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77篇“ 喹诺酮类药“的相关文章
一种喹诺酮品的微生物限度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喹诺酮品的微生物限度的检测方法,涉及物分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采用稀释剂对喹诺酮品进行稀释预处理,而后通过薄膜过滤法对预处理后的样品进行检测;所述稀释剂包括金属盐溶液、聚山梨醇和无菌氯化钠...
方同华宿诗慧王丽君张微微杨崇旭刘爽李海媛
喹诺酮品所致品不良反应
2023年
针对氟喹诺酮品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这段期间中,在我院治疗,使用氟喹诺酮物,同时产生不良反应,共计90例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患者临床表现。结果 在物使用过程中,左氧氟沙星使用时,出现的不良反应人数最多,而莫西沙星在使用时,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最少,上述情况的出现,和物使用范围,以及物用量相关。物在使用以后,在临床中,表现比较多样,影响的组织、器官较多,产生影响最为明显的为神经系统,以及皮肤和附件。同时,对于消化系统形成的影响,也比较明显。结论 氟喹诺酮品在使用过程中,应给予出现的不良反应充分重视,确保用合理。
赵东芝
关键词:氟喹诺酮
使用喹诺酮八注意
2021年
喹诺酮物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是一很常用的抗生素。此物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并可进入大多数物不能进入的骨、关节、前列腺等组织。由于这物口服易吸收,疗效显著,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广泛应用于肠道感染、尿路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等抗感染治疗。
孟昭群
关键词:呼吸系统感染喹诺酮类药抗菌作用加替沙星莫西沙星氧氟沙星
喹诺酮品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和一般规律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喹诺酮物不良反应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选取86例服用喹诺酮物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作为样本,分析患者年龄、用型及临床症状等规律,同时探究合理用方法。结果:服用喹诺酮物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依次为皮肤及皮肤附件46.51%、消化系统22.09%、神经系统13.95%、全身9.30%、呼吸系统5.81%、循环系统2.33%;高不良反应型依次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59.30%、左氧氟沙星胶囊19.76%、莫西沙星片12.79%、左氧氟沙星片6.97%、诺氟沙星胶囊1.16%;高不良反应年龄依次为≥66岁44.19%、51~65岁30.23%、36~50岁16.28%、18~35岁8.14%、<18岁1.16%;静脉注射不良反应59.30%、口服给不良反应40.70%;不良反应转归时间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临床抗菌物中喹诺酮物应用率较高,因此使用期间需严格掌控物适应证及禁忌证,减少不合理用情况,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田学美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
水产品中氟喹诺酮残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控制策略被引量:2
2021年
当前,水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位列五大农产品末端,是质量安全水平相对较低的食品种,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亟需引起高度重视。从各省市公开的检测数据中发现,氟喹诺酮是检出率较高的指标。氟喹诺酮物因其独特的抗菌机制而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过程中,但众所周知物残留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对氟喹诺酮物定量检测,并针对性采取监管措施,显得很有必要。该文介绍了水产品中氟喹诺酮物的检测方法,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监管措施,以期为水产品中氟喹诺酮物残留的检测和监管提供参考。
陶威王益军贺燕田蕴张苏珍葛敏徐颢伟
关键词:水产品氟喹诺酮药物残留
喹诺酮品不良反应领域本体构建探讨被引量:4
2020年
品不良反应信息的揭示和挖掘对于辅助医生诊治和保障患者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本体在语义表达、概念检索和知识共享方面的优势为二者的结合提供途径。目前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相关本体中的症状多来源于国外的资料,且本体均用英文表达,难以直接将其应用于国内的相关品不良反应研究。本文构建同时包含喹诺酮品和不良反应症状的中文喹诺酮品不良反应领域本体,并将品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严重程度等引入关系中,语义关系揭示较为细致,以期为国内品不良反应信息的揭示和挖掘提供借鉴,为临床实践中该品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林鑫李晓瑛郭进京张化冰赵嘉玮任慧玲
关键词:本体药品不良反应喹诺酮类药品
基于本体的喹诺酮品不良反应语义检索模型研究
喹诺酮品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的同时,其相关的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报道日益增多,由此带来的危害也日益突出。品说明书作为指导临床合理用的重要依据,对其中的不良反应信息进行...
林鑫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品语义检索信息获取
文献传递
喹诺酮品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氟喹诺酮品在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以我院2018年1~12月发生氟喹诺酮品不良反应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基本临床资料、用资料。结果:≥41岁以上人群应用氟喹诺酮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高,相加达到72.31%;男性发生不良反应几率较女性更高,为61.54%;静滴给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8%,明显较口服、肌注给更多;有过敏史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几率为36.92%,例数较无过敏史患者少,但几率较高。65例患者中,累及各个系统的临床表现共87例次,以皮肤系统反应占比最多,为51.72%,消化系统反应次之,为19.54%。发现不良反应后,根据反应程度予以对症处理,不良反应均好转或消失,无死亡案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数量最多(70.77%)。结论:在临床应用氟喹诺酮物过程中,需综合评估用指征,选用合理给方式,加强对皮肤、消化系统反应的监控。
林艺聪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合理用药
133例喹诺酮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我院喹诺酮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探讨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4年—2017年度133例喹诺酮ADR的患者年龄、性别、过敏史、原患疾病、物品种、ADR发生时间、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等。结果:133例喹诺酮ADR,60岁(38.34%)以上患者居多;28.57%患者有物过敏史;给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98.49%);用30 min内ADR发生率最高(37.05%);累及系统/器官依次是皮肤及其附件、胃肠系统、神经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60岁以上患者居多(62.79%),莫西沙星发生率为65.70%,高于左氧氟沙星的24.36%。结论:喹诺酮ADR与患者年龄、用时间、喹诺酮品种有关,临床应谨慎选择物品种,用过程中加强监护莫西沙星致老年神经系统损害。
赵艳艳彭净李兰芳孟路华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老年人神经系统
喹诺酮合理应用评估与干预探讨
2019年
探究系统化处方评估与干预工作模式在促进喹诺酮合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以2017年6月至12月为对照阶段,我院门诊常规应用喹诺酮,2018年1月至6月为研究阶段,加强喹诺酮应用的评估与干预,对比两个阶段喹诺酮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研究阶段,我院常用的喹诺酮DDDs显著低于对照阶段,且DUI相较于对照阶段也更加接近1.0;研究阶段喹诺酮不合理应用比率为8.20%,显著低于对照阶段的18.2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系统化处方评估与干预工作模式可有效促进喹诺酮合理应用,值得采纳应用。
江银亮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干预

相关作者

王睿
作品数:1,121被引量:5,629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抗菌药物 药代动力学 抗生素后效应 加替沙星 铜绿假单胞菌
曾振灵
作品数:595被引量:2,800H指数:26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耐药性 药动学 药物动力学 大肠杆菌 恩诺沙星
陈杖榴
作品数:377被引量:3,050H指数:29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研究主题:恩诺沙星 耐药性 兽药 药物动力学 环丙沙星
沈建忠
作品数:807被引量:2,337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半抗原 载体蛋白 人工抗原 免疫动物 单克隆抗体
梁蓓蓓
作品数:289被引量:1,038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利奈唑胺 文献计量分析 药代动力学 大肠埃希菌 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