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1篇“ 吸收动力学“的相关文章
异功散中人参皂苷类成分在脾虚大鼠模型肠吸收动力学变化及其陈皮的影响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基于脾虚大鼠模型探讨异功散中陈皮对人参皂苷类成分肠吸收变化的影响及其影响是否与P-gp蛋白外排作用有关。方法分组设计加入P-gp蛋白激动剂利福平与抑制剂维拉帕米,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6只)与模型组(30只),予以皮下注射利血平建立脾虚模型后将模型组分为异功散组(Y组)、去陈皮异功散组(Y-C组)、异功散利福平组(Y+R组)、去陈皮异功散利福平组(Y-C+R组)、去陈皮异功散维拉帕米组(Y-C+V组),以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及人参皂苷Rg1为指标成分,进行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采用HPLC-MS测定指标成分含量并计算肠吸收动力学参数有效渗透系数(P_(eff))与吸收速率常数(K_(a))。结果与Y组相比,Y-C组中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e在多个灌流时段的P_(eff)显著降低,Y+R组中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及人参皂苷Rg1的P_(eff)和K_(a)在多个灌流时段降低,表明陈皮促进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e肠吸收且该作用与P-gp蛋白活性有关,但未能影响人参皂苷Rg1的肠吸收;与Y-C组相比,Y-C+V组中P-gp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使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e在多个灌流时段P_(eff)显著升高,而Y-C+R组中P-gp蛋白激动剂利福平使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及人参皂苷Rg1的P_(eff)和K_(a)在多个灌流时段显著降低,说明无陈皮干预下,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及人参皂苷Rg1也可能是P-gp蛋白的底物。结论异功散中陈皮通过发挥抑制P-gp蛋白活性的类维拉帕米作用来促进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e肠吸收
沈龙宇朱昕昀胡宇韦祎黄巍
关键词:异功散肠吸收动力学P-GP蛋白
铝胁迫下5种内生真菌的生长与吸收动力学特征被引量:2
2024年
为了解铝(Al)胁迫下不同内生真菌的生长情况及其对Al^(3+)的吸收动力学特征,筛选抗铝性较强的优良菌株。选取分离自南方酸性红壤区耐铝树种千年桐的5种不同内生真菌(分别隶属于拟盘多毛孢属、链格孢属、盾壳霉属、青霉属和嗜热真菌属)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Al^(3+)浓度(0、0.555、0.746、1.111、1.852 mmol·L^(-1)),研究内生真菌的生长情况及其对Al^(3+)的吸收、吸附特征,并分析5种内生真菌的阳离子交换量和吸收动力学情况。结果表明:5种内生真菌菌株的生物量总体随着Al^(3+)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Al^(3+)浓度低于1.111 mmol·L^(-1)时,5种内生真菌均具有较强的耐铝性,当Al^(3+)浓度为1.852 mmol·L^(-1)时,5种菌株对Al^(3+)的耐受能力显著下降(P<0.05);各菌株对Al^(3+)的吸收和吸附均随着Al^(3+)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其中,青霉属菌株的平均生长量达158 mg,其生物量显著大于其他4种菌株(P<0.05),其耐受指数、吸收动力学指标及吸附性Al^(3+)含量也相对较高,而其吸收性Al^(3+)含量均小于其他4种菌株。综合上述各项指标,相较于其他4种菌株,青霉属菌株细胞壁的吸附性Al^(3+)含量较多,能够防御Al^(3+)进入细胞内。
简灵静张瑶锐林晗谢安强谢安强范海兰
关键词:内生真菌铝胁迫吸收动力学阳离子交换量
绿狐尾藻对氮磷营养盐的吸收动力学特征
2024年
采用改进常规耗竭法,设置不同的氨态氮、硝态氮和磷酸盐浓度,探究了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elatinoides)植株在抑菌和非抑菌2种条件下对氮磷营养盐的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显示,绿狐尾藻在2种条件下对氮磷的吸收均符合饱和吸收动力学特征,可用米氏方程描述,并发现其对氮磷的吸收表现出偏好性,抑菌条件下最大吸收速率(Vmax)呈现磷酸盐>硝态氮>氨态氮的趋势,非抑菌条件下Vmax呈现硝态氮>氨态氮>磷酸盐的趋势,氨态氮、硝态氮和磷酸盐的Vmax在非抑菌的条件下分别是抑菌条件下的2.68、2.50和0.62倍,结果为查明绿狐尾藻对氮磷的吸收利用机制及评估绿狐尾藻对富营养化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袁成路喜龙宋克纯
关键词:氮磷吸收动力学
应用离子吸收动力学方法比较鹿蕊地衣对不同氮素的吸收能力
2024年
大气氮沉降增加影响着陆地植被群落结构与功能。非固氮型地衣主要依赖大气沉降的无机氮(铵态氮和硝态氮)作为氮源,因此,成为大气氮沉降的生物指示器,但地衣对这两种无机氮的吸收能力差异尚不清楚,这严重限制了利用地衣氮含量解译大气氮沉降水平的准确性。本研究以鹿蕊地衣为对象,在光照和避光条件下对鹿蕊地衣进行单独铵根(NH_(4)^(+))或硝酸根(NO_(3)^(-))添加以及NH_(4)^(+)和NO_(3)^(-)按不同比例混合添加处理,分析地衣氮吸收能力差异。结果表明:鹿蕊地衣对NH_(4)^(+)和NO_(3)^(-)的吸收速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并呈Michaelis-Menten曲线特征。鹿蕊地衣偏好吸收NH_(4)^(+),NH_(4)^(+)的亲和力和吸收效率均高于NO_(3)^(-);随着NH_(4)^(+)与NO_(3)^(-)混合比例的增加,鹿蕊地衣吸收NO_(3)^(-)的速率和总量降低,但吸收NH_(4)^(+)的速率基本不受影响,这表明NH_(4)^(+)增加会抑制鹿蕊地衣对NO_(3)^(-)的吸收能力。避光显著降低鹿蕊地衣对NO_(3)^(-)的最大吸收速率和效率,但对鹿蕊地衣NH_(4)^(+)吸收能力的影响较小。本研究揭示了地衣具有喜NH_(4)^(+)和亲NH_(4)^(+)的氮吸收策略,因此,在利用地衣监测大气氮污染水平及评价大气氮沉降对地衣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时需要考虑大气无机氮沉降的主要类型。
陈润玉胡雯惠刘学炎
关键词:地衣硝酸根氮吸收大气氮沉降
绿狐尾藻对污水净化效果及其吸收动力学特征研究
袁成
生物滞留池中六种植物的氮磷吸收动力学特征研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滞留池中六种植物的氮磷吸收动力学特征研究方法,准备实验所需要使用到的材料,包括翠芦莉、美人蕉、黄菖蒲、再力花、鸢尾和雨久花6种常见的生物滞留池植物,植物的生物量分别为:翠芦莉0.040g/cm<Sup>2...
陆敏博杨烨钱冬旭曹倩男贾博沈昊王新庆
一种基于吸收动力学方程的生菜生长环境调控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一种基于吸收动力学方程的生菜生长环境调控方法及系统,涉及智慧农业技术领域,现有技术缺少基于对生菜吸收动力学进行分析,对生菜生长环境进行调控,以促进生菜生长方法的问题。本发明分别在不同的温度梯度下,将生菜放入一定浓度...
陈泽瑞张喜海 李鸿博宋伟先孟繁锋张宇 王政达王浩 夏举恒
从陈皮对异功散人参皂苷类成分肠吸收动力学的影响探讨“补而不滞”的机制
目的:“补而不滞”是重要的方剂配伍理论,也是临床用于指导针对“虚不受补”现象的重要原则。以“补而不滞”代表方异功散为研究对象,以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为检测指标,探索陈皮对异功散指标成分肠吸收动力学...
胡宇
关键词:异功散陈皮人参皂苷肠吸收动力学
洛索洛芬钠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洛索洛芬钠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为剂型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测定洛索洛芬含量,取麻醉后大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段作为受试肠段建立在体肠灌流模型,计算洛索洛芬的吸收速率常数和吸收百分率。结果:洛索洛芬在大鼠各肠段吸收百分率和吸收速率常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特异吸收部位。洛索洛芬在不同质量浓度及pH范围内的肠吸收速率常数基本不变。结论:洛索洛芬大鼠肠吸收为一级动力学过程,各肠段均有吸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适合制成缓控释制剂。
汤林熹钟佳胜泮卫红贾菲强皎于晓阳周向荣王中彦
关键词:洛索洛芬钠肠吸收在体肠灌流
生物滞留池中6种植物的氮磷吸收动力学特征
2023年
为了筛选出对氮、磷等营养物具有高效吸收性能的生物滞留池植物,通过营养物耗竭法研究了翠芦莉、美人蕉、黄菖蒲、再力花、鸢尾和雨久花6种常见植物对硝态氮(NO-3-N)、氨氮、溶解性总磷(TSP)的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48 h水力停留时间内6种受试植物对NO-3-N的去除率在12.89%~53.58%,对氨氮的去除率在36.38%~88.25%,6种植物对氨氮亲和力和吸收效果高于NO-3-N;对TSP的亲和力和吸收效果较好,去除率最高可达80%。考虑雨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NO-3-N含量较高时,宜选用黄菖蒲,低、中浓度NO-3-N含量宜选用鸢尾;氨氮含量较低时,宜选用翠芦莉,中、高浓度氨氮含量宜选用黄菖蒲;低浓度TSP宜选用翠芦莉,中、高浓度TSP宜选用雨久花。
杨烨董鹏陆敏博
关键词:美人蕉黄菖蒲雨久花氮磷吸收动力学

相关作者

蒋学华
作品数:522被引量:3,479H指数:2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研究主题: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物动力学 相对生物利用度 生物等效性
陈大为
作品数:385被引量:1,834H指数:21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
研究主题:脂质体 PH敏感 体外释放 包封率 阿霉素
宋洪涛
作品数:684被引量:3,415H指数:2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基因多态性 中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 他克莫司 药物基因组学
孟宪丽
作品数:438被引量:2,353H指数:25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翼首草 藏药 黄连 黄芩 内毒素
王平
作品数:1,124被引量:5,944H指数:33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预后 手法 腔镜甲状腺手术 神经根型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