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37篇“ 呼吸监护病房“的相关文章
二氧化氯溶液对呼吸监护病房环境多药耐药菌的清洁消毒效果
2023年
目的探究二氧化氯溶液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环境多药耐药菌(MDROs)的清洁消毒效果。方法2019年2-3月RICU环境使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清洁消毒,设为含氯消毒剂组;2019年4-12月RICU环境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液制取设备制备的80~100 mg/L二氧化氯溶液进行清洁消毒,并对MDROs患者周围环境增加一次消毒,设为二氧化氯组;对两组环境物体表面和地面采样进行细菌检测分析,研究二氧化氯溶液对RICU环境多药耐药菌的清洁消毒效果。结果二氧化氯组患者周围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和地面细菌检出率低于含氯消毒剂组(P<0.001);医护办公区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细菌检出率也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两组环境中检出的MDROs以耐碳青霉烯鲍氏不动杆菌(CRAB)为主,与患者检出的MDROs基本一致。结论二氧化氯消毒液制取设备操作简便,能提高保洁人员使用的依从性,制备的80~100 mg/L二氧化氯溶液对环境表面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强化清洁消毒可降低MDROs患者周围环境细菌检出率。
李燕李琦张红
关键词:二氧化氯多药耐药菌清洁消毒
呼吸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医院呼吸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院呼吸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多重耐药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进行调查。结果该院呼吸监护病房在2年内共调查540例危重患者,检测到多重耐药菌株数110株,病死率2.04%。呼吸监护病房患者因其疾病特性,多重耐药菌感染大部分为呼吸道感染,分离出的多重耐药菌主要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溶血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和呋喃妥因100%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啉、氨苄西彬舒巴坦和复方新诺明100%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100%耐药,溶血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和苯唑西林100%耐药。结论该院呼吸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居首位,均严重耐药,严格管理抗菌药物、加强手卫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无菌技术保障为主要防控措施。
孙慧娟程洁王婷季秋梁孙秋红
关键词:呼吸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耐药性防控措施
呼吸监护病房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肺康复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对呼吸监护病房(R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进行肺康复的临床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一科需有创机械通气而入RCU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共40例,将其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和常规药物治疗,其中早期康复组在护理人员帮助下进行早期肺康复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问卷(CAT)及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 MRC)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CAT评分和m MRC评分均较入院时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期康复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RCU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早期肺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其肺功能,促进呼吸衰竭的纠正,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王丽娇杨小琼戴曦伍娟史雅旭
关键词:呼吸衰竭呼吸监护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医护合作应急培训及演练在呼吸监护病房医护人员应急能力中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针对呼吸监护病房中突发事件,通过医护合作培训及演练,提高呼吸监护病房医护人员应急能力。方法设置模拟呼吸监护病房突发事件场景,采用医护合作培训,在呼吸监护病房中医生和护士共同参与演练呼吸机突然失火、供氧中断、停电、非计划性拔管等应急事件,通过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及医护双向满意度测评、患者满意度评价演练效果。结果演练前后呼吸监护病房医生、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和操作考核成绩均提高(P<0.05或P<0.01),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对医生医疗工作满意度、患者对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通过医护合作培训及演练应对突发事件,医护人员应急理论知识和急救实践技能、应急及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明显提高,医护双向满意度测评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张艳朱小玲钱霞邵丽丽
关键词:医护合作应急演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监护病房再入院患者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 探讨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1年再住院患者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入RICU的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随访1年,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分析再入院影响因素。结果①再住院患者病死率(44.8%)显著高于非再住院患者(X2=9.472,P〈0.05)。②与非再住院组相比,再住院组脑尿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增高、收住RICU未能早期控制、病情稳定后仍存在高碳酸血症患者增加(7。分别为6.306、4.463、9.635,P值均〈0.05)③以RICU患者再住院与否为因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agelkerke=0.705,BNP增高、病情未早期控制、入院血氧分压减低和稳定期存在高碳酸血症是患者再入院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收住RICU的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的再住院患者,病死率增加。入院时血氧分压减低、合并BNP增高、病情未能早期控制和稳定期存在高碳酸血症患者再入院危险增加,应加强院外随访与护理指导,降低再住院率,改善预后。
胥杰孙永昌刘广杰王新茂秦杰庞剑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型呼吸衰竭再住院预后
呼吸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和护理干预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呼吸监护病房(R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传播方式和特征,探讨控制MDRO感染的护理方法和策略。方法对2007年2月-2009年2月RICU发生的10例MDRO感染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实施以来效果理想,明显降低了MDRO的发生率。结论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RICU MDRO的发生几率。
徐曌
关键词:呼吸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干预
呼吸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并发胸腔积液3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并发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入住RICU期间行机械通气并发胸腔积液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机械通气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病情特点及相关因素。结果:35例患者发生胸腔积液的相关因素以低蛋白血症、肺炎旁积液及心力衰竭最常见。结论:R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胸腔积液的原因明显区别于普通病房,营养支持、控制感染及改善心功能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龚正华冯高华李宇青
关键词:机械通气胸腔积液呼吸监护病房
普通病房呼吸监护病房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比较普通病房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差异,并探讨年龄≥65岁者意识、尿素氮、呼吸率和血压评分(CURB-65评分)是否可作为判断收入监护病房的标准。方法以我院2009年3月~2010年2月期间住院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住院地点分组,比较各项危险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并进行CURB-65评分。结果与普通病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比较,监护病房男性、脑卒中、长期吸烟者均显著增加;监护病房患者更易出现酸中毒和低氧血症,尿素氮升高,红细胞压积下降,胸腔积液或多叶段肺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CURB-65低危组死亡率为4%,中危组死亡率为13%,高危组死亡率为50%。结论呼吸监护病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多伴脑卒中或合并症。CURB-65对判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治疗地点有参考价值,但可能会低估老年患者的病情。
钱效森刘毅刘远程赵兰兰耿聪俐廖婉婷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呼吸监护病房CURB-65评分
呼吸监护病房轮转护士实施PDCA循环法培训的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对呼吸监护病房轮转护士PDCA循环法培训,增强了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方法制定规范化的培训计划,按照计划由高年资定科护士对轮转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对培训和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列入下一轮的循环中。结果轮转护士到新科室后很快适应本科的工作,一年多来没有因护理不到位而发生医患纠纷。结论通过PDCA循环法使轮转护士能尽快掌握呼吸监护病房护理常规及专科理论与技能,提高了轮转护士的工作效率,保证了护理安全。
邵丽丽张艳
关键词:PDCA循环法
呼吸监护病房痰培养结果分析与对策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痰培养进行调查与分析,为控制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耐药菌感染治疗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采样,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病例。结果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s阳性革兰阴性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高浓度氨基糖苷类屎肠球菌检出率分别为87.3%、60.0%、38.2%、21.8%、5.5%,已经成为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主要的定植菌和流行菌;55例痰培养阳性患者共检出细菌102株,检出的前5位细菌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25.5%)、铜绿假单胞菌(23.5%)、金黄色葡萄球菌(10.8%)、嗜麦芽寡养单胞菌(6.9%)、阴沟肠杆菌(6.9%)、鲍氏不动杆菌只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妥布霉素有较好敏感性,其他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均<20.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为37.5%,对美罗培南的敏感性为29.2%。结论制定合理、科学、规范的抗菌药物使用制度,减少对病原菌耐药的抗菌药物压力;按照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和保护易感者的原则对耐药菌感染患者实行隔离治疗和护理;严格执行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管理等措施达到控制耐药菌传播和暴发。
翟红岩安海英蒋静秦艳红张白瑜
关键词: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耐药菌痰培养

相关作者

姚婉贞
作品数:327被引量:3,594H指数:3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 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支气管哮喘
陈亚红
作品数:268被引量:2,914H指数:2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 慢阻肺 硫化氢 急性加重
钱霞
作品数:48被引量:73H指数:6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气管插管 口腔 呼吸机 RICU 机械通气患者
张艳
作品数:117被引量:200H指数:8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呼吸科 护理 气管插管 重症监护室 肺癌
周庆涛
作品数:111被引量:835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肺炎 预后 文献复习 美罗培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