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52篇“ 后路融合术“的相关文章
腰椎后路融合术联合中药封包疗法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优势评价
2025年
目的:分析腰椎后路融合术联合中药封包疗法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疗效。方法:以2019年1月-2021年12月山东医专附属医院诊治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62人,按照随机抽取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31人。常规组患者进行单纯腰椎后路融合术,研究组在单纯腰椎后路融合术基础上配合使用中药封包疗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腰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腿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JOA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为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实施腰椎后路融合术联合中药封包疗法,可以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降低患者腰腿疼痛程度,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姜大伟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病变
腰椎后路融合术后cage后移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融合术后cage后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自建库至2022年10月发表的有关腰椎后路融合术后cage后移的文献。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比值比(OR),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值(MD)。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分析11094例患者,评估12个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梨形椎间盘[OR=6.74,95%置信区间(95%CI):2.41~18.83,P=0.0003]、终板损伤(OR=8.27,95%CI:3.08~22.16,P<0.001)、螺钉松动(OR=13.83,95%CI:5.66~33.78,P<0.00001)、单侧钉棒系统固定(OR=4.20,95%CI:1.72~10.26,P=0.002)与腰椎后路融合术后cage后移有关;性别(OR=0.61,95%CI:0.29~1.27,P=0.19)、前诊断(OR=1.04,95%CI:0.70~1.57,P=0.84)、手节段(OR=0.94,95%CI:0.73~1.20,P=0.61)、多节段融合(OR=1.03,95%CI:0.73~1.46,P=0.86)、体重指数(MD=0.14,95%CI:−0.81~2.01,P=0.78)与腰椎后路融合术后cage后移无关。结论:梨形椎间盘、终板损伤、螺钉松动、单侧钉棒系统固定为腰椎后路融合术后cage后移的危险因素。
金闪闪冯铭哲冯钰莹贺宝荣黄小强
关键词:腰椎融合术META分析
腰椎后路融合术后发生不融合的风险因素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后发生骨不融合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治疗病人218例临床资料,后随访1年。根据随访动态X线片结果将病人分为植骨不融合组(不融合组)25例和植骨融合组(融合组)193例。收集病人腰骶融合融合节段数、手方式、多裂肌及竖脊肌脂肪率、骨密度等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针对融合节段数进行亚组分析,采用ROC曲线确定高风险临界点。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融合节段数、腰骶融合情况、多裂肌脂肪浸润率和前骨密度在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腰骶融合、多节段融合、多裂肌高脂肪浸润率和前骨密度均为腰椎融合术后植骨不融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亚组分析显示,多裂肌脂肪浸润率、骨密度均为单节段融合病人植骨不融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和P<0.05);融合节段数、腰骶融合、多裂肌脂肪浸润率和骨密度均为多节段融合病人植骨不融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多裂肌脂肪浸润率>22.75%、骨密度低于-0.85时发生椎间植骨不融合风险更高。结论:前多裂肌脂肪浸润及病人骨质疏松情况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骨融合密切相关,临床上应予以关注,尤其是对需要长节段腰骶融合的病人。
李陈陈廷于祁孙光菊
关键词:脂肪浸润椎旁肌骨质疏松
生理载荷下寰枢椎后路融合术后颈椎在体三维运动的研究
目的:运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结合3D-3D体积融合配准技,测量行寰枢椎后路融合术(PAAF)后的患者颈椎三维运动学数据,并分析其运动特点。为了解寰枢椎融合后颈椎运动特征及寰枢椎疾病临床诊治提供准确的生物力...
陈恭鑫
关键词:在体三维运动学
经椎间孔腰椎后路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后切口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后路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后切口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在我院接受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1000例患者,根据手切口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23)和非感染组(n=977)。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手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SSI的潜在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其预测效能。结果TLIF后患者SSI的发生率为2.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时间、中出血量、前C反应蛋白(CRP)、吸烟、糖尿病是SSI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手时间越长、中出血量越多、吸烟、患有糖尿病是影响后S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结论年龄较大、手时间较长、中出血量较高、吸烟、糖尿病是后SSI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存在上述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前应采取对应的干预措施,降低SSI的发生率。
韩康恩王洪伟顾洪闻胡寅唐世磊张智昊于海龙
腰椎后路融合术后去除内固定装置对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影响
刘庆涛
经皮内镜下腰椎后路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经皮内镜下腰椎后路融合(PE-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方法 2018年1月~2021年12月行PE-PLIF手治疗Ⅰ度退变性腰椎滑脱病人46例,收集病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等一般资料,手时间、出血量、透视次数等中资料,比较前、后3天及后12个月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病人满意度,采用Lenke分型标准评价融合情况。随访1.2~3.3年。结果 平均手时间为(143.76±34.39)分钟,中平均透视(6.98±0.75)次,平均住院时间(9.13±3.68)天。腰痛前VAS评分2~9分,平均(6.14±2.79)分;后3天VAS评分0~5分,平均(2.02±1.52)分,与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12个月随访VAS评分0~3分,平均(1.09±0.92)分,与后3天比较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下肢痛前VAS评分4~9分,平均(6.58±2.20)分;后3天VAS评分0~5分,平均(1.72±1.45)分,与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12个月随访VAS评分0~3分,平均(1.13±0.95)分,与后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ODI评分由前(77.25±9.82)%降至后12个月随访的(15.73±9.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并发症共包含脑脊液漏3例、神经根性症状2例、滑脱不完全复位1例、内固定断裂开放手翻修1例。按照Macnab标准评定病人满意度,优27例(58.7%)、良15例(32.6%)、一般4例(8.7%),无不良评价。结论 PE-PLI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轻度腰椎滑脱症的方法。
张鹏伟武栋泽李旭秦入结
关键词:腰椎滑脱后入路腰椎融合
甲基强的松龙对老年患者腰椎后路融合术后疼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对老年患者腰椎后路融合术(TLIF)后疼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88例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均施以TLIF,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常规全身麻醉联合麻醉诱导后静脉推注甲基强的松龙。比较两组患者前、后1 d、3 d、7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比较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后1 d、3 d、7 d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前,且后1 d、3 d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后7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后1 d、3 d、7 d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前,且后1 d、3 d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后7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感染、恶心呕吐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能减轻老年患者TLIF后疼痛症状和认知功能损伤,且不增加其他并发症发生率。
田大侠周晶晶王玉荣代玉芳
关键词:老年患者腰椎退行性疾病
腰椎后路融合术中皮质骨轨迹螺钉和传统椎弓根螺钉的临床效果比较
2024年
目的 比较皮质骨轨迹螺钉和传统椎弓根螺钉在腰椎后路融合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经过手治疗的腰椎退变患者,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共123例,按不同式分组,按照年龄、性别、融合节段数进行匹配,其中传统椎弓根螺钉(traditional pedicle screws, PS)组63例,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s, CBTS)组60例。对两组的结局指标进行比较。主要结局指标为围期情况(包括手时间、中估计失血量、住院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分、椎体间融合率,次要结局指标为后首次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在前和后1周、1个月、3个月和12个月以及末次随访评估VAS评分和ODI评分。后1年、2年和末次随访时评估椎体间融合率。结果 CBTS组与PS组相比较,手时间[(142.8±13.1) min vs.(174.7±15.4) min,P<0.001]、住院时间[(9.5±1.5) d vs.(12.0±2.0) d,P<0.001]和中估计失血量[(194.2±38.3) mL vs.(377.5±33.1) mL,P<0.001]均减少。两组间比较,后1周和后1个月CBTS组腰痛的VAS评分低于PS组,后1个月CBTS组的ODI评分低于P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各时点两组下肢痛的VAS评分、椎体间融合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内比较,相比于前,CBTS组、PS组后各时点的背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BTS组与PS组相比较,后首次活动时间、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腰椎后路融合中,CBTS技在椎体间融合率、疼痛缓解、功能改善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取得和PS技同样效果,且能显著缩短手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失血量。
张学磊顾祖超张宇李果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
后早期进食和咀嚼口香糖对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后早期进食和咀嚼口香糖对腰椎后路融合术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1例腰椎后路融合术后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组(n=50)和A组(n=51)。B组给予常规干预,对A组51例患者给予后早期进食和咀嚼口香糖干预,观察A组和B组患者的手结局、营养状况、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进行观察,A组患者手结局好于B组(P<0.05);A组NRS2002评分低于B组(P<0.05);A组的Hb以及白蛋白值高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将早期进食和咀嚼口香糖干预用于接受腰椎后路融合术的患者中,可显著改善胃肠道功能恢复和营养状况,且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
韩鑫平
关键词:术后早期进食腰椎间盘突出症胃肠道功能

相关作者

王超
作品数:206被引量:890H指数:17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寰枢关节 手术治疗 寰枢椎 关节固定术 脊柱
贾连顺
作品数:1,691被引量:11,105H指数:45
供职机构:上海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颈椎 脊髓损伤 颈椎病 外科手术 脊髓型颈椎病
陈雄生
作品数:292被引量:2,031H指数:2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颈椎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病 外科手术 外科治疗
陈德玉
作品数:530被引量:3,249H指数:30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颈椎 手术治疗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颈椎病 后纵韧带骨化
袁文
作品数:1,050被引量:5,501H指数:3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颈椎 颈椎病 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