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6篇“ 右室流出道起搏“的相关文章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比评价左束支区域起搏右室流出起搏术后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及同步性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对比分析左束支区域起搏(LBBP)与右室流出起搏LBBP患者25例(LBBP组)和RVOP患者22例(RVOP组)。应用RT-3DE获取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参数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每搏量(LV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收缩末期容积(LVESV),以及左室收缩同步性参数即左室达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msv-SD)、最大时间差(Tmsv-Dif)及经心率校正的标准差及时间差(Tmsv-SD%、Tmsv-Dif%),比较两组上述各参数差异。结果两组LVEF、LVSV、LVEDV、LVES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意义(均P<0.05)。结论 RT-3DE能定量评价LBBP患者和RVOP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且LBBP患者术后左室收缩同步性优于RVOP。
张丽娟邓晓奇王淑珍严霜霜徐敏刘春霞谭焜月熊峰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右室流出道起搏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右室流出起搏前后左心房收缩功能变化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右室流出起搏前后左心房收缩功能变化. 方法:30例因II°和III°房室传导阻滞行右室流出起搏的患者,在术前3天及术后1月、3月、6月应用RT-3DE采集...
纳丽莎王婷婷王芳周丽王竞静
关键词:房室传导阻滞右室流出道起搏左心房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右室流出起搏前后左房收缩功能的变化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价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右室流出起搏前后左心房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30例因II°和III°房室传导阻滞行右室流出起搏的患者,在术前1周及术后1、3和6个月应用RT-3DE采集左心房全容积图像,获得左心房容积-时间曲线及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ep),通过计算获得左心房总射血分数(LATEF)、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和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3和6个月LAV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6个月的LAVmin、LAVprep降低(P<0.05);LATEF、LAAEF、LAPEF术后1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6个月的LATEF、LAAEF、LAPEF均高于术前(P均<0.05)。结论 RT-3DE可以客观、准确地评价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右室流出起搏前后左心房收缩功能。
王婷婷王芳纳丽莎周丽王竞静
关键词:三维超声心动图房室传导阻滞心房功能右室流出道起搏
43例植入VVI起搏器患者右室心尖起搏右室流出起搏的疗效比较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植入VVI起搏器患者,相对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右室流出起搏(RVOT)是否具有减少并发症的优势性。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至2012年43例植入VVI起搏器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右室电极放置部位分为RVAP起搏组(n=16)和RVOT起搏组(n=17)。在术前、术后3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内容为临床评估,左室射血分数,QRS波群时限,BNP水平和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结果术后平均随访(0.8±0.4)年,两组术后QRS波群时限较术前均有所延长,RAP、RVOT分别延长了(40±29)、(56±25)ms vs(24±22)、(32±25)ms,P<0.05;且RVAP延长的幅度明显大于RVOT(14±28)、(22±26)ms,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的LVEF较术前均有下降,RAP、RVOT分别为(-3±8)%、(-4±9)%vs(-1±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起搏器综合征发生率、LEVF、NYHA分级、BNP、再住院率和死亡率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VAP引起QRS时程延长,且LVEF值降幅大于RVO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起搏器综合征发生率、左心功能受损,心方面衰竭发生率方面,RVOT优势性也不明显,可为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向睿赵建全何泉
关键词:VVI右室流出道起搏
儿童右室流出起搏右室心尖起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回顾性对比研究儿童行VVI起搏治疗的右室流出起搏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近期心功能、QRS波时限及起搏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2006年7月至2013年11月,在我科行VVI起搏治疗的38例患儿病例资料,根据术中记录螺旋电极植入的部位分为右室流出组(n=22)和右室心尖部组(n=16)。记录术前和术后的心脏彩超心功能指标及QRS波时限,术中与术后起搏参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右室流出组与右室心尖组在术前及术后心功能指标、术中及术后的起搏阈值差值、导线阻抗差值、R波幅度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流出起搏组与右室心尖起搏组术后QRS波时限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与术后的QRS波时限差值[(134.95±12.86)ms vs(147.44±22.35)ms,t=1.3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右室流出起搏安全可行,两者起搏术后QRS波时限增宽,但右室心尖起搏组QRS波时限增宽更明显。
陈晶曾国洪曾少颖王树水
关键词:心脏起搏右室流出道起搏心功能指标起搏参数
右室流出起搏右室心尖起搏QRS波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估右室间隔部起搏右室心尖起搏的效果。方法将96例起搏器植入患者分为右室心尖起搏组(58例)与右室流出间隔起搏组(38例),其中流出间隔起搏组又分为高位间隔组(25例)和低位间隔组(13例)。测量各组术前、术后完全起搏的QRS时限(QRSd)、术后完全起搏的QRSd与术前QRSd的差值(ΔQRSd)。结果右室流出间隔起搏组完全起搏时QRSd短于右室心尖起搏组[(139±8.6)ms vs(156±15.4)ms,P<0.001],右室流出间隔起搏组ΔQRSd<右室心尖起搏组[(39±10.9)ms vs(57±13.2)ms,P<0.001]。高位间隔组与低位间隔组术后、术前QRSd、ΔQRSd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室流出间隔部起搏右室心尖起搏更接近生理性起搏
周振宇陈世蓉刘涛陈勇
关键词:QRS时限生理性起搏
右室心尖部起搏右室流出起搏最佳房室延迟的比较
2012年
目的:对右室流出(RVOT)起搏的房室延迟(AVD)优化进行探讨,并对RVOT起搏右室心尖部(RVA)起搏患者的最佳AVD进行比较。方法:入选因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DDD起搏器的患者50例,其中RVA起搏组25例,RVOT起搏组25例。通过心脏超声测得主动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AVTI)及左室充盈时间(LVFT),以产生最大的AVTI及最长的LVFT对应的AVD为最佳的AVD。结果:以AVTI优化AVD后,RVA起搏组[(22.57±5.00)cmvs(25.05±4.45)cm,P<0.001]及RVOT组[(21.99±4.78)cmvs(25.18±4.37)cm,P<0.001]的AVTI均增加,两组的AVTI增加量差异无显著性[(2.50±1.86)cmvs(3.14±1.45)cm,P>0.05]。以LVFT优化AVD后,RVA起搏组[(22.57±5.00)cmvs(24.34±4.12)cm,P<0.001]及RVOT组[(21.99±4.78)cmvs(24.88±3.84)cm,P<0.001]的AVTI也均增加,两组的AVTI增加量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1.89±1.74)cmvs(2.03±1.58)cm,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VTI优化的AVD与LVFT优化的AVD显著相关(R=0.79,P<0.0001),但AVTI优化的AVD比LVFT优化的AVD明显长[(134.63±34.46)msvs(114.30±31.28)ms,P<0.001]。RVA起搏组及RVOT起搏组AVTI优化的AVD差异无显著性[(136.47±39.36)msvs(132.78±29.64)ms,P>0.05],LVFT优化的AVD也无统计学差异[(119.23±35.03)msvs(109.36±27.35)ms,P>0.05]。结论:AVD优化能使RVA起搏和RVOT起搏患者均获益,RVOT起搏与RVA起搏相比最佳的AVD差异无显著性。
陈大祥陈超
关键词:心脏起搏右室流出道右室心尖部房室延迟
右室心尖部起搏右室流出起搏对左房结构与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右室流出(RVOT)起搏对于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于我院心内科住院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患...
王婷婷
关键词:右室流出道起搏右室心尖部起搏左房功能应变率成像窦房结综合征
小儿右室流出起搏被引量:1
2011年
对于一些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的患者来讲,由于易于固定,起搏阈值低等优点,右心室起搏常将起搏电极置于心尖部,但长期随访发现,心尖部起搏可改变心室激动顺序,导致心室收缩不同步,造成二尖瓣反流、心房颤动和心功能不全。研究发现右室流出起搏对左室功能的保护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有利,由于右室流出起搏靠近His束,电活动近似正常生理状态,可使左右心室电-机械活动更协调,从而抑制心室重构并保护心功能,因此,右室流出起搏是替代右室心尖部起搏的较好选择。
赵鹏军李奋
关键词:心脏起搏右室心尖部右室流出道
幼儿右室流出起搏1例报告
2011年
1临床资料女性患儿,31个月,10.5 kg。2年前体检发现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膜部室间隔缺损,无口唇及肢端紫绀、呼吸困难及浮肿等表现。2010年8月2日入住我院心外科,术前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45次/min;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膜部瘤并缺损;肝肾功能未见异常。2010年8月6日全麻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中心脏复跳后心电监护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行心外膜临时心脏起搏
郎勇方颖李安敏吴立荣
关键词:起搏心脏起搏器并发病右室流出道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相关作者

李萍
作品数:281被引量:719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 射频消融 异丙肾上腺素 心房颤动
石泉
作品数:13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右室流出道起搏 主动固定电极 间隔部起搏 和心 心脏起搏
许力舒
作品数:112被引量:166H指数:6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替罗非班 冠心病 射频消融术 冠心病患者 心动过速
吴忠东
作品数:59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
研究主题:射频消融治疗 心动过速 间隔部 射频消融术治疗 射频消融术
俞杉
作品数:98被引量:213H指数:7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超声心动描记术 起搏器 心功能 房室传导阻滞