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2篇“ 嗜铬细胞瘤危象“的相关文章
嗜铬细胞危象被引量:4
2017年
1引言嗜铬细胞危象(phaeochromocytoma crisis,PCC)是病死率极高的一种内分泌急症。目前已有两个关于嗜铬细胞治疗的共识指南发表,但都不包括PCC的治疗。
陈彦陈刚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危象发病机制诱因
嗜铬细胞危象被引量:3
1998年
王家驰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危象高血压危象
嗜铬细胞危象致儿茶酚胺相关性心肌病救治1例
2025年
1临床资料患者,乔某,女,52岁,2022.5.6因“腹胀半年,剑突下疼痛半天”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腹胀,于某肛肠医院诊断“肠息肉”,2022.5.5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5.6上午突发剑突下疼痛,呈持续性剧痛,伴大汗、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心悸、胸闷,无咳嗽咳痰、发热。当地医院考虑“心绞痛”,给予扩冠、止痛等处理,症状无明显缓解,遂转至我院就诊。查体:意识逐渐模糊,SpO2进行性下降至82%,呼吸40次/min,心率158次/min,血压186/98 mmHg(1 mmHg=0.133 kPa),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以“腹痛待查”收入ICU。患者发病以来,精神、饮食欠佳,大便可,体力下降,体质量无明显变化。
柏勇赵旭尚瑞玲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危象救治病案报道
嗜铬细胞危象1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3年
嗜铬细胞(pheochromocytoma, PCC)主要合成和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常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是一种少见的内分泌肿,以腹痛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为首发表现的嗜铬细胞危象则更为罕见。多数嗜铬细胞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临床医生漏诊、误诊,一旦错过治疗时机,死亡风险极高。现报道1例以腹痛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收治ICU的嗜铬细胞危象
万冬丽周权黄玉琴黄强鞠涛徐化强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危象急性心肌梗死腹痛
嗜铬细胞危象儿茶酚胺性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背景:嗜铬细胞(pheochromocytoma)和副交感神经节(paragangliomas)是一类起源于肾上腺髓质的罕见的肿,其引起的儿茶酚胺水平异常升高可在多器官、多系统产生影响。儿茶酚胺性心肌病(Catec...
朱健夫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
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救治嗜铬细胞危象1例被引量:1
2022年
嗜铬细胞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并具有激素分泌功能的神经内分泌肿,合成、分泌和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引起患者血压升高和代谢性改变等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并造成心、脑、肾、血管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2]),嗜铬细胞危象常以感染、外伤、手术、创伤等因素诱发从而出现分布性休克合并心源性休克,病死率极高^([3-4])。我科通过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救治1例嗜铬细胞危象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柏勇黄光庆赵旭高静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嗜铬细胞瘤危象救治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嗜铬细胞危象致心源性休克患者一例并文献复习
2022年
嗜铬细胞是一种大多角形细胞,主要分布在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等部位内的组织中,具有合成、贮存和释放儿茶酚胺类激素(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功能。嗜铬细胞是起源于神经外胚层组织的肿,现临床中常指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的肿,能够合成、存储和分泌儿茶酚胺,并因后者的释放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血压剧烈波动、心悸、头痛和代谢紊乱等临床症状,短期内迅速加重时可能危及生命,被称为儿茶酚胺危象(嗜铬细胞危象)[1,2]。在临床上此病如误诊或处理不当可能造成生命危险,近期深圳大学总医院诊治了1例嗜铬细胞危象发生儿茶酚胺心肌病致心源性休克患者,现报告如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加以探讨以增加对此疾病的认识。
杨智超宋志彭相虹戢德宇王杰叶冰洁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生命危险肾上腺素能受体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嗜铬细胞危象致心脏骤停1例被引量:1
2020年
1病例报告患者,男,52岁;因"头痛、恶心、胸闷、心悸3 h"至急诊内科就诊,无胸痛、发热。既往否认"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病史。查体:T 36.5℃,HR 68 bpm,R 20 bpm,BP 198/90 mmHg(1mmHg=0.133kPa),SPO298%,心律齐,双肺呼吸音粗,未及干湿性啰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急诊检验:血白细胞(WBC)16.42×109/L,中性粒细胞(N)13.33×109/L,N%0.812.
王云云谈定玉王兵侠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危象心搏骤停误诊误治
嗜铬细胞危象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嗜铬细胞危象(pheochromocytoma crisis,PCC)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间诊治的123例嗜铬细胞和副神经节(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PPGL)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血流动力学紊乱和终末器官损伤或功能障碍分为危象组和非危象组。比较两组间人口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围术期情况及病理资料等的差异。结果①危象组16例,其中误诊率31.2%(5例);非危象组107例。②与非危象组相比,危象组头痛、心悸、多汗经典三联征及其他表现更多见,重度高血压、低血压发生率更高,且以阵发性高血压居多,PPGL发作性症状就诊者更多(均PvO.05)。③危象组血白细胞、空腹血糖、转氨酶、肌钙蛋白、D-二聚体更高,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更低,更多肿位于左侧肾上腺(均PV0.05)。④危象组血甲氧基肾上腺素类物质(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MNs)水平、肿最大直径、CT扫描各期CT值、良性肿比例、内出血或坏死情况均高于非危象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⑤危象组多进行择期手术,但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方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C是一种少见的内分泌急症,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往往伴有典型三联征,血流动力学更不稳定和终末器官更易受累。虽然依靠生化检查和影像学诊断PCC较为有效,但仍有较高误诊率。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时启动药物准备,手术切除肿是治疗PCC的关键。
姚阳蒋鹏周建中王德林范晶曹友德周波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危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一例肾上腺嗜铬细胞危象护理
2019年
嗜铬细胞是分别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肾上腺外交感神经链的肿,主要合成和分泌大量儿茶酚胺(CA),如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及多巴胺(DA),引起患者血压升高等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并造成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1-2]。嗜铬细胞和副神经节(PPGL)是一种少见的内分泌疾病,国内尚缺乏PPGL发病率或患病率的数据。国外报道在普通高血压门诊中PPGL患病率为0.2% ~0.6% [3]。PPGL危象发生率约为10% ,临床表现可为严重高血压或高、低血压反复交替发作;出现心、脑、肾等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严重者导致休克,最终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1-3]。
蒋艳孙艳(通讯作者)刘颖裴珺瑛陈洁
关键词: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危象护理

相关作者

郭向阳
作品数:445被引量:3,428H指数:2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麻醉 麻醉管理 恶性高热 围术期 老年患者
李汉忠
作品数:667被引量:2,771H指数:22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嗜铬细胞瘤 前列腺癌 副神经节瘤 腹腔镜 肾肿瘤
陈国瑞
作品数:11被引量:70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学院
研究主题:甲状腺结节 无水酒精 糖尿病 嗜铬细胞瘤危象 嗜铬细胞瘤
罗爱伦
作品数:287被引量:4,314H指数:30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
研究主题:麻醉 恶性高热 异丙酚 麻醉学 吗啡
李希圣
作品数:13被引量:75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学院
研究主题:甲状腺结节 无水酒精 介入性超声 糖尿病 嗜铬细胞瘤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