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9篇“ 吞咽康复训练“的相关文章
- 一种吞咽康复训练用水杯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吞咽康复训练用水杯,包括外杯和内部,外杯的顶面上开设有加水口、外通道口和外吸管口;外杯的侧壁上开设有外壁口;内杯套设在外杯内,内杯的顶面上开设有内通道口和内吸管口;通气管连接在外通道口与内通道口之间,通...
- 陈珑杨荣焦红梅
- 一种吞咽康复训练用医疗设备
- 本发明属于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吞咽康复训练用医疗设备,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破碎设备,所述破碎设备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抽料部件,所述抽料部件的前部设置有对口设备,所述对口设备包括食料排管,所述...
- 汤彤 汪招娣 沈超
- 一种吞咽障碍鼻饲康复管及吞咽康复训练设备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吞咽障碍鼻饲康复管及吞咽康复训练设备。该康复管包括外管,外管的一端用于插入人体咽喉,外管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通电接头,通电接头用于连接吞咽康复训练设备,外管上设置有电极,电极...
- 肖雪珍张明薛耀
- 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接受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视频透视吞咽检查量表(VFSS)评分、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积分,以及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观察组不同时期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较治疗前降低,VFSS评分、FOI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VFSS、FO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67%,高于对照组的78.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口腔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口腔准备期、口腔期(P<0.05)。结论: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吞咽能力,快速减轻症状,并促进血液循环,尤其是口腔前期患者的疗效更为理想。
- 金海涛王非张雯
- 关键词:吞咽障碍针刺脑卒中吞咽康复训练动脉血流速度
- 便携式穴位刺激仪与人机交互的成人吞咽康复训练系统
- 本发明属于吞咽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穴位刺激仪与人机交互的成人吞咽康复训练系统,便携式穴位刺激仪与人机交互的成人吞咽康复训练系统包括:人脸图像获取模块、图像特征提取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中央控制模块、穴位定位模...
- 左冠超 王红艳
- 吞咽康复训练联合正性激励护理对喉癌术后吞咽障碍的影响
- 2024年
- 讨论对喉癌术后病人的干预过程中,临床实施吞咽康复训练+正性激励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院内喉癌病例。全部样本中,筛选出有手术治疗条件者,共为66例。为进一步开展对照研究,按照奇偶分组法划分组别。各小组保持一样的数量的病例,即33例。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其余患者接受吞咽康复训练联合正性激励护理处置,为试验组。评估最终的数据结果。结果 护理方案落实后,2组营养指标、吞咽功能、不良情绪、生活质量的结果具有明显波动,其中试验组各指标分数评估结果均更为优异,P<0.05。结论 喉癌术后患者干预期间,吞咽康复训练联合正性激励护理属于优异的处理方案。该种干预形式有助于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其营养状态。因其能够缓解其吞咽功能障碍程度,所以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明显提升。
- 蓝玉洁王晓荣马艳艳梅芷卢慧
- 关键词:喉癌吞咽康复训练
- 针灸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性评价
- 2024年
- 结合我院相关研究了解患者在脑卒中吞咽康复以及障碍方面所受到的各种负面影响,结合这些负面影响展开临床研究分析。专门选取我院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研究过程展开分析,了解其中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具体治疗方法变化。与此同时,对80例患者的吞咽功能(FOIS)评分等观察指标差异。结果 实验组各项观察指标改善情况更佳,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灸和吞咽相关康复状况展开研讨,基于这一研讨过程来建立调整分析机制,思考不同吞咽内容,确保吞咽临床治疗方法丰富多样,这证明了上述联合干预方式的优质作用,可进行推广应用。
- 梁小花
- 关键词:针灸吞咽康复训练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有效性
- 针灸结合传统疗法在脑卒中后吞咽康复训练的康复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传统疗法在脑卒中后吞咽康复训练的康复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疗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吞咽功能情况、功能独立性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10%,比对照组27.03%低(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59%,比对照组70.27%高(P<0.05);研究组干预后SSA评分比对照组低,MBI、FIM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应用针灸可以有效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其功能独立性和治疗效果,有利于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
- 刘正坤王娇娇
- 关键词:针灸传统疗法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
- 早期吞咽康复训练对老年喉癌喉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分析老年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后进行早期吞咽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接受喉部分切除术的老年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n=40)采用常规康复干预,研究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吞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吞咽功能及营养状态.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SSA评分为(12.34±3.44)分,低于对照组的(23.25±5.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各项营养指标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前清蛋白水平分别为(41.23±2.76)g/L、(110.25±1.79)g/L、(34.15±1.25)g/L、(0.46±0.11)g/L,均高于对照组的(38.41±1.98)g/L、(06.84±1.35)g/L、(32.74±0.84)g/L、(0.34±0.08)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喉癌患者接受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后进行早期吞咽康复训练,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吞咽功能,从而改善其营养状态,对患者预后有利,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 吕云勤陈傲
- 关键词:喉癌吞咽功能营养状态
- 补肾启闭针法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补肾启闭针法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市第一医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64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所选康复方案的不同分为参照组(30例,予吞咽康复训练)与研究组(34例,在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予补肾启闭针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SS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参照组,SWAL-QOL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补肾启闭针法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障碍和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刘嘉琦刘丹
- 关键词:吞咽康复训练
相关作者
- 韩璐

- 作品数:6被引量:40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永和分院康复医学科
- 研究主题:吞咽功能障碍 吞咽康复训练 营养方式 鼻饲胃管 胃肠
- 陈晓锋

- 作品数:47被引量:162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 研究主题:吞咽 康复训练治疗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腹针 误吸
- 陈坚

- 作品数:167被引量:71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研究主题:活性氧 去甲斑蝥素 基因调控 溃疡性结肠炎 泊洛沙姆407
- 李思明

- 作品数:12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 研究主题:吞咽 误吸 吞咽障碍 康复训练治疗 吞咽康复训练
- 李飞祥

- 作品数:6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 研究主题:康复训练治疗 误吸 吞咽 吞咽康复训练 卒中后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