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3篇“ 唐代文人“的相关文章
唐代文人如何看待动物相关法律问题
2024年
唐代文人们在铨选考试时需要作“拟判”,除了要求考试者熟悉法律、引经据典和对仗丰美之外,还广泛考查礼法冲突时的协调问题。判题涉及生活百态,现今留存的《文苑英华》中专门有“鸟兽门”二十四道判文实录,涉及动物相关法律问题,无论是直接从动物个体出发的保护还是间接的工具性保护,唐代的动物保护都呈现出一种值得思考的道德反思,所谓“于人则事乖亲爱,在兽则理切肝肠”。
高利红
关键词:相关法律问题《文苑英华》唐代文人道德反思
道举与唐代文人的文学创作
2024年
道经取士的道举制度自开元二十九年始,在唐代施行了一百多年。作为联结官方崇道政策与文人读书做官的关键环节之一,道举为熟读指定道教经典、深谙老庄要义的文人提供了一条仕进途径。分析有史可考的近三十位经由道举入仕的文人资料,可以发现他们的文坛交游涉及一些直接描写道举活动的作品,他们的人生经历与文学创作则或深或浅地留有道教文化的印记。道举影响了这一文人群体的外在文化特征和内在精神品格,这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有鲜明的体现。以盛唐至中唐时期的文坛大家独孤及为例,其文学创作的题材内涵与内容风格深受道举经历影响,而他表达个人思想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则蕴含着丰富的道家文化精神。
孙文歌吴光正
关键词:唐代文人群体文学创作独孤及
唐代文人拟竹枝词与风土诗歌传统
2024年
唐代文人拟民歌填竹枝词,为后世模仿从而形成“竹枝体”。唐人眼中“竹枝词”虽名为“词”,核心特征却不在体式韵律,而在内容上的叙写风土与格调上的俚俗。唐代众多民歌中,唯竹枝词完成了从曲调到文体的变迁。究其原因,它的兴起既出于内容题材的特殊性,又离不开文人拟作使其保持较高的艺术水准与经典作家的垂范效应。在风土书写传统的视阈下,竹枝词契合了中晚唐以来采诗理想复兴、南贬文人增多的社会背景与好奇、尚俗的创作风气,适于文人心态而被大量创作。这些唐代文人拟作的竹枝词不仅是后世竹枝体的滥觞,更书写着地方风俗,成为中国风土诗歌演进的重要一环。
王佳琪
关键词:唐代竹枝词刘禹锡
佛寺行香制度与唐代文人及其诗歌创作
2024年
唐代文人频繁游寺息息相关的国忌佛寺行香制度,渊源已久,但前人追溯其源时多有讹误。国忌佛寺行香,在唐代经历了一个增益完善的过程,最终成为一种制度并长久奉行,且与相当一部分唐代文人产生关联,成为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存一些史料,可以看到唐代文人参与国忌佛寺行香的盛况。现存唐人描写国忌佛寺行香的诗歌虽不多,但仍留下一些对已故帝王功业的尊崇仰慕与对当下政权稳固的忧虑及思考等重要心理印迹和信息,透露出与唐代诗人及唐诗创作关联的诸多情形。
李谟润
关键词:唐代文人诗歌创作
“景”与“诗景”:唐代文人园林景观审美与诗学概念的形成
2024年
“景”在唐代成为一个具有景观审美义的诗学概念,与唐代文人的园林景观审美密切相关。唐代文人的园林景观营造与审美促使山水审美由宏观远赏向微观近赏转变,自然山水向园林山水延伸,“园景”成为继自然山水之后又一重要的诗歌书写对象。不仅“景”“风景”“景物”等用来描述园景,而且出现了“胜景”“清景”“幽景”等丰富的品鉴园林景观的诗歌语汇。同时,在“采园景入诗”之主动行为与普遍行为的影响下,“吟景”“入诗”“诗情”“诗境”等诗语大量涌现,“诗境”概念应运而生。由“景”到“诗景”,可以看到唐代文人园林景观审美在诗学概念的形成中有着重要作用。
王书艳
关键词:诗学概念
中国古代园林文学文献研究丛书 经济视角下的唐代文人园林生活研究
创作者的经济收入对文学作品的生产、个体风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园林经济视角去关照唐代文人的生活,无疑是有趣又有价值的:唐代文人是如何获得属于自我的园林的,又是如何经营自家园林的唐代文人园林的收入和支出如何园林经济对唐...
房本文作
玉门关如何成为唐代文人的“意难平”?
2023年
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方向的茫茫戈壁滩上,一座名为“小方盘城”的土城静静矗立于此。若无不远处的标识,任谁也不会想到,眼前这座不起眼的方形土城,曾是威名赫赫的“玉门关”。塞外的条件向来艰苦,“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但千百年前,仍有一批戍边将士挺住漫天黄沙,以昂扬斗志扎根于此。人们常说,历史容易被人遗忘,好在,有唐代诗人对玉门关的反复吟咏,才让后人从历史的边缘角落中,重新拾起了这段记忆。
瀛洲海客
关键词:唐代文人唐代诗人戈壁滩
唐代文人江行诗研究
2023年
20世纪以来,跨学科研究方法在唐代文学研究中愈益广泛。文学与地理、地域与文化等成为观照唐代诗歌的新视角。唐代水运发达,文人应举、赴任、宦游等路途便渐渐倾向选择水路,于是记录沿途风光、风土人情的江行诗便成为纪行诗的一类日益发展起来。江行诗作为交通文学的切口在21世纪以来受到一定关注。江行诗的独特性反映了唐代文人行舟视角的独特性,其倒影的趣味性、两岸风景的对称性和水天相接三种独特的感官效果,印证了颠沛中生发超逸,在离别中迎接风景的独特江行情感,反映了唐代文人从世俗走向艺术,从实用走向审美的行舟生活,以及所体悟出的思想内涵。
彭淑慧
关键词:唐代三教合一
唐代文人园林中的夜间活动与园林空间探析被引量:1
2023年
在繁盛的经济背景和开放的社会风气下,唐代文人的夜间活动愈发丰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人宅园的营建和园林内夜间活动的发生。文章从唐时文人园林中主要的夜间活动与园林空间之关系入手,在解读史料的基础上辅助以复原图等图像研究,探究二者间的具体影响和互动关系。希望透过夜间这个特殊的视角,探究园景的设计营造,为古典园林史的研究从微观角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为当代园林夜游活动提供启示。
孙婧王晓晖
关键词:唐代文人园林园林空间
从咏茶诗看唐代文人的精神与审美
2023年
唐代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峰,其疆域之大仅次于清王朝,是一个通过文化、经济、政治影响世界的东亚帝国。同时,作为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文学朝代,唐代文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至今世人仍旧对其艺术成就赞美歌颂。在唐代,随着饮茶之风的盛行,以及茶本身的特性,无疑让茶成为新时代的宠儿,开始提倡饮茶,乃至饮茶成癖,使茶透过生活层面,进入了精神层面,成为一种文化内涵。本文第一章以分析咏茶诗的兴盛缘由为主线,探究饮茶之风对唐代文学的影响。第二章探讨由茶引出的审美思维,重点分析唐代咏茶诗艺术特色,此外兼论唐代文人的精神追求。第三章通过分析唐人对茶的品鉴,以及茶诗的表现内容,探究唐人的文人意趣,透过茶的仪式化、日常化,探究唐代文人的审美转向。
张遥
关键词:唐代审美

相关作者

张锦辉
作品数:32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禅诗 唐代文人 文人 禅宗 宋代
杨柳
作品数:18被引量:39H指数:2
供职机构: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唐代文人 唐代 诗歌 审美情趣 美学意义
程遂营
作品数:80被引量:435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研究主题:黄河流域 黄河 文化公园 旅游 北宋
童岳敏
作品数:27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庆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唐代 明清时期 修业 私学 家学
王书艳
作品数:26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
研究主题:唐诗 唐代 园林 意象 文人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