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7篇“ 地史“的相关文章
- 滇西兰坪-思茅地区三叠纪-古近纪地史概要
- 2024年
- 基于系统搜集资料及野外调研,兰坪-思茅地区三叠纪-古近纪地质发展史划分4个阶段。早三叠世-中三叠世与澜沧江洋向东俯冲消减有关,构造单元为云县-景洪火山弧、大朝山-龙潭前陆盆地、云龙-勐腊拗陷盆地、燕门-维登火山弧;中三叠世末期印支运动,澜沧江洋盆消亡并发生碰撞造山,晚三叠世云县-景洪火山弧、燕门-维登火山弧可能上升为陆,大朝山-龙潭前陆盆地和云龙-勐腊拗陷盆地接受沉积;早侏罗世开始兰坪-思茅沉积盆地形成,中侏罗世盆地范围最大,晚侏罗世盆地萎缩,白垩纪沉积环境转化为湖泊-河流相;晚白垩世末期燕山运动使盆地消亡,并伴随剧烈的岩浆活动和区域变质相;古新世-始新世早期由膏盐岩层(石膏、石盐、钾盐)→陆源碎屑岩层(泥岩及少量粉砂岩、砂岩)3个沉积旋回组成;始新世晚期-渐新世为河流、湖泊沉积;喜马拉雅运动2个构造幕使沉积盆地2次消亡。
- 吴保乾纪文学严城民何云赵恩传苏俊李季霖董劭哲
- 地史植物主导净积聚煤
- 2024年
- 为了探寻厚煤层大范围纯净累积机制,反思聚煤作用的主控因素,研究地史植物演化更替及作用效应,应用历史比较法推导出聚煤期是各时期植物发展到鼎盛阶段形成的,聚煤期植物拓殖能力强、群体效应显著,占据聚煤作用的主导地位。在聚煤期植被禁锢下,盆地碎屑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周期性活动,形成漫长的碎屑贫化期与短暂的碎屑爆发期。在碎屑贫化期,海/湖滩被充分夷平,基底环境“废弃”,水体清澈、植被茂密、泥炭沼泽广布,盆地流体已成为原地聚煤的水源和异地聚煤的载体,同生碎屑附近可以纯净聚煤。随着海/湖水进退,泥炭沼泽可以跨越不同基底环境扩展,甚至扩展到整个聚煤盆地,改善环境水文,提高地下水位,并进一步改变区域气候,动态泥炭沼泽原地多层叠置,在有利区段形成厚煤层;在植被构筑的净环境中,部分植物、泥炭等异地运移到海/湖中,于沼泽湖累积超厚煤层。原地聚煤与异地聚煤协调转化,在良性循环中可持续发展,形成旋回净积的动态聚煤模式。植被阻止了碎屑的输入,海进过程水体清澈,有利于海相泥炭发育和紧之随其后的碳酸盐岩生成,代替了水进序列的陆源碎屑沉积,形成石灰岩与煤层直接接触的海陆交互相“约代尔”旋回。在碎屑爆发期,陆源碎屑库崩溃,部分碎屑冲越到泥炭沼泽边缘形成岩、煤穿插互层,部分被泥炭筏载运移到泥炭沼泽内断续沉积,可形成煤中零星分布的大块沉积角砾岩,而大量碎屑被沼泽河输送到海/湖三角洲沉积。聚煤过程中的植物作用可以合理解释煤炭地质中的一些“异常”现象,填补煤地质研究的空白。
- 石彦强石雅锟
- 蓝细菌Girvanella的形态结构、钙化作用及地史分布
- Girvanella(葛万菌)是蓝细菌常见的类群之一,在地球生命演化和微生物碳酸盐岩形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扫描电镜和阴极发光等技术,对河南寒武系微生物岩中的Girvanella化石开展了形态结构解析和钙化作用...
- 张华山
- 深水地史演化模块设计与应用 ——以白云凹陷为例
- 董岩
- 中国更新世大型犬族物种的地史分布:现状和展望被引量:3
- 2021年
- 大型犬族(这里包含犬属Canis和近缘的豺Cuon、非洲野犬Lycaon和胡狼Lupulella及其化石类群)是更新世动物群最常见、最重要的化石组分之一,对生物地层学、古生态学都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中国更新世时期也出产了非常丰富的大型犬族化石,除了最常见的直隶犬Canis chihliensis、变异莫斯巴赫狼Canis mosbachensis variabilis,以及依然存活的狼Canis lupus和豺Cuon alpinus外,还有诸多化石成员,目前已经记录的物种超过10种.中国更新世的大型犬族属种的地史分布和主要形态学特征得到梳理,并初步探讨了更新世不同地史时期大型犬族多样性和可能的演化关系.在梳理回顾的基础上,对中国更新世大型犬族化石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 江左其杲
- 关键词:更新世
- 大峡谷地史之门
- 2021年
- 峡谷被认为是“地球的伤疤”,这些历经千百万年地质变迁而形成的独特地质景观,不但蕴藏了地球历史演变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密码,也以呈现出来的万千姿态,成为一种绝美的风景旅游资源,震撼和吸引着人们去观赏,去探险。当大家走进类型繁多的峡谷,体验其中险峰、沟谷、峭壁、洞穴、山石、急流、缓滩、密林、深谷所带来的惊险刺激时,不禁要问:什么是峡谷,其成因是什么,有哪些类型,如何欣赏峡谷之美?
- 周江陵高志勇(图)曹明(图)
- 关键词:地质景观大峡谷历史演变
- 云南新元古代地史研究的新认识被引量:1
- 2019年
- 较为系统地搜集了云南新元古代的地层、岩石、构造、矿产的相关资料,结合长期进行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固体矿产勘查形成的认识,从区域地质发展史的角度再度对云南新元古代的地史演化进行研究,得出5方面的新认识。即:1)三江造山带的新元古界包括公养河群(中下部)、勐统群、南坑河组,均为地层层序清楚的浅变质含碳酸盐砂泥质沉积,与中元古界澜沧岩群、巨甸岩群地层层序模糊的浅变质含中基性火山岩的砂泥质沉积构成明显差别; 2)三江造山带的新元古界仅发生轻微变质,变质作用强度带为绢云母—绿泥石带(明显低于中元古界),变质作用时期为早寒武世末期,为兴凯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3)上扬子陆块的新元古界中,陆良组属青白口系,澄江组、牛头山组属青白口系—南华系,南沱组属南华系,观音崖组、陡山沱组、灯影组(中下部)属震旦系; 4)据南沱组冰碛层与下伏澄江组砂岩的地质年代,造成二者呈微弱角度不整合接触的澄江运动应发生在南华纪早期; 5)华南陆块的新元古界包括屏边群、浪木桥组(下部),屏边群的冰筏沉积、浪木桥组的含磷沉积分别与上扬子陆块冰川沉积的南沱组、含磷地层灯影组中谊村段相对比。
- 王泽传赵茂春赵思传刘仕军朱延浙严城民
- 关键词:岩石地层地史地层划分区域变质作用新元古代
- 一种用于评价地史温度演化对生物气产气率影响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评价地史温度演化对生物气产气率影响的方法,具体为:一、根据生物模拟实验结果,得到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温度因数;二、根据某井点位置处源岩层位的温度演化史,获得该位置的温度因数演化史,并求取该位置的地史平均...
- 朱焕来张景军何春波王静怡施尚明刘晓文魏华彬姜明明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评价地史温度演化对生物气产气率影响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评价地史温度演化对生物气产气率影响的方法,具体为:一、根据生物模拟实验结果,得到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温度因数;二、根据某井点位置处源岩层位的温度演化史,获得该位置的温度因数演化史,并求取该位置的地史平均...
- 施尚明刘晓文张景军何春波王静怡魏华彬姜明明
- 文献传递
- 川南-黔北地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地史转折期古海洋、古气候演变及烃源岩成因机制研究
-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之交是重要地史转折期之一。在此期间,古海洋环境、古气候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同时发生了地质历史时期大规模的生物集群灭绝事件。在这一全球生物-环境急剧变化的背景下,扬子板块由于受到加里东构造活动的影响,形成了...
- 陈超
- 关键词:古海洋古气候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周浙昆

- 作品数:132被引量:2,327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栎属 壳斗科 新生代 植物化石
- 童金南

- 作品数:191被引量:970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
- 研究主题:早三叠世 下三叠统 生物地层 二叠纪-三叠纪 古生物学
- 殷鸿福

- 作品数:195被引量:2,566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
- 研究主题:三叠系 二叠系 古生物学 三叠纪 微生物
- 龚一鸣

- 作品数:147被引量:1,385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遗迹化石 泥盆纪 西准噶尔 晚泥盆世 地层学
- 史晓颖

- 作品数:118被引量:1,229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研究主题:华北地台 层序地层 古生物学 地层学 埃迪卡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