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52篇“ 囊实性肿瘤“的相关文章
增强磁共振成像、多层螺旋CT对卵巢肿瘤良恶的诊断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患者应用增强磁共振成像、多层螺旋CT(MSCT)鉴别诊断其良恶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08月-2023年08月期间收治的卵巢肿瘤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增强磁共振成像、MSCT检查,并以病理组织活检结果为准,比较增强磁共振成像、MSCT单方法以及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结果,分析增强磁共振成像、MS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的一致,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MSCT单方法及两者联合检查对卵巢肿瘤良恶鉴别的诊断效能。结果88例卵巢肿瘤患者均经病理组织活检确诊良肿瘤46例,恶肿瘤42例;恶肿瘤患者MSCT征象中形状为不规则圆形、边界不清、肿块内密度不均匀占比和增强磁共振成像参数速率常数、容积转换常数、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值均明显高于良肿瘤患者,P<0.05;MSCT单方法鉴别卵巢肿瘤良恶的漏诊率、误诊率均明显高于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MSCT检查,P<0.05;与病理组织活检的一致强度比较,增强磁共振成像、MSCT单方法检查均明显低于这两种检查的联合诊断,增强磁共振成像则明显高于MSCT检查,P<0.001;而诊断效能比较,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MSCT鉴别卵巢肿瘤的敏感、特异均显著高于MSCT单方法,准确显著高于增强磁共振成像、MSCT单方法,P<0.05。结论在卵巢肿瘤患者中应用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MSCT鉴别良恶,相较于这两种检查手段的单方法检查,其诊断准确较高,效能最优。
潘利周
关键词:增强磁共振成像多层螺旋CT良恶性鉴别
超声细微特征鉴别卵巢多房肿瘤来源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超声细微特征在鉴别卵巢多房肿瘤来源的价值。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超声诊断为卵巢多房肿瘤的患者246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肿瘤的超声细微特征。结合其临床特征和组织学分类,分析超声细微特征与卵巢原发肿瘤、转移瘤的关系。结果246例卵巢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原发肿瘤217例(88.21%)和转移瘤29例(11.79%);在原发肿瘤中,良肿瘤62例(25.20%),以浆液和黏液腺瘤为主;交界肿瘤27例(10.98%);恶肿瘤128例(52.03%),以浆液和黏液腺癌为主;在转移瘤中,以原发部位结-直肠为主。临床特征:与原发肿瘤相比,转移瘤的发病年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80±8.04)岁vs.(51.29±12.32)岁,P=0.035];原发肿瘤组均无其他部位肿瘤的确诊病史,而转移瘤组中有9例在发现卵巢肿瘤时已有其他部位肿瘤确诊史(P<0.001);转移瘤组的血清CA199≥37000 U/L者多于原发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1.06%)vs.17(58.62%),P<0.001];其余临床特征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细微特征:与原发肿瘤相比,卵巢转移瘤具有瘤体较大[(15.7±4.80)cm vs.(9.54±3.96)cm,P<0.001]、瘤内腔个数≥10者较多(55.17%vs.18.89%,P<0.001)、壁结节少见(6.90%vs.21.66%,P=0.007)但直径较大[(1.44±0.36)cm vs.(0.97±0.39)cm,P=0.031]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阻力指数低(0.46±0.07 vs.0.61±0.13,P<0.001)的特点。结论当超声诊断卵巢多房肿物时,特别是同时伴发其他部位恶肿瘤,利用超声细微特征可提高鉴别卵巢肿物来源的能力。
王礼贤魏晓轩王楠魏佳梁雅坤王翠菊
关键词:卵巢肿瘤超声检查转移瘤
甲状腺肿瘤患者应用微波消融术联合聚桂醇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3年
分析甲状腺肿瘤患者应用微波消融术联合聚桂醇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在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5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施微波消融术治疗,观察组施微波消融术联合聚桂醇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数据;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月、3月肿块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体征和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消融术联合聚桂醇治疗甲状腺肿瘤可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小肿块体积,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和体征症状,且治疗安全高,可以作为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孙传伟蒋曼妃吴煌福王璐瑶
关键词:微波消融术聚桂醇
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腺肿瘤中青年患者的临床效果(附30例报告)
2023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腺肿瘤中青年患者的可行和安全。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收治的30例胰腺肿瘤中青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施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观察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病理类型及随访结果。结果 30例患者均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29例成功保留脾脏,1例术中联合脾脏切除。手术时间(200.5±20.5) min,出血量(220.4±30.5) mL,术后下床时间(1.5±0.5) d,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2.1±1.1) d,术后住院时间(6.5±1.5) d。术后5例出现胰漏,4例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经穿刺引流治愈。术后病理报告显示,胰腺假乳头状瘤12例,黏液腺瘤10例,浆液腺瘤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5例。术后平均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和大范围脾脏梗死。结论 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需要由具备丰富腹腔镜操作技能的医师施,用该方法治疗胰腺肿瘤中青年患者安全且高效,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杨斌於敏罗建生毛根军
关键词:腹腔镜保留脾脏胰腺切除术
超声细微特征鉴别卵巢多房肿瘤来源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细微特征在鉴别卵巢多房肿瘤来源的价值。  方法:选取246例超声诊断为卵巢多房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肿瘤的超声细微特征。结合其临床特征和组织学分类,分析超声细微特征与卵巢...
李缦缦
关键词:卵巢癌超声诊断肿瘤转移
CT联合血清HE4和CA125鉴别良恶卵巢肿瘤的价值分析
2023年
目的:研究CT联合血清HE4和CA125鉴别良恶卵巢肿瘤的价值。方法:本文研究将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收治200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主要内容,时间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分别采取CT联合血清HE4和CA125鉴别方式、单一检测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检出率90.00%高于对照组检出率70.00%(P<0.05);观察组敏感度96.00%、特异91.00%和对照组敏感度71.00%、特异72.00%相比,具有差异(P<0.05)。结论:CT联合血清HE4和CA125能对良恶卵巢肿瘤进行诊断,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依据,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康复,预防不良情况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程亦飞
关键词:CT血清HE4CA125
微波消融术联合聚桂醇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比较聚桂醇联合微波消融治疗与单纯使用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治疗效果。回顾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波消融组(消融组)30例和微波消融联合聚桂醇组(联合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消融时间,术中超声造影后补充消融例数,术后1、6、12个月肿瘤体积变化,术前术后患者甲状腺功能情况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联合组比较,消融组消融时间更长、补充消融例数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肿瘤缩小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相似,甲状腺功能均无太大影响。微波消融联合聚桂醇治疗良甲状腺腺瘤,效果与单纯消融相同,但时间更短、效率更高。
刘芳芳宋勇罡任泽强黄选东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微波消融术
CT联合血清HE4和CA125鉴别良恶卵巢肿瘤的价值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腹盆腔增强CT联合不同血清肿瘤标记物对鉴别成人卵巢良恶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收集分析经手术病理证的172例成人卵巢肿物病例资料,其中良和恶肿瘤各86例。术前均行腹盆腔增强CT检查,并有术前一周内血清HE4和CA125结果。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在未知病理结果的情况下,按以下诊断策略共同评估肿瘤良、恶。诊断策略包括:(1)单独CT影像诊断(策略A);(2)以CT转移征象和/或血清CA125阳作为判定恶肿瘤的标准(策略B);(3)以CT转移征象和/或血清HE4阳作为判定恶肿瘤的标准(策略C);(4)以CT转移征象和/或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和HE4)任一阳作为判定恶肿瘤的标准(策略D)。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用McNemar检验对比各策略对判断卵巢肿瘤良恶的效能。结果不同策略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效能为:策略A的敏感度、特异度为83.7%、54.7%;策略B的敏感度、特异度为76.7%、74.4%;策略C的敏感度、特异度为77.3%、89.5%;策略D的敏感度、特异度为87.2%、73.3%。与策略A相比,策略B、C、D鉴别卵巢肿瘤良恶的特异度显著提高(Pspe<0.05)。四项诊断策略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6、0.756、0.814、0.802,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以策略C诊断效能最高(P<0.05)。结论腹盆腔增强CT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可有效提高诊断卵巢肿瘤良恶的准确率。采用腹盆腔增强CT联合血清HE4的诊断策略,诊断效能高且简单易行。
伏文皓王珂胡笑笑孙梦雅张繁关键
肝脏肿瘤成分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学表现
2020年
目的分析肝脏肿瘤成分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鹤壁京立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的36例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5例肝内胆管细胞癌,6例肝脏转移瘤,25例原发肝细胞癌患者的MRI影像学表现及其特点。结果原发肝细胞癌MRI表现为混杂的不规则长T 1长T 2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区具有“快进快出”的强化特征。肝脏转移瘤MRI可见中心变区呈不规则长T 1长T 2信号,具有边缘环形强化特征。肝内胆管细胞癌MRI表现为变区混杂的不规则长T 1长T 2信号,部分呈明显延时强化。结论MRI检查可为肝脏肿瘤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田国良秦艳强
关键词:肝脏囊性肿瘤磁共振成像
小脑肿瘤诊治分析
2019年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小脑肿瘤的病理类型、手术切除程度和治疗效果等。方法影像学表现为小脑肿瘤病人68例,按照年龄分为青少年组36例(年龄<18岁)和成年组32例(年龄≥18岁)。根据肿瘤大小和部位选择枕下正中或旁正中入路肿瘤切除术。分析统计两组病人病理类型、手术全切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治愈率。结果青少年组以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多见(20例,55.5%),成年组主要是血管母细胞瘤(13例,4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年组髓母细胞瘤手术全切率(22.2%)及治疗有效率(33.3%)均低于青少年组(50.0%和44.4%)。两组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及血管母细胞瘤手术全切率均为100%,青少年组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治愈率94.7%,而成年组血管母细胞瘤治愈率为81.8%。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别。结论小脑肿瘤在青少年病人中以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多见,成年病人中以血管母细胞瘤为多;两组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及血管母细胞瘤手术全切率高,术后疗效好,而髓母细胞瘤病人手术全切率低,预后较差。
孙道法孙道法王俊文王俊文赵恺牛洪泉
关键词:小脑肿瘤囊实性肿瘤髓母细胞瘤手术治疗

相关作者

陆芳
作品数:3被引量:17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CA125检测 ADS 血清HE4 囊实性肿瘤 卵巢
全冠民
作品数:336被引量:839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病变性质 X线计算机 CT 体层摄影术
倪泉兴
作品数:296被引量:1,857H指数:2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胰腺癌 胰腺肿瘤 吉西他滨 胰腺 胰腺炎
袁涛
作品数:271被引量:668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病变性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读片窗
李骥
作品数:45被引量:107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胰腺癌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