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9 篇“ 地球科学发展 “的相关文章
我国地球科学 发展 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8 2022年 地球科学 是以地球 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与环境效应为研究对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一门科学 。地球科学 既研究过去,阐述地球 演化历史,又面向未来,为人类可持续发展 提供解决方案,是一门既能拓展人类知识前沿又能服务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 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科学 。文章在梳理国际地球科学 发展 趋势和总结我国地球科学 发展 现状与科技资助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地球科学 发展 应从系统科学 和国家需求的视角部署未来发展 方向和研究计划。从地球 系统整体出发,关注地球 系统各圈层、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 的影响。以“四个面向”引领地球科学 领域研究的发展 方向,开展有组织的重大科学 研究,完善科技资助与评价机制,使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周立华 王鑫 周城雄 刘全有 刘全有 张旺 张旺关键词:地球科学 中国空间地球科学 发展 现状及未来策略 被引量:8 2021年 空间地球科学 是以空间对地观测为主要信息获取手段,研究地球 系统的各圈层及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演变,对地球 进行系统研究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为纪念空间科学 学会成立40周年,本文系统回顾了中国空间地球科学 的发展 历程,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中国空间地球科学 未来发展 的建议. 施建成 郭华东 董晓龙 梁顺林 陈镜明 宫鹏 杨晓峰 程洁 林明森 张鹏 张伟 居为民 刘毅 李增元 赵天杰关键词:气候变化 水循环 碳循环 地球科学 发展 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意义被引量:3 2021年 地球 是人类生存发展 的基础,认识地球 有认识自然和人类本身的双重意义。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中,早期地球科学 从新的地球 观、地质观、生物观三个进路促进了新自然观的形成。现代地球科学 成果深化了对自然辩证发展 的认识,体现了自然辩证法思想的科学 性。地球科学 关于人地关系的新认识,有助于自然辩证法回应西方马克思主义诘难,彰显生态文明价值。深入开展自然辩证法研究,对坚持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重要意义。 庞宝鑫关键词: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地球科学 自然观 生态文明 地球科学 发展 战略 宜居地球 的过去 现在与未来 2021-2030 本书以“地球 宜居性”为主题,突出地球 深地、深海和深空以及和人类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表层系统。立足于**研究进展,集诸前沿领域的中国地球科学 家思考之大成,在拓展科学 视野的基础上,兼顾“地球 宜居性”所必需的科学 攻关、科技支撑以... 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白皮书研究组作宜居地球 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地球科学 发展 战略概要 被引量:40 2021年 人类对地球 和生命起源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促使近代科学 的启蒙,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再到工业革命,始终如此.回顾20世纪地球科学 发展 史,板块构造理论揭示了行星地球 的动力学特征,引发了20世纪的地学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地球 演化历史的认知[1,2].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前夜,地球科学 前沿问题究竟是什么?近年来天文学与深空探测将"宜居性:适宜生命存在的空间"作为首要研究目标. 朱日祥 侯增谦 郭正堂 万博关键词:板块构造理论 生命起源 宜居性 动力学特征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空间地球科学 发展 态势评估——基于Web of Science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4 2019年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00年至2016年产出的空间地球科学 论文成果进行了文献计量学统计和可视化分析,评估了“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区域和代表性国家在空间地球科学 领域的科研产出规模、学术影响和优势学科,有助于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空间地球科学 领域的研究实力、优势学科和发展 潜力;剖析了“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区域和代表性国家科研合作特征和演变态势,包括国际合作、“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区域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合作等,追踪合作热点,挖掘合作亮点,希望能为我国在空间地球科学 领域制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战略、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研究提供计量分析数据支撑。 王海名 范唯唯 韩淋 杨帆关键词:一带一路 国际地球科学 发展 态势与重要地质调查机构科研态势分析 本书根据国家地质调查与地质科学 发展 战略研究的需要,通过采集整理国内外综合性和专业性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数据,进行了国内外地球科学 学科热点与发展 态势、国际重要地质调查机构科研态势分析。目的是为地学学科评价、重大地学问题研究、人... 史静等关键词:地球科学 地质调查 2015年固体地球科学 发展 态势概览 被引量:1 2016年 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和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地球科学 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妥善解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 面临的能源安全、资源安全、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城镇化等一系列挑战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基于对2015年国际地球科学 领域的重要科学 战略规划、重要科技进展和重要科技文献等反映的科学 研究发展 动态的系统监测和整理,遴选并总结了2015年固体地球科学 领域的主要科学 前沿问题和科技发展 态势,以供读者参阅。 郑军卫 赵纪东 张树良 王金平 刘学 王立伟 刘文浩 刘燕飞关键词:地球科学发展 固体地球科学 能源安全 资源安全 气候变化 国际地球科学 发展 现状与中国影响力分析 被引量:8 2016年 基于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基本科学 指标(ESI)和科学 引文索引扩展(SCIE)文献数据统计,分析了近10年主要国家和研究机构在地球科学 领域的论文产出及其研究影响力、研究热点方向等,并重点分析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影响力。分析结果表明,在国际地球科学 研究领域,美国的论文数量最多,英国和美国的论文影响力较高,日本各方面接近平均水平,俄罗斯有关地球科学 研究的论文占其本国科研论文的比例高于其他国家,新兴经济体国家普遍重视地球科学 研究,但论文的国际影响力总体还偏弱。中国的地球科学 研究近年来发展 迅速,相关研究成果及其影响力在新兴经济体国家中表现突出,但在国际合作和高影响力论文产出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张志强 王雪梅 段晓男关键词:地球科学 引文分析 地球科学 发展 趋势的思考——以地球 动力学和超大型矿床形成机制为例被引量:3 2015年 从地球 动力学和超大型矿床这两个地球科学 前沿问题着手,初步探讨了地球科学 的发展 趋势。地球 动力学盲在解决地球 形成和演化的关键性问题,它涵盖了岩石圈板块动力学、地幔动力学、地核动力学及核-幔动力学,地球 动力来源是地球 动力学研究的焦点,它涉及了地球 整体性和各圈层相互作用研究范畴。超大型矿床,尤其是非常规超大型矿床,是特定因素在特定条件下的耦合,超大型矿床形成机制同样涉及了地球 圈层相互作用。通过地球 动力来源和超大型矿床形成机制初步探讨,认为地球科学 总的发展 趋势是向着整体性和系统性方向发展 ,地球 单一圈层的研究已很难适应地球科学 的发展 ,需要从系统科学 的角度去研究。 刘光莲 张爱奎关键词:地球系统科学 地球动力学 超大型矿床
相关作者
张中伟 作品数:13 被引量:12 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图书馆 研究主题:地球科学文化 地球科学发展 生命 地球科学 地学文化 柴育成 作品数:58 被引量:288 H指数:10 供职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研究主题:地球科学部 地球科学 基金评审 地质科学 科学基金 马福臣 作品数:18 被引量:47 H指数:4 供职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研究主题:地球科学 地球系统科学 造山带研究 造山带 地球系统 姚玉鹏 作品数:83 被引量:327 H指数:13 供职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研究主题:地质学 自然科学基金 地质学科 工程地质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梁顺林 作品数:40 被引量:268 H指数:9 供职机构:马里兰大学 研究主题:地表反射率 MODIS 叶面积指数 时间序列 反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