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16篇“ 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相关文章
- 血清吲哚胺2,3-双{2}水平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清吲哚胺2,3-双{2}(IDO)与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相关性,探索IDO对PSC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神经内科明确诊断的发病不超过7 d的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是否患有PSCI分为PSCI组(n=30)和无PSCI(PSNCI)组(n=20),并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50)。采用ELISA检测入组人群的血清IDO水平。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屏气试验,并记录相关数据,计算屏气指数(BHI)作为脑血流动力学的评价指标。ROC曲线分析IDO水平对PSCI的诊断效能。结果 三组间血清D-二聚体、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SNCI组和PSCI组的血清IDO水平分别为(0.23±0.05)、(0.25±0.02)和(0.31±0.03)ng/mL,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092,P<0.01);与PSNCI组比较,PSCI组IDO水平增高(P<0.05),D-二聚体、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B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CI组与PSNCI组病灶部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478,P=0.113)。IDO水平截断值为0.277 ng/mL时对PSCI的预测效能最高,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8,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95.0%。结论 血清IDO水平与PSCI有显著相关性,然而血流动力学指标与PSCI发生的关系尚不明确。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早期进行IDO水平的检测有助于PSCI的早期识别与诊治。
- 叶建新黄艳雪周贺许海珍穆军山
- 关键词:脑血流动力学3-双加氧酶卒中后认知障碍屏气指数
- 食管癌组织吲哚胺2,3-双{2}1(IDO-1)高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 2024年
- 目的 基于多种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吲哚胺2, 3-双{2}1(IDO-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IDO-1在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利用肿瘤免疫评估资源数据库(TIMER)、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数据库(GEPIA)、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癌症数据分析数据库(UALCAN)、 Kaplan-Meier plotter、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等数据库分析IDO-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IDO-1差异表达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IDO-1表达与肿瘤特征基因通路的相关性,IDO-1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及免疫检查点表达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IDO-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5%;IDO-1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IDO-1表达在低分化食管癌组织、高临床分期级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表达增加;GEPIA数据库和TIMER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IDO-1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UALCAN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IDO-1在低分化食管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高表达;GEPIA数据库、 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 UALCAN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IDO-1高表达的食管癌患者,特别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缩短,但食管腺癌患者的IDO-1表达水平与生存时间并无显著相关性;TCGA数据库食管癌RNA-seq数据的通路富集、免疫细胞浸润、免疫检查点表达情况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癌患者IDO-1的表达水平与多种食管癌恶性进展基因通路密切相关,并且IDO-1表达与多种免疫细胞浸润和免疫检查点表达关系密切。结论 IDO-1在食管癌中高表达并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高表达IDO-1是食管癌恶性进展及免疫抑制微环境形成的关键因素。
- 李维妙高潇梁宝宝李建忠郑国旭林帅
- 关键词:食管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吲哚胺2,3-双{2}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双{2}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
- 2024年
- 吲哚胺2,3-双{2}(IDO)是调节色氨酸代谢的关键酶,其过表达会引起肿瘤中色氨酸代谢异常,通过下游信号通路进一步调控肿瘤微环境(TME)中细胞成分发生变化,参与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临床研究发现,IDO过表达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IDO抑制剂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广阔前景。本文对IDO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张淋一张瑞曲建华
- 关键词:吲哚胺2,3-双加氧酶肿瘤微环境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
- 血清吲哚胺2,3-双{2}和犬尿喹啉酸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中的变化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吲哚胺2,3-双{2}(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及犬尿喹啉酸(kynurenic acid,KYNA)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早产儿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建立早产儿队列,纳入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生后24 h内收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的胎龄<32周的早产儿。诊断BPD者作为BPD组(n=35),按1∶1比例选取与BPD组胎龄相差<1周、出生体重相差<150 g的非BPD早产儿作为对照组(n=35)。检测患儿生后第1、7、14、28天血清IDO及KYNA水平。分析BPD组与对照组间、轻度BPD与中-重度BPD患儿间血清IDO及KYNA水平的差异,以及血清IDO及KYNA水平与BPD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BPD组患儿生后第7、14、28天血清IDO水平[分别为(60.68±9.37)与(50.66±10.46)、(57.81±11.07)与(44.45±8.20)、(50.62±10.77)与(41.31±7.74)pg/ml,t值分别为4.21、5.73和4.15]及第14、28天血清KYNA水平均升高[(439.31±41.22)与(368.99±68.79)、(376.97±45.74)与(325.50±60.07)μmol/L,t值分别为5.18和4.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生后第7、14、28天血清IDO水平与BPD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46、0.495和0.502,P值均<0.05),生后第14、28天血清KYNA水平与BPD严重程度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6和0.458,P值均<0.05)。结论BPD患儿血清IDO及KYNA水平升高,提示IDO和KYNA可能在BPD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 陈慧娟孙文强李梦曌杨紫浩朱雪萍
-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色氨酸吲哚胺2,3-双加氧酶犬尿喹啉酸
- 吲哚胺2,3-双{2}1对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
- 2023年
-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2}1(IDO1)对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的作用。方法:使用TCGA和GTEX数据集中结肠癌、直肠癌组织和正常对照组织的测序结果,分析IDO1基因在肠癌组织及正常肠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使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鼠正常肠上皮IEC-6细胞中IDO1基因的部分第2、3外显子序列,建立鼠IEC-6的IDO1 KO(IDO1^(-/-))细胞系,并给予两个细胞系(野生型和IDO1^(-/-))放射处理。C57BL/6野生型小鼠和IDO1基因敲除(IDO1^(-/-))小鼠也给予腹部X射线照射以建立细胞和动物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模型。使用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野生型和IDO1^(-/-)的IEC-6细胞及小鼠肠道组织中上皮紧密连接蛋白在放射前、后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Western blot证实IDO1在鼠IEC-6细胞、肠道组织中均有表达。对TCGA和GTEX数据集分析后也同样看到IDO1基因在结肠癌、直肠癌、正常肠道组织中均有表达,但癌组织中IDO1水平较正常肠道组织高(P<0.05)。体内外的放射照射后,IDO1、Claudin 1、Occludin、ZO-1等出现明显变化:与放射前比,放射后的细胞和小鼠组织中的IDO1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 1、Occludin、ZO-1则下降(P<0.05);与野生型IEC-6细胞和小鼠相比,在IDO1^(-/-)IEC-6细胞和小鼠肠组织中,Claudin 1、Occludin、ZO-1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IDO1在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中起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保护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功能而实现的。
- 蓝燕丽皮文虎梅丹杨海华孔凤鸣
- 关键词:急性
- 吲哚胺2,3-双{2}抑制剂及其用途
- 涉及式(I)所示的化合物,包含所述式(I)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其抑制吲哚胺2,3‑双{2}的方法以及其在医学上的用途。<Image file="DDA0002515278710000011.GIF" he="512" i...
- 李磐温俏冬王骥甘泉路杨杨东晖
- 结直肠癌微卫星稳定状态和程序性死亡、吲哚胺2,3-双{2}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除了根治性手术、放化疗外,免疫治疗成为近年来结直肠癌(CRC)治疗的热门研究领域。随着对免疫微环境的深入研究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已被批准用于微卫星不稳定(MSI)的CRC患者。PD-1抑制剂通过阻断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通路来阻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最终杀灭肿瘤细胞。吲哚胺2,3-双{2}(IDO)作为一种将色氨酸分解为犬尿氨酸的酶,其本身以及下游代谢产物都在免疫微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IDO和PD-1/PD-L1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探讨了肿瘤免疫逃逸中IDO与PD-1/PD-L1的联系以及免疫检查点和错配修复基因的相互关系。同时,微卫星状态与PD-1/PD-L1和IDO表达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从而有助于指导肿瘤免疫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预期寿命。
- 王得晨杨康杨自杰归明彬屈莲平张小凤高峰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错配修复基因吲哚胺2,3-双加氧酶
- 吲哚胺2,3-双{2}1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全球第五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第四大癌症死亡相关原因。胃癌异质性明显,肿瘤微环境复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虽然在晚期胃癌中展现出一定抗肿瘤疗效,但获益人群仍在少数。吲哚胺2,3-双{2}1(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1,IDO1)是色氨酸沿犬尿氨酸途径代谢中的关键酶,对肿瘤免疫逃逸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IDO1在胃癌发生发展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和EB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靶向IDO1有望成为胃癌免疫治疗的新策略。本文就IDO1作用机制、IDO1在胃癌及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及IDO1抑制剂在胃癌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 裴霞霞赵军田坤罗耀婷祁雅丽王志平宋飞雪
- 关键词:胃癌肿瘤微环境免疫治疗
- 吲哚胺2,3-双{2}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式(I)结构的吲哚胺2,3‑双{2}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IDO抑制剂是(Z)‑N'‑羟基‑N‑苯基甲脒衍生物,对IDO具有很高的抑制活性,能够有效抑制IDO活性,也可用于抑制患者的免疫抑制。可广...
- 吴盛华李凯龙包如迪
- 吲哚胺2,3-双{2}抑制剂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发明了一类吲哚胺2,3‑双{2}IDO1的抑制剂,即烟酸衍生物(3‑吡啶丙酸的衍生物)。该类3‑吡啶丙酸的衍生物能有效抑制吲哚胺2,3‑双{2}IDO1催化色氨酸代谢,在人源癌细胞中能显著抑制...
- 谭瀛轩向道凤颜道静谭相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