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26篇“ 呼吸病区“的相关文章
-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儿童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小儿呼吸病区防护管理总结
- 2020年
- 基于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成为国内外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出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并已更新至第六版,在第六版中指出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1]。呼吸科收治的主要是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患儿,因此呼吸道管理及防护管理至关重要。
- 张婷王晓艳单丽沈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 呼吸病区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 2020年
- 目的研究呼吸病区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为控制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院内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呼吸病区19株非同一患者、1株医护人员手和3株病房围帘,共23株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用Phoenix100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用随机引物多态性DNA(RAPD)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同源性分析,PCR方法检测IMP、OXA、VIM、TEM耐药基因型以及Ⅰ、Ⅱ类整合子。结果23株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IPM)和美罗培南(MEM)耐药,对黏菌素敏感率为100%中除1株病人来源株以外,其余22株对10种抗菌药物均具有相同药敏谱,脉冲场凝胶电也显示该22株为同一组。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携带TEMβ内酰胺酶、OXA-23苯唑西林酶、Ⅰ类整合酶阳性率分别为95.7%、69.5%及82.6%。结论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复杂,呼吸病区医院感染爆发可能与医护人员手卫生和病房围帘相关,应采取有效的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 姚欣黎彧利
- 关键词: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
- 呼吸病区医务人员妊娠期职业暴露个案分析
- 2018年
- 目的分析1例职业暴露感染结核病的案例,为减少职业暴露提供参考。方法对个案病例展开多方位调查,着重了解既往史及职业暴露史。结果暴露者为医院呼吸科护士。根据暴露者临床症状体征、职业暴露史,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肺部感染"、"妊娠中期";经转上级医院经多次痰检均发现结核分枝杆菌,确诊"肺结核"。经规范抗结核治疗后病情平稳,痰检阴性。结论医院呼吸科医务人员存在职业暴露风险,应加强综合防护措施,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提高职业防护能力,规范各项操作;对高危人群应及早预防接种,以降低诊疗操作中职业暴露风险。
- 李婧黄一炬
- 关键词:肺结核个案分析妊娠疾病控制
- 临床药师参与呼吸病区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的实践体会
- 陈滟湄
- 呼吸病区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呼吸病区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和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呼吸病区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采用whonet5.6进行耐药性统计。结果 2356名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共分离出58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15株(70.6%),革兰阳性菌86株(14.6%),真菌87株(14.8%)。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低于10%。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6.3%、72.4%和75.5%,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30%以下。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2.8%,ESBLs的发生率为31.9%。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的发生率为33.3%。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发生率为38.9%;青霉素中介的肺炎链球菌(PISP)和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PSSP)比例分别为3.3%和96.7%。结论我院呼吸病区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非发酵菌为主,且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较高,临床需依据相应病原学检测结果及耐药监测资料合理用药。
- 何琼陈中举田磊朱旭慧汪玥闫少珍孙自镛管青
- 关键词:呼吸病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菌耐药性
- 呼吸机辅助呼吸病区护工管理对院感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呼吸机辅助呼吸病区(呼吸支持病区)所收治患者均由有创呼吸机长期辅助呼吸.由于基础疾病、自身免疫力低等因素,易发生医院感染.护工承担着患者生活护理、清洁消毒环境、处理医疗废物等工作,护工不规范的操作将成为呼吸机依赖患者医院感染重要的危险因素.作者于2014年1月起对呼吸支持病区开展了目标性监测,强调护工管理在院内感染管理中的重要性,根据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实现持续质量改进.现报道如下.
- 王惠华丁芸
- 关键词:有创呼吸机护工管理呼吸病区发生率院内感染管理
- 呼吸病区患者伴发精神症状临床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呼吸病区患者伴发精神症状的致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发生精神症状的呼吸病区患者的年龄、性别、精神症状、基础疾病、既往病史、血气分析、电解质、使用药物等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发生精神症状者以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部感染患者多见。老年、呼吸衰竭、脑器质性疾病、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等是呼吸病区患者发生精神症状的易患因素。精神症状常是多种因素所致。发生精神症状患者死亡率较高。结论:精神症状多与躯体疾病相关,积极治疗躯体疾病是改善精神症状的关键。
- 王佩芳居建平周建新黄纯
- 关键词:呼吸病区精神症状呼吸衰竭脑器质性疾病
- 临床药师在儿科呼吸病区的药学实践与思考被引量:3
- 2013年
- 2002年,国家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要求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度,并明确规定了临床药师的工作职责,这在制度上为我国临床药学的学科建设和临床药师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卫生部自2006年1月起也开展了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工作。我院临床药师采用了“专科定点”的工作模式,直接服务于医生、护士、患儿,有效地推动了临床药学的开展。现将笔者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院区呼吸病区一年的药学实践与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 杨彤何艳玲和凡
- 关键词:临床药师制度药学实践呼吸病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儿童医疗中心儿科
- 临床药师干预对呼吸病区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观察临床药师干预对呼吸病区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呼吸病区2011年1-5月(干预前)和2012年1-5月(干预后)的抗菌药物使用数据,比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干预后该病区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6.08%降至71.43%;单药应用率由19.18%上升为41.76%(P<0.01),二联用药由78.78%降至56.47%(P<0.01);不合理用药的表现由55.69%降至13.44%(P<0.01)。结论:临床药师的干预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 顾建英顾萍
- 关键词:临床药师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 专项整治前后我院呼吸病区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评价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我院呼吸病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统计我院呼吸病区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2010年8-12月,整治前)、后(2011年8-12月,整治后)出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率均值由整治前的96.93%下降至整治后的79.78%(P<0.05),抗菌药物费用占药品总费用的比例均值由整治前的43.81%下降至整治后的32.99%(P<0.0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均值由整治前的67.72DDDs/100人/天降至整治后的51.10DDDs/100人/天(P<0.05)。整治后抗菌药物总用药频度(DDDs)较整治前下降32.49%,注射剂类降低35.30%,口服剂类无明显变化;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所占比例由46.43%降至39.67%,呈下降趋势,而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所占比例由53.57%上升至60.33%,呈上升趋势;痰培养阳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所降低。单药应用率由整治前的24.43%上升至整治后的48.15%,二联用药率由整治前的73.76%下降至整治后的51.85%。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我院呼吸病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抗菌药物使用率、AUD和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比例尚未达到理想要求,需进一步加强宣教和监管。
- 顾建英蔡映云顾萍叶晓芬
- 关键词: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合理用药
相关作者
- 杨灵

- 作品数:26被引量:179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 研究主题:革兰阴性杆菌 细菌耐药性监测 呼吸病区 耐药性监测 耐药性
- 叶枫

- 作品数:87被引量:67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文献复习 耐药性 耐药性监测 流行病学 肺隐球菌病
- 袁锦屏

- 作品数:40被引量:226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下呼吸道 耐药性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监测 下呼吸道感染
- 杨新云

- 作品数:41被引量:190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抗菌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 使用量 耐药 舒巴坦
- 钟淑卿

- 作品数:93被引量:1,154H指数:16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
- 研究主题:耐药性 耐药性监测 慢性咳嗽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下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