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4篇“ 和声语言“的相关文章
作品《阿曼尼莎》与《如是》的和声语言探究
2025年
作品《阿曼尼莎》和《如是》是作曲家王丹红的两部协奏曲作品,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作曲技法,注重对音乐形象的塑造。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和声语言分析,总结了其常用和声技法,包括传统功能和声的使用、五声和七声纵合性和弦的应用、复合和弦与多调性的运用、持续音的使用,以及平行和弦的使用。本文旨在深入挖掘作品在和声语言方面的特点,为当代民族音乐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陆禹臣
关键词:协奏曲和声语言
析朱践耳交响合唱《忆秦娥·娄山关》和声语言的技法特征
2025年
朱践耳先生是我国极具影响力的当代作曲家之一,他自幼学习作曲、钢琴,并于1955年被国家选派至苏联莫斯科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在苏联期间,朱践耳先后学习了民歌改编、艺术歌曲、钢琴曲、弦乐四重奏、无伴奏合唱以及交响乐的创作,大量吸收、借鉴了20世纪西方作曲技法,这些为他回国后的专业音乐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1959年,他以“长征”为核心主题,并选用脍炙人口的毛泽东诗词为唱词,构建了一部完整的交响合唱《英雄的诗篇》,《英雄的诗篇》首版为作曲家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就读期间创作。
方可刘畅
关键词:无伴奏合唱朱践耳和声语言作曲系技法特征
论普罗科菲耶夫《第五钢琴协奏曲》的和声语言特点
2024年
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是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进行了高度完美地有机结合,体现出俄罗斯音乐人的内在个性本质。他的《第五钢琴协奏曲》(Op.55)更是一部代表鲜明个性的,具有简洁、纯朴音乐风格的旷世佳作。本文以普罗科菲耶夫《G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Op.55)中多元化的和声技法以及创作思维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个案研究法以及探索性研究方法等,力图深入音乐作品的本体分析,进而熟悉掌握作曲家是通过清晰的终止式与“调性扩张”等拓展功能手法使其在和声语言方面既保留了古典风格,且坚守调性,又在传统和声功能的基础之上探索出一种新的色彩性和声语言
王慧
关键词: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协奏曲和声语言终止式
探究浪漫主义时期波兰音乐中和声语言的继承与发展--以肖邦和希曼诺夫斯基《前奏曲》为例
肖邦是波兰音乐史上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也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乐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被称作“钢琴诗人”。他的钢琴音乐创作极为丰富,特有的“肖邦风格”体现在其优美的旋律、多变的织体以及新颖的和声语言方面。他为浪漫主义音乐作...
王梦妍
关键词:和声语言
论席曼诺夫斯基《神话》和声语言风格与创作思维
2023年
小提琴、钢琴套曲《神话》(Myths)是波兰作曲家席曼诺夫斯基创作中期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作品由三个相对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乐曲所组成。作曲家用丰富的和声色彩描绘出具有希腊神话特征的写实画面,表现出席曼诺夫斯基从晚期浪漫派传统功能和声到色彩性和声的转变。本文通过对《神话》的和弦材料、调式调性、和声进行等方面,对席曼诺夫斯基在这个重要转型时期的和声语言与音乐创作思维进行探讨。
王则灵
关键词:《神话》20世纪音乐
二元背反与多风格综合材料 ——古拜杜丽娜《七言》的和声语言研究
俄罗斯现代作曲家索菲娅·阿斯戈托芙娜·古拜杜丽娜(1931—)被认为是肖斯塔科维奇逝世后苏联音乐的带头人之一,是当今世界中有着广泛影响的俄罗斯作曲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古拜杜丽娜创作于1982年的大型室内乐作品——《七言》...
申书一
关键词:古拜杜丽娜七言和声语言
勋伯格自由无调性时期和声语言特征之研究
2022年
奥地利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教育家阿诺德·勋伯格是“新维也纳乐派”及“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彻底打破了调性功能体系的同时开创了自由无调性音乐之先河,并创建、完善为十二音序列作曲技法。自由无调性时期,当和声彻底摆脱了古典调性结构规律的制约后,音乐的结构、结构力、内在的秩序、逻辑又该如何体现?刘康华先生将20世纪和声的音高材料归纳为“和音”、“音组”、“音列”、“音响”,本文从刘康华先生提出的四种特定的作为基本结构成分出发,对勋伯格自由无调性时期部分作品的和声语言特征进行分析归纳,探索勋伯格在放弃古典调性特有的结构力后所形成的和声语言之特征及该时期音乐作品音高关系体系的秩序与逻辑。
陈金川
关键词:勋伯格自由无调性和音音组
普罗科菲耶夫和声语言的综合化发展(三)——以苏联时期钢琴奏鸣曲为例
2021年
(接上期)四、导入和声关系的功能化运用从上述导入和声与属功能的结合来看,随着普罗科菲耶夫将导入和声手法做进一步深化发展之时,他并没有淡化和弦自身的自然音性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属性,反而更进一步体现出了他将这两种和声思维融于一体的创作倾向。这种倾向可以从他对导入和声关系的功能化处理中更清楚地体会到。
蒋兴忠
关键词:和声手法普罗科菲耶夫和声语言和声思维钢琴奏鸣曲
32普罗科菲耶夫和声语言的综合化发展(二)——以苏联时期钢琴奏鸣曲为例
2021年
(接上期)二、导入和声与功能和声相结合的发展导入和声与功能和声相结合是普罗科菲耶夫将导入和声与四五度功能和声相结合的独特的和声手法,这种结合可谓是“普罗科菲耶夫属和弦”的发展形式。“普罗科菲耶夫属和弦”从第一奏鸣曲中属音与导音和弦的结合(b^(C)A-^(b)D)开始,就显示出其独特的调性和声意义,随后到第五奏鸣曲时,作曲家将其发展为属功能与上导入和弦的结合。
蒋兴忠
关键词:普罗科菲耶夫和声手法和声语言奏鸣曲
陈怡钢琴协奏曲《四灵》的和声语言特色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从陈怡钢琴协奏曲《四灵》多元化的基本音高材料--音列、音组、音响等入手,研究这些材料是如何运用自身的结构特性与相互关联进行派生和发展,如何实现不同风格音高材料在拼接、交叉、重叠过程中的有机融合,如何实现音高音响结构的控制与统一,最终又是如何服务作品情感内容表达和音乐形象塑造的。
刘文平
关键词:音列音组

相关作者

张宝华
作品数:68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室内歌剧 弦乐四重奏 秦文琛 音高结构 人工音阶
宫富艺
作品数:16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和声技法 艺术歌曲 音乐作品 终止式 和声语言
刘畅
作品数:9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研究主题:和弦 和弦结构 和声语言 技法特征 调式
刘康华
作品数:17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央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和声 音列 技法 音组 音响
刘冬萌
作品数:32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赤峰学院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教学改革 和声 蒙古族 高校 歌曲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