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1篇“ 后现代伦理“的相关文章
- 论鲍曼后现代伦理学的他者视域及边界
- 2025年
- 后现代全面开启了他者视域,基于“他者”,鲍曼建构了后现代伦理学。在鲍曼看来,现代伦理学将“他者”看作矛盾的化身,以秩序取代混乱、以自我代替他者,而“他者”是道德关系当事人之一,消灭“他者”意味着取消道德关系。维持道德关系必须关注“他者”、直面“他者”,道德责任的重要性也只有从“他者”视角出发才能得到凸显。道德责任是“为他者而存在”,如果将“他者”看作陌生人,固着于“与他者共在”,自我只能徘徊于认知空间和审美空间而遗忘道德空间,不会形成道德责任。在后现代重塑道德责任必须改变与“他者”的相处方式,即不将他者看作陌生人,而是将其看作道德当事人之一,通过在不确定性中选择“为他者而存在”重塑道德责任。道德责任不同于传统伦理学的强制性伦理规范,是基于主体间性构建的,非强制又能为人提供安身立命的心灵家园。可以说,“他者”全面凝聚了鲍曼的现代性伦理危机批判、后现代道德机遇分析以及后现代伦理学构建的思路,同时“他者”也预示了后现代伦理学的边界与困境。
- 杜红艳
- 关键词:后现代伦理学他者
- 悦纳他者——戴维·马洛夫战争小说中后现代伦理的叙事策略
- 2024年
- 不同于现代西方伦理学对中心的维护、对自我的强调,后现代伦理观认为自我应主动承担起对他者的绝对责任,构建一种“为他”的伦理。戴维·马洛夫战争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手法如降格叙事、复调叙事、拼贴叙事与他的后现代伦理思想珠联璧合、浑然天成,消解了小说人物的话语权威和作者的叙述特权,全方位地揭示了他对澳大利亚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批判和对他者的同情。本文将通过讨论马洛夫的三部后现代小说《约翰诺》《飞去吧,彼得》《大世界》研究作者的后现代伦理观。
- 李朔张勇先
- 关键词:后现代小说他者后现代伦理
- 走向后后现代伦理: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混沌和复杂性研究
- 李英华
- 阿契贝小说《荒原蚁丘》中的后现代伦理叙事
- 2024年
- 后现代西方伦理学以后现代文化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承认差异、尊重他者、承担对他者的绝对责任,以及建构最低限度后现代伦理共同体的核心观念。在其小说《荒原蚁丘》中,阿契贝用平行结构表达了承认差异的主张,用互文叙事呼吁尊重他者并承担对他者的绝对责任,用变换视角的多重叙事寻求建构后现代伦理共同体的途径。阿契贝采用的平行结构、互文叙事和多重叙事等后现代伦理叙事手法,与后现代伦理道德价值观一致,消除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二元对立,批判了非洲买办资产阶级与西方资本联和压迫大众、排斥和否定处于边缘地位的他者的现代伦理。
- 凌淑珍
- 关键词:《荒原蚁丘》
- 聆听他者的声音——《沉没之鱼》中的后现代伦理思想解析
- 2024年
- 谭恩美的讽刺小说《沉没之鱼》是典型的后现代文本,是对西方霸权话语的颠覆。小说讲述了12位旧金山成功人士在一次旅途中经历的一系列离奇事件,这12位主要人物的言谈和举止代表了美国的中产阶级,反映了美国主流社会的思想意识。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中国的丽江以及充满神秘色彩的兰那古国,因此中西方文化冲突在小说中处处可见。在谭恩美诙谐的描述中,西方权力话语出现了滑动,西方与东方之间的界限不再清晰,而是形成了一个命运的共同体。两者从原来二元对立的主、客体关系变成了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小说运用了元戏剧、反讽、戏仿等多种后现代文学创作技法,链接了记忆与现实。该小说在文本形式与内容上都表现出尊重差异、包容他者的后现代伦理关怀,以此来试图唤醒读者对少数族旖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关注。
- 郭英剑刘丽芳
- 关键词:《沉没之鱼》他者
- 后现代伦理视阈下中国网络诚信建设路径探析
- 2023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网络诚信建设被提上日程并在不断探索前进中取得了成效,但是,网络社会依旧存在网络谣言、虚假宣传、隐私泄露和恶意营销等道德失范现象。诚信作为道德建设的根基,真实的网络诚信建设对规范网络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文基于后现代伦理视角,通过解析网络信息传播的后现代表征,阐释了网络诚信伦理的本质及建设的现实意义,旨在探析建设中国网络诚信的可行路径。
- 李倩
- 关键词:后现代伦理网络诚信网络谣言网络信息传播
- 后现代伦理视域下看《毒木圣经》对《圣经》的戏仿被引量:1
- 2023年
- 美国当代作家芭芭拉·金索尔弗1998年出版的《毒木圣经》在语言、形式和主题上形成了对《圣经》的绝妙戏仿。这是一部有关女性人物自身成长和觉醒的《圣经》,也是一部谴责在刚果传教的过程中,权欲熏心、妄图同化他者、灵魂丧失的白人传教士内森心中已被扭曲了的《圣经》,更是一部谴责西方霸权主义的《圣经》,最终,它还是一部闪烁着关照他者、寻求异质共在的后现代伦理思想的《圣经》,对深陷现代性思维引发的内外危机的当今人类有着重大的启发意义。
- 陶晓
- 关键词:后现代伦理《圣经》戏仿霸权他者
- 珍妮特·温特森《给樱桃以性别》雌雄同体写作的后现代伦理
- 作为当代英国著名的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享有广泛的国际声誉。《格兰塔》杂志曾评价她为“英国最佳作家”之一。雌雄同体的写作策略是其文学创作的典型特征。她在作品中大胆推翻性别和认识论文化中的两极分化法,支持后现代主义的多样性...
- 方迪
- 关键词:雌雄同体后现代伦理他者
- 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思想研究
- 高岩
- 艾丽丝·沃克小说《紫颜色》中后现代伦理的叙事手法
- 2022年
- 后现代西方伦理学解构与批判了现代性,主张革除对权威、中心和等级的维护,强调承认差异、尊重他者、担负对他者的绝对责任。为了深刻表现后现代伦理思想,后现代主义作家消除文本的叙述中心,采用多角度观察、多叙述者的叙事手法,揭示后现代社会中伦理关系和道德秩序的变化及其引发的各种问题、导致的不同结果,为后现代人类文明进步提供经验和教诲。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艾丽丝·沃克在其小说《紫颜色》中以平行结构、戏谑模仿、种类混杂等手段构成对话式互文叙事,表现和批判了美国社会与非洲大陆充斥的种族、性别的不平等,也宣扬了黑人女性通过彼此关爱和重建文化根基实现自立自强的愿望。
- 滕婧含
相关作者
- 宋永琴

- 作品数:55被引量:86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电视剧 视像 审美 媒介素养 审思
- 杨先顺

- 作品数:84被引量:291H指数:9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广告 营销传播 消费者 广告话语 伦理治理
- 周文娟

- 作品数:6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后现代伦理 价值观 美国学者 消费者心理 洗护用品
- 束少军

- 作品数:13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伦理 新作 丹·布朗 伦理意义 信仰
- 陈世丹

- 作品数:90被引量:33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后现代主义 小说 元小说 冯内古特 后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