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73篇“ 右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文章
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与肺动脉收缩压比值用于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
2025年
目的观察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RVFWLS)与肺动脉收缩压(PASP)比值(RVFWLS/PASP)用于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右心室(RV)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52例HCM患者,根据RVFWLS/PASP中位数将其分为A(RVFWLS/PASP≤0.75,n=26)、B组(RVFWLS/PASP>0.75,n=26),同期招募26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获取常规超声心动图与斑点追踪成像(STI)参数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线性回归分析RVFWLS/PASP与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A、B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RV间隔纵向应变(RVSepLS)、RVFWLS、RV收缩末期容积指数(RVEDVi)、RV每搏量(RVSV)、RV面积变化分数(RVFAC)及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均低于,而二尖瓣口舒张期E峰血流速度与二尖瓣间隔瓣环舒张早期速度比值(E/e′)均高于对照组(校正P均<0.05)。相比对照组及B组,A组PASP较高而RV射血分数(RVEF)较低(校正P均<0.05);相比B组,A组RVFWLS及LVGLS均较低(校正P均<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RVSepLS及RVEF与RVFWLS/PASP呈独立线性相关(P均<0.05)。结论利用RVFWLS/PASP可早期监测HCM患者RV收缩功能变化。
刘冉冉陈晓菲唐国璋马晓江佳楠付秀秀
关键词:肺循环
三维超声检测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
2024年
分析右心室收缩功能采取三维超声检测的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尿毒症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纳入到实验组中。将同期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人群纳入参考组。对上述两组采取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三维超声检测,采取 TomTec 4D RV Function 软件获取对应右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分析对比两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RVESV)、右心室每搏输出量 (RVSV)、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 FA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 TAPSE)、右心室舒张末期上下径( RVD1)、右心室舒张末期左径( RVD2)、三尖瓣环收缩期速度 (s,)室间隔收缩期峰值应变( Ss)、右心室游离壁收缩期峰值应变( Fs)。结果 实验组RVEDV、RVESV相比较参考组较高 ( P<0.05) 。实验组RVSV、RVEF、FAC、TAPSE、s,、Fs低于参考组 ( P<0.05)。实验组Ss相比参考组降低,而RVD1、RVD2相比参考组增高,对比差异较小 ( P>0.05) 。结论 三维超声检测对于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价具有显著的效果,此种方法可便于医生了解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情况,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陶士瑛
关键词:三维超声检测右心室收缩功能肺动脉高压尿毒症
右心室收缩功能对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预后价值
2024年
目的:本研究探讨右心室收缩功能障碍(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RVSD)对接受PCI治疗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了356例经PCI治疗的急性前壁STEMI患者。根据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三尖瓣环平面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displacement,TAPSE)<17mm或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tricuspid annular peak systolic velocity,TAPSV)<9.5cm/s定义为RVSD,并将患者分为RVSD组和非RVSD组。比较两组2年随访期间临床事件发生情况,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以及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特征方面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偏相关分析可知,LVEF与TAPSE呈显著正相关(r=0.132,P=0.012),与TAPSV呈显著正相关(r=0.121,P=0.023)。在2年临床随访期间,预期心力衰竭发生率(Log-rank P=0.015)和全因死亡率(Log-rank P=0.01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RVSD组和非RVSD组,术后2年预期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9.2%和84.1%(Log-rank P=0.04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APSE(HR=0.456;95%CI:0.223~0.931;P=0.031)为预测2年MACE发生的独立因素。结论:在经PCI治疗的急性前壁STEMI患者中,伴有RVSD的患者MACE发生率明显升高,2年预期无MACE事件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不伴RVSD的患者。
李晓涛黄媛媛梁春玲陈晓杰杨大为黄超联
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慢性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
2024年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慢性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患者右心室形态、功能及心肌力学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AR患者30例作为AR组,同期30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心房左径(RAD)、右心室基底段左径(RVD)、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及右心室做功指数(RIMP)。通过斑点追踪技术获取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RVGLS)及各节段(右心室游离壁和室间隔的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的应变数据。比较AR组与对照组之间以上参数的差异。应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评价RVGLS、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RVFW-LS)与室间隔及各节段应变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AR组RAD、RVD、RIMP、LAD高于对照组,RVFAC、TAPSE、S′、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AR组RVGLS、RVFW-LS、右心室间隔长轴应变(RVSLS)及各节段应变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RVGLS与RVSLS、右心室室间隔基底段应变(RVSBS)呈正相关(r=0.38、0.40,均P<0.05)。结论重度AR可引起右心室各节段收缩功能障碍,包括整体和局部。
穆凯迪斯·赛米关丽娜穆玉明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斑点追踪成像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Autostrain RV技术联合TDI-Tei指数对肺心病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讨右心室自动应变定量技术(Autostrain RV)联合组织多普勒(TDI)-Tei指数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将111例CPHD伴三尖瓣反流患者分为3组:A组(35~49 mmHg, 1 mmHg=0.133 kPa)40例,B组(50~69 mmHg)36例,C组(≥70 mmHg)35例,纳入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量4组常规超声参数及TDI-Tei指数,应用Autostrain RV技术获取右心室整体长轴应变(RV4CSL)、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RVFWSL)、游离壁基底部纵向应变(B-RVFWSL)、中部纵向应变(M-RVFWSL)及心尖部纵向应变(A-RVFWSL)数据,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B、C组RV4CSL、RVFWSL、B-RVFWSL、M-RVFWSL、A-RVFWSL绝对值及三尖瓣环收缩期平面位移(TAPSE)均减小(P<0.05),且随着PASP升高依次降低,TDI-Tei指数升高(P<0.05),且随着PASP升高依次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TDI-Tei指数与RVFWSL相关性较高(r=0.553,P<0.001)。ROC曲线显示Autostrain RV技术、TDI-Tei指数单独及联合评估右心室收缩功能的AUC均大于0.70,联合评估价值更高。结论 Autostrain RV技术能够敏感、准确地评价CPHD患者早期心肌功能障碍,联合TDI-Tei指数可进一步提高评估效能,为临床及时干预提供客观依据。
王琪温德惠李卫天谢亚宁刘伟亮陆海永
关键词:组织多普勒TEI指数右心室功能
心肌做功技术定量评价对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心肌做功(MW)技术评价重度肺动脉高压(sPH)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4月确诊的sPH患者30例(sPH组)和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采集常规超声心动图数据后进行右心室心肌做功分析,得出参数包括右心室整体做功指数(RVGWI)、右心室整体有用功(RVGCW)、右心室整体无用功(RVGWW),右心室整体做功效率(RVGWE),比较两组间心肌做功参数的差异。结果:sPH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RVGWE明显减低(P<0.01),RVGWI、RVGCW升高(均P<0.01),RVGWW明显增高(P<0.01)。结论:MW技术可以精准地评价sPH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为临床提供了创新且可靠的数据支持。
何琳琳冯德喜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心室功能
心声学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评价肺心病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对预后的预测效能
2024年
目的探讨心声学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评价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对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3例肺心病患者,根据治疗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预后不良组30例和预后良好组8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右心室收缩功能指标[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室舒张末容积(RVEDV)、室每搏量(RVSV)、室射血分数(RVEF)]、心声学造影定量参数[时间常数(K)、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Vs)、峰值强度减半时间(HT)、平均通过时间(MTT)],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定量参数与右心室收缩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参数单独及联合应用对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的RVESV、RVEDV分别为(58.35±8.42)mL、(84.56±13.97)m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43.77±6.17)mL、(64.50±10.48)mL,RVSV、RVEF分别为(20.61±3.80)mL、(40.48±5.22)%,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的(25.87±5.29)mL、(48.10±6.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K、Vs分别为(0.23±0.07)、(3.19±1.06)cm/s,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0.41±0.13)、(4.86±1.61)cm/s,HT、MTT分别为(42.77±10.21)s、(72.15±18.93)s,明显长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25.52±7.33)s、(48.07±10.67)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K、Vs与RVESV、RVEDV呈负相关(r=-0.625、-0.618,-0.651、-0.642),与RVSV、RVEF呈正相关(r=0.639、0.707,0.650、0.619),HT、MTT与RVESV、RVEDV呈正相关(r=0.636、0.665,0.704、0.629),与RVSV、RVEF呈负相关(r=-0.628、-0.641,-0.652、-0.701)(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K、Vs、HT、MTT预测肺心病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3、0.750、0.767、0.838,敏感度分别为80.00%、83.33%、73.33%、80.00%,特异度分别为77.11%、60.24%、75.90%、81.93%,联合预测
王丹刘璐柳仕博魏云李威震
关键词: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声学造影右心室收缩功能预后
三维超声心动图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价
2024年
目的探究三维超声心动图(3DE)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其中发生心血管疾病31例(心血管疾病组),未发生心血管疾病63例(无心血管疾病组),同期选取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行3DE及2D-STI检测。比较各组参数变化情况。结果三组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每搏量(RVSV)、右心室游离壁三维纵向应变(3D-RV FWLS)及右心室游离壁二维整体纵向应变[2DGLS(F)]比较:心血管疾病组>无心血管疾病组>对照组(P<0.05)。三组的右心室三维射血分数(3DRVEF)、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纵向应变(RVFWLS-B)、右心室游离壁中间段纵向应变(RVFWLS-M)、右心室游离壁心尖段纵向应变(RVFWLS-AP)比较:心血管疾病组<无心血管疾病组<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血管疾病与RVEDV、RVESV、RVSV、3D-RV FWLS、2DGLS(F)呈正相关,与3DRVEF、RVFAC、TAPSE、RVFWLS-B、RVFWLS-M、RVFWLS-AP呈负相关(P<0.05)。结论3DE联合2D-STI可作为尿毒症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评价的有效方式。
王菊芳
关键词:三维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尿毒症血液透析右心室
2D-STI与RT-3DE在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收缩功能中的评估价值
2024年
目的分析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老年结缔组织病(CTD)相关肺动脉高压(PAH)右心室收缩功能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45例老年CTD患者,根据PAH相关标准分为CTD组(60例)、CTD-PAH组(85例),另外选取健康患者50例为NC组,均行2D-STI与RT-3DE检查,获得2D-STI参数[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纵向应变(Sb)、中间段纵向应变(Sm)、心尖段纵向应变(Sa)、整体长轴应变(GLS)]、RT-3DE参数[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每搏输出量(RVSV)、室射血分数(RVEF)]。比较3组2D-STI与RT-3DE检查参数差异,分析与CTD-PAH患者病情的关系,明确CTD-PAH患者肺动脉收缩压(PASP)的相关性及对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价值。结果与NC组、CTD组比较,CTD-PAH组2D-STI参数Sb、Sm、Sa、GLS绝对值、RT-3DE参数RVEF显著降低,RT-3DE参数RVEDV、RVESV、RVSV显著升高(P<0.05);与NC组比较,CTD组2D-STI、RT-3DE参数无明显变化(P>0.05)。随着CTD-PAH患者病情的加重,2D-STI参数Sb、Sm、Sa、GLS绝对值、RT-3DE参数RVEF逐渐降低,RT-3DE参数RVEDV、RVESV、RVSV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检验分析显示,2D-STI参数Sb、Sm、Sa、GLS绝对值、RT-3DE参数RVEF与CTD-PAH患者PASP负相关,RT-3DE参数RVEDV、RVESV、RVSV与CTD-PAH患者PASP正相关(P<0.05)。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发现,2D-STI与RT-3DE联合评估CTD-PAH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效能明显优于2D-STI与RT-3DE参数单项评估(P<0.05)。结论2D-STI与RT-3DE联合可更加客观、准确评估CTD-PAH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
段利科赵乐朱博鹰师闻
关键词: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结缔组织病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收缩功能
煤尘肺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M型超声心动图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定量分析及其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应用M型超声心动图定量分析煤尘肺患者的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变化情况,并探讨其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60例于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检查并确诊的60例煤尘肺患者作为尘肺组,另外,选取同时期于本院进行常规体检的50名健康者作为参照组。比较不同组别受试者、不同尘肺分期和肺功能分型患者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右心室整体长轴应变(GLS)、TAPSE,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煤尘肺患者RVFAC、GLS、TAPSE之间的关系。结果尘肺组RVFAC、GLS均低于参照组,TAPSE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尘肺分期患者RVFAC、GLS、TAPS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分期Ⅲ期患者RVFAC、GLS低于Ⅰ、Ⅱ期,Ⅱ期低于Ⅰ期,Ⅲ期患者TAPSE短于Ⅰ、Ⅱ期,Ⅱ期短于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肺功能分型尘肺患者RVFAC、GLS、TAPS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型患者RVFAC、GLS低于限制型、阻塞型、正常型,且限制型低于阻塞型、正常型,阻塞型低于正常型,混合型患者TAPSE短于限制型、阻塞型、正常型,且限制型短于阻塞型、正常型,阻塞型短于正常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APSE分别与RVFAC、GLS均呈正相关(r>0,P<0.05)。结论煤尘肺患者TAPSE明显缩小,且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TAPSE明显缩小,TAPSE可以反映煤尘肺的病情和肺功能情况,能够作为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有效指标。
张婷刘霞李丽珍肖娜
关键词:煤尘肺右心室收缩功能M型超声心动图

相关作者

芮逸飞
作品数:45被引量:104H指数:5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右心室收缩功能 心室功能 超声检查
李治安
作品数:975被引量:2,616H指数:2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胎儿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超声心动图 超声
颜紫宁
作品数:70被引量:181H指数:8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 右心室收缩功能 超声检查
韩建成
作品数:424被引量:755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胎儿 超声心动图 胎儿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心动图诊断
何怡华
作品数:974被引量:1,936H指数:1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胎儿 超声心动图 胎儿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