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80篇“ 听神经瘤“的相关文章
- 听神经瘤
- 本书分为12章,从诊断,术中监测,手术技巧,经典病例分析,手术疗效,γ刀疗法与手术治疗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对听神经瘤的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中手术部分分为两章,分别对以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为主的神经外科手术入路(佐佐木...
- 佐佐木富男
- 关键词:神经瘤听神经诊疗
- 听神经瘤
- 本书共分二十三章,内容包括:听神经瘤的外科发展史、听神经瘤的生物学、听神经瘤的临床症状学、听神经瘤的手术麻醉、双侧听神经瘤等。
- 李龄主编
- 关键词:神经瘤听神经神经外科学
- 一种听神经瘤术后面瘫防脸下垂的面罩结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听神经瘤术后面瘫防脸下垂的面罩结构,具体涉及医疗护理领域,包括面罩,面罩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绑带,两个绑带的一侧共同设置有扎扣,面罩的外壁设置有推按机构,推按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面罩两侧的定板,两个定板呈相...
- 刘啟孙家蓉
- 3D打印技术在听神经瘤个性化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5年
- 3D打印技术在听神经瘤个性化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对收入的听神经瘤患者进行临床救治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前接受3D打印技术制定模型,开展手术,对比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经过救治后,观察组的临床综合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满意率更高。救治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面瘫残疾指标有改善;救治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结论 3D打印技术可提升听神经瘤患者临床手术质量,患者救治后的综合治疗有效率、满意率较高,救治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推广。
- 林陈超葛洪良梅文忠吴喜跃陈人龙
- 预测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结局的列线图模型构建与验证
- 2025年
- 目的构建预测听神经瘤(AN)术后面神经功能(FNF)结局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4例AN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AN术后FNF结局的因素,将其纳入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124例AN患者中术后FNF预后良好57例(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67例(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年龄、肿瘤直径、肿瘤前部长度、肿瘤后部长度更大,肿瘤与面神经粘连程度为中度和重度以及肿瘤性质为囊性的人数比例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大的年龄[OR(95%CI)=1.078(1.025~1.134)]和肿瘤直径[OR(95%CI)=2.231(1.274~3.906)]、肿瘤性质为囊性[OR(95%CI)=7.601(2.212~26.124)]、肿瘤与面神经粘连程度为中度[OR(95%CI)=11.182(3.023~41.364)]和重度[OR(95%CI)=86.653(13.414~559.774)]是AN患者术后FNF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年龄、肿瘤性质、肿瘤直径、肿瘤与面神经粘连程度4个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920(95%CI:0.869~0.971),预测效能较高。采用Bootstrap重抽样法(1000次)对模型校准度进行验证,校准曲线接近理想曲线,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决策分析曲线(DAC)分析结果显示,在5%~65%阈值范围下,曲线位于None线和All线上方,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结论该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有效预测AN术后FNF结局,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郐国虎廉明昊李彦东章高财朱国华麦麦提力·米吉提更·党木仁加甫
- 关键词:听神经瘤乙状窦后入路列线图面神经功能
- 标准化护理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听神经瘤手术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听神经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听神经瘤手术30例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1~67岁。所有患者均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听神经瘤切除术,手术过程中实施标准化护理。观察手术前后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和听神经动作电位波幅、纯音听阈及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听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均升高(P<0.05)。术后患者纯音听阈均值优于术前[(23.05±3.08)比(35.39±6.56),t=9.326,P<0.001]。术后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大部分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分级较术前有所提高,面神经功能优良率高于术前(X^(2)=35.623,P<0.05)。术前、术中及术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Ⅰ、Ⅱ、Ⅲ潜伏期、波Ⅰ-Ⅲ、Ⅲ-Ⅳ、Ⅰ-Ⅳ波间期、波V振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听神经瘤手术中可以有效保护面神经和听神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听力恢复情况。
- 袁俊
- 关键词:电生理学听神经瘤护理
- 听神经瘤术后患者误吸风险评估与导引式专项护理的应用研究
- 2025年
- 目的通过科学的误吸风险评估体系,制定个性化的导引式专项护理方案,并验证其有效性,以优化听神经瘤术后患者的护理流程,提升护理质量,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听神经瘤术后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误吸高危评估导引式专项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吞咽功能、营养指标。结果护理后1周试验组进食误吸、噎食、吸入性肺炎、呼吸系统感染人数及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临床检查、洼田饮水试验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铁、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听神经瘤术后患者误吸风险评估与导引式专项护理的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听神经瘤术后患者的护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 许慧娜李亚瑞路风瑞任男男张林聪
- 关键词:听神经瘤术后营养管理
- 82例听神经瘤术后面瘫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和聚类分析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术后面瘫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并初步确定辨证分型,从而为优化本病针灸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纳入82例听神经瘤术后面瘫患者,收集主要的临床症状和四诊信息,并运用系统聚类法对证候进行归类分析,探明此病中医证候特点和辨证分型。结果 82例患者中,除口眼歪斜、进食藏饭、不能鼓颊、眼裂变大等面瘫病主症外,出现频率居前10位的兼症依次是耳鸣或耳聋、头部刺痛、失眠、多梦、脉沉、噩梦、脉涩、舌淡暗、畏冷喜暖、舌有瘀点瘀斑。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此病可初步划分为阳虚血瘀证、痰热内扰证、阴虚瘀阻证、气血亏虚证四种中医证型。结论 听神经瘤术后面瘫患者多有脑脉瘀阻和脑神不安之症,且证型多样,针灸治疗应注重在“通脑脉、安脑神”的基础上辨证施治,协同促进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和整体状态的恢复。
- 何冠蘅阮经文
- 关键词:听神经瘤面瘫瘀血证候特点
- 游离肌肉联合纤维蛋白胶辅助封闭预防听神经瘤术后脑脊液漏效果的初步探讨
- 2025年
- 目的初步探讨采用游离肌肉联合纤维蛋白胶辅助封闭预防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医学部收治的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术中行内听道后壁磨除,并采用游离肌肉联合纤维蛋白胶封闭开放的内听道后壁。术后复查头颅增强MRI以评估肿瘤切除程度。术后定期行电话和门诊随访。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估手术疗效。观察脑脊液漏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184例听神经瘤患者,其中175例(95.11%)患者达到肿瘤全切除或近全切除,9例(4.89%)患者行次全切除。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97.28%(179/184)。9例(4.89%)患者出现术后脑脊液鼻漏并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其中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3例(1.63%)。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8.3(12.3~45.7)个月。末次随访时,H-B分级Ⅰ~Ⅱ级179例(97.28%),Ⅲ级5例(2.72%)。随访期间无一例脑脊液漏复发患者。结论初步研究表明,对于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的患者,游离肌肉联合纤维蛋白胶辅助封堵可作为处理术中开放乳突气房的有效方式,有利于预防术后脑脊液漏,且并发症少。
- 陈桂琳马珩钞郑玄杨澳娇张军
- 关键词:脑脊液漏乙状窦后入路内听道
- 基于听神经瘤膜性结构分类行肿瘤切除术的疗效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以前庭神经束膜为界面的听神经瘤膜性结构分类及以此为依据对听神经瘤患者实施个体化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00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前庭神经束膜的完整性、清晰度及其与面神经的位置关系依次将听神经瘤膜性结构分为a(72例)、b(195例)、c(33例)三类并实施个体化手术切除,分析并比较三类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术后1周行头颅MRI检查评估并比较三类患者的肿瘤切除程度。术后1个月、1年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采用House-Brackmann(H-B)分级评估并比较三类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情况,其中H-B分级Ⅰ~Ⅱ级为面神经功能良好;通过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听力分级标准评估并比较三类患者术后听力保留情况,其中纯音听阈均值>50 dB、言语分辨率≥50%为有效听力。结果300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262例(87.33%),近全切除29例(9.67%),部分切除9例(3.00%)。术后10例(3.33%)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脑脊液漏5例,脑积水2例,切口感染、小脑出血、远隔部位出血(额叶)各1例。292例(97.33%)患者术中保留了面神经解剖结构,术前78例(26.00%)无有效听力者术后听力均未恢复。术后1个月、1年随访显示,面神经功能良好率分别为87.33%(262/300)、88.67%(266/300);术前存在有效听力的患者中,术后有效听力保留率分别为69.37%(154/222)、70.27%(156/222)。三类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侧别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质地、Koos分级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囊性听神经瘤膜性结构的完整性和清晰度较实性差,肿瘤Koos分级3~4级较1~2级膜性结构的完整性和清晰度差,b、c类患者中Koos分级3~4级占比均较a类高,c类较b类高(均P<0.05)。三类患者的肿瘤切除程度、术后1个月及1年的面神经功能和听力的差�
- 王俊文胡娜赵恺李朝曦徐钰肖群根游超张华楸舒凯雷霆
- 关键词:耳蜗神经前庭神经
相关作者
- 吴皓

- 作品数:669被引量:2,402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听神经瘤 人工耳蜗 儿童 面神经 耳聋
- 汪照炎

- 作品数:233被引量:662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听神经瘤 面神经 耳内镜 神经瘤 儿童
- 袁贤瑞

- 作品数:329被引量:1,518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研究主题:显微手术 显微外科手术 显微手术治疗 听神经瘤 脑膜瘤
- 杨军

- 作品数:620被引量:2,826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梅尼埃病 听神经瘤 耳蜗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 韩东一

- 作品数:748被引量:4,521H指数:3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耳聋 人工耳蜗植入 突变 耳蜗 GJ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