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9 篇“ 土壤水分亏缺 “的相关文章
吴起北部典型植被土壤水分 亏缺 特征研究 2025年 为了解吴起北部典型植被土壤水分 特征,本研究选取吴起县长城镇5种典型植被类型(沙棘、山杏沙棘混交林、柠条林、小叶杨林、荒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地土壤 贮水亏缺 度,结果表明:(1)在0~100 cm土层,各植被类型间的土壤 含水量及土壤 蓄水量差异显著性(p<0.05),且均表现为沙棘林>山杏沙棘混交林>小叶杨林>柠条林>荒草地。(2)5种植被类型中土壤水分 均处于中等变异且沙棘林土壤水分 稳定性最高,柠条相对较差。(3)土壤 贮水亏缺 度表现为荒草地>柠条>山杏沙棘混交林>小叶杨>沙棘。 刘广亮 高金续 王小鸽 朱丹红 艾宁关键词:土壤蓄水量 植被类型 贺兰山东麓绿洲多层次土壤水分 亏缺 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分析 2025年 在被誉为“塞上江南”的贺兰山东麓绿洲,土壤水分 是影响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基于10层土壤水分 数据(0~100 cm),利用时空趋势分析、偏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贺兰山东麓绿洲土壤水分 亏缺 的时空分布、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多维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该区不同深度土层水分 变化的关联性及交互影响。结果表明:近20 a该区各层土壤水分 的亏缺 程度呈加剧趋势。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北部和南部绿洲各层土壤水分 分别呈现亏→盈→亏→盈→亏和亏→盈→亏的多维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湿润化→干旱化→湿润化和湿润化→干旱化的多维时空演变趋势;降水量(PRE)和大气饱和水汽压差(VPD)对各层土壤水分 的影响逐渐减弱,气温(TMP)的影响先增强后减弱,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影响逐渐增强。综合而言,该区不同深度土层水分 及其影响因素呈现规律性、多维时空变化特征,0~10 cm土层水分 受PRE强烈的正向影响,10~30 cm和30~100 cm土层水分 分别受TMP和NDVI较强的负向影响。 侯迎 刘雯惠 褚阳 马小娟 姚诗雨 倪同欣关键词:土壤水分亏缺 陕北黄土区典型植被土壤水分 亏缺 特征 2024年 在陕北地区,土壤水分 是限制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解陕北黄土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 变化情况,给研究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与数据支撑,选取吴起县广泛分布的7种典型退耕还林植被,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 含水量随季节变化总体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在7种植被类型中,土壤 含水量和土壤 贮水量均表现为河北杨最高,草地次之,刺槐山杏混交林最低;研究区在2020年秋季至2021年夏季土壤水分 处于持续亏缺 状态,且各植被类型春季土壤 贮水亏缺 补偿度明显小于冬季。研究表明:研究区土壤水分 受植被类型影响明显,在陕北选择合理的植被配置模式进行退耕还林十分重要。 臧凯旋 刘登强 刘广全 贾雨如 马欢 尚静石 艾宁关键词:植被类型 土壤水分 贮水量 水分亏缺 陕北黄土区 大规模人工造林是否会加剧中国北方土壤水分 亏缺 ? 2024年 Trading water for carbon has cautioned large-scale afforestation in global drylands.However,model simulations suggested that the consumption of soil water could be partially offset by increasing precipitation due to vegetation feedback.A systematic meta-analysis of long-term and large-scale field observations is urgently required to address the abovementioned limitations,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rge-scale afforestation since 1978 in northern China provides an ideal example.This study collected data comprising 1226 observations from 98 sites in northern China to assess the variation in soil water content(SWC)with stand age after afforestation and discuss the effects of tree species,precipitation and conversions of land use types on SWC.We found that the SWC has been decreased by coniferous forest and broadleaf forest at rates of 0.6 and 3.2 mm decade-1,respectively,since 1978.There is a significant declining trend of SWC with the stand age of plantations,and the optimum growth stage for plantation forest is 0-20 a in northern China.However,we found increases in SWC for the conversion from grassland to forest and in the low-precipitation region,both are corresponding to the increased SWC in coniferous forest.Our study implies that afforestation might lead to a soil water deficit crisis in northern China in the long term at the regional scale but depends on prior land use types,tree taxa and the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regime,which sheds light on decision-making regard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olicies and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drylands. 王秋铭 刘鸿雁 梁博毅 石亮 伍露 曹静关键词:AFFORESTATION 宁南黄土区不同人工植被类型深层土壤水分 亏缺 评价 2024年 【目的】开展评估不同人工植被类型深层土壤水分 亏缺 程度,能为区域科学合理实施植被恢复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夏彭阳中庄小流域5种不同植被类型(山桃林、沙棘林、柠条林、苜蓿地,农田为对照)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水分 相对亏缺 指数(CSWDI)和干燥化指数(SDI)定量评价模型,对不同植被类型下0~1 000 cm土壤水分 亏缺 及干燥化程度进行定量化分析与评价。【结果】不同植被类型深层土壤水分 变化特征差异明显,0~1 000 cm平均土壤水分 含量呈现出农地(16.29%)>山桃林(13.06%)>沙棘林(12.22%)>柠条林(9.12%)>苜蓿地(8.08%)。在垂直剖面上,土壤水分 随土层深度增加总体呈现先减小后增加再逐渐稳定的趋势。在0~1 000 cm农地基本没有水分 亏缺 和干层发生,山桃林、柠条林、沙棘林和苜蓿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土壤水分 亏缺 现象,平均土壤水分 相对亏缺 指数分别为0、0.22、0.62、0.35、0.79,平均土壤 干燥化指数分别为185.5%、67.45%、51.55%、87.35%、36.10%,5种植被类型中苜蓿地土壤水分 亏缺 最严重,其次为柠条林、沙棘林、山桃林、农地。山桃林、柠条林、沙棘林、苜蓿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干层分布,分别呈现中度、轻度和严重干燥化,干层厚度(DSLT)分别为890、860、800、920 cm,DSL-SWC分别为12.42%、8.14%、11.56%、7.76%。【结论】宁南黄土区不同人工植被类型对深层土壤水分 亏缺 具有明显影响,导致不同程度土壤 干层发生,其中苜蓿地土壤水分 亏缺 最严重,应采取相应措施恢复土壤水分 ,促进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健康发展。 王月玲 许浩 安钰 万海霞 董立国 韩新生 袁心关键词:植被类型 土壤水分 水分亏缺 荒漠草原灌丛转变过程土壤水分 亏缺 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 2024年 草地灌丛化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服务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已经认识到其对土壤水分 的负面影响,但还缺乏其在区域尺度的定量评价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在宁夏荒漠草原选取43块成对样地(即荒漠草地和灌丛地),引入样地土壤水分 相对亏缺 指数(PCSWDI)评价荒漠草原向灌丛转变后土壤水分 亏缺 空间格局现状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荒漠草原转变为灌丛后0~100 cm和100~200 cm土壤 含水量分别显著下降了27.80%和57.92%,0~100 cm灌丛地的PCSWDI显著低于荒漠草地,表明0~100 cm灌丛地目前不存在土壤水分 亏缺 现象。地统计学分析表明,荒漠草地和灌丛地的0~100 cm土壤水分 相对亏缺 指数的结构方差比分别为94.73%和95.29%,均属于强空间自相关,主要受结构性因子控制。此外,地理探测器的因子探测发现0~100 cm土壤 储水量、坡向和田间持水量是影响灌丛地土壤水分 相对亏缺 指数的主导因子;交互探测表明,灌丛地0~100 cm土壤水分 相对亏缺 指数空间分异是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分析得到0~100 cm灌丛地不存在土壤水分 亏缺 ,但100~200 cm土壤 含水量显著下降已经预示了深层土壤水分 的消耗。因此,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必须考虑其植被承载力和水分 阈值,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可能是未来植被恢复的主流思路。 赵亚楠 王红梅 王红梅 张振杰 陈彦硕 苏荣霞关键词:荒漠草原 土壤水分 适宜高浓度CO2和土壤水分 亏缺 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Muhammad Akhlaq黄土高原不同林龄刺槐林土壤水分 亏缺 程度 被引量:6 2022年 通过定点监测刺槐林土壤水分 含量,探究不同林龄刺槐林土壤水分 分布与亏缺 程度。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研究方法,选择10,15,25,40年人工刺槐林为研究对象,农地(0年)为对照,调查分析0—200 cm土层土壤水分 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各样地平均土壤 含水量大小顺序为农地(18.80%)>10年刺槐林(16.43%)>15年刺槐林(15.47%)>40年刺槐林(13.87%)>25年刺槐林(13.38%);不同林龄刺槐林土壤水分 均处于亏缺 状态,随着林龄增加,土壤水分 亏缺 呈增大趋势,平均土壤水分 亏缺 程度为19.38%,25年刺槐林土壤水分 亏缺 程度最大(27.76%),40年时略有恢复(25.80%);表层土壤水分 变异程度最大,变异程度随林龄增加呈增大趋势,速变层、活跃层、次活跃层和相对稳定层4个层次只在40年刺槐林均有出现。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植被生态恢复和科学经营人工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费洪岩 童倩 万传宇 潘若鹏 韩凤朋关键词:黄土高原 刺槐林 不同林龄 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 亏缺 和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为深入理解未来大气CO_(2)浓度([CO_(2)])升高背景下农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土壤水分 亏缺 的响应机制,利用可精准控制[CO_(2)]的大型环境生长箱,研究了土壤水分 亏缺 和大气[CO_(2)]升高对冬小麦气孔特征、净光合速率、水分 利用效率、叶片碳氮含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水分 亏缺 导致冬小麦的总生物量和净光合速率(P_(n))分别相比对照降低33%和29%,而[CO_(2)]升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分 亏缺 对冬小麦生长及生理过程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水分 亏缺 还使冬小麦气孔开度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规则性的降低,但高[CO_(2)]可以通过增加气孔密度和提高气孔分布的规则程度,进一步优化冬小麦叶片的气体交换效率。另外,[CO_(2)]升高增加水分 亏缺 条件下冬小麦的P_(n),但同时却导致蒸腾速率(T_(r))降低25%,从而提高叶片的瞬时水分 利用效率(WUEI)61%。此外,水分 亏缺 条件下[CO_(2)]升高不仅导致Rubisco酶初始活性、活化率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66%、38%和15%,而且还分别提高Rubisco酶编码基因RbcL3和RbcS2的表达水平453%和417%。上述结果表明,水分 亏缺 条件下,[CO_(2)]升高可以通过调整气孔特征和Rubisco酶活性及其编码基因表达水平,进一步优化冬小麦的气体交换效率,从而提高植株生物量、净光合速率以及水分 利用效率。研究结果将为深入理解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冬小麦响应[CO_(2)]升高和水分 亏缺 的生理及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郑云普 常志杰 韩怡 卢云泽 陈文娜 田银帅 殷嘉伟 郝立华关键词:土壤水分亏缺 冬小麦 气孔特征 光合性能 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人工林土壤水分 亏缺 特征 被引量:4 2021年 为充分了解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林地土壤水分 差异性及其生态水文效应,选择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水蚀风蚀交错区长城镇退耕还林后形成的典型人工林(小叶杨、山杏、山桃、柠条、河北杨和沙棘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烘干法测定土壤 含水量,分析0~300 cm土层土壤水分 季节变化特征、贮水量特征和土壤 贮水亏缺 程度。结果表明:在0~300 cm土层,6种林地土壤水分 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异特征,即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 含水量先升高后降低;6种林地各土层的土壤 含水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且变异系数在表土层较大,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6种林地土壤水分 活跃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沙棘林土壤水分 活跃层最深(0~80 cm),其它林地相对较浅(20~40 cm);在0~100 cm土层,各林地土壤 贮水量垂直变化趋势差异较大,且小叶杨、河北杨与沙棘林差异显著(P<0.05),沙棘各季节土壤 贮水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不同植被类型土壤 贮水亏缺 度存在差异,土壤水分 亏缺 度在季节上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 艾宁 张智勇 宗巧鱼 刘长海 刘广全关键词:水蚀风蚀交错区 植被类型 土壤水分
相关作者
梁哲军 作品数:48 被引量:361 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棉花 玉米 水分利用效率 光合生理 土壤水分亏缺 刘庚 作品数:40 被引量:226 H指数:11 供职机构:太原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污染场地 多环芳烃 土壤 污染评价 土壤水分亏缺 牛俊杰 作品数:103 被引量:1,034 H指数:18 供职机构: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 研究主题:晋西北 土壤干层 黄土丘陵区 土壤水分 土壤含水量 王玲 作品数:10 被引量:36 H指数:3 供职机构:太原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晋西北 土壤水分亏缺 人工林地 水分亏缺 黄土丘陵区 刘长海 作品数:143 被引量:766 H指数:13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土壤动物 枣林 大型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枣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