:2,106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研究主题:亚洲玉米螟 玉米 玉米螟 桃蛀螟 BT玉米
吴旭干
作品数:421被引量:1,282H指数:24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研究主题:中华绒螯蟹 三疣梭子蟹 养殖性能 卵巢发育 性腺发育
薛芳森
作品数:139被引量:668H指数:16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
研究主题:滞育 温度 光周期 大猿叶虫 滞育诱导
丛斌
作品数:220被引量:1,449H指数:21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亚洲玉米螟 昆虫病原线虫 WOLBACHIA 松毛虫赤眼蜂 赤眼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