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5篇“ 呼吸支持技术“的相关文章
新生儿无创呼吸支持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4年
达到对新生儿非侵入式呼吸援助技术在实务营养照护所展现出的功效进行评估的目的。方法 选择156名接受医疗的患儿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名,比较标准照护中增加该种呼吸援助与否所导致的疗效差异。结果 从血液中可得的数据(包含动脉血PH值、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疗程反应的评估(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均显示,观察组在治疗效果上超越了对照组。新生儿无伤害性的呼吸辅助,运用于临床疗效有显著价值。观察组中的新生儿们的PH值、氧分压以及氧的饱和度,远远超过了对照组。他们其呼吸频率和吐出的二氧化碳的压差,都更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小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的82.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的夜晚,新生儿无创呼吸辅助技术优化血气分析指标,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万媛媛
关键词:新生儿临床护理
呼吸支持技术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2023年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出生后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外源性肺泡表面物质联合呼吸机辅助通气是目前公认的针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核心治疗措施,该措施可以减少病死率及改善晚期预后。本文拟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辅助呼吸技术三个方面着手,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呼吸支持策略进行综述。
江锦李芳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支持技术
COVID-19肺炎患者呼吸支持技术的合理应用被引量:11
2020年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氧疗和机械通气是COVID-19肺炎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呼吸支持手段。本文在遵循国家指南应用原则的基础上,对其他多种指南或共识进行了修正和完善,阐明经鼻导管或面罩氧疗、经鼻高流量氧疗、无创正压通气、有创机械通气等的应用要求和评估方法,制定阶梯性治疗方案和撤离方案,提高了可操作性,也明确了实践中提高应用水平的目标和方向,有助于避免治疗副作用和不必要的防护设备和人员等的浪费。
朱蕾胡莉娟
关键词:机械通气
呼吸支持技术编码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呼吸支持技术是临床常见技术,本研究系统的整理了呼吸支持技术的方法、类型及相应编码,为提高该类别的编码质量提供依据。ICD-9-CM-3中呼吸支持技术涉及到第18章各种诊断性和治疗性操作以及第9章心血管系统手术的内容,编码过程中容易混淆出错。本文通过梳理四大类相关临床技术知识和编码查找方法,包括氧疗93.96、无创机械通气93.90、有创机械通气96.7、体外膜氧合39.65,建议传统氧疗和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静脉-静脉模式和静脉-动脉模式的体外膜氧合采用扩展码区分,并分析呼吸支持技术编码的易错点,为该类编码提供编码建议和理论指导。
江千红郑盼俞龙朱京京郭佳奕徐敏慧
关键词:呼吸支持技术ICD-9-CM-3
有创呼吸支持技术的进展与挑战被引量:5
2020年
有创呼吸支持技术作为挽救危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生命支持手段之一,临床上通过动态观察反映肺应力的驱动压和跨肺压指标,评价肺的应变。并应用新的监测手段,如重症超声、电阻抗等,建立个体化动态评价有创呼吸支持的临床解决方案,指导肺保护性通气、呼气末正压(PEEP)滴定、肺复张、俯卧位通气、体外膜肺氧合等呼吸支持技术,在有效改善危重症患者有效氧合的同时尽量减少有创通气的副作用。
解立新
关键词:机械通气呼吸衰竭通气技术生命支持
规范呼吸支持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探究规范呼吸支持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8日至2020年2月17日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规范呼吸支持技术治疗的3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第一次使用呼吸支持技术中储氧面罩氧疗10例、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21例、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6例;37例患者中使用储氧面罩氧疗10人次、HFNC30人次、NIPPV27人次、有创正压通气5人次;87.50%患者对使用HFNC感到舒适,81.48%的患者对使用NIPPV感到不适;最终32例临床分型转为普通型,5例转为危重型。结论规范呼吸支持技术对新型冠状病毒重型肺炎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究和推广。
何雅吕琴郭璐朱江
关键词:呼吸支持技术无创正压通气
早期呼吸支持技术对早产儿神经系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早产儿由于肺发育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缺乏,易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生后早期即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通常需辅助呼吸支持。早期呼吸支持技术包括新生儿复苏、应用PS、无创及有创机械通气、一氧化氮吸入等。选取适当的呼吸支持方式可降低早产儿肺损伤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发生率。早产儿应用早期呼吸支持技术能否减少脑损伤,尤其是减少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aemorrhage,IVH)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发生率,改善早产儿远期神经系统不良结局,达到脑保护性通气策略,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拟就早期呼吸支持技术对早产儿神经系统近远期预后的影响综述如下。
李天浩林新祝
关键词:呼吸支持技术远期预后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儿童体外膜肺氧合呼吸支持技术被引量:11
2017年
重症呼吸系统疾病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最主要的一组治疗群体。ECMO通过体外氧合器使患者不依赖肺就能获得足够的血气交换,满足生命代谢需要。ECMO呼吸支持应用的基本指征是患者经ECMO以外所有治疗无效,且病情具有潜在可恢复性。除抗凝禁忌及技术可及性外,ECMO对年龄及病种没有特殊要求。ECMO呼吸支持治疗首选VV模式,对伴有循环障碍者可选VA模式。ECMO可以帮助患者度过疾病危重期,为治疗及病情恢复提供时间和空间。ECMO的治疗结局受到原发病可逆性及不同病种等多种因素影响。
陆铸今陆国平闫钢风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
呼吸支持技术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评价与预后
目的:回顾有创、常规治疗(面罩通气)两组的临床指标,评价老年重症肺炎的呼吸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  方法:该研究的研究对象选自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份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
刘敏
关键词:老年重症肺炎预后情况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疗效评价
不断优化中的新生儿呼吸支持技术被引量:15
2015年
30余年来,新生儿医学有了迅猛发展,对我国健康卫生指标的进步做出了很大贡献.至2012年,我国新生儿死亡率已由1990年的25/1 000降低为9/1 000,实现了联合国新千年目标(MG4)[1],即在1990年基础上,2015年使婴儿死亡率降低2/3,也为全球实现或接近该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新生儿死亡率的降低,对降低婴儿和5岁以下死亡率有重要意义.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早产、低体重已成为新生儿死亡的第一原因,而早产和极低体重儿中,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最为常见,采用正确的呼吸管理,对提高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十分关键.
杜立中
关键词:新生儿医学呼吸支持技术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极低体重儿

相关作者

解立新
作品数:311被引量:1,797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脓毒症 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重症患者 预后
王辰
作品数:1,135被引量:12,181H指数:47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研究主题:肺血栓栓塞症 肺栓塞 肺动脉高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静脉血栓栓塞症
刘又宁
作品数:776被引量:6,833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机械通气 抗菌药物 SARS 金黄色葡萄球菌 急性肺损伤
邓跃林
作品数:103被引量:84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主题:鱼胆中毒 急诊 急性 急诊内科 儿童
夏金根
作品数:78被引量:1,025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高流量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