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4篇“ 土壤粒级“的相关文章
渐次解冻土壤粒级沉降分选及碳氮盐分布特征
2023年
[目的]将解冻逐层剥离过程与粒级沉降模拟相结合,探究融雪径流情景下坡面土壤逐层解冻过程中泥沙粒级分选规律及伴随的碳氮盐分布特性,为深入揭示东北坡面土层冻融侵蚀机理及伴生的微环境效应提供依据。[方法]以东北坡面黑土为例,开展了土柱冻融试验,主要包括非冻融、全冻全融与冻结后渐次解冻(土柱置于浸水环境,由外至内分融化出T_(1)—T_(3) 3层)处理,借助沉降管对各处理的土壤进行粒级沉降分选试验,对各分选粒级电导率(EC)、pH值、有机碳(SOC)、氮(TN)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1)土壤经全冻全融后,沉降分选所得>500μm和≤125μm的颗粒含量减少,125~500μm的颗粒增加;土壤EC在大粒级中较高;SOC和TN在大粒级中(>500μm)含量降低,在较小粒级(≤125μm)含量增加。(2)渐次分层解冻土壤经沉降后,外层(T_(1))≤63μm颗粒偏少,内层(T_(3))125~500μm颗粒偏多;盐分和有机碳氮在外层大粒级中含量较高。(3)全冻全融土壤沉降后,盐分流失率达64.8%,SOC和TN流失率相对较低,为4.08%和2.72%;渐次解冻沉降处理内层(T_(3))土壤盐分和有机质流失程度大于外层(T_(1))。[结论]冻融沉降后,外层土壤破碎程度大,坡面土壤颗粒趋向均质化;有机质含量在粒级间差异明显,其在小粒级土壤中分布更加稳定;盐分和有机质在冻融沉降过程中会从土壤内层向外层迁移而造成流失。
袁心皓王馨瑶李凡王瑞琪胡亚鲜栗现文
关键词:粒级沉降盐分碳氮
一种密封防尘土壤粒级筛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描述的一种密封防尘土壤粒级筛分装置主要分为震动过筛装置、收集装置与外部结构三部分。密封防尘土壤粒级筛分装置由防尘卷帘滑道(1)、防尘卷帘盖(2)、密封有机玻璃(9)、放手入口(8)、耐腐蚀橡胶长臂手套(7)、土...
郑红赵国成李增齐张博文高金辉李岩张国财昝晓丽马伟虎
文献传递
一种电动防尘土壤粒级筛分仪
本实用新型描述的一种电动防尘土壤粒级筛分仪主要分为震动过滤装置与外部结构两部分。外部结构由土壤筛密封机前门(3)、电源开关(1)、100r/min转速低档位按钮(7)、120r/min转速中档位按钮(8)、150r/mi...
郑红张博文李岩赵国成高金辉张国财国嘉兴李曾齐昝晓丽马伟虎
文献传递
一种土壤粒级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粒级分离装置,属于土壤分级领域。一种土壤粒级分离装置,反应筒内悬空设有筛分系统,反应筒上设有反应筒盖,反应筒盖上设有气体导气口、循环水入口和连接口,反应筒底部设有排水口;筛分系统由空心圆柱状的框架...
任心豪贺飞陈乔何佳怡杨淑媛郭军康贾红磊魏婷
文献传递
增温条件下不同土壤粒级有机碳和全氮的分布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气温上升后土壤养分的变化情况,为今后应对全球变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中国华北平原的耕地褐土为材料,采用沉降虹吸法,研究在增温条件下土壤3个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以及有机碳和全氮的变化情况。[结果]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分布在增温条件下没有明显变化。有机碳含量增加而全氮含量降低。从不同粒级来看,3种粒级的有机碳含量都有增加,而全氮含量在个别小粒级会有所增加而砂粒的全氮含量变化不明显。土壤碳氮比比较稳定。有机碳分配有往大粒级转移的趋势,而全氮分布未表现出明显规律。[结论]增温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有机质分解使得土壤有机碳含量上升,在较小粒级上更加明显。而全氮含量因为反矿化等作用会出现下降,但是相比对照组有增长。
徐昕马伟胜代静玉黄兆琴程德义杜超
关键词:土壤粒级有机碳全氮增温
美国农部制土壤粒级比对样板
一种美国农部制土壤粒级比对样板,包括一平板,在所述的平板上表面固定八个密封、透明的样品盒,所述的样品盒呈正八边形中心对称排列,在正八边形的中心位置固定一比对盒,所述的对比盒敞口;在每个样品盒中分别装有不同的土壤粒级标准样...
赵烨柳婧韩莎莎
文献传递
土壤粒级空间分布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被引量:17
2011年
运用地统计和GIS技术研究了土壤粒级的空间变异规律,绘制了空间分布图,进一步分析了土壤粒级和主要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粉粒(0.002~0.02 mm)的半方差函数符合指数模型,表现为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粘粒(〈0.002 mm)和砂粒(0.02~2 mm)的半方差函数符合球状模型,表现出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空间相关距离分别达到435,609和657 m。Kringing插值图直观地描述了不同粒径颗粒的空间分布特征,三者均呈现较明显的渐变性分布规律。除碱解氮外,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均与粘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粒级可以作为土壤管理分区划分的一项重要依据。
王新中刘国顺张正杨刘清华王振海
关键词:烟草烟田土壤土壤养分地统计学
超声-重量法测定不同土壤粒级石油回收率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介绍了利用超声波的技术,结合重量法,来测量土壤中石油的含量。主要测量了超声时间、土壤粒径、温度、萃取剂、石油浓度对土壤中石油回收率的影响。经过实验,提取时间达到15min时,土壤粒径在1~2mm时、超声温度为23~40℃时,以三氯甲烷萃取时,石油的回收率最高。同时,回收率随着石油浓度的升高而略有提高。
温传忠王绪远
关键词:石油超声波粒径
超声-紫外法测定不同土壤粒级石油回收率研究
2011年
介绍了利用超声波的技术,结合紫外分光光度计,来测量土壤中石油的含量。在30℃下,测量了超声时间、土壤粒径、萃取剂、超声次数等因素对土壤中石油回收率的影响。经过实验,提取时间达到15 min时,土壤粒径在1~2 mm时、CHCl3做萃取剂时,超声次数为2次时,石油的回收率最高。
盖金祥吕亮功王绪远
关键词:石油超声波粒径
土壤质地定名法及吸湿水与土壤粒级含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卡庆斯基制、美国制、中国制3种土粒分级标准对张家口葡萄产区的30个采样点进行土壤质地命名,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中国制是该区最适的土壤质地分类方法。现对吸湿水含量与土壤粒级微粒百分含量的关系做了探测性研究,得出吸湿水和土壤中小于0.01 mm的粒径含量之间拟合曲线方程为:Y=20.272e0.207x,可根据此方程应用卡庆斯基制确定土壤质地;吸湿水和土壤中1-0.05 mm0.05-0.002 mm粒径含量的拟合曲线方程分别为:y=22.018x2-105.323x+156.381,y=-18.304x2+86.495x-49.536,又可根据这2个方程利用美国制确定土壤质地名称。这些为用简易方法鉴定土壤质地类型提供科学依据。
潘瑞刘树庆宁国辉杨志新
关键词:土壤质地吸湿水土壤粒级

相关作者

徐阳春
作品数:374被引量:5,382H指数:40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青枯病 农业集约化 番茄青枯病 堆肥 番茄
沈其荣
作品数:1,032被引量:12,947H指数:63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生物有机肥 水稻 木霉 农业集约化 连作
刘钦普
作品数:76被引量:846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晓庄学院
研究主题:化肥 安全阈值 化肥施用 环境风险评价 面源污染
林昌虎
作品数:255被引量:1,855H指数:23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重金属 土壤 钩藤 土壤养分 山银花
李岩
作品数:26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补贴规模 城市林业 昆虫 粒级 种实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