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0篇“ 回流农民工“的相关文章
乡村振兴中回流农民工的主体性表达及重构理路
2024年
回流农民工主体性表达是回流农民工在自我发展、价值实现、乡村振兴等方面表现和发挥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实践过程。从多案例实证分析来看,多数回流农民工在乡村振兴中的多样化深度参与不足,其主体性表达缺失,尚存重构空间,应然样态与实然状况存在很大差距。回流农民工主体性表达缺失主要表现为主体地位遮蔽、主体意愿式微、主体能力逊色、主体价值欠缺,直接反映其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缺场。遵循“外部激发—内部重塑”的逻辑,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政策机制保障、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完善个体发展条件,可以系统性地激发和促进回流农民工主体性的有效表达,进而对乡村振兴产生更大的助推价值。
张剑宇廖小琴
关键词:回流农民工主体性
E市老年回流农民工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华丹
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壮年回流农民工创业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吉林省TY县为例
郭师彤
回流农民工的多维审视:基于现有研究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农民工回流是中国当前人口流动的一种独特现象,回流农民工成为中国城乡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概念界定与群体特征、现象发生与演进趋势、回流动因及影响因素、回流效应与多重影响、身份认同与再社会化、职业选择与未来发展,是理解农民工回流现象和回流农民工群体的六个基本维度。迄今,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既有普遍共识,亦有多元争鸣。随着共同富裕的扎实推进和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诸多关系到回流农民工生活发展的新现象、新问题开始出现,亟待学术界的探索和回应。未来,相关研究应当实现三大拓展,即从现状描述到发展展望的拓展、从宏观分析到微观剖析的拓展、从理论观照到人文关怀的拓展。
刘玉侠张剑宇
关键词:农民工劳动力迁移
回流农民工家庭成员居住区位的离合和城镇化
2023年
居住地选择是农民工回流后必然面对的现实问题,开展回流农民工家庭成员居住区位的研究对县域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22年河南省唐河县604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和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农民工回流过程中其家庭成员在居住区位上的分离、聚合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将近6成的回流农民工其家庭成员仍然处于分离状态,这些家庭部分延续了在流动过程中的跨地区生计,部分则在县域范围内产生了新的跨地区生计类型,呈现出“分而不离”的特征;②在实现聚合的回流农民工家庭中,半数家庭居住在户籍地县域城镇,实现了家庭成员的城镇化,而居住在农村的处于“半工半耕”的家庭则蕴含着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潜力;③回流农民工的年龄越小、家庭人数越少、月均收入水平越高、距县城中心越近,越有可能实现家庭聚合;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人数越少、劳动力人数越多、已购房或建房、月收入水平越高、在外流动时间越久、回流时间越长,居住区位距县城中心越远者,其家庭越有可能在城镇聚合。研究结果可为地方政府制定引导农民工回流与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郭卓朱宇林李月柯文前钱宏胜
关键词:回流农民工居住区位县域城镇化
四川省县域回流农民工政治信仰影响因素及培育路径探究
政治信仰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凝聚人民思想共识,汇聚全民思想伟力的重要法宝。农民工政治信仰培育是宏观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论域。文章立足农民工新的流动趋势,着眼县域回流农民工政治信仰培育的客观需求,把...
张铭垚
关键词:回流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信仰马克思主义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对促进回流农民工创业再就业的理性思考
2023年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形式,顺应了当前乡村发展需要,为农业、农村及农民提供了强有力的连接载体。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能形成有效的集体行为,对扩大返乡回流农民工创业规模,降低投入成本,提高应对市场和风险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结合波特钻石理论,对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态势下回流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再就业的影响因素作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曾珠
关键词:合作经济回流农民工
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回流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研究——外出务工经历的潜在影响被引量:7
2023年
农民工返乡回流常态化趋势之下,关注返乡回流农民工的心理状态,进而激活其人力资本可以为实现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研究表明,与农村留守居民相比,返乡回流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偏低,这一现象在老一辈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群体中尤为突出。在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纠正可观测的自我选择偏误、递归双变量Probit模型解决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效应分析显示,返乡回流农民工主观幸福感之所以低于农村留守居民与返乡回流农民工收入满意度与社会公平感“双下降”有关。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返乡回流农民工的生活评价标准不会“返乡随乡”,返乡回流农民工也不会因为返回家乡而将幸福自评的参照对象相应调整为农村留守居民,由于外出务工经历而产生的城乡差距感知潜在地影响返乡回流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该从幸福角度创造返乡回流“引力”,提高农民工回流意愿与他们返乡后的主观幸福感,从而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王子凤张桂文
关键词:外出务工主观幸福感
回流农民工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被引量:2
2022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回流农民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工回流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激活“雁归经济”、助力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治理水平提升。要从完善基础设施促保障制度健全、深化改革促要素合理流动、加强政策支持促乡村振兴资源集聚等方面优化回流农民工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闫琳琳李双双
关键词:农民工
回流农民工预期购房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以河南省45村为例被引量:4
2022年
基于河南省45村1072份田野调查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分析和多水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回流农民工的预期购房区位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心地层级对回流农民工预期购房区位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但影响强度与回流者年龄相关,新生代回流者偏向于较高层级中心地,而第一代回流者则青睐于低层级中心地。整体上,户籍所在地县城为回流农民工预期购房区位的首选区位,其次为地级市主城区和村庄,集镇和省城较少。个体特征、资金积累、成婚是影响预期购房区位选择的核心因素,村庄地理环境对预期购房区位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回流农民工具有较高的县城和城市购房居住预期,未来将是新型城镇化,尤其是就地城镇化的重要力量,应当稳定和降低城镇房价,以实现回流农民工真正的城镇融入。
郭雅琪高更和王玉婵张明思
关键词:农民工就地城镇化

相关作者

刘玉侠
作品数:28被引量:239H指数:10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
研究主题:农民工 城镇化 回流农民工 乡村 返乡农民工
沈苏燕
作品数:38被引量:174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满意度 回流农民工 县区 调查数据 影响因素
陈倩茹
作品数:4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产业转型 回流农民工 就业满意度 满意度研究 农民工就业
江胜蓝
作品数:12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农民工 调查数据 回流农民工 互联网产业 常态
王华华
作品数:91被引量:25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共无锡市委
研究主题:土地征收 社会公正 群众路线 新型城镇化 政治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