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9篇“ 唯心主义哲学“的相关文章
- 马克思主义与唯心主义哲学的论争研究(1937—1949)
- 2024年
- 1937—1949年,政治、军事激烈斗争的中国活跃着三种唯心主义哲学:陈立夫的唯生论、冯友兰的新理学及以陈铨为代表的“战国策派”。它们为国民党顽固派的独裁专制提供哲学依据,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肆无忌惮的诋毁和攻击。为了揭露这些唯心主义哲学的阶级实质并消除其消极影响,在党的领导下,以胡绳、艾思奇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武器,与其消极的唯心主义哲学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马克思主义与唯心主义哲学的这场论争,反映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共两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激烈程度。
- 贺金林江东屹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唯心主义新理学
- “精神”辩证法:马克思早期唯心主义哲学的概念史探析
- 2023年
- 马克思早期哲学视域中的“Idealismus”主要指德国观念论,他从康德、费希特转向黑格尔的核心变化在于,主张观念与现实的辩证统一,在现实发展中证实精神的力量。在柏林时期,从论文选题、分析方法、实践倾向、概念使用等方面看,马克思哲学思考的主轴是黑格尔的辩证法,而非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从柏林到波恩、科隆,马克思只在博士论文中集中使用“自我意识”,其更多文本则体现出“精神”概念的重要地位,尤其是《莱茵报》时期的政论文章彰显了马克思基于“精神”辩证法的新闻观、历史观、国家观,反映了马克思早期唯心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基本架构。同时,这种唯心主义信念也出现了动摇迹象。
- 张义修
- 关键词:黑格尔唯心主义自我意识辩证法
- 莱布尼兹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被引量:2
- 2018年
- 虽然莱布尼兹的单子论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其中还包含有诸多方面的形而上学观点,但是,他的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还是相当丰富的。本文将莱布尼兹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概括为五个方面:单子是具有内在精神运动能力的实体;单子通过表象映现万物的事物普遍联系的全息性观念;事物普遍差异、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法思想;时空和物质运动具有内在统一性关系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承认自由和偶然性作用的辩证法思想。
- 邬焜
- 关键词:莱布尼兹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
- 探析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被引量:1
- 2016年
- 谢林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同时也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客观唯心主义的最早代表人物,他的"同一哲学"是其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谢林正是以"同一哲学"这个命题闻名于世,并在哲学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文章从谢林的哲学思想内容入手,进而分析谢林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产生的背景,着重阐释谢林的哲学思想对当时哲学探索以及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使人们能够以历史的、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角度重新审视谢林哲学。
- 于欣宜
- 关键词:哲学思想客观唯心主义
- 唯心主义哲学与唯物主义美学及其本体论的历史错位被引量:1
- 2013年
- 哲学家在探讨本原论问题时,从一开始就与美学本体论问题纠结在一起。西方哲学与美学本体论的错位经历了古代的历史遮蔽与混淆、近代的历史游离与困惑、现代的历史反思与还原三个时期。历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错位就在于唯心主义哲学对唯物主义美学的遮蔽,在于将美学的感性存在第一性误解为哲学的物质存在第一性。"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与美学基本问题及其本体论的交错;审美的"感性存在"就是哲学的唯物存在;美学的"唯心主义"(精神实体)就是哲学的"唯物主义"(感性存在)。极端的唯名论属于美学范畴,极端的唯实论属于哲学范畴,而温和的唯名论与温和的唯实论及其调和论使得哲学与美学进一步混淆。在整个西方哲学史和美学史的复式历程中,哲学学科在研究辩证思维规律而在美学的对象中为自己寻找丰富的材料时,或美学在考查原始经验而把思想和意识带回到它们的起源上去时,往往越俎代庖——成为"哲学帝国主义"或"美学帝国主义",从而造成了唯心主义哲学与唯物主义美学的历史错位。
- 黄杨
- 关键词:唯心主义哲学美学本体论
- 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刑罚观探析被引量:1
- 2013年
- 报应主义、威慑主义、再社会化主义等不同刑罚观在英国刑罚理论史上一直聚讼纷纭。历史上,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认识到了康德的报应主义刑罚观面临的实践问题:由于人们无法可靠地确定犯罪人的道德罪恶程度,从而追求刑罚的痛苦程度与犯罪所具有的道德罪恶程度成比例的罪刑均衡难以实现。他们受黑格尔刑罚思想的启发,以权利侵犯说为基础重新审视刑罚本质,力图将报应主义、威慑主义、再社会化主义等不同刑罚观糅合进一个统一的刑罚理论中。其独特理论视角时至今日仍具有启发性。
- 陈劲阳
- 关键词:刑罚报应主义黑格尔
- 是地道的唯心主义哲学还是唯物史观的秘密诞生地--马克思《博士论文》与唯物史观的创立被引量:8
- 2013年
-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马克思的首部哲学著作《博士论文》在唯物史观创立中的地位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大多认为马克思在这一时期尚处于"模习"、"混乱"与"过渡"的思想状态,或指认《博士论文》的基本立场是自由主义的,基本哲学性质是青年黑格尔主义的,因而这一时期的马克思是"一位地道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突破了单纯的机械自然观、精神异化理论和自我意识的精神解放等局限,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统合起来加以认识和把握,以更广阔的视域和更高远的视角来探寻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解放的道路,初步展露出了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摆脱自然的奴役和压迫、"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正确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摆脱社会的奴役和压迫、"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正确认识人与自身的关系、摆脱自己对自己的束缚和压迫、"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的思想雏形,初步形成了"三个解放"、"三个主人"的思想萌芽,表达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观点。
- 孙熙国
- 关键词:《博士论文》唯物史观
- 浅析宗教与唯心主义哲学的关系被引量:1
- 2007年
- 宗教和唯心主义哲学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现象:一个立足于虔诚的信念和繁琐的礼仪上,一个基于理性的思辨和逻辑的论证。但是哲学又是从宗教中脱胎而出,有着宗教的痕迹与烙印。所以,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
- 马小红
- 关键词:宗教唯心主义哲学世界观
- 从王弼的“贵无崇本”论看唯心主义哲学产生的认识及社会根源
- 1998年
- 王弼是魏晋玄学的创始人和重要的代表人物,他通过逻辑思辩的方法,抽象出有无、本末、体用、一多、动静、言意等哲学范畴,用来概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及社会人事。王弼通过对这些成对范畴之间关系的逻辑分析,不仅形成了他唯心主义的“贵无论”和“崇本论”,体现出他特有...
- 韩跃红
- 关键词:唯心主义哲学哲学范畴贵无论
- 论两种主要唯心主义哲学形态的认识史根源
- 1997年
- 在两千多年的哲学发展中、唯心主义因其将世界解释为某种精神原则的变形而成为一种颠倒的或歪曲的世界观.但是,唯心主义却一直存在、流行、演化着,“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其基本的表现形态就是客观(或思辨)唯心论和主观(或经验)唯心论.这两者的争论构成了哲学史上一条不可忽视的线索.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指出哲学唯心主义是一种高级的认识错误,而应当深入分析它产生、流行、演变的思想根源,同时揭示它在历史上的双重认识地位.
- 司亚勤
- 关键词:主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哲学客观唯心主义认识史毕达哥拉斯
相关作者
- 徐崇温

- 作品数:288被引量:881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高建立

-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黄淮学刊》编辑部
- 研究主题:程朱理学 正宗 唯心主义哲学 封建统治 理学思想
- 陈海钟

- 作品数:1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共盐城市委
- 研究主题:百姓日用 唯心主义哲学 平民教育家 泰州学派 之学
- 程联明

-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法治精神 法治国家 法治观 和谐社会视野 和谐社会
- 董莉芳

- 作品数:14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教学初探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大学英语听力 爱情悲剧 盖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