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0篇“ 叶内型肺隔离症“的相关文章
- 叶内型肺隔离症合并肺隐球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报道1例52岁男性叶内型肺隔离症合并肺隐球菌病患者,因咳嗽、咳痰和胸闷入院,胸部CT显示右下肺脊柱旁有1个椭圆形肿块,左下肺有1个结节。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证实右下肺肿块为肺隔离症,左下肺结节为隐球菌感染。行电视辅助外科胸腔镜手术切除肺隔离叶,通过口服氟康唑治疗患者左下肺隐球菌结节。术后3年定期随访,增强CT示左下肺隐球菌结节消失,右下肺隔离症术后良好。该文总结了1例肺隔离症合并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 田菲王汉生余丹任涛
- 关键词:肺隔离症氟康唑
- 成年人叶内型肺隔离症2例报告及临床分析
- 2021年
- 支气管肺隔离症(Bronchopulmonary sequestration, BPS),简称肺隔离症,是临床上一种较为罕见的下呼吸道发育畸形。被隔离的肺组织团块内虽然含有气道和肺泡,但与气管支气管树无正常解剖连接,丧失正常生理功能,并且其动脉供血来自体循环。根据解剖学特点,BPS一般分为叶内型和叶外型。叶内型又称肺内隔离症,约占BPS的75%,病灶位于正常肺叶内,没有独立的脏胸膜包裹。叶外型又称肺外隔离症,病灶位于正常肺叶外.
- 陈贤真马宏伟盛玉娇徐以增
- 关键词:肺隔离症
- 经导管弹簧圈栓塞以咯血为主要症状的叶内型肺隔离症6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经导管弹簧圈栓塞以咯血为主要症状的叶内型肺隔离症(PS)的临床疗效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行导管弹簧圈栓塞的6例叶内型PS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均以咯血为主要症状,伴咳嗽、咳痰4例,胸痛1例。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造影显示6例PS均为单支迷走动脉供血。1例起自腹主动脉供应右下肺基底段,5例起自胸主动脉均供应左下肺基底段。所有患者均应用弹簧圈栓塞迷走动脉主干,术后1~3天咯血症状完全消失。随访3~18个月,无咯血复发及肺梗死、弹簧圈异位栓塞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弹簧圈栓塞以咯血为主要症状的叶内型PS疗效确切,只需栓塞PS责任供血动脉主干,无需使用颗粒栓塞剂栓塞末梢血管。
- 王家兴任建庄
- 关键词:肺隔离症栓塞弹簧圈咯血
- 叶内型肺隔离症诊治1例并文献复习
- 2020年
- 目的:总结肺隔离症外科治疗体会,为提升临床治疗水平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采用个案典型案例分析方法,将2018年12月天津市海河医院收治的1例肺隔离症患者作为对象,详细阐述临床特征及诊疗经过,并以“肺隔离症”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检索系统以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基于病例真实情况,在查阅相关文献后,对该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结果:30岁男患,以咳嗽、咳痰及发热为首发症状收住我院呼吸科,行胸部CT检查提示右下肺可见片状高密度影,部分实变,经抗感染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进一步查胸部强化CT考虑右肺下叶肺隔离症伴感染,我科会诊最终确定外科手术治疗的实施方案,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后均获得认可和同意,于2018年12月19日行全麻下VATS辅助切口右肺下叶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肺隔离症是先天性的,呼吸系统非常见的一种畸形疾病,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手术切除是该病最佳治疗方法。
- 乔名坤崔超
- 关键词:肺隔离症胸腔镜手术
- 血CA-199等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增高的叶内型肺隔离症1例被引量:2
- 2019年
- 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因“咳嗽、咳痰半年,加重3天”入院,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咳嗽,伴咳痰,白色泡沫样痰,量不多,无发热,无头痛头晕,无胸闷气促,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3天前上诉症状再发,伴四肢乏力,在当地医院行CT示右肺下叶基底段异常改变,考虑良性病变,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17-09-29住我院。患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尚可,大小便未见异常,体重无减轻。
- 韩超黄大元
- 关键词:CA-199肿瘤标志物肺隔离症阵发性咳嗽四肢乏力
- 青少年叶内型肺隔离症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9年
- 患者青年女性,体检胸片发现左下肺部阴影,无明显症状体征,行胸部CT发现左肺下叶多发不规则团块影,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并发现来源于降主动脉的异常供血血管,考虑肺隔离症,后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为叶内型肺隔离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本例患者临床及影像表现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病灶内钙化影有一定提示作用,但不具有特异性。胸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图像后处理重建作为首选的简单、经济又创伤小的确诊方法,同时需要和肺炎、肺不张及肺肿瘤等相鉴别。
- 李正平徐建张喜庆王红辉
- 关键词:肺隔离症青少年
- 叶内型肺隔离症9例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总结叶内型肺隔离症的诊断及治疗,提高对叶内型肺隔离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影像学和(或)手术诊断为叶内型肺隔离症的9例患者临床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结果9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14~63岁,平均年龄36.3岁;病程中位数为4.2个月;7例术前诊断为叶内型肺隔离症,1例诊为肺部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1例诊为后纵膈肿物伴肺部炎症。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7例行常规开胸手术,1例采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1例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叶内型肺隔离症。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4个月,术后均生存良好,均无复发及死亡。结论叶内型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特征,容易漏诊及误诊;肺增强CT、三维重建及胸部血管造影有助于诊断;目前多采用VATS病变肺叶切除术,手术的关键是异常供血动脉的处理。
- 张学习张其刚于正伦
- 关键词:支气管肺隔离症
- 叶内型肺隔离症的MSCT诊断及鉴别诊断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叶内型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的MSCT影像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叶内型PS的影像资料,观察病变部位、形态、密度、边缘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10例中8例确诊,1例误诊为肺癌,1例误诊为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合并感染。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可清楚显示PS肿块形态、血管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为叶内型PS术前评估提供重要的资料。
- 李虹璐乔英
- 关键词:支气管肺隔离症
- 叶内型肺隔离症的开胸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
- 目的:比较开胸肺叶切除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的应用,总结胸腔镜手术在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中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15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36例叶内型肺...
- 范骏
- 关键词:肺隔离症胸腔镜检查肺切除术
- 叶内型肺隔离症的开胸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 :比较开胸肺叶切除术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的应用,总结胸腔镜手术在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中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2015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36例叶内型肺隔离症的临床资料。分为开胸手术组和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术后住院日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切除右肺下叶14例,左肺下叶21例,左肺下叶+左肺上叶舌段1例。开胸手术组23例,VATS组13例(无中转开胸手术)。VATS组与开胸组相比出血量(P=0.007)、术后胸管留置时间(P=0.039)和术后住院时间(P=0.004)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时间(P=0.202)、术后引流量(P=0.591)和术后并发症(P=0.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围手术期死亡,3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36例患者中,术后失访5例,其余31例随访6个月~15年,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安全有效。
- 范骏陈亮朱全吴卫兵闻伟骆金华
- 关键词:肺隔离症胸腔镜检查肺切除术
相关作者
- 赵松

- 作品数:328被引量:1,461H指数:16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食管癌 非小细胞肺癌 食管肿瘤 肺癌 外科治疗
- 吴恺

- 作品数:94被引量:500H指数:9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食管癌 食管鳞癌 非小细胞肺癌 自噬 肺癌
- 骆金华

- 作品数:69被引量:365H指数:11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食管癌 外科治疗 肺灌注 外科手术 食管癌根治术
- 郑庆锋

- 作品数:21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肺肿瘤 淋巴结 肺癌组织
- 葛林虎

- 作品数:106被引量:42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胸腔镜 胸腔镜手术 肺移植 牙周炎 巨噬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